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豆腐作坊还加工一种豆浆的饮品,架起一口铁桶装满豆子和水,用或烧热再用水力驱动的桨叶打碎大豆,得到乳白色的豆浆,过滤出的豆渣可以用来作为肥料或饲料,效果和豆粕相差仿佛,大豆加工还有许多,就拿豆腐来说可以深加工成豆腐干,豆腐卷等各种豆制品。
豆制品丰富了餐桌上的食谱,好吃的食物比以前多了,乡民们的种植积极性起来,种田的动力也很高。”
主父偃笑着拱手:“恭喜君侯《货币论》被太学选为院的主修课程,在下打听到的消息,长安城的书生们都在苦心钻研《货币论》,包括许多儒生在内。”
“噢?那到是件好事。”
主父偃说道:“去年儒家内部主持了一场辩论会,主题就是您提出的市场作用是否是存在的,齐鲁二国的纯儒引经据典痛斥市场存在说,然而今年的大豆制品行情一路走高,关中75县内种植大豆的农户暴增,原本推行艰难的豆麦轮作突然顺利的拓展开,关中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大增,狠狠的打了纯儒的脸面,如今已经没人敢质疑《货币论》是伪学。”
黄老新学的核心在于《货币论》,内容是以货币为基础阐述货币与市场,对江山社稷各方面的影响,大到军国大政方针制定,小到百姓衣食住行,整个社会各方面都有货币和市场的影子。货币是市场交易的载体,讲货币其实就是讲市场。
内容太过新颖,颇有些超前一步是疯子的感觉,导致成书到现在三年以来质疑声连绵不断,各方对《货币论》的阐述都要加上一句“存疑”,更激进者干脆用伪学痛斥之。只因为曹时长期把持少府,用货币打赢了一场经济战,直接证明货币的作用是无可置疑的,直接导致当年很有市场的质疑论调全部枯萎。
近两年曹时离开中枢练兵整军主持南征,学术界的质疑声又渐渐抬头,聪明的书生们绕开打不动的货币,主攻《货币论》里的副标题市场。企图证明市场是不存在的,以打击《货币论》安身立命之本,只要市场不在,货币就仅仅是朝廷信用货币,只是朝廷与民间的单方面行为。
“然而。他们失败了,君侯获得胜利。”
曹时问道:“主修《货币论》,这是陛下的意思吗?”
“应该是吧。”
曹时捧着精装《货币论》,翻开第一页赫然是天子刘彻做的序言。大力表扬《货币论》的真知灼见,称之为《管子》以降的难得佳作。这本书将是太学的主修课程,本来应该很高兴的大喜事,曹时却没有心情去笑。
他很了解天子脾性,太学被天子打造成为自己服务的人才库。刘彻尽可能的会利用各种力量影响太学生的发展方向,意味着他对太学的进一步干涉成为泡影,没有人能争得过天子的手,今天可以用《货币论》做主修课程,每天就可以踢掉他还上《春秋》做主修课。
曹时心种隐隐的不安,静静的等待着朝廷的安排。
南越王赵昩、闽越王驺郢被俘虏,王太子赵婴齐、驺丑被捕捉到长安献俘太庙,天子又一次在太庙前露个脸,文武百官齐称天子是文成武德的有道明君,皇帝的虚荣心得到空前满足,登基称帝不过三年就去的两场大胜,扫荡南方三个国家,迫使一国迁徙内附,铁打的功劳无人能抹杀。
战争胜利给天子带来巨大威望,朝中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小,好处是皇帝可以轻松掌控朝局,坏处也很快显露出来。
太子少傅庄助来到平阳侯福宣读旨意。
“车骑将军曹时破南越有功,益封三千户,赐金二千市斤,平阳侯夫人卫氏赐食邑300户,车骑将军起来领旨吧!”
“什么?”
曹时正要接旨的双手停住,益封三千户,赐金二千市斤,只有灭夜郎国的赏赐的一半,他突然蒙住了。
“车骑将军……车骑将军你怎么了?”
“请问这赏赐是……”
庄助尴尬的笑了笑:“其实朝廷里开过几次廷议,丞相窦婴主张重赏车骑将军,益封万户,赐金八千斤是必须的,但是太尉田蚡坚决反对,大农令王信、廷尉田胜都表示坚决反对,田蚡说车骑将军功劳虽大赏赐太多,当年众侯有开国之功,获得8000户赏赐的也只有寥寥数人,言下之意车骑将军的功劳不及绛侯周勃,不应给更多的赏赐,陛下犹豫再三就把您的赏格降低了。”
曹时跪坐着半晌没有动弹半分,他忽然觉得浑身发冷,他绝对不会相信天子分辨不清汉初物资匮乏,与现在物产丰富列侯不靠食邑吃饭的区别,益封更多的是一种荣誉的象征,有益封的列侯是无比的荣耀,没有益封的列侯证明自己无功,益封多寡则是皇帝对你的认可高低。
自从后元二年至建元三年,曹时共接受过两次益封,第一次汉景帝益封三千户,第二次当今天子益封五千户,两次益封是用功劳换来的,今天是第三次益封,也是功劳最大益封也最少的一次。
曹时默坐许久,才缓缓抬起头:“陛下只记录我灭南越之功,闽越国是单算的吗?”
