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逆转1906 (神圣智狼)


  要在沙漠中间搞建设,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别的不说,单单是那条公路就花了不少的力气。所以这座基地虽然不算大,却足足搞了三年半,要知道,首都汉京的建设也不过才用了四年而已。
  在完成了对罗布泊基地的视察之后,文德嗣开了一个座谈会,与大家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的交流。之后在基地开了个晚宴,与基地全体研究人员共进晚餐。
  今天一早文德嗣就乘坐飞艇来到了这个位于大沙漠中间的基地,而且今天来的还不止是文总,国务院总理张立铮、总参谋长辛杰已经陆海空三军大佬都一个不拉的来了。
  能让这些高层全都跑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当然是有极为重大的理由。没错,他们今天就是来观看本位面的人类历史上首次核爆炸。
  在距离基地60公里之外,就是核爆实验场。此时这座实验场里面修了很多建筑,有住宅楼,有工厂,有仓库等等,除了没有人之外,完全就是一座完整的小型城市。在这座即将毁灭的城市里,还放置了很多动物和各种检测仪器和传感仪器,光是摄像头就有好几百个。
  在城市中心的广场上,竖立着一座60米高的细长铁塔,铁塔上面放置着一个黄色的圆桶。
  “文总,屏幕中间这个黄色的圆桶就是本次试爆的核装置……”基地负责人于建成少将向文德嗣介绍道。
  “嗯,我们现在有多少了?另外它们有多大多重?”文德嗣看了看屏幕上的核装置,问道。
  文总他们当然不会在现场去看,他们这会儿都在坚固的地下掩体指挥部里。在地下并不影响观看,这里到处都是摄像头。
  “我们现在一共有四颗核爆装置,两颗枪式铀弹与两颗内爆钚弹,它们的直径在60厘米以内,长度在200厘米以内,没有一颗重量大于2000公斤,体积大小完全可以由现有的轰炸机携带投掷。”负责人于建成少将兴致勃勃的说道:“不过这四颗都是要拿来试爆测试数据的,因此都都是桶状的原爆装置,而不是投炸弹设计,所以还不能叫原子弹……”
  “直径在60厘米以内,长度在200厘米以内,不到2000公斤……嗯,这就很不错了……”对于这个答案,文德嗣非常满意。
  要知道,原时空美国的第一批正式原子弹重量都在4000公斤以上,长度超过三米,因此只有b-29轰炸机才能投掷。
  中国能在一开始就把原子弹作的这么小,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文德嗣时间充分,不需要进行高安全系数的超量设计,只要会爆,能测试收集数据就好。其二,有大量的后面相关资料提供意见与研究方向,核武器研究所(3508所)的家伙们早已经把“次临界试爆”玩了上千次了。
  所谓的“次临界试爆”,就是不会发生核爆的试爆。简单来说,就是把一颗核弹抽掉其铀核或钚核,代之以同样形状的钢块进行试爆。这种不会发生连锁反应的试爆就是“次临界试爆”。也就是说,这是要测试由炸药群构成的原子弹扳机组的效果的试爆。
  当核试爆次数够多,相关参数收集足够的时候,就不需要进行实际的核试爆了,只要进行次临界试爆就可以慢慢改善核弹的设计。次临界试爆的特点是,它本质上只是炸药引爆,和试爆炮弹与炸弹是一样的,因此只有几十上百公斤的炸药爆炸,所以无法被侦测,或者说无法将其与一般炸


第447章 蘑菇是怎样栽培的(下)

