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唐大猛士 [全本校对] (木子蓝色)


  罗成皱眉。
  “过年时,百济和倭国使团来朝,不还十分恭敬吗,为何突然就反了?”皇帝甩袖,“召锦衣卫都督贾润蒲入宫。”
  “嘉文,父皇有要事,你带妹妹淑娘在这玩会便回去。”
  “是,父皇。”嘉文应声。
  罗成匆匆下了阁楼,去召见锦衣卫都督贾润蒲,询问为何会有这安东之乱。


第1120章 倭寇
  亿岁殿。
  罗成询问为何安东会出现叛乱,老贾有些无奈。
  “我们也是刚收到的情报,自安东裁军,行营战兵转为驻地卫营后,安东便有些不太安稳,先是高句丽余孽活动更加频繁,然后是百济和倭人也不安份。”
  “别说那些废话,就说为何会突然叛乱,总有原因的。”罗成对安东局势又不是一无所知,之前对高句丽的围剿已经算是阶段性的胜利,后高句丽和后朝鲜两个叛乱朝廷,上到国王下到将军,几乎都被围剿诛杀。
  旧高句丽国境,再没有一个据点堡垒属于叛军。
  而新罗和百济两国也受到朝廷警告,停止了各种小动作,大秦在半岛南面划定疆界,立下界碑。
  新罗和百济皆对大秦称臣进贡,接受册封。
  皇帝在这个时候裁军休兵,正是时候,按理,没有特殊意外,不至于这个时候百济叛乱,还拉上了倭国。
  “其实这事情说来话长。”老贾苦笑道。
  说到底,问题其实还是不是出在大秦这边,先前百济和新罗、倭国海东三国称臣进贡,朝廷对于三国也没有攻击之意,一切都挺好。
  三国向朝廷进贡了大量方物土产,朝廷则也回赐许多东西,这本是皆大欢喜之事。
  问题出在百济使者身上,那位大使回国后,因贪图朝贡之利,回国之后马上就向国王谎奏说大秦要求更多进贡。本来大秦是说百济可以多朝贡,但这朝贡本就是宗藩贸易,他们以朝贡之名来贸易,还能免关税,算是一种贸易优惠了。
  这种朝贡根本不会影响到百济什么,可偏偏那大使贪利,大秦回赐本来是给了百济很多好处的,不但没收关税,甚至还是高于一点市场价收他们的贡物,然后回赐许多中原商货。
  但那位大使却伙同其它使团成员,不但夹带大量私货贸易不说,还把大秦回赐的商货侵吞大半,结果便是百济的朝贡亏本了。
  这还不算,那些百济使团甚至还假传大秦的旨意,本来是要求百济进贡五百童男童女,结果他们要求进贡一千。要求进贡耕牛万头马万匹,说好不限时间,可那使者却要求一年内贡齐。
  如此种种,引的百济朝野惊慌,可百济国王又不敢不从,于是只得下令从民间强征童女童男,强征耕牛马匹,以及诸多贡物。
  国王旨意一下,许多官员趁机又贪污,层层加征。
  结果到后面,居然引发了一出兵变。
  百济朝中有大将不满,暗中联络,发动兵变,结果废了国王,另立了百济王扶余障的一个孙子扶余隆为王。
  兵变夺权之后,百济新朝廷立即下令废除原国王的征贡令。
  而兵变后,不少百济王族和官员们纷纷逃入带方郡,他们向徐世绩哭诉国内叛乱等等,还说那些叛贼不肯尊奉大秦宗主,拒不纳贡云云,还说他们大量收容高句丽余孽,不顾之前大秦的诏令。
  徐世绩听后,当然也是不肯了。
  作为宗主国,大秦有义务协助藩属平乱。
  尤其是情报显示,这百济新朝廷确实公开支持高句丽余孽,另外又拒绝再向大秦称臣进贡。
  为了维护地区稳定,也为了维持宗藩关系,徐世绩于是下达征召令,准备进驻百济边界,防范万一。
  可他的这举动,却让对面的百济叛乱朝廷惊惧不已,认为秦军要出兵南下。这些惊惧的百济人干脆先下手为强,他们一面给高句丽余孽们武装起来,给钱粮给武器,让他们进入带方郡内袭扰,一面又派人去向倭国联络。
  为了能够对抗大秦,新百济王甚至向倭国称臣纳贡。
  倭国以往连诸岛都未完全平定呢,北方的虾夷人都时常做乱,现在百济人居然愿意做藩属臣邦,倭人一下子就兴奋了。
  其实倭人一直以来,都很期盼北方半岛,希望能够进入岛上,可是百济和新罗那也不是吃醋的,防范很严。
  现在有了名正言顺插手半岛的机会,倭人马上就同意了百济新王的请求,立即动员发兵。
  得了倭国的支持肯定后,百济叛乱朝廷于是更是坚决信心了。
  徐世绩那边还没集结完,这边百济已经杀过边界,攻入大秦安东道带方郡境内了。
  “百济王派薛武与高句丽余孽高延儒率一万兵马为先锋攻入带方!”
  “高句丽余孽剑牟岑还在百济立高句丽宝藏王的外孙、渊净土之子安舜为王,复国高句丽,百济王扶余隆和倭国推古女皇额田部皆承认安舜复国为王。”
  三王还订立攻守同盟,要一起对抗大秦。
  “陛下,倭国虽是女皇在位,但实际上一直是由其侄子厩户皇子和其舅父苏我马子联合执政,厩户皇子之父是推古天皇的同母兄用明天皇,而他的母亲是推古天皇的异母妹。”
  “什么乱七八糟的关系?”罗成皱眉。
  “其实直接点说,就是倭国虽然现在是女皇在位,可实际上是厩户皇子和大贵族苏我马子联合执政,厩户皇子和苏我马子却是相互不合。厩户皇子早年就曾派使者赴中原隋朝,学习中原的先进制度,然后他便在倭国进行大改革,目的是想摆脱氏姓制,改变倭国固有的豪族联合政权制为中原的中央集权君主专政制。”
  他设立冠位十二阶,作宪法十七条,大力推行佛法,引用中原的儒学、法家、道家的典故和成语,连冠位十二等,也同样是引用儒学的五德来区分官阶,十二等分别为大德、小德、大仁、小仁、大礼、小礼、大信、小信、大义、小义、大智、小智。冠服则以紫、淡紫、青、淡青、红、淡红、黄、淡黄、白、淡白、黑、灰等不同颜色及其浓淡来区分。
  “这厩户皇子倒是挺有眼光啊?”罗成道。
  “陛下,推古女皇即位后,他是女皇血脉最亲近之人,因此被立为皇太子,随后又被立为摄政,但大豪强贵族苏我马子却把持朝政多年,因此他是想要摆脱苏我氏的控制,这才学习我中原改革。”
  罗成不屑的道,“既然学习我中原,可为何却还要出兵联合百济反秦?”
  “出兵反秦,是苏我马子的意思,此前他就数次派兵渡海进攻新罗,意图逼迫新罗称臣进贡。”
  不管怎么说,如今的局势就是百济兵变叛军扶立王子扶余隆为新王,而倭国在执政苏我马子的强势干涉下,不顾推古女皇和摄政圣德太子的反对,集结了两万五千兵马准备北上攻秦。
  “新罗呢?”皇帝关心的问。
  “回陛下,新罗暂时还没有动静。”
  罗成看着面前的海东三国地图。
  “既然倭人曾经数次出兵新罗,那么新罗和倭国就是大敌,如今倭国和百济联盟叛秦,我们可以把新罗拉过来。”
  “陛下,虽然百济联倭反秦,可朝廷只要出兵,必能灭掉二贼,何必拉拢新罗?”
  “朝廷要灭二藩当然容易,但问题是朝廷现在不可能集中全力跑到半岛上去打这样一场大战,朕现在没这个精力,也没这个余力。拉上新罗,以夷制夷,这样朝廷不需要再额外增兵半岛,也足以应对那边局势了,说不定还能借机把三国实力都削弱一番。若是能拉着新罗把百济一举灭了,就更好了。”
  “这样,派人去跟姓金的新罗王说,让新罗出兵协助平叛,待灭掉百济和倭国后,倭国归新罗,百济归大秦。”
  “陛下,只怕新罗人不会同意吧,灭倭国并不易。”
  “那就许诺攻灭百济后,大秦和新罗两家各取一半。”


