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铁血宏图 (无语的命运)



“如何当得!如何当得!”

直到下船之后,郭嵩焘仍然不住的向左宗棠表示着感激,而左宗棠先是好言安慰他,然后才对他说道。

“主公特意来电,命兄务必以大礼相迎,云仙此行数万里,为国考察西洋诸国,可谓是劳苦功高!莫说是兄于此迎接,纵是乘船赴江口相迎,亦实属应该之事,只是文武殊途,兄虽是广州巡抚,却无权干涉军务,不能往江口迎接,还请云仙切勿见怪!”

郭嵩焘那里会见怪,他甚至都没有想到迎接的场面会如此隆重——整个广州大小官员都来到了码头,而且显然已经等了好一会。

“季高兄折煞小弟,折煞小弟了!”

郭嵩焘连忙搭手方道,随后双冲着南京的方向拱手说道。

“小弟能得主公如此厚待,唯粉骨碎身以抱主公知遇之恩!”

那略带些寒意的风吹动着他的发须,此时的郭嵩焘在说话时,那目中甚至闪动着些许泪光,神情更是显得极为激动。

“主公厚待我等臣子,这是世人皆知之事,云仙,你我先上马车!”

亲近的挽着郭嵩焘,左宗棠压低声音说道。

“云仙,我们车上再说!”

左宗棠这么一说,郭嵩焘立即明白了,点点头,然后便随左宗棠上了马车,在马车朝着火车站驶去的路上,左宗棠抱歉道。

“云仙,这广州城,这次你怕是不能去了,虽说为兄有意于府中设宴欢迎云仙归国,可是参军府有命,云仙你一到广州,就要立即北上,不得有误!”

参军府!

听到是参军府之命,郭嵩焘立即有些疑惑的看着左宗棠,只听左宗棠说道。

“虽说今天是腊月二十一,再过几天就过年了,云仙你也数年未曾返乡,但公务紧要,你还要再委屈委屈,先去南京!”

对于自己的这个同乡,左宗棠并没有做太多的解释,而是直接传达着参军府的命令。

“季高兄,可知府中为何督促小弟回国?”

郭嵩焘试探着问道,而左宗棠则随手从一旁拿出几份报纸。

“你先看看报纸!”

其中既有《广东时报》,也有《珠江日报》、《粤闻报》等报纸,这些报纸都是广东的报纸,郭嵩焘接过报纸一看,很快便明白了原因。

“北伐!”

抬起头,看着身边的左宗棠,郭嵩焘吐出两个字。

“季高,你的意思是,府中决心北伐了?”

左宗棠摇摇头说道。

“不是府中决心北伐,而是自我义军轻克南京之后,这几个月,各地民心思动,仕绅贤达无不请主公北伐以定中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过完这个年,军队肯定是在北伐的!”

“能打赢吗?”

话一出口,郭嵩焘便自嘲道。

“瞧我,这出门几年,连这都分不清了!”

既然义军能轻取南京,北伐自然也没有问题。

“军事上完全没有问题,虽说这几年满清也练了一支洋枪队,可也就是练个模样,上个月,在邯郸,虽说满清的洋枪队击退了石达开的北伐军,可他们的伤亡也不少,况且现在义军有三十万大军,如果挥师北伐的话,肯定没有任问题,现在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北伐的问题!”

左宗棠的几句话中透露出大量的信息,让郭嵩焘一时有些无法适应,石达开北伐受阻,清军受创,显然,这更有利于主公北伐,但为何他会说,现在的问题不是北伐。

若不是北伐,那又会是什么问题?

“还请季高兄明示。”

郭嵩焘看着左宗棠追问道。

面对郭嵩焘的发问,左宗棠只是沉默着,好一会之后,他才说道。

“三个月前,主公抵达南京后,便直接去了孝陵,孝陵残败之状,实在是令人痛心不已,主公身为高皇之后,更是痛不欲生,疾呼不孝……”

有些话不需要左宗棠说的那么直接,在他委婉提及这件旧事时,郭嵩焘瞬间便明白了其话中的透露出的来信息,他的双目瞬间睁大,而后又恢复正常了,这时,他似乎明白了为何府里会令他回来,不是主公之命,而是参军府的之命。

当然也明白了,为何让自己立即赶往南京。

“那现在两位参军的意思是?”

“不是两位参军!”

左宗棠摇摇头,盯着郭嵩焘说道。

“而是所有人的意思!包括你郭云仙,明白吗?”