  ps:6000字大章,月底求票/p>
  …………………………………………
  当然,原子弹这种东西再差再原始那也是大杀器的一种,也不是不可以用。至少手里有了这玩意儿,说话的底气就大不相同了。文德嗣不是那种好高骛远的人,虽然他对这种原始核武器兴趣不大,但他也清楚饭要一口一口的吃,现在是先解决有和没有的问题,再来解决好和不好的问题。
  但文德嗣不想把这种原始核武器搞得太大,一方面是浪费宝贵的核原料,另一方面就是不好控制范围。所以他一开始就打算把原子弹小型化,小蘑菇就老老实实的玩小当量的战术蘑菇,至于大当量的战略蘑菇自然有专门的大蘑菇——聚变弹,或者俗称叫氢弹的家伙来充当。
  文总有很大把握在未来的五年内,将战术原子弹的体积与重量大幅缩小到极致。他的参考对象就是原时空美国的m-388“大卫克罗”无后座力炮上使用的w54型原子弹。这种w54型原子弹相当小,用到无后座力炮上,弹头仅重23公斤,炮弹全重35公斤,当量选择仅为10~250吨tnt。而用在其他场合,比如当作核子地雷时,只要增加炸药块让全重加到68公斤,当量变化就可以放大到10~1000吨之间。
  原时空美国的这款武器在1956年便发展出来,也就是在首次核爆之后12年就把原子弹缩小到极致。美国的这种超小型原子弹前后共造了2100枚,花了5。4亿美元(1960年币值),也就是说单价仅25~26万美元左右,约相当于同期战斗机价格的一半。
  文德嗣打算尽快发展量产这种小型原子弹,并将其投入部队中使用。这种战术级原子弹虽然当量小,威力小,但是同样的它造成的副作用也小,还在文总可以容忍的范围内,他又不是那种极端环保主义者,只要不是太过分就行了。
  对于这种战术级核武器,总参谋部在经过多次推演之后,主要确定了两种用途。
  第一种是开发“钻地弹”。在一战之后,欧洲各国都被惨重的伤亡数字吓到了,对于碉堡、战壕、要塞等防御工事更加的热衷,列强们都纷纷在大修要塞,特别是那些战略要地上,大伙都在起劲的修乌龟壳,不但新增了很多,还对以前的那些防御工事进行加固和现代化改造。而且经历了一战的锻炼,各*队的战术思想都更加先进,修出的乌龟壳比起一战前强了不知多少。
  以前的要塞还有很多土石建筑,只有部分钢筋混凝土。但现在的那些要塞都是清一色的钢筋混凝土了,还都是高标号水泥。这钢筋混凝土还只是最起码的,在一些重要位置上,列强们更是不惜工本的加上了装甲钢板。
  这样的乌龟壳是相当难啃的。比如在原时空的二战,德军的“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是一帆风顺,高歌猛进,但是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却碰了个头破血流。德军为了啃下这座乌龟壳,动用了9个师、6个罗马尼亚旅,并配备1300多门100毫米以上的火炮和300余架飞机协同作战。而且德军还动用3门超级巨炮,420毫米口径的固定式臼炮“刚玛”、610毫米口径的自行臼炮“卡尔”、800毫米口径的列车加农炮“古斯塔夫”。在这样的优势火力之下,德罗联军也是花了250多天才拿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此战,德军死亡约2。4万人,罗马尼亚军队损失1800余人。
  按照目前的发展倾势来看,总参谋部估计像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这种程度的乌龟壳只会比原时空的更多。最近的就是新加坡要塞,鸦片牛为了防备中国的扩张,这些年一直在新加坡修乌龟壳,整个新加坡都快变成一座大要塞了。鸦片牛很会废物利用,他们从那些报废的前无畏舰上拆下装甲钢板和火炮,然后装到了这里的要塞上。而且,这座新加坡要塞的增建和改建还没完成。
  如果到时候战争爆发,中*队也肯定会碰上这座乌龟壳的,如果像三德子打塞瓦斯托波尔那样去死磕要塞的话,损失就太大了,而且更重要的是会耽误很多时间,延误有利战机。文德嗣又不是傻子,他才不会干这种蠢事呢。
  不过这种乌龟壳确实很难用常规武器对付,150毫米级别的重炮几乎毫无作用,300毫米以下口径的重炮都啃不动,得出动像“卡尔”、“古斯塔夫”那种超级巨炮才行。但是这种大家伙造价昂贵不说,而是用途单一,最重要的是,它们移动非常困难,射速更是超级慢,使用极为不便。造得少了作用不明显,造得多了又不划算,文德嗣不想花这种冤枉钱。
  所以文德嗣就把主意打到核武器上了,他准备把这种战术级核武器做成专门敲乌龟壳的“钻地弹”,这种小型原子弹不过才23公斤重,一个小西瓜那么大,完全可以装进钻地弹里,无论是用飞机携带还是重炮发射,或者做成导弹,都可以。就算是再牛逼的要塞,难道还能扛得住上千吨的炸药在内部爆炸不成?
  而且,文德嗣不但给这些“钻地弹”找到了合适的“弹尾”(穿甲弹和钻地弹的爆炸部位都在弹体尾部),还顺便找到了合适的弹体,就是那些报废的战列舰主炮炮管。这些大口径炮的炮管都是好钢,壁厚又足够,做成钻地弹的弹体在合适不过了,更是废物利用,节省经费。这些年中国海军换下了大量的主炮炮管,除了部分回炉,其他的都堆在废品仓库里,现在就正好可以用上。原时空的美国就是玩的,他们把二战时代留下的粗管子拿出来改改,就是钻地弹的弹体了。
  这种小蘑菇的第二种用途就是鱼雷,没错就是核鱼雷。这种只有几十上百吨威力的小当量核鱼雷虽然听起来不咋样,但是要知道,就算是最大的普通鱼雷的装药量也不会超过一吨的。完全可以就确保一发就击沉战列舰和航母之类的大型目标,并且在水下爆炸的副作用也小得多。而实际重量只有不到50公斤的弹头,也可以腾出空间重量装备更好的制导系统,并延长鱼雷射程。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