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的硬核音乐生涯 (武剑仙)


  “我只是说,美感,很大一部分,或者说,占据主导部分的,还是形式美!”
  布里克冷静了一下,点了点头。
  想起来,自己确实有点上头了。
  因为,自己一向认为,艺术是人类抒发情感的东西。
  占据主导位置的,是人类那复杂的情感,是反应人类复杂情感的一些事。
  而像是李文音说的那些自然的美,不也是人类的情感对于自然的一种回馈么?
  “我是有些着急,以至于说了一些比较低级的笑话。”
  布里克耸了耸肩,自嘲一声。
  全场哈哈的笑了起来。
  “但是……比如说李先生举的例子,鸟美吗?美!山川河流美吗?美!但那种美,不也是人们所主观赋予的么?就好像李文音先生说的,事物本身只是客观存在形象,美与不美的概念是人主观赋予的,一种本在自然中不存在的东西!”
  布里克的话,顿时再一次让周围的人感到兴奋!
  反过来用李文音的理论去攻击李文音!
  看来,冷静下来的布里克,开始智商在线了。
  “其实布里克说的没什么错。”
  李文音根本不慌不忙。
  “艺术美实际存在,我从未看轻或者否认。”
  “毕竟,艺术美是绝对有必要存在的,更是很重要的,因为,艺术美,就是生活的美丑,通过艺术家的典型概括,以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评价,去利用艺术作品表达出来的。”
  “虽然艺术美,是一种理想美,是艺术家以正确的道德评价创作出,用以陶冶情操,高尚心灵的作品,是一种必不可缺的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但我还是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去论证形式美对于人的影响要大于艺术美。”
  李文音突然问向布里克。
  “布里克先生,您应该也对绘画有过研究吧。”
  “有过一些。”
  布里克点了点头。
  艺术一类,很多理念是殊途同归的。
  所以有些音乐家学一学其他艺术形式,触类旁通,也是常有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画家也都兼雕塑家,建筑家,甚至是音乐家。
  “那么我问你,你喜不喜欢达·芬奇?”
  “……喜欢!”
  布里克脸开始黑了起来。
  “那《最后的晚餐》,您喜欢吗?”
  李文音笑了笑。
  拿出《蒙娜丽莎的微笑》很明显就有点欺负人了,而且关于这个画作,需要探讨的东西过多,很容易越辩话题越多。
  但《最后的晚餐》,就很生动形象的体会到了“形式美”。
  “在我们华国,信仰基督的人不少,但跟总人数相比很少。”
  李文音笑着顿了顿。
  “甚至于了解《圣经》上故事的人也非常少,但这幅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我们华国的观众看了以后,也能感受到这幅画有种迷之美感。”
  “画作讲究对称,但绘画中绝对找不到完全严谨的对称,大多数都只是大致对称。”
  李文音的话,开始让布里克愈发处于下风。
  “但拿达芬奇这幅《最后的晚餐》来说,整体画中人物的体积偏左,那么人的注意力就会偏向右边,这就是不对称中的对称,不平衡中的平衡,是美学中形式美的重要表达。”
  “即使是不了解画作内容的人,看到这幅画后,一样会感叹于这种自己并不知道的形式美。”
  “当然,很多名画都是如此,像是我国山水画一般。”
  “像是著名的《赤壁图》,这幅偏向于风景的画作,山与船的体积偏右,那么为了达成对称,它的远景就会偏左,形成一种感官上的对称!”
  “音乐其实也是同理,甚至于说,在音乐上,形式美的影响是会更大。”
  李文音的话,让不少音乐家连连点头。
  形式美确实非常重要,但艺术美同样重要,即使是到今日,在双方谁更重要一些的辩论上,很多学者依旧争执不下。
  双方的这场争论,是可以让这些音乐家们收益良多的。
  “比如音乐上的基础,律,便是基于最符合自然科学的一种定调。”
  “其次,延伸到成品,即将这些音,变为曲的过程。”
  “首先,音与音的递进,每一个乐段的开头结尾,和谐是永远离不开的论调,紧接着,音与音的对比,对称,和弦与重音之间的均衡,和弦与主体旋律,或者复调与主体之间的均衡,这些元素构建出的层次,起音与收音,和弦终止式的呼应,乐段与乐段中的衔接与延续,都是很重要的。”
  李文音将音乐中的形式美学准则说的很详细。
  “而这些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形式美学中,也注重独特性,即突破原有规律,标新立异,引人注意的小惊喜,小亮点,比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里的那不勒斯和弦的运用,这也是一种相互比较而形成的独特形式美。”
  “与曲子呼应的配器所构成的音乐色彩,也是形式美的一种。”
  “这些形式美的元素,构建了一个曲子,你会发现,这样的曲子打动人完全没什么问题,观众对于这类曲子的美学感受,其实就是形式美,哪怕观众不懂乐曲在写什么,但就是会感觉到美感!”