“是的,闽越国算在武强侯庄青翟身上,陛下另有旨意赐予卫尉,我可以向车骑将军透露数字,庄青翟得到益封二千户,赐金一千市斤。”
庄助非常同情曹时,为汉家江山出力那么多的大功臣只给那么点赏赐,换做任何人有天大的功劳还要拆开来锱铢必较,这个功臣当的也太腻歪人了,但是身负的责任在身,只能在职责范围内帮一把,再多的话也不敢继续说了。
曹时面无表情的站起来,一声不吭接过圣旨,目送朝廷使者离开。
阳信长公主长公主刘婠走出来,拿过皇帝的旨意一目十行扫过,柳眉微蹙道:“君子不应该接旨,那么少的封赏不应该要,妾身立刻动身去长秋宫为君子讨个说法。”
“千万不要去,你还没看出陛下的心思吗?他是在担心我功高震主了呀!”曹时长叹道:“为夫终于明白赵佗的话了,无论文臣武将终究有个尽头,萧何尚要贪财自污,韩信还要夹着尾巴做人,陛下是在告诉我,应该是时候韬光养晦一把了。”
“君子,妾身能帮的上您吗?”
“不用细君插手,周亚夫前车之鉴,我对天子有很充分的认识,对于天子的表现,我心中早有计较。”
刘婠心情复杂,一边是她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另一边是同床共枕长相厮守的如意郎君,她夹在中间非常痛苦难堪,她不仅仅是皇家公主,更是曹家的儿媳妇。
卫君孺身体养的七七八八,神采飞扬的走出来:“君子有个好消息,三妹子夫被接进未央宫里去了,子夫写信说进宫就封了个美人,陛下许诺只要生个孩子就封她为夫人……嗯?君子和姊姊脸色不好,怎么了?”
刘婠把圣旨递给她看,卫君孺的脸色一黑:“妾身记得上次大夜郎国益封五千户,为何这次灭了两国还是那么少的赏赐?天子慢待了君子。”
夫妇三人脸色不好,女人们看的出皇帝的心思不正,证明京师居民九成以上可以看明白,天子把好端端的封赏搞的一塌糊涂,看起来就像要效仿先帝的有功不赏压制军功派。
府中议事,家监们看过圣旨侯愤愤不平,七嘴八舌的议论是哪个奸臣进献谗言,多数人不相信是天子的真实态度,毕竟平阳侯与天子的亲密关系举世皆知。
主父偃捧着圣旨反复看了好久才说道:“在下虽不屑儒生,但是儒生有些话是有道理的,就以孟子而言曾告齐王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薄赏对君侯到不算坏事。”
“噢,此话怎讲。”
“君侯可以赢得广泛的同情心,操作得当对君侯可以把坏事变好事!”
曹时脑中灵光一闪:“对!天子是有负于我,并非我有负于天子,既然天子对我赏赐这么少,十万南军赏赐必然要有所减免,把消息散布出去看看舆论的反映情况,我到想看看到底谁会心虚,谁在天子背后推波助澜!”
第233章 列侯之怒
没过几天,长安城内就开始盛传南征纪实,二十万大军平灭南部三越的传奇故事,同时散布出来的还有平南两大功臣车骑将军曹时、卫尉庄青翟的赏赐。
“车骑将军益封三千户,赐金二千斤,卫尉益封二千户,赐金一千金,诸将之中封关内侯有十五人,高爵者一千二百三十五人,依功赏赐人人有份!”
“不容易南征胜利,朝廷赏赐是将士们应得的,咱们要恭喜南征的士卒们。”
“要不是我手脚不利索,一定要参军入伍去南方打三越领赏赐去。”
“咦,赏格好像有点略低了。”
长安市民的反应很快,迅速察觉赏赐不太对,打夜郎国就是去年刚过去的事,记性好的人还记得去年公布的赏格,首功者也是车骑将军,去年的赏赐是益封五千户,今年灭了两国赏赐反倒是有减无增。
不仅是长安市民感到奇怪,朝廷里的大小官僚也觉得很诧异,他们明明记得车骑将军曹时是朝廷中大红人,天子对车骑将军向来是言听计从,虽然近两年镇守外藩不在京师,可逢年过节送到平阳侯府的赏赐可不在少数。
忽然之间变了味,没资格接触朝廷大事的百官们无法理解。
武安侯府里宾客满堂,朝中有头有脸的文武大臣来了一小半,豪商来了一大半,想捧场没资格踏进府门的三教九流更加数不胜数。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