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从猫鼠游戏开始 (夜天下)


一想到安妮和她母亲、祖母、还有查迩斯、安德鲁开的化妆品公司,新出的面膜就叫‘罗马假日’,李长亨就有些好笑的同时,又觉得新面膜或许会卖的非常不错。
经营的好的话,这家叫‘罗马假日’的化妆品公司,说不定真能成为奢侈品巨无霸。
好在这家公司,安妮占大头,要不然李长亨肯定会心里不平衡。
所以,面对钻石集团500万英镑的报价,李长亨和安妮当然不可能答应。
即便这价格要是传出去,肯定会引爆媒体和民众的情绪,但比起股份,仅仅只是拿钱实在太低级了。
而意达利首日过200万美金的票房,就显得有些再正常不过了。
毕竟这部电影不仅拍的是罗马,安妮还在很多场合亲口说过,自己最难忘的城市甚至不是伦敦,而是罗马。
加上之前因为电影的拍摄,吸引了无数游客去罗马旅游。
无论是意达利人的自豪感,还是为了利益,整个意达利上上下下都在为电影做宣传和自发的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
要不是电影院的数量限制了观影人数,说不定票房翻一倍都没问题。
而电影拍出来的效果,也超出了绝大部分人的预期。


第1110章 主动挑起话题
说真的,绝大部分观众看完电影之后,都不敢相信这真是李长亨和安妮主演拍出来的。
俩人一点都不像菜鸟,反而让人觉得表演的很是自然。
好在无论是观众和媒体,想到这个故事是两人的亲身经历,仔细思索一遍后,又觉得只是演自己的话,要是再演不好,反而有些说不过去。
也说明两人经过了8年的相恋,居然感情一如既往的稳定和炽烈。
这让不少人大失所望,却也让更多的普通人欣喜不已,觉得自己还能相信爱情是真存在的。
而欧洲其他资本国家,加上南亚几国加起来才3百多万美金的票房,让人意外的同时,又显得这才算正常。
但李长亨和联美的人并不担心。
因为长线放映的原则,还有米国等已经上映的国家,观众和媒体对这部电影的态度,无不表明电影确实很不错。
只要电影的好评一直都在,就算是人传人的模式,也能慢慢的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
-----
随着海外票房数据,在各个主要资本国家的媒体之间传播开来,本来人气和关注度就很高的《罗马假日》,就如泼了汽油的薪火一样,变的更加火爆起来。
而且除了《镜报》、《时闻早报》和米国这边被李长亨掌握了7.5%股份的传媒集团旗下各大媒体,在大量吹捧电影和安妮的演技外。
其他各国、各大媒体上,居然也出现了大量肯定电影质量,还有安妮和李长亨在电影里的表现的夸奖。
唯一让李长亨有些不爽的是,有不少影评人居然称他在电影里,就是安妮的陪衬。
在九成九的男观众眼里,安妮才是整部电影的灵魂和五可或缺的那个。
李长亨仔细想想,心里其实也觉得自己的角色,随便换一个帅气,高大的演员来演都行。
但把安妮换成其他女演员,或许演技会更好,但李长亨自己就觉得,那《罗马假日》就失去了灵魂。
毕竟,先入为主的印象,有时候会让人排斥其他任何选择。
随即,李长亨就打算主动挑起女观众的不满。
不是李长亨自夸,被罗马假日吸引进电影院的女观众,远超以往任何一部电影。
而且至少8成全是因为想看他,而走进电影院。
既然这样,李长亨哪里会放过挑起话题的机会。
只要炒作李长亨和安妮谁更重要,谁对电影的贡献越大,吸引更多女性观众走进电影院,票房肯定会涨一两成。
毕竟女人去看电影,一般都会带上男友,或者丈夫一起进电影院。
等李长亨吩咐米国、英格兰、岛国等地媒体,率先挑起女观众对媒体上,所谓李长亨只是陪衬的新闻的不满。
票房果然如李长亨预想的一样,出现明显上涨的趋势。
等米国的女拳团体加入,事情就有些脱离控制。
一开始只是李长亨的女粉丝,不满男观众借助媒体的手,打压自己的偶像。
但女拳加入后,事情完全变样。
反而更多人说安妮占据主导,是女性的胜利。
李长亨不在乎是不是被安妮抢走风头,反而笑呵呵的看着票房极速提升,所以他半点阻止的意思都没有,
------
票房爆了,当然会吸引更多电影院和那些还没上映的国家的院线,为了赚钱自发想得到电影的播放权。
但这次就不是李长亨为了创造票房记录,而不得不像院线妥协的时候。
电影大受欢迎,那就是赚钱机器,所以李长亨直接卖拷贝给那些院线。
原因很现实,既然没被联美影业纳入第一批首映的名单中,那么这些电影院,要不地处米国中部人口并不密集的地方。
要不就是连好莱坞,都没真正开发出发行渠道,或者市场的国家和地区。
以往这些地方,不仅极难统计票房数据,偷票房更是随处可见。
而且不少当地的电影院基本上都是在电影下映之后,半价或者更低价购买拷贝。
甚至直接自己拷贝。
但这次因为电影实在太出名,即便南美一些敌视米国的国家,都有很多媒体只报道李长亨和安妮,而让当地观众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
这才让不少电影院,为了尽快拿到拷贝,夺走当地竞争对手的市场,主动找上联美影业。
而李长亨的回复也很简单,3万美金一个拷贝,并且还得用2、3千美金的正常价格,买走至少3个联美影业片库里,积压着的其他电影的拷贝。
前者3万美金一个拷贝,对于南美等偏远地区,绝对算高价了。
而后者3份已经上映过的电影拷贝,则完全是为了培养市场,扩大联美在全世界的知名度。
知名度越高,对联美的估值就越有利。
对李长亨用联美当诱饵,获得传媒集团更多股份的计划也越有利。
以后世人的眼观来看,拍电影其实并不是个好生意。
看似一千万的成本,时不时就爆出几千万,甚至上亿美金的票房,确实赚大发了。
但钱没那么容易赚,更没人能保证自己的电影一直受观众喜欢。
而且拍摄到上映的周期不仅以年来计算,资金回收得等到电影下映,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拿到。
稍不注意就得亏本不说,还得和好莱坞同行和欧洲同样竞争。
最关键的是,单纯的电影公司,市值的天花板就在那。
即便和传媒集团合并,电影制作部门的地位,始终低于纸媒和电视部门。
还不如趁着市值大爆,趁机高价和传媒集团合并,获得更多的传媒集团股份。
至于传媒集团会不会答应,这里面又涉及到一家做大做强的企业,在核心领域找不到短时间内再次爆发的项目时,不得不全面发展的公司战略。
如同未来的维亚康姆收购派拉蒙一样,占据上游产业的媒体集团,其实是非常愿意和好莱坞八大合体的。
而且几年前,伦道尔-赫斯特就愿意用传媒集团股份,换联美影业20%的股份,就已经说明伦道尔等人,早已经想进入好莱坞。


