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楚臣 [校对全本] (更俗)


  直到枢密院昨日直接派侦骑渡江赶往巢州城后,才发现李知诰差不多在徐明珍率寿州骑兵去拦截右神武军的同时,便与李普说服诸将改奉太后秘诏行事,早就已经放弃攻打巢州城的计划,正安排兵马往潜山东南撤退。
  而同样是昨日,湖南宣慰使黄化从岳阳传来叙州水营奉太后手诏进入长江的消息,直到今天确认叙州水营进入棠邑、冯缭代表韩谦到金陵来上奏疏。
  这三天来,一个接一个的消息,仿佛巨石从万丈高空投下,震荡诸人的心湖。
  如果是右神武军被歼灭之前,杨元溥当然会怒不可遏的冲到长春宫,质问太后为何要背着他私传秘诏,为何不打声招呼就插手国政。
  他说不定还会怒气冲冲召集诸大臣议决废除太后称制干政之事,还会着陈如意、安吉祥直接加强对长春宫的监视,收回织造局的权柄。
  他说不定还会御驾渡江亲赴巢州大营,当众剥夺忘恩负义的李知诰对淮西禁军的指挥权。
  只是,此时的他还能说什么,能做什么?
  他想说,诸王公大臣还会听他吗?
  他想做,诸王公大臣就一定不会跳出来阻止吗?
  杨恩、李普、李知诰都奉太后秘诏行事了,这殿里的诸大臣,还有几人是他能真正信任的?
  会不会他召集诸大臣议决废除太后称制干政之事,随时会演变成群臣奏请太后临朝的局面?
  杨元溥像一头被同伴狠狠咬伤的狼,失魂落魄的在崇文殿里将自己关了两天,将一切能砸的东西都砸了一个粉碎,亲手杖毙三名不开眼的宫女,将陈如意、安吉祥这两个没用、竟然事前都没能得到半点风声的阉货打得鼻青眼肿,直到冯缭、郭荣今日代表韩谦进金陵进献《奏请守北疏》,他才稍稍收敛内心的暴躁。
  张平走过来告诉他,再不见诸大臣,诸大臣就只能将太后从长春宫请入崇文殿听奏,他才不得不在崇文殿重新召见参政大臣及冯缭、郭荣。
  听冯缭宣读奏疏,杨元溥眼皮子一直在微微抽搐。
  说实话他这一刻对韩谦的猜忌跟憎恨,莫名其妙的没有那么深了,叫他这一刻手控制不住微微颤抖的,是李知诰的背叛!
  是的,他到现在都想不明白,为何李知诰会背着他奉行母后的手诏?!
  即便李知诰对战事之安排,有不同意见,为何不上书给他?
  难道说李知诰一直就是母后的人,从头到尾只是装作对他俯首听命的样子?
  这一刻,杨元溥感到骨髓深处都透着寒意森然。
  而对沈漾、杨致堂、周炳武、杜崇韬、郑榆、郑畅、韩道铭、李长风、陈德、张潮、郭亮、张瀚等人来说,这三天时间里,内心虽然同样是波澜起伏,却是要比杨元溥要好受许多。
  虽说在召沈漾入政事堂之后,这还是太后第一次传诏干涉外廷军机,但太后称制议政之事未废。
  韩谦、李知诰、李普、杨恩等奉太后手诏行事,虽然很突兀,甚至可以说是直接对陛下进行逼宫,但至少不能说与制不合。
  事实上也恰恰是太后及时出手干预,暂时化解掉有可能是大楚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他们内心深处更多的还是感到庆幸。
  特别是叙州水营及时进入长江,解除掉众人心头金陵有可能会受到直接攻击的担忧,也不用担心淮西禁军主力有可能陷在江北沦为孤军。
  看似右神武军受到毁灭重创,但大楚当前的形势,实际要比水师主力覆灭时还要稍稍好一些,至少没有迫不及待去行险策的危机,淮西禁军主力并没有受到多严重的损失,保存金陵事变之后所编禁军的根本。
  而韩谦成名于淅川一战,棠邑背依长江,守住棠邑的可能性极高,有人心里甚至期待着棠邑城下能重演淅川一战、仅凭一城便挫败梁军的辉煌。
  再者,太后除陛下之外,再无其他跟先帝生下的子嗣,即便是这次直接临朝干政,在多数人看来,也不会引发废帝另立的危机。
  多数人担心的还是暂时化解掉的危机,随着梁军渡淮南下,随时有再次加剧的可能,也忧心寿州军叛投梁国后,他们要如何收拾变得一塌糊涂的淮西形势。
  冯缭代表韩谦进献过奏疏,杨元溥并不想显得太过被动,不想一切都被牵着鼻子走,当廷只是要诸大臣拟条陈思虑良策,并没有让众人立时对韩谦这封奏疏进行议决,并讨论后续时局的应对之策……


第五百五十章 韩府(一)
  临近黄昏时,大股梁军往洪泽浦以东的宿豫聚集、兵锋直指楚州的消息传到金陵,这叫金陵城内的朝野臣民更是缓了一口气,至少短时间内不用担心帝京有再燃战火的危机了。
  而太后与陛下之间的关系要怎么理顺,诸多朝臣心里多少有一种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无奈吧?
