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勋章派”的出现给了商人们另外一个途径,以前王静辉所提倡的“投身公益事业来换取百姓的支持”,尽管这样做也是非常有诱惑力,但是实际上想要看到其中的好处非常难。“勋章派”的出现使得大宋商人们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切实的得到了提高,他们不仅是在虚荣心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尤其是获得勋章的商人“除犯谋逆之罪不得抄家,谋反罪名成立的话,家中不相干奴仆、雇工不得受牵连,直系亲属未成年者不同罪……”
这些“勋章权力”使得商人们在政治上很大程度地获得了一定的独立权力,他们不用依附于官僚照样可以活得很好。把贿赂官僚的钱物用来投入公益事业,由此获得勋章也同样可以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这么简单的一笔买卖,商人们心中算得还是非常清楚的,不用宣传,不用蛊感,不用引诱,成为“勋章派”中的一员是大宋商人们的主流想法了。虽然是自己当初的一个简单的想法,但是却没有想到经过这几年来并不是非常专注的发展完善后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这是王静辉始料不及的。不过他非常高兴看到这样的变化,毕竟在他的眼中商业文明才是在这个世界中最适合生存的文明。商业文明才是最终的王道,虽然农业文明在和平时期还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在这个游牧文明强势崛起的时代,农业文明就注定了挨打的命运,这是王静辉所不愿意看到的。商业文明有着其特有的扩张特性,尤其是在宋朝的良好基础上从农业文明向商业文明转变,则是事半功倍。要知道论私会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还远不能够和现在的大宋相提并论,英国人能够做到的,大宋人没有理由做不到。
王静辉对采用哪种社会制度并不是很看重,对他来说只要国家强大,人民安居乐业这就足够了。就是在千年以后他所生活的那个时空中,一些中东国家还是国王君主制,可见采用什么社会制度最关键的还是要看本国百姓能不能过得好,国力是不是强大。也许在王静辉所生活的时空历史中资本主义只是短暂的在中国出现并没有成为主流,但是中国最后能够选择社会主义本身便是顺应了历史潮流。就算社会主义制度在后来受到了很大的质疑,但是能够让中国发展的这么好,就说明它是适合中国的。很难想象能够有什么社会制度能够让百年挨打的中国在短短的五十年内又重新回到世界强国之列,“国共之争”在王静辉的眼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历史证明了中国的最后选择是正确的。
宋朝会不会出现资本主义并不重要,而且王静辉打心眼儿里就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他从来就没有想过推翻宋朝赵家王权的统治。在游牧民族的威胁下,在处于平和稳定阶段的大宋发动资本主义革命?这种自残的方案他是不会考虑的。所谓“社会制度三段论”不过是人为的硬性划分,封建制度发展的最终目的便是资本主义或是社会主义?王静辉不是哲学家,就连政治家也只能够算上一半,大宋到底走向何方他不清楚,他甚至都没有一种使命感,只是觉得让国家更加强大,百姓生活水平更高,科枝水平更强,让大宋更加遥遥领先于这个时空,让这个时代的中国人生活的更有尊严!
正文 419章 志向
“爱卿,你看看这道奏章!”皇帝赵顼微笑着将一本奏章径直递给王静辉。
昨夜下了一场大雪,把正沉浸在春节欢乐中的汴都装点的银装素裹,王静辉本来还想好好睡个懒觉,自从他来到这个时空后,睡眠成了最令他苦恼的事情。每天只有两个时辰的睡眠犹如一块精准的时钟,说是睡懒觉,不过是他赖在被窝中不肯出来罢了,睡是睡不着的。
不过就这赖床的资格也被皇帝的催促给打碎,他不得不穿戴好乘车入宫面圣。和每次进宫不一样,王静辉把他的钱包装的鼓鼓的,从皇宫门口的侍卫开始,进入皇宫后他每见到一个人都会发一个红包,弄得所有见到他的宫内侍卫、太监、宫女等都眉开眼笑。换做旁人可是不敢这么做的,但是王静辉却是不在乎,敢公开对皇宫内的人发红包,估计自大宋立朝来除了皇帝之外还没有谁这么做过。王静辉就这么一路红包一直发到皇帝赵顼的面前,弄得皇帝赵顼都有些哭笑不得。
王静辉打开奏章后仔细看了一遍,原来这本奏章是麻逸岛总督蔡容上奏。蔡容是熙宁六年的探花、是华英书院出身,早在书院就读的时候,蔡容的学识就深受书院各位先生的赞许,并且在《梅雪》、《大宋明镜报》上有多篇有价值的文章发表,而书院学刊上所发表的文章就更多了。
