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潇挠了挠头,忍不住小声跟着阿尔扎克BB了起来。
阿尔扎克愣了愣,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这就是华国古代贵族的生活吗?”
“差不多吧,反正都没在那个年代带过,现在的很多东西都是根据遗留下来的文献书籍,加上后人遐想才得来的。”
张潇的话可以说是很油滑了,对于这种很容易被杠的话题,还是不要说的太满。
“……你们华国的古人可真会玩。”
阿尔扎克咂了咂嘴。
有钱人都挺会玩的,只不过,很多时候,更看玩的怎么样。
奢靡颓废,搞点阴间的操作,那只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而对着山水远歌,寻求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与和谐对话,提升自身的素养与内涵,品味精神世界的会玩,这才更有价值,对得起所谓“贵族”的身份。
华国古代的贵族精神,为首的永远是文化道德的修养,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
社会的担当,自由的灵魂。
或许因为身为贵族,所以必须担当一些必须做的事,也因为承担了应该担当的担当,才会被称为贵族,贵族是否“贵”,在于每个人的心灵与道德,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后,所谓的贵族,在古代的华国,便是形容品德高尚的精英。
……
“来,尝尝这个茶。”
李文音非常绅士的微微伸手示意,亲自示范喝茶的方式。
老外们也有样学样。
“这个茶,是大佛龙井。”
李文音对老外们讲起了茶叶中蕴含的文化与故事。
“曾经,有一名妇人,住在大佛寺旁的村庄,有一天,妇人去大佛寺祀梦,忽然就在梦里看到大佛突然活了过来,走到大殿外,摘了几颗树芽泡饮,芳香扑鼻。”
“妇人醒来后,想着极为真实的梦,便来到梦中大佛摘树芽的地方,依法泡制,果然香味醇厚,所以,这个茶,也被称为大佛茶。”
听闻手中的茶水,还有这样玄奇的传说,外宾们便忍不住再一次品尝起来。
欧洲有喝茶习惯的人也不少,但绝大多数更喜欢喝红茶。
或者说,大部分只有红茶。
全发酵的红茶更加便于航运与长时间储存,但绿茶这种未经发酵的茶,这群老外还真是很少喝。
扑鼻的香气浸人心脾。
“富春江,其实就是钱塘江的中游。”
李文音的话,让外宾们更好的去感受这养育了一方人的水土。
音乐是什么呢?
音乐是从人们的行为中诞生的。
生产劳作,学习感悟,观赏天地,宗教祭祀。
无数独特的符号,才会拼凑出独特的音乐。
“之前在华山音乐会中,大家听的古筝曲,属于秦筝。”
话题饶了一圈,重新回到了音乐上。
李文音的话让外宾们顿时感兴趣了起来。
毕竟,琴师就端坐在帘后闭目养神,看的人们一阵心痒痒,只想让琴师赶紧弹点什么,符合这样的意境。
“而我们浙江,也有自己独特的古曲与古筝风格,被称为浙派筝!”
同样是筝。
但从北到南,无论是风格,还是曲调,都完全不同。
帘后的琴师,便是李文音托了不少关系才找来的浙派古筝大师,王昌元。
浙派筝,与浙江本地说唱音乐“杭州滩簧”有着很浓厚的关系。
当时的筝,常在滩簧中作为伴奏乐器,进行“加花”演奏。
例如“四点”演奏法,其他流派的筝乐就完全没有浙派的筝乐用的那么突出与明显。
活泼明快。
而浙派的风格,与江南丝竹也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琴师已经摆好了架势。
音乐家们凝神看过去。
一种乐器的流派,不同之处绝对不仅仅在于文化与乐曲风格,更多的还会有弹奏习惯与技巧运用的方式。
看过了北方的秦筝,外宾们对于这即将演奏的南派筝乐,有了浓浓的期待感。
轻轻的,王昌元的手动了。
淡雅的音色响起,外宾们却眼前一亮。
这手法,果然有所不同!
第614章 《高山流水》!和合文化!
若说秦筝的技法,颇有些势大力沉。
在摇指的时候,小指会作为一个支点,支撑在岳山右侧,同时大臂摆动做惯性运动,非常具有爆发力。
此为“扎桩”!
大指撑住,小指稳定!
