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上很出名的驱魔人,首映6600万,但重映后居然也拿到了6200万美金,全球票房则超过4亿。
按照李长亨现代人的目光来看,那部电影剧情真不吓人,真正让电影成功的主要原因,除了开创先河之外,则是现实里有原型。
而且在基·督`教徒中非常出名。
但李长亨相信因为自己和安妮的存在,还有这次忽然爆出的打劫和爆炸案,《罗马假日》的知名度,绝不会比《驱魔人》小。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么多的有利情况下,按照联美影业的预计,米国这边很大概率直接破2亿。
只要一直有话题和关注度,3亿也不是没可能。
至于全球,已经有媒体在拿到联美的通稿后,预测5亿应该没太大问题。
安妮激动的一晚上都睡不着,而联美的人同样期待着票房大爆,然后有人开始想着第二部的剧本了。
可惜,无论联美的人如何期待,会不会有第二部完全看李长亨的意思。
而且剧本到底如何写,也全看李长亨。
毕竟联美的编剧再厉害,也没法知道李长亨和安妮从罗马分开之后,到底经历过什么。
而让编剧随便写,相信没任何一个联美的编剧,或者外界的其他编剧真敢那么做。
仅仅只是李长亨的律师团,就会告的那人破产,而且连换名字和暗喻都不行。
更别说联美影业有了李长亨的靠山,又有传媒集团入股,获得20%的股份后,公司早已经摆脱了垫底的危机,转而成为好莱坞最赚钱的头几名电影公司。
联美自己就能让不属于公司的编剧、导演,吃不了兜着走,甚至没工作和没戏可拍。
唯一真正能影响和改变李长亨想法的人,大概也就只有安妮了。
-----
一晚上再次过去,隔天白天米国这边的媒体开始大量报道《罗马假日》的首日720万美金的票房。
这数据出乎李长亨的预料,但媒体却报道说,因为纽约爆炸案的原因,各个大城市的观看人数,比正常来说应该少了一大截。
否则超过8、900万应该没任何问题。
但随着民众的恐惧心里慢慢减少,观影人数应该会有一波反弹性质的上涨。
而米国之外国家也正式上映,并且首映当天的票房超出所有人的预期。
1590万美金等于2.2倍于米国这边的首映票房。
这开局绝对算是梦幻级别的。
即便是未来的好莱坞大片,也很少出现海外票房超过本土票房2倍的电影。
而一旦出现了,无不是票房大炸弹。
《罗马假日》票房大爆的国家,也不出意外的是岛国、英格兰和意达利。
岛国刚过200万的观看人数,让无数电影从业者不得不重新审视岛国的票房潜力。
但资深从业者和好莱坞八大的高层心里却很明白,岛国票房会第一天就爆发,绝对和李长亨帮青木集团夺回6亿美金的债券脱不了关系。
那6亿的债券虽然夺了回来,也安全的被存放在花旗总部的金库里。
但青木集团想拿回去,就不仅仅需要和花旗谈判,最大的阻力反而是米国政府。
因为即便所有人都知道债券属于青木集团,但确实没充足,并且毫无疑问的证据表明债券就是他们的。
花旗不打算黑下债券,不代表米国政府和一些政客不会动其他心思。
要不是花旗明确表示过,会归还给青木集团,说不定钱早就被一些米国政府机构,以资金所有人不明,或者爆炸和抢劫案还没告破的理由,暗中黑下或者拖着就是不还。
所以,青木集团为了尽快拿回那6亿美金的债券,还有把钱交给青木集团打理的岛国富人,这才不遗余力的免费在岛国各企业、社区、街道等等线下渠道,帮忙宣传电影。
甚至明里暗里的联系各自的朋友、合作商,一起游说、威逼本地电影换挡,还有院线把银幕和播放场次全给了《罗马假日》。
加上在岛国媒体的宣传下,岛国人对李长亨的感恩和崇拜强者的心里。
使得东京等各大城市的电影院,不仅基本上全部播放《罗马假日》,很多闹市区电影院外,居然还出现了很长队伍的排队现象。
而且让岛国人意外的是,女性观众的数量,远超任何人的预料。
不用猜,这些岛国年轻姑娘们,肯定更是冲着李长亨来的。
第1109章 上下通吃
见观众如此之多,院线为了赚钱,当然也很愿意播放《罗马假日》,顺带还能获得青木集团和众多权贵的友谊和好处。
这才有了当天观看人数超过200万,并且9成都是大城市的观众。
