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成了一条锦鲤 (丹尼尔秦)


  “啊,”季铭陶醉地靠着初晴:“原来你对我的期待这么高啊,你要说出来啊,不说出来我怎么知道的,你就是太害羞。”
  不知道伦敦打人犯不犯法。
  ……
  女王陛下剧院,外观非常古典,里头非常小。
  不到现场,你根本想不到它为什么这么小,尤其是如果你在国内的很多设备精良的剧院看过舞台剧,就会觉得——这个舞台,这个剧院,这些座位,简直像是儿童版的,座位和座位之间没有区隔,半场剧目看下来,如果脊椎不是很好,恐怕会不太舒服。而且哪怕前头坐的不是什么特别高大的人,也有可能挡住你的视线。
  但是当正式开演,季铭就发现,果然是《剧院魅影》的专有剧院,舞美上的设计,那一只大吊灯从二楼观众头顶掠过的刺激,换场的流畅度几乎行云流水,一点滞涩都没有,纵向拔高、横向收窄的剧院格局,让大部分观众几乎融入到剧目当中,因为距离着实近,以季铭的位置,几乎可以看得见台上演员的细微表情。
  此外,现场乐队,惊人的演唱,熟练而自由的表演……啊,不愧如此,当是如此。
  《剧院魅影》哪怕在国内也是声名最盛的音乐剧作品,但很多人其实并不特别了解,只是听过名字——它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天才但丑陋的“魅影”,女演员克莉丝汀,剧院拥有者罗尔之间的一段三角关系。一个丑陋敏感又天才的人,那指定是不能顺顺利利娶到媳妇的,何况还有个高富帅竞争,于是就得作妖,故事就在这一轮一轮的作妖里进行,最后称不上圆满,尽管克莉丝汀表示自己可以忽视他的丑陋,但魅影“良心发现”,被爱情感动了,让罗尔带着克莉丝汀离开,自己则消失无踪,只留下面具一个。
  这种丑鬼爱上美女的故事,在欧洲挺多的,类似《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
  好理解且为观众熟悉的剧情,其实本身就是它长盛不衰的关键原因之一。
  季铭发现了很多中国游客,来西区打卡的游客不少,其中尤以女王剧院的《剧院魅影》名声最大,在这里看到很多中国人,是意料之中,他等了等,稍后才退场。
  “怎么样?”
  “音乐很棒,”初晴眼睛亮晶晶的:“我刚才很想加入乐队。”
  季铭无奈看着她,可能专业人士会多一些角度,但也会少很多乐趣,初晴也好,他也好,难免都无法全情投入去欣赏整个剧目。往往,他会觉得魅影的嗓音是不是不够“幽灵”,觉得罗尔是否过于天真,当然,还会不停地赞叹舞美和调度。
  “不过我觉得你唱的未必会比他们差。”初晴突然夸了一下男朋友。
  季铭笑的不行。
  《剧院魅影》也好,《猫》也好,这样常演不衰的作品,演员团队是非常大的,很多都是崭露头角的中坚演员,那些登峰造极的音乐剧演员,是无法满足这种演出强度的——所以今天他们看的这一出《剧院魅影》,演员当然也都是非常优秀的,但要说比现在的季铭高多少,肯定是没有。
  “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而且我觉得你拉琴也绝对不比乐队的小提琴手差。”
  初晴煞有介事地点点头。
  呵,这一对公母俩。
  音乐剧对于初晴和季铭来说,真称得上是一种同时吻合双方专业的艺术形式,一个听音乐,很多来自上世纪,上上世纪的经典之音,另一个则看表演,完全不同于国话、人艺舞台风格的,那种自由的,独树一帜的,甚至散漫的,随性的表演,给了季铭很多启发,大大拓展了他对舞台的概念。
  舞台,可以有更多可能。
  所以他们俩在伦敦按照一天两场,甚至再带一场小剧场的高频率看戏,一点都没觉得厌倦,反而每天不断有新的火花在讨论和思考中诞生。
  直到马塞洛来带他们去财富剧院“探班”。
  “哦,你们去了这么多地方?”马塞洛看到了季铭手上的“西区看戏地图”,上面遍布着各大戏院和剧目的名字,以及很多红勾勾,外加一些标签:
  唱得好。
  男主角表演不错。
  剧院非常棒。
  乐队略逊一些。
  故事复杂,但结构非常清晰。
  “不愧是专业的。”马塞洛叹为观止:“或许你们可以给杂志写写专栏,或者在网上写一些,很多游客喜欢看这个,然后选择自己的打卡目标。”
  季铭在“财富剧院”打了个巨大的勾勾:“我更期待今天的行程。”
  “伦敦不会让任何人失望。”
  “或者直男们会?”