虽然这种“扎桩”的技巧,多多少少在其他各种流派中都出现过,但无疑秦筝是最善用,也最爱用这类技巧的!
夹弹!
这也是最主要的演奏技巧。
是指手指按弦向面板的方向,向下使用力量,让琴弦上下振动。
通常这种清晰的弦音夹弹后,手指会留在下一根琴弦上,触弦,却不动,蓄势待发。
像是河南,山东这些北派的筝,以这类技法最为多用。
陕西秦筝更是特色鲜明。
但很显然,王昌元先生上来不紧不慢的五个音,却用了另一种非常鲜明特色的弹奏技巧。
“提弹法!”
这是一种悬手演奏的方式,与“扎桩”刚好为相反。
手指,手掌,手腕相互配合,向着手心的方向,也就是“上方”用力!
待到弦音出后,手型是半握拳状态的。
很好理解,往上提着弹奏!
一个音后,手掌松开,开始弹奏下一个音。
这样的技巧更为灵活便捷,适合轻灵快速的乐曲。
浙江筝,尤其以提弹法为最多!
当然,王昌元先生的速度并不快。
但演奏的技巧,却确实是提弹法。
与之前外宾们观赏的古筝独奏《秋夜筝》运用的技巧与架势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
如果说,最能代表陕西秦筝的曲目是这首《秋夜筝》,那么,典型的浙派筝曲……
便是这《高山流水》!
……
《高山流水》,伯牙与子期那“知音难觅,相知可贵”的典故,可以说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了。
华国十大古琴曲目之一。
分为《高山》与《流水》。
但其实……
知名的古琴曲《高山》,《流水》……和王昌元师傅演奏的古筝曲《高山流水》……
没半毛钱关系。
只不过恰好名字一样容易混淆罢了。
他古琴的《高山》《流水》……和我古筝的《高山流水》有啥关系?
只不过恰好他叫张伟,我也叫张伟罢了,隔壁有家人也叫张伟呢!
同名同姓,但也只是同名同姓,实则没有半点瓜葛。
张伟,可以是律师,可以是医生,也可以是富二代,更可以是金甲战士。
……
于青山绿水之间遨游,耳边聆听着《高山流水》古筝曲,冉冉而起的是沉香,飘远四溢的是香茗。
在人与自然中,静下心,慢慢的去打磨自己内心的道德,器量,学识。
来自浙江民间的传谱,经过现代人的还原与打磨,最终迸现了旋律典雅,韵味隽永之味。
高山之巍然,流水之洋洒。
武林逸韵!
古筝曲《高山流水》,与古琴曲《高山》《流水》完全不同。
而同为古筝曲,不同流派的《高山流水》曲谱也完全不同。
曲调上就完全不同。
与山东筝,河南筝的高山流水不同。
浙派的《高山流水》,音色雅致纯净,有一种古朴典雅,超凡脱俗的高洁。
山水墨迹流于音律。
在场的外宾,感受到这样一种完全不同,与自然对话,秉持修养德行的音乐,内心之中顿时充满了无数的奇思妙想。
感触也完全不同。
普通的听众,听到一首曲子,尚且有完全不同的意境,更何况是名家大师。
他们甚至感受会更多。
但通过音乐的启迪与思考,感受其实殊途同归。
各种学术流派的思想,仿佛繁星点缀天空。
但贯彻在浙派《高山流水》之中的理念,始终如一。
和!
汉族人民传统的“和合”思想,即使到了如今也贯彻始终。
天下大同,和谐发展。
通过这描绘山水与静心的音律,这种超脱的思想油然浮现。
筝音柔和唯美,淡然恬静,但骨子里,有一种傲,从未缺失。
就仿佛古人强调的“和合”思想一般。
和,并非是软弱的求和。
古人从不否认事物本来的矛盾,更不逃避进行必要的斗争。
追求的,是通过克服矛盾,形成总体上的平衡,和谐,合作。
正视矛盾,却推动矛盾转化,促进新事物的形成。
所谓包罗万象的胸襟,安心立命的觉悟,也无非如此。
为何音乐界有句话“学艺先修德”?
尤其是在华国的古典音乐中,更是将这句话,代入到幼年启蒙的第一堂课中。
“保合太和,乃利贞!”
“养之以德,则民合!”
音乐作为一种思维的启迪,道德是至关重要的。
音乐要使人愉悦。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