而等到宣传的发酵期一过,岛国中小城市的观众开始也关注到媒体的宣传,观影人数肯定还是来一波大爆发。
至于英格兰那边,电影大卖不仅引爆了媒体和民众,更让好几家企业兴奋的都想跪在李长亨的脚下。
安妮因为听取了李长亨的劝告,这些年以来本身就是最亲民和最受欢迎的王室成员。
所以很多平时不太关心王室的英格兰人,这次也有了去电影院看看安妮演的到底如何的想法。
加上李长亨的加成,有统计表示观影人数直接破百万。
而且因为英格兰票价一直就比其他国家的票价高的关系,换算成美金后,达到了440万美金左右。
安妮更是因为一部电影,瞬间成为全英格兰比任何人都要出名,甚至影响力都大增的名人。
无数英格兰媒体想采访她,却找不到接触的机会。
顿时让王室成员,还有那些和李长亨、安妮关系不错的贵族们,成为香馍馍和说客首选。
可惜真正能接触到李长亨和安妮的人,真没几个。
反倒是钻石集团倒是借助李长亨是公司股东,直接找上他和安妮。
开出安妮一人代言的话,每年200万英镑,并且每年都提供一整套钻石首饰,合同期限5年超规合同。
而要是李长亨和安妮一起出境,不仅每年500万英镑还能商量,甚至钻石集团希望合同一签就签10年。
李长亨对此直接嗤之以鼻。
总额5千万英镑的合同,可以说创造了这年代最疯狂的代言合同。
只要消息穿出去,百分百能吓死普通人和媒体。
但每年5百万英镑,就想绑定自己,李长亨可没那么便宜。
更别说,他已经打定主意暗中吸纳更多的钻石集团股份。
当年钻石集团为了限制自己,就给出了5年内不准增加股份的条款。
李长亨相信钻石集团的股东们不傻的话,那份代言合同里,百分百会有限制自己收购股份的条款。
所以他才不会因小失大。
安妮同样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第一是相信李长亨,第二则是安妮同样看不上钻石集团的开价。
原因很简单,光两人在电影骑行的那种踏板小摩托,还有两辆公路自行车,在电影上映之后,隔天自行车的销量就暴涨了10倍。
摩托车则仅仅只是伦敦,一天就卖出300辆,搞得安德鲁开始担心工厂的生产,跟不上销量。
而生产摩托的公司,就是李长亨和安德鲁合伙建立的公路和比赛专用自行车公司。
只要摩托车的销量过10万辆,自行车的销量过10万辆。
李长亨自动获得自行车公司20%股份,瞬间超过当年出钱最多,并且管理了7年的安德鲁,达到60%的股份。
安妮则同样获得公司的10%股份,但安德鲁肉疼的同时,又痛并快乐着。
因为可以预计的是,光摩托车的销量就能让公司的市值暴涨好几倍,更别说知名度的增加,公路和比赛专用自行车,同样会迎来销量爆发期。
从一家市值不超过1千万英镑的小公司,变成市值过5千万,甚至上亿英镑的自行车和摩托车行业领头羊,或许仅仅只时间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摩托车和自行车的数据都是10万辆,完全是因为公路自行车比摩托车还要贵。
可以说摩托只是工具,而公路和比赛专用自行车则是富裕家庭的玩具。
加上电影里出现的相机、啤酒、红酒、服装、珠宝、汽车,全都和厂商签订了合同。
除了一笔不高的出镜费用外,合同里还明确写着,按照事先商量好的销量数据外,超出的那部分销量,李长亨和安妮都能拿到10%的销售额。
光这份合同,预计就能让李长亨和安妮收获至少千万英镑的费用。
至于为什么是英镑,完全是因为拍电影之前,没人能预料电影会大爆。
反而是更多人并不看好。
所以这些赞助公司全都是英格兰那边,愿意花几万、十几万英镑讨好李长亨的各个贵族们。
反正钱不多,自己公司的产品又能在电影里出境,更能维护好和李长亨的关系。
而李长亨则机灵的主动降低出境费,却一定要在合同里写上10%销售额做回报的条框。
对几家英格兰公司来说,既然李长亨按照各家公司,去年的销售数量来做起点,那么卖的越多,他们也赚的更多。
当然不介意和李长亨签销售分成合同了。
甚至仅仅只是电影的名字,都已经有公司愿意买断,用来命名自己新出的产品。
而且,不止一家公司打电影名字的主意,就连安妮母亲都加入竞争的行列中。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