  “……”


第0414章 坐稳,我要装哔了
  财富剧院也很小,其实西区的很多戏院都非常小,因为通常来说,一家戏院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都只演一出戏,一周五天六天,都演一样的剧目。这种模式,也是因为这么多的剧院同时存在一块地方,假如有什么火爆的戏,大家就一拥而上,排类似的题材,或者争夺卡司,同质化竞争很快就会摧毁掉这里。
  季铭对这种悲剧,其实很了解。
  国内大小银幕上,就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窝蜂的婆媳剧,一窝蜂的谍战,一窝蜂的宫斗,一窝蜂的小甜饼青春剧……看到你腻为止。综艺节目就更不必说了,带娃节目,客栈,唱歌……只要有一家爆款,立马遍地开花。
  财富剧院现在正在上演的戏叫《黑夜的女儿》,是一出相对来说更新的戏,不是动辄演了十几二十年那种。
  剧院经理德雷格是个典型的英国人,七月份还在穿着三件套,西裤、衬衣、马甲,头发往后梳,见到马塞洛和季铭的第一句话:
  “我以为你们吃下午茶时才会来。”
  马塞洛显然已经简单跟德雷格介绍过季铭了。
  “欢迎你,不过别在这里用你的中国功夫。”
  好幽默哦。
  “……”季铭笑了笑,伸手过去,即将和德雷格握住的时候,迅速翻了一下,在他手背急促打了一下:“你是说不要这样么?”
  啊哦。
  德雷格引着季铭进入还没有开演的剧场,里面甚至比开演之后更加忙碌,也混乱的多——季铭感觉挺熟悉的,话剧排练时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
  “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演员加入其中,然后他们大概每周排练六天,每天排练十个小时以上,两到四周就要登台,”马塞洛给季铭介绍着这里的规矩:“演出时间则不等,假如反响良好,演员就会一直得到演出合同,甚至有些演员可以演一个角色十年之久。当然,大部分演员没法接受十年内不停地演同一个角色。”
  “一份职业。”季铭微微点头。
  国话内很多演员,其实也是职业性的,上台演出,下台买菜做饭逛街接送小孩,比如白枫。但西区的工业化更为直接,编剧、作曲、演员、戏院……都有自己的时间表,一周两周,然后交出你的工作,在预定好的演出计划里登台面对观众。
  “其实也不完全如此,英国电影届有很多演员是从西区走出去的,当然,他们也会回到西区来。”德雷格补充道:“包括很多最后去往好莱坞的英国演员,比如汤姆·希德勒斯顿、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等等。”
  如果空耳听到这些名字,大部分中国人可能没办法反应过来。可是换成抖森、卷福、长残的哈利·波特……大家就很明白了。
  “所以这里不仅是职业舞台剧演员的西区,也是前往演艺圈的捷径,和影视明星们的终生学院。”德雷格总结道。
  季铭了然,一脸赞叹。
  他凑到初晴耳边,表情纹丝不动:“商业电影市场被好莱坞吃光了,新人没地儿去,可不就是只能来西区了么。”
  初晴没有他会演,只好转头装作观看装饰的样子。
  德雷格很贴心地给她介绍了一下,什么时候修建的啊,什么风格啊,装饰怎么讲究啊,有点“跟你说啊,想当年……”的意味。不过在专业上,剧组还是给季铭很大的触动。
  《黑夜的女儿》是个惊悚故事,一个女人装成幽灵,在某一些夜晚会出来找东西,找啥呢,她的爱情。每一次出来找不到,就会将别人甜甜的爱情拿走——一只黑化的柠檬。
  季铭第一个印象是,啊,年龄层好宽泛。
  有带着雀斑的,皮肤上还能看见绒毛的少女,也有身材走样,半脸褐斑的大妈——她们演的都是陷入恋爱中的女孩子。男演员反倒要求更高一点,要么是年轻帅哥,要么是气质大叔,没见到秃头大肚子演女孩子们对象的。
  第二个印象是,好敢唱。
  受限于年龄和训练,他听到的两个演员唱歌,其实从声乐上来说并不是很出彩,只能说满足水准。但真的敢唱,完全是老娘天下第一,明天就要拿格莱美的那种气势,很自信,所以特别有说服力。
  “他们好辛苦。”
  “嗯。”季铭也认同初晴说的,真的是很辛苦,一段演唱,可以这么不停地练十遍,就是简单重复,上台,走位,演唱,同一段剧情,同一段演唱,这种重复训练最终会刻入本能,让他们在表演的时候尽可能少的犯错。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