  韩道铭是临夜才从户部衙门回府的,看到许久未登门的富陌,正与二弟道昌以及韩钧、韩端等子侄在园子里陪着老爷子饮酒赏雪。
  新建的这座园子紧挨着东跨院,占地足有六七亩大,原为升州节度使府所属的一座官园,开国先由升州节度使的遗族居住。
  韩道铭授任户部尚书,便将这座园子买了过来,出资整治,清淤池塘、移植花树,修建长廊、书室,添置湖石假山,一年多时间算是收拾出一个模样来。
  酒宴就安排在曲池旁的敞轩游廊里。
  游廊有院墙挡住寒风,左右又添有几只火炉烧得正旺,人坐游廊之中也不会觉得寒冷。
  看游廊外、曲池冰面以及湖山、墙檐、花树之上残雪堆积,却是在府邸之中就能看到的十分好景致。
  韩文焕精神头尚可,穿着裘袍,与富陌、韩道昌及韩钧、韩端以及陪同富陌一起到访的富家子侄,沿游廊列案而坐。
  十数华服锦衣、眉清目秀的美侍俊僮在左右伺候,案前玉盏银壶、美酒佳肴、琳琅满目。
  却是一等相侯人家才能享受的富贵。
  韩道铭回府,韩文焕拉着富陌坐在那里不动,此时在盐铁使司任郎中官的韩道昌以及韩家、富家子弟却是要站起来招呼。
  韩道铭在金陵事变之前就居池州刺史、六部侍郎、湖南行户部丞等显位,杨元溥登基后,他出任参知政事、户部尚书,是理所当然之事。
  韩道昌授官是从投奔岳阳始,甚至比乔维阎、韩成蒙、韩建吉等人还要晚,也是亏得投效及说降宣州兵有功,杨元溥登基之后,入盐铁使司授郎中官,品秩看似不高,却也是一桩美差。
  当然了,韩道铭心里也清楚,富陌到访,二弟道昌急巴巴跑到大宅来,以及韩钧、韩端他们能各自从衙署脱身赶回来,绝非园子里雪景可赏。
  实在是韩谦奉太后手诏率叙州水营进驻棠邑这事太惊人了,韩道铭这时候都没能好好的消化掉这条消息,心绪犹是如波澜动荡不休。
  这短短三四天,金陵城内疯传的诸多消息,实在是令人震惊不已、难以消化。
  朝臣及市井之民,心绪震荡,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辗转难眠、惶惶难安。
  不过,在这诸多令人心湖波澜涌动的消息里,韩谦奉太后手诏率兵马重返金陵之事,大多数人还是感到安心跟宽慰。
  午后传来说梁军兵马往洪泽浦东翼的宿豫聚集而去,朝中便有人议论说,梁军应是提前知道黔阳侯率兵马重归金陵的消息所致,毕竟就连梁帝朱裕当年都在黔阳侯跟前吃过大亏,他们怕在黔阳侯手里再吃亏,才转头去打楚州。
  当然,也有人感到更惶然难安。
  韩道铭看了须发皆霜白的富陌一眼,心里暗想今日廷上《奏请守北疏》虽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准或不准的定论,但内容应该已经传开来了?而韩谦在奏疏里奏请“召江淮敢战之烈勇”,不就是要重新召集左广德军旧部吗,富家老爷子今天突然登他的大门,是为这事吧?
  见韩道铭略显凌厉的眼神瞥过来,富陌不安的微微欠起身,做出以相迎其就的姿态。
  尚文盛刺杀案之后,富陌虽然要求他当时担任郎溪县令的儿子富耿文置身事后,但富氏子侄并非仅富耿文一人,而富陌当时亦不想与京畿与宣歙的世家宗阀划清界限,也就没有公开站出来制止其他的富氏子侄参与侵夺广德府的田宅。
  其他人或许不知道,富陌心里却清楚,京畿及宣州的宗阀世家,在陈景舟赴任之前于广德府制造了多少冤狱,用刑迫害了多少左广德军旧部,以及将多少左广德军旧部及家小驱赶出去、侵夺多少田宅。
  如今黔阳侯韩谦要将这些受迫害的左广德军旧部重新招拢到麾下听用,要是知道这些事,又或者说早已经知道这些事,怎么可能不会替旧部出头?
  而在朝廷亟需黔阳侯守御棠邑大刺山、滁河作为金陵藩屏之际,一旦黔阳侯要求朝廷全面清肃广德府所积压的诸多案子,在朝中权势本就不显的京畿及宣州世家宗阀,能够阻止吗?
  不提黔阳侯的声望,如今他所率叙州水营,乃是大楚水师覆灭之后阻止叛军水军进入长江的主要战力。
  如今他是奉太后手诏东进,与执掌淮西禁军的李知诰再度结成政治同盟,朝中谁会站出来拒绝他为旧部讨还公道这么一个小小的合理请求?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