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逆转1906 (神圣智狼)


  没错,和上次的飞艇致胜论一样,这次中国公布的关于计算机的那些东西,也是同样的贯彻了“往沟里带人”的优良传统。那些理论完全没有问题,都是真的,如果谁要是真的按照那些理论研究下去,也确实可以制造出电子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也确实可以用,就是成本和性能非常的感人而已。呃,谁敢说电子管计算机不是电子计算机?
  而且,文德嗣还不怀好意的让专家们推出了几篇“电子管小型化”的论文,用充足的论据表达除了“电子管小型化”的巨大作用,描述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当然这些理论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其实在这个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很多理论都已经是大路货了。如果按照原时空的历史,在1930年,美国科学家范内瓦?布什就会造出了世界上首台模拟式计算机(大型微分分析仪)。所谓模拟式,指的是它利用齿轮(动的角度来模拟计算结果,与莱布尼茨乘法器的原理类似,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计算机。1944年诞生的那个eniac是第一代数字式电子计算机,也是后世电脑的祖先。
  不过由于文德嗣造成的蝴蝶效应,本位面的科技发展比原时空更快了,计算机的发展如此。前面说了,早在还没建国那会儿,全球头号“自干五马克”就卖了一批计算射击诸元的“电动机械计算机”给德国人,后来又卖了一批军舰用的“电动机械计算机”。后来中国有“新型计算机”的事情也被美国人知道了,他们也买了一批回去。
  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反正在1922年美国人就把模拟式计算机搞出来了,比原时空提前了八年。而德国人也在进行类似的研究,成品也即将问世。
  但是这次的发明者却不是历史上的那位布什同学,而是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工程师。那位被称为“计算机之父”的布什同学已经成了“猪队友计划”的“牺牲品”,被某位好基友引到另一条路上去了,成了他本家的同行。目前他已经是美国小有名气的石油商人,新兴的百万富豪,靠着在安哥拉找到的油田,赚得盆满钵满,数钱数得手抽筋,比原时空的他有钱多了,身家起码多了几十倍。
  美国人这次却是白费力气了,他们的模拟式计算机刚刚出来不到一个月,中国就公布了发明了电子计算机的消息,这让美国人万分郁闷之余,又感到豁然开朗,哟,原来计算机还可以这么玩啊!我怎么没想到。
  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文德嗣选择这个时间点放出这条消息,也是有考虑的。因为“往沟里带人”也是个技术活,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了变数太多,说不定人家就拐回正确道路上了。太晚了也不行,人家基础太好的话,就不会被忽悠住了。而模拟式计算机正好是数字式计算机的前置科技,这个时间点刚刚好。
  消息传出后,不但学术界大哗,各大列强政府也眼了,只要智商正常的政府,都能看出计算机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别的不说,单单是一个政府的统计和预算工作就能省多少时间和人力啊。他们纷纷上门求购,却都被拒绝了。
  想买电子管计算机的实物?不好意思,这是我国的高级机密,最高科技成果,绝对是不卖的!好吧,真实原因是,中国一共就只造了四台电子管计算机,都是用来展示和显摆用的,汉京、武汉、上海和内江各一台。至于计算中心里面的那些电子管计算机,咳咳,都是只有壳子的样子货而已。
  不过对于各个列强来说,中国不卖也没什么,这种事情换了他们也同样如此。不过中国人都搞得出来的东西,难道我冷艳高贵的大x国知道了原理还研究不出来吗?不就是电子计算机吗,相关理论在19世纪就有了,有啥了不起?
  现在各国专家们都以饱满的激情,一头扎进了这两个大坑里,至于他们什么时候能爬出来,就不好说了,因为这些东西可不像“飞艇致胜论”那样容易被揭破。反正原时空的苏联,就是在“电子管小型化”这个大坑里蹲了几十年也没爬出来。
  至于那些使用者漏出去的情报会不会让列强们产生怀疑,这也完全不用担心。首先国内的这些计算机平时都是锁住了机箱,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还有监控摄像头和警卫。使用者们别说看不到里面的结构和零部件,就算看到了,大多数人也搞不清楚里面是些什么东西,隔行如隔山啊。