第1121章 劫掠许可证
  百济和倭国作为大秦册封的藩属国,如今的形为妥妥就是叛乱。对于这种叛乱行为,自然不能容忍。
  早朝上,无数大臣提出要出兵讨伐。
  可皇帝却仅仅是在朝会上颁诏,授封徐世绩为海东道行军大总管,负责联合新罗军以及靺鞨藩属军征讨百济和倭人叛乱和高句丽余孽。
  许多人不解,认为朝廷完全可以多派兵,甚至派上十万大军也并不是不行。毕竟如今不比去年西北大战的时候,十万人马还是可以抽调的。
  但皇帝却拒绝了这些奏请。
  下朝后,来请安的皇太子也向皇帝提出疑惑。
  “国家大事,在祀与戎。但凡只要是战场,就没有小事。军队是一把利剑,每次出鞘都很危险,而且成本也很高。不到危急时候,不要轻易拔出这把剑。剑一出鞘,必见血方能回。”
  对于朝廷来说,打仗还得先考虑计算。
  得计算用兵成本。
  “嘉文,你知道百济和倭国在哪吗?”
  “知道,在海东。”
  “那你知道,距离大秦有多远?若是从中原调兵过去打仗,行军路线怎么走,后勤军械粮草得从哪里发运?路上要多少时间,得耗费多少?那边的气候如何,将士们是否能适应?还有出动一军万余人,得多少民夫供应,得多少钱粮耗费,得多少赏赐抚恤?”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