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面对顾骜的低调客气,刘总也只能回应以善意:
“顾总不用客气,我刚才电话里的都是真心话——其实,小桂这同志呢,做事情一贯以来觉悟不高,上个月,我们就已经把他调岗到其他不接触财务的岗位了。不过你也放心,我们这是真心自查、人尽其才。这是帮助同事,不是处理。”
顾骜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
好么,那个想把堂侄女儿加塞进来演林黛玉的,就这样从预算、后勤方面的肥缺平级挪走了。
倒是自己多虑了。人家很配合嘛。
“既然你们不嫌我多话,那就最好。来,吃菜吃菜。”顾骜热情招呼对方把几道主菜都先尝了一两口,然后瞅准时机,话锋一转。
“对了,海处长,我记得您在中影进口,对批片业务应该挺熟的吧。”
海处长也是35岁往上的年纪,被问到了连忙麻利擦了擦嘴:“不是我直管,不过顾总如果是想了解情况,尽管问我。顾总跟咱的优良合作关系,那也是有目共睹的嘛。”
顾骜笑道:“那海处长觉得我这儿怎么样?以后凡是拉来的外资、到这兰亭影城取景的合拍片,是不是都能不占用引进指标呢?”
80年代乃至90年代,国内每年引进多少外国片,是有配额的。所以很多超出配额的电影,又想进入中国市场,又想赚分账式的钱,那就巧立名目找点儿沾边的元素跟中方合拍。
不管是用了中方的场地取景、还是用了中方的剧本、导演、演员,或者单纯是允许中方稍微出资占点股,只要跟“合拍”沾了边,进来就容易不少。
“这有何难,顾总也是港商里搞合拍片的第一人了。”海处长觉得以顾骜的实力,完全没必要担心这个问题。
不过,顾骜很快就循序渐进了:“那如果是100%外资的呢?我前些年,在好莱坞也拍过不少作品,不过一直没有机会回国发挥余热,也挺可惜的。前些年,我看总公司和有关部门的基调,是引进外国片一定要有教育意义、有社会价值,所以我也不敢问。今年,似乎风向有所松动?我看那些纯商业娱乐的片子,也开始引进了。不知,海处长对我手上的片源,是否感兴趣呢?”
历史上,85年确实是国内引进外国片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史泰龙的《第一滴血》就是这一年引进的。
在此之前,国内买外国片还有点扭扭捏捏,一定要买“有意义”的片子,不能完全是图一乐、追求视觉享受。
只不过,如今《第一滴血》因为当初是顾骜的米拉麦克斯发行的,所以相当一部分海外发行权当时就顾骜自己一口价打包买断了,只要他不转售,国内也就没处买。
此刻,听了顾骜的这个提议,海处长立刻很羞愧地说:“今年确实对纯粹追求视觉享受的电影,放得比较开。但顾总您投拍或者包发行的,那都是比较近的好莱坞顶级大片吧?咱中影进口买不起呀。
有关部门给的一年15部的批片指标,但总公司只给我们50万美元预算,摊下来一部电影只有3万多美元的预算。3万美元能买到啥?您的《终结者》、《第一滴血》这样的大制作,我们是想都不敢想。
要想买好片,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挑西方世界已经上映了二三十年的老片,这样的话片商为了发挥点余热、剩余价值,说不定还肯卖。如果是近年的新作,怎么都压不到这个价的。
我举个例子吧,今年咱中影进口买的最贵的一部,是奥地利三十年前拍的《茜茜公主》,咱为它挤出了5万美金的预算,把其他片的钱都勒紧勒出来的。
明年,总公司开了会,说要调整战略,集中资金弄几部全国人民都热切想看的。咱准备把全面三分之一的预算,集中到两部电影上,目前暂定的是好莱坞三十年前的黑白老片《罗马假日》,和英国人二十年前的战争片《伦敦上空的鹰》。
其中,第二部还是政治需要。今年年底,布列塔尼亚国会和女王可能就要正式签署批准归还香江的法案了、明年女王可能还要来友好访问,所以《伦敦上空的鹰》钱是不能省的,一定要买。明年的预算,是空前的紧张呐。”
事实上,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明年中影进口的预算,会比海处长设想的还要紧张——讨论中的《罗马假日》,最后都因为非买不可的《伦敦上空的鹰》,被挤掉了资源,后来又多拖了一年、拖到87年才进口。
所以,顾骜刚一提出“想卖片子给中影进口”时,对方会如此苦手,也就不奇怪了。
除非,顾骜在交易模式上做出创新,给出大家满意的价格。
“那我们能在合作的商业模式上创新么?”顾骜试探着问。
海处长一愣:“怎么?你想分成制不成?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国内的票房计征体系本来就很落后。中影总公司跟外商谈判的第一条铁律,就是不接受分成,只接受买断。”
顾骜:“我可以接受买断——但是,能不能设定一个期限,比如‘买断一定的时间’。如果这一点可以谈,我想我可以降低很多价格,哪怕两三万美元一部,也不是不能谈。”
海处长:“什么叫买断一定时间?”
