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汉列侯 (冰镇乌梅汤)


走到宫门前停下,曹时呵呵一笑:“加油吧!你们会有机会,我相信会有的。”
步入宣室殿,忽然听到吵闹声。
“彻儿弟弟你今天必须给我个交代。为什么一个月没有到我的椒房殿里来,是不是又宠幸哪个狐狸精了?到底是谁家的女人说出来!”
“皇后,你胡闹什么?还不赶快出去!”
“我不管,你让他们全出去,我有话要和你说。”
宫女和内侍匆匆走出大殿,领头的郭舍人看到他微微一愣。悄悄摆摆手让他别过去,闷声不吭的走出了大殿。
曹时停下脚步继续聆听,安静的大殿内传来激烈争吵。
“皇后你够了没?你无权干涉朕的生活,朕有权宠幸任意女子,你再多嘴多舌,以后就不要期望朕会去椒房殿。”
“你是不是嫌弃我年纪大了,我今年虚岁28了。残花败柳不入你的眼,我知道你瞧不起我,因为我比你年纪大,生不出孩子,你就是看不起我比你大。你当年还说什么金屋藏娇,你这个骗子,忘恩负义的骗子,我的弟弟死了。我的亲娘病了,皇祖母也被你赶走了。我是个无权无势的老女人,你要废了我吗?呜呜呜……”
女子哭哭啼啼的撒泼,大殿里又安静下来。
良久听到天子斥道:“不要再说了,你要记住你的身份。我大汉帝国的皇后,不是乡下愚蠢的民妇,收起你撒泼苦恼的把戏,朕今年十八岁了,不是十三四的小孩,回到你的椒房殿,多读点书修身养性,不要动那些花花肠子,走吧!”
陈阿娇愁容满面的走出来,脸上挂着两串泪珠还没擦拭掉,哭红的双眼看到大殿门口站着个黑壮的青年吓了一大跳,仔细瞧才人数是曹时,陈阿娇忙擦掉眼泪,不自然的笑着:“原来是车骑将军回来啦!陛下正在等着你呢,我还有事先走了。”
他没有说话,跨入宣室殿瞧见刘彻正在批阅奏折。
“你来了。”
“拜见陛下。”
君臣二人对视着许久没说话。
刘彻相貌变化非常大,身材高大仪表不凡,长相有六七分神似汉景帝,比起汉景帝更增添几份舍我其谁的霸气,威风凛凛生的一副威严皇帝的好相貌。
曹时讶然无语,整整两年的时光,他只在长安城呆了一个多月,好不容易见到嫡长子曹襄,顺便让老婆卫君孺怀上孩子就出征南越,两年里只与皇帝也只见了几次面,时间久了两人都有些生疏了。
他能感觉到天子变了很多,不仅仅是相貌更加成熟,个人气质和精神面貌都完全不同,两年前还是个稚嫩的少年天子,万事都离不开巩固大臣的尽心辅佐,现在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在依靠任何大臣的保驾护航,他已不是当年的雏鸟,而是只展翅翱翔的雄鹰,他是大汉帝国的皇帝。
“姊夫。”
曹时愕然抬起头。
“一别经年,别来无恙。”刘彻靠在椅背上悠然说道:“我不知道你过的怎么样,这两年我的生活非常充实,这个帝国被我掌握在手中,我能感受到它蓬勃跃动的活力,我会不遗余力的推动全新的革新,在确保耕战军功爵不垮的基础上,把我的国家推向新的高峰。”
“陛下是千古一帝,我曾经这么说过,现在仍会这么说,未来也永远会这么说。”
刘彻笑而不语,他的目光比两年前更加深沉,他静静的坐着许久仰起头:“我采纳你的建议,迁徙荆蛮的人口已填到南越、闽越、东瓯三国,你的奏折里写的不充分,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是,其实讨伐南越的冬季是这样……”
曹时滔滔不绝的说起来,南越国的计划只完成一半就被召回是个遗憾,打南越本来就是既定计划,很早之前与天子刘彻推演过,打下南越对于巩固南国边境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首先安全不会再有问题,其次提供大量的生存空间。
赵佗与他的交流说到他心坎里,大汉帝国疆土广阔无比,可比起大秦帝国鼎盛时期还是略有不足,好多次沙盘推算出领土面积,扣除南越、闽越、东瓯三国领土,再扣除西南夷、卫氏朝鲜、河西走廊的领土,大汉帝国只有300多万平方公里。
他曾是少府,调阅过大汉帝国的户籍,今年大汉人口突破3700万,其中7成以上居住在黄河两岸,往南渡过秦岭、淮河一线,往北靠近边郡一带人口稀少,两淮往南走只有30万人口郡比比皆是,而河东郡人口100万以上,关东的部分大郡人口都在100万以上,关中的内史郡天下第一,有570万人口。
比起穿越前的时代,这点人口根本不算个事,然而在公元前可就不太相同的,土地与人口的矛盾构成帝国兴衰的主旋律,每个鼎盛帝国的初期都要经过人少地多的大治,到人口蓬勃增长时期进入所谓的鼎盛期,人口与土地的矛盾集中爆发,各代的中兴名臣为了让帝国的破车继续坚持下去穷其所能,但是没有人能绕开人口与土地矛盾。
结果是无论怎样变法都是划分蛋糕的游戏,划分的结果是没有任何人会对新方案满意,旧的蛋糕分配制度大崩盘,新的蛋糕分配体系又陷入难产,贫民吃不饱穿不暖,代表广大富户利益的官僚们受损抵抗激烈,最终是以某次精心策划谋反,或者某个偶然的天灾引发的农民起义的形式解决矛盾。
旧的帝国崩塌,人口在战乱、饥荒与瘟疫中死掉一半,新的帝国在废墟上完成自我救赎,重建新制度推行全新的蛋糕分配方案,然后重复上一个循环中经历的所有,继续完成崩盘与覆灭的整个过程,在这套玩法规则里,儒家只是利益集团为了划分蛋糕而借用的一层皮。
儒家并不是原罪,但儒家可以对维护中央集权,换句话说是保护利益集团分配蛋糕权力有巨大作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天大的命题,儒家同时又捏着一张“与民争利”的王牌,逼迫皇帝必须走上一条要么明君,要么昏君的死胡同里无法自拔,以此确保每一次利益分割都不会被愚蠢的皇帝,或者更愚蠢的百姓们干涉。
天子刘彻的眉毛一挑:“你还是放不下儒家。”
曹时神色凛然:“臣不敢,儒家是百家中难得上好学问,臣觉得儒家的学说容易被伪君子假借名头肆意利用,打压儒家的本意并非对儒家有太大意见,只是对那些伪君子们的一种震慑,用震慑试图借着儒家的章句寻找压制皇权,压制相权,另立新体系的野心。”