——————————————————————————————————————————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第445章北上(第一更)

从地图上看去,汉粤铁路就像是一条从横穿中国中部贯通中部与广东的一条钢铁动脉一般,横卧在中国的大地上,这条铁路的一端为武昌,一端为广州,一端与长江的内河运输联为一体,而另一端则与海运联成一体。

“海铁联运”与“河铁联运”就这么出现于中国,并迅速改变着沿线的面貌以及城市的命运,一座座城市因为铁路的筑通而开始走向繁荣。甚至就连同南岭那样的荒蛮山野亦出现了现代文明的痕迹——电灯随着铁路进入南岭。

得益于这条铁路的出现,使得湖南中南部的生丝等土货可以直接运往广州出口,而印度的棉花从广州进口,满足了湖南新兴的纱厂需要,铁路同样还使得洋纱、土布等各种产品的销路更为广泛。

当然对于沿线的人们来说,他们真正感受到的恐怕还是铁路“日行千里”的便捷。列车轰鸣着在铁轨上疾驰而过,在列车驶过最为险要的南岭段后,速度立即从每小时不到二十公里增加至三十公里。

“咣、咣……”

车厢里的声响,并没有阻止人们用好奇的眼光看着车外,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喷吐着烟雾的火车足以让人们感受到现代科学的冲击,铁路、蒸气机车给保守的民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样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

“……粤汉铁路的轨距是1890公厘,这是目前最好的轨距标准,相比于布鲁内尔在西部大铁路采用的2134公厘的宽轨,虽说在稳定性上稍逊于它,但是毕竟中国的地形复杂,尤其是西南等地,就像粤汉铁路从湘南到粤北得过南岭,那里根本就是峰连峰,水连水,要通路得打串串隧道,要架座座大桥。尽管经过反复测量比较,决定采用金鸡岭坪石线,将原来勘测需建的70多座隧道减为16座,最低越岭垭口的标高,也比两洞湾低18.3米,而且地点就在两洞湾西南仅4公里的廖家湾,可是道路曲度却在增加,这也是之前在南岭速度那么大的原因,如果采用2134公厘的超宽轨,估计这条铁路,至少要再过两年才能完工,而且成本增加70%以上,路线也需要重新规划,而且在湘、粤两省边界南岭山脉南麓峻岭峡谷之间,它的速度会更慢……”

在英国学习铁路工程的习之远是工部主事习之墨的堂弟,他在英国学习铁路工程时,曾经于多家铁路公司实习,自然非常清楚,这条1880公厘铁路的优点。

“相比于大西部铁路的2134公厘宽轨,粤汉铁路采用的1880公厘铁路,运力、稳定性接近,转弯半径更小,相比于英国使用最为广泛的4英尺8?英寸,他的运力增加了一倍,虽说转弯半径加快,成本有所增加,但相比于其运力的增加,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值得的,毕竟,英国的4英尺8?英寸轨道相比于中国这个大国来说,运力根本不可能满足要求,你们看这车厢……”

习之远指着宽敞的车厢,对身边的朋友们显摆道。

“车厢的宽度超过4公尺,每节三等车厢里的坐位超过200个,如果是英国窄轨只有乘座120人,真没想到国内的铁路公司董事们会有这样的眼光,这条铁路未来一百年都不会落后……”

在他讲述着这条铁路的优点,赞扬着粤汉铁路公司的的董事们人眼光时,突然,旁的餐桌传来一阵轻笑,那轻笑似乎是有着嘲讽的味道,这笑声顿时吸引了所有人。见众人在看着自己,正在享用晚餐的潘世亮笑着用餐布擦了下唇角,然后抱歉道。

“这位朋友所说倒是实话,粤汉铁路因为采用宽轨,运力相比英式窄轨提高了不下五成,这确实是事实,但是如果说到眼光嘛,小弟却不赞同!”

和其它人一样,在潘世亮起身说话的时候,林梁柱、许林远等人无不是看着他。

“哦?若不是有超过常人的眼光,又岂会修以这样的宽轨铁路?”

“不是眼光的问题,而是他们根本就不懂!”

潘世亮笑着吐出了当初选择宽轨的原因。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第一条铁路是广州的西关铁路,那条铁路只有几公里,只用几个月便修成了。可没有几个人知道,那么铁路所用的机车、铁轨是从那里来的!”

“是从英国购买的!”

“当然是从英国购买的,不过却是一位英国商人为某位印度王公准备的,原本准备在印度修建一条示范铁路,结果因为那位王公去世,其继续人无意修铁路,一直闲置于仓库之中,所以才让李巡抚拾了个便宜,只用了一万多英镑就买下了十几公里的铁路和一辆机车,再接着大家就看到了,粤汉铁路就是在这条铁路的基础上延展而成,等到公司的董事们知道了,还有更省钱的铁路时,这样的宽轨都已经修了几百公里,他们既便是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真的不是眼光的问题,而是,嗯,阴差阳错吧……”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