顾骜:“也就是,花几万美元,买断一部电影一年或者两年的大陆播放权。在这段时间里,在大陆,所有官方影院都能随便、不限场次播放。不过,一年期满后,全部下架,以后也不许再重播。”
海处长摸了摸下巴:“这倒是个办法,不过估计还是降不了多少,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我可以细致请示一下。”
第673章 过去可以做,不代表现在还能做
海处长的话里话外,都透露出对于顾骜刚才提议的效果的怀疑。
然而,顾骜却很有自信,他斩钉截铁地加上了一句筹码:
“不,如果海处长能够促成‘固定时间段买断’这种新的交易模式,我想,片商能够给予的折扣尺度,会远比你们想象的更大。哪怕按原价打一折,甚至零点几折,都不是没可能。”
“零点几折?”这个数字让海处长大吃一惊,“这不太可能吧?”
说到底,还是刚才她误会了顾骜所说的“折扣”的尺度。
过去几年,中影进口公司跟外国片商谈判时,也并非完全没有进行过类似的试探。但是据海处长所知,还几乎没有出现过比对折更优惠的折扣。
即使是再额外附带很多捆绑条件,进一步压低折扣,最低最低的底限,大约是3~4折。
因为在外国片商眼里,一部电影回本的最重要时机,就是上映后的那几个月。好莱坞每年那么多新电影后浪推前浪地扎堆上映,一部电影过了气,谁还会去掏钱看?就算想看,电影院也不会排片啊。
所以一部电影上映后第一年放映权的买断,和永久放映权的买断,有很大差别吗?后面的长尾收益,最多占一小半。
不过,顾骜既然敢语出惊人,那就是自有其把握。
因为顾骜觉得,中国的国产电影,要在“大场面、大特效”方面追赶上去,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不说20年吧,10几年肯定是要的——后世业界普遍认为,中国电影要在场面、视效方面跟国际水准一拼,至少要到03年张一谋导演、李联杰梁超伟演的《英雄》。
就算这一世,有顾骜这个额外引擎,带动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快跑几步,那也快不了几年。
所以,顾骜相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哪怕是过气的好莱坞电影,在国人眼中依然是非常好看的,愿意一遍遍刷。70后年轻人童年时看了,到80后、乃至90初懂事儿的时候,依然可以形成广泛的社会传播。
只要版权捏在手里没卖断,哪怕不能靠院线票房回本,那也能通过给电视台卖重播权、广告代言溢价周边回本。
历史上,史泰龙的《第一滴血》就在85年,被中影进口以3万美元买断了。可即使是多年之后,中影进口把电视部分的重播权卖给央视,依然卖了好大一笔钱,至少比当初进价贵了十几倍(按照当时的官方汇率这算过了)
能在央视这种大牌央企这儿痛宰一刀肥厚的利润,也只有其他更垄断的央企才做得到了。
这还没算历史上中影进口买来《第一滴血》后,当年内地票房数千万人民币,即使按黑市汇率也有四五百万美元了。中影进口对外买断、对内却是抽成的,因此这部片子上赚了近百倍的利润。
这就是全国独家垄断影视进口经营权的威力。
不过,《第一滴血》和《终结者》被贱卖给中影进口,对于这些IP本身也不是全无好处。
顾骜前世读小学、大约95年前后那阵子,同学们如果只知道两个美国人,尤其是男生,那他们有可能都不知道美国总统是克琳顿,但都知道施瓦辛格和史泰龙。
这门生意做得。
……
“这样吧,顾总,我立刻给京城打个电话,请示一下领导,您等得及么?”
在顾骜的连番劝说、开导之下,海处长终于颇为意动,提出如是建议。
“我当然等得及,今天本来就是咨询考察嘛,不该谈生意的,还耽误你们享受美食。”顾骜好整以暇地笑了,“海处长还真是敬业,星期天出来做咨询,还想着工作。您自便。”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