  再说,他们就算把零件的外形泄露了,外国也不可能明白这是啥东西,他们现在掌握的电子知识是不可能知道什么叫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也没有这个概念。
  至于显示屏、键盘、鼠标、打印机等等外设,以及软件等等东西,那是更加不用担心了。中国用来展示的那几台电子管计算机就全都是带了外设的,虽然按照中国提供的那些理论,要开发出适合电子管计算机使用的这些外设也不是不可以,但这个要实现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光是那些信号转换装置就够他们抓瞎了。
  简单点说就是按照中国给他们挖的坑,如果要做出这些外设的话,大概就需要和计算机主机差不多大的信号转换装置,计算机的体积会比历史上的那台eniac还要大一半。更不用说那些应用软件了,就算他们真的搞出来了,只要一想到“在电子管计算机编应用软件”,这画面就美得不敢看了。
  至于他们会不会幡然醒悟,这种问题文总从不不会考虑,反正这种事情是坑死一个算一个。
  ……………………………………………………………………
  在狠狠夸奖了计算机领域的同事之后,李天夜开始像文德嗣介绍起眼前的新型核电站。
  “文总,我们真正投入实际验证的是第三代反应堆,准确的说是,压水式反应堆,第一个反应堆在1917年10月启动,一直安全运行到现在,中间没有出过任何一起事故,证明了第三代反应堆是非常安全的。如果不是有更好的第四代反应堆,其实第三代反应堆也完全可以投入商业化运营。”
  “嗯,这是当然的。但是我们中国要做就做最好的,现在我们不缺燃料,也不缺能源,那么就有足够时间去完善他。裂变式核电站与传统式电站有根本性的不同,所以要慎重再慎重,安全性越高越好。”文德嗣点点头,说道。
  “文总说得对。第三代反应堆虽然也可以投入商业化运营,但它还是有很多的缺点,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您曾经提到过的,乏燃料处理问题。”李天夜的双眼包含着崇敬。
  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家,他以前虽然也觉得文德嗣是一位非常卓越的领袖,但也仅此而已,他是绝对不相信那几个新教派和民间流传的那些关于文总的“神话传说”,但是自从进入了黑科技研究部门之后,他的三观被颠覆了。
  当他进入黑科技研究部门之后,就可以经常和文总近距离接触了,这和以前只能在广播、电视上的接触完全不同。作为一个大国领袖,文总居然会经常抽时间到这些黑科技研究部门视察和指导,期间也会和他们这些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座谈会、交流会什么的经常都在开。
  然后李天夜同学就很惊讶的发现,原来那些欢迎词上写的那个“指导工作”,还真不是场面话。文总在科技领域有着惊人的造诣,有很多他们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文总都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其中关键,有些还能给出详细的解决方案,最起码也能给他们指出方向,让他们不至于走弯路。而且还能提出很多他们事先想不到的东西,就比如这个“乏燃料处理问题”,就是文总在一次核工业口的座谈会上提出的,而在之前他们压根儿就没想过。
  最让李天夜吃惊的是,文总可不是仅仅精通核工业,到了他这个位置,能接触到的机密信息比民间多得多。然后他就发现,被文总“指导工作”的项目多得数不胜数,涵盖了包括生物、农业、机械、电子、化工等等各个领域,还全是那些高精尖的黑科技。
  天啊,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天才呢?难道真的有五百年一出的圣人吗?这个世界上果然是有那种让人怀疑自己存在价值的妖孽。
  想到这里,他连忙想到自己还有给老大介绍工作,顿了顿就说道:“第三代反应堆是热中子堆,或称慢中子堆,主要利用铀-235作为裂变燃料,而铀-235在天然铀当中只占的0。7%左右。对热中子堆来说,烧一次只能烧掉核燃料的0。45%左右,剩下的99%都是烧不掉的乏燃料,其中主要是铀-238。这不但是极大浪费,而且乏燃料具有很强的放射性和毒性,处理起来非常麻烦。”


第446章 蘑菇是怎样栽培的(中)

  目前中国已有10座核电反应堆机组在运行,总装机容量达到600万千瓦,其中三代堆有4台,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气冷堆各一台,这也是四种主流的三代反应堆。四代堆共有六台,包括三种快中子反应堆系统和三种热中子反应堆系统,即钠冷快堆、铅合金冷却快堆、气冷快堆、超高温堆、超临界水冷堆和熔盐堆各一台。
  不过,这十台反应堆全是不一样的类型,从这个布置就能看出,这些个反应堆全都是试验性质的,主要是用来给研究人员们刷经验的,以及作为技术储备。当然,这些核电站在进行各种试验的同时,也承担了为整个基地以及附近地区提供电力的任务。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