当初蔡容的表现也曾引起过王静辉的注意,但是真正让王静辉记住他的是蔡容在科举考试榜上留名后,专门拜访过王静辉,蔡容希望王静辉帮助他前往麻逸岛为官!有人希望到南洋为官,这还是王静辉第一次听到。在王静辉的影响下他名下的华英书院和西湖书院的学生一旦科举考中之后,有很大一部分到南方为官。这在宋夏战争结束后又有所改动,两大书院的学生也有很多人到西北为官。但是却从来没有一个人主动去南洋。
王静辉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那天蔡容来驸马府拜会他的场景。以前他到华英书院去讲学的时候,蔡容也多次旁听过他的课,不过当时蔡容留给他的印象还是非常模糊的,只是一个典型的青年学子模样。但是经过一番谈话后,尤其是蔡容主动提出希望能够到麻逸岛为官的时候,王静辉才真正记住了他。蔡容给王静辉留下的印象非常好,这不得不让王静辉想起了十年前的欧阳发,同样是心怀高远志向的年轻学子,也一样不追逐名利心地单纯的很。
“克剑,以探花的名次足可跻身馆阁,三四年后得圣意出缺,十年以后不难再返回汴都开封就任六部之中,二三十年后若是运气好的就是拜相也未必不可能……”王静辉对蔡容说道。
“先生,学生是在看了许多先生所写的文章后才想到去南洋的。正如先生所说,‘南洋之地固然距大宋甚远,但是其物产丰富,实为大宋之命脉……’到现在为止我大宋虽占领了麻逸岛和硫球,硫球都已经由枢密院派专人治理,为何比硫球更为重要的麻逸岛在划归我大宋六年之后朝廷仍未派官员管理?学生读过所有能够找到的麻逸岛资料,得知麻逸岛上有我大宋最需要的铜、金、银、木材还有大量可以种植水稻的高产良田,这么一块重要的士地若是没有人去管理,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难得克剑有如此深远的眼光,诚然如你所说,麻逸岛对大宋的意义非常,随着时间的流逝麻逸岛的地位会日渐凸现出来。不过那里现在还是处于原始状态,岛上除了我大宋的军队和俘虏之外,便只有尚未开化的土人。我大宋百姓都视南疆为畏途,那是因为南方瘴疠横行,可是麻逸岛的生存条件比南方还要恶劣……”王静辉如实说道,其实蔡容能够想到这点儿他已经非常满意了,他甚至有心把蔡容安置到两浙路去担任一段时间的官员,然后凭借他的力量辅助蔡容做出一番功绩后再调回汴都委予重任。
“以学生之见麻逸岛的事务主要是由驻守将领在维持,他们可能对打仗很在行,但是在建设上面却并不适合。麻逸岛现在的条件是比较艰苦,但是其地位在我大宋来说却是很重要。学生听闻朝廷有心要大举扩建麻逸岛上的三座铜矿,如果没有专门的人来统筹指导的话,那中间必然会产生惊人的浪费不说,在规划建设上也会出一定的问题。学生在书院读书的时候,除了书院要求的课程之外,还选修的数科、物科和医科,这三门课程都得到了甲等成绩,学生以为自己所学最适合在麻逸岛。”蔡容说道。
经过一番长谈之后,王静辉最终还是接受了蔡容,并且联名王安石保举了蔡容为麻逸岛总督,并且有权对渤泥事务做出处理。蔡容到了麻逸岛后果然不负众望,将麻逸岛的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朝廷原定计划内扩建三座矿山及其治炼设备作坊的工期也在他的协调下进展迅速。当然蔡容能够在麻逸岛干得有声有色这离不开王静辉在背后的支持。在扩建矿山和作坊的工程中,王静辉就在两大书院招募了大批技术人员去支持蔡容,并且在奴隶的供应上也尽量保证麻逸岛的建设。
蔡容在建设上起到的作用可圈可点,但是他最大的贡献并不在这上面。蔡容把奴隶当中会说汉语的,并且在平时劳动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奴隶挑选出来,让他们担任一定的低级职务,并且给予他们相对比较好的待遇,让他们参与到奴隶的管理当中来。尽管麻逸岛军方对此有些微词,但是却被王静辉暂时给压了下来。他将战俘变成奴隶除了为了加快大宋基础建设,更重要的是同化这些契丹人和党项人。民族之间的仇恨不会这么快便被压制下去。不过西夏已经亡国,辽国也相差不远,未来的日子还很长,没有必要在管理这些战俘的时候通过苛刻的手段来让这种仇恨继续加深。
虽然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改良措施,但却得到了王静辉的赞许,而且在战俘当中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看管这些战俘的宋军对待战俘的手段非常生硬,还真的把战俘当成奴隶了,除了干活之外便就是给这些战俘带上镣铐严加看管。在这些宋军看守下,奴隶们已经发生多次小规模动乱。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