第230章 宣室对策

刘彻沉默着,似乎在思考又像在审视着,没有像几年前那样兴奋的点头,他有自己的思想。
“车骑将军说岔了,这与迁徙百姓实边似乎没有关系。”
“关系很大,人口与土地的矛盾,简单的供需矛盾,当供应的粮食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上的粮食第一时间买空,粮价会自然而然的增长,这与奸商投机倒把关系不大,这是市场的正常供需矛盾作出的忠实反映,我们解决供需矛盾只有两种办法,第一开源,第二节流。”
曹时竖起两根手指,节流对市场的意义并不大,指望买粮的人省吃俭用日子过的像农民一样简朴是不可能的,有钱人不爱惜粮食造成奢侈浪费是很正常的行为,你吃的起山珍海味鱼翅鲍鱼,又怎么还会去吃煎饼卷大葱窝窝头配稀粥。
利益分配从来不是均衡的,任何制度下少量利益被少数人把持着,除非进化成人人如龙的地步,否则几千年都不会改变,优秀的皇帝是尽可能缩小利益分配的差距,保持基本的公平性,实在不能保持差距干脆就划分等级,有军功的为上,无军功的为下,简单粗暴但也最为公平。
“节流没有什么可谈的,重点放在开源上,我们需要巨量的可以耕作粮食的土地,最好是温暖湿润宜居的土地,放眼四望没有比中原更好的土地,但是中原实在太小了,以目前的耕作水平理论上限人口是1亿人,陛下觉得一亿人需要多久能达到。”
“一百年。”
“没有战争、天灾的干扰最多六十年,也就是陛下的儿子当皇帝时就会见到。”
“怎么可能呢。”
“统计数字会告诉陛下正确答案。”
内侍取来统计年鉴,里面夹杂着一份两年前做的曲线趋势图,刘彻忍不住倾着身子仔细去看。趋势图上一条曲折的线往上走,他皱眉看不明白:“这有什么?一张图而已。”
曹时举起曲线趋势图言道:“陛下请看两侧的标记,竖着一列标记人口是从1700万慢慢攀升到3600万,横着一排标记时间从汉元年为1年,高宗景皇帝驾崩为65年,我们只用了65年人口增加1900万以上。其中人口有两次较大波动,第一次是太祖开国的十二年,太祖讨伐九江王英布、燕王卢绾、代王韩信等异姓诸侯王,开国初期的频繁战乱导致民生恢复的非常缓慢。第二次就是吴楚七国之乱,导致当年的人口出现大幅下降,次年人口增长完全停滞,第三年人口增长稍见起色。第四年才恢复正常,另外还有高后到先帝时代,多次的旱灾、水灾及雪灾导致流民出现,匈奴的掠夺让边郡人口长期低增长。
再仔细审视每一年的人口增幅,其中有35年人口增长在百分之二以上。1000万人口年新增20万人口,刨除不正常的增速下降以外都保持高速增长。而陛下是千古明君,汉家未来50年国泰民安是必然的,假如没有战乱和天灾的影响。人口继续保持百分之二增势没有问题,我听说今年人口突破3780万人。未来三年人口以每年增加80万的速度逐级递增,三年后以90万以速度递增,复三年以100万速度递增,往后每三年增10万保持下去。30年内人口翻一番达到7500万以上,剩下20年很轻松可以破1亿人口,这个增长的势头无法遏制,除非爆发媲美楚汉战争的大规模内战,血洗天下十室九空国家崩溃的危机才能缓解,但那样做等于自掘坟墓,非智者所为。”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