第1111章 蛋糕太美味
把各国界媒体的关注点吸引到《罗马假日》上,这部电影的票房最终能不能超过4、5亿美金,基本上就靠电影本身的质量来决定了。
李长亨不担心电影质量,因为从这几天被采访的观众的反馈来看,观众满意度还是很高的。
而且票房上,米国三天票房720万、850万到第三天周日票房直接破千万,达到1080万。
无不表明很多米国人都是被观看过的电影的同事、朋友给吸引进电影院。
海外票房也随着各国媒体不断把电影和爆炸案,6亿美金何时归还给青木集团的新闻捆绑起来一起报道,而被更多人关注着,同样呈现出上升趋势。
让担忧了几天的李长亨顿时放心了下来。
票房远超预期的开始发力,毫无疑问的让联美影业的市值跟着暴涨了一波。
当初伦道尔-赫斯特的传媒集团入股时,联美的市值仅仅2亿美金,这几年虽然一直在上涨,但一下子从5亿暴涨到8亿,确实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可仔细想想,又觉得再正常不过。
除了《罗马假日》的票房大概率会大爆之外,联美本身就有让各个传媒集团和华尔街垂涎不已的稳定收益。
这几年因为李长亨给了几个剧本,使得联美年年都有一部电影票房过亿,年盈利好几千万美金,在资本看来本身就值得投资和长期持有。
其他的小成本喜剧、恐怖片虽然有赚有赔,但成本小就意味着收回成本的压力小。
即便有几部电影赔钱了,但后续靠着把拷贝卖给南亚和欧洲,总能把成本收回来。
唯一麻烦的是,这部分成本的收回时间可能是两三年时间。
但只要把成本回收的年限拉长,除了头一两年财报上出现有电影处于亏损状态外,后续的财报基本上都显示着,公司居然没有一部电影真正亏损。
对比一下其他好莱坞电影巨头的盈利情况,瞬间让联美被投资者看好,以至于市值年年都在涨。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