  李文音耸了耸肩。
  “就别说国外了,就比如我写的一些流行歌曲,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在唱什么,但粉丝们很显然就是觉得好听,听不懂也觉得好听。”
  “哈哈哈哈!”
  周围不少音乐家们都笑着摇了摇头。
  其实,李文音的说法很好理解。
  所谓“音乐无国界”其实就是指的形式美。
  因为,不看翻译的情况下,根本听不懂外国的歌。
  但即使是这样,也会爱上,是为什么?
  旋律?
  是,也不完全是。
  或者应该说,是被歌曲的“形式美”所吸引的。
  比如,有的人喜欢异域风情的歌曲,那些来自外国的独特民族音阶,不正是“形式美”么?
  包括华国的五声音阶,一段意义不明,表现有些抽象的曲子,只要有了形式美,那么在观众心目中的加工,就会出现无穷多的体验!


第617章 都到顶了,肯定得想方法突破啊!
  一群大佬在一起讨论美学理论,却让周围的工作人员们目瞪口呆。
  尤其是随行的翻译,可以说直接是傻了。
  卧槽,你们在讲什么?
  单个词我能听懂,怎么组合在一起我就听不懂了?
  ……
  因为音乐家们来自于欧洲的各个国家,虽然也都会说英语,但有时候还是需要小语种翻译,这些小语种的翻译,除去自身的小语种,也必须精通英语。
  李文音一直在用英语与布里克辩论,但辩论的内容却让翻译们集体傻眼。
  我好像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但我不明白他们到底在说什么。
  还好大佬自己交流无障碍,不然你让我翻译这些词汇……
  可以是可以,但架不住信息量太大,我脑子转不过来啊!
  词汇与句式翻译没问题。
  但……我翻译了,但只是字面翻译,还没有完全翻译,虽然我能确认我翻译的对,但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到底翻译了个啥。
  他们说的都是什么意思啊?
  ……
  也不仅仅是翻译。
  摄影师是知道两人正在进行激情的学术争论。
  在一旁拍的特别起劲儿。
  但完全不知道两人在说什么,更不知道为什么周围的外宾都那么嗨。
  要知道,虽然不仅是音乐界,或者说,包含了建筑设计,绘画,雕塑,舞蹈,剧等等艺术类的科目,形式美与艺术美的争论就一直未曾停止。
  并非是只能存在一种,或是谁更NB的简单争论。
  形式美与艺术美,本身就是不同的东西。
  不同的范围,不同的特征,不同的定义与实质。
  不同的体现方式,创作方式,审美方式。
  一般,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两者并存同一(非统一)。
  所以,再一次看到两个顶级的艺术家各执己见,在现实中碰一碰,可给其他大师搞的嗨起来。
  就好像嘴炮大战一样,以前的争执更多是在网络上,或者隔空喊话,或者作品反击。
  也就是“云喷子”。
  但现在凑在一起见面,现实里碰一碰,简直让人嗨到不行。
  可以说,随便掏开一名围观的外宾的心,里面全是“打起来!打起来!”这几个字。
  ……
  “感性观照的形式,才是艺术的特征!!”
  布里克寸步不让。
  “艺术是将感性形象化,用这样的方式把真实呈现于意识,这种感性的形象化本身里有一种高深的意义,却又不是超越这种感性体现,使得概念本身以其普遍性成为可知觉的!”
  “美是绝对理性的感性显现!!”
  布里克思绪可以说是非常清晰。
  “艺术并不只是对经验世界的描绘或者复写,而是情感的流溢!”
  “正是这种概念与个别现象的统一,才是美的本质!!才是通过艺术进行美学创作的本质!!”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