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他下次还要依靠同僚的武力帮他办事儿呢。
“不过,听说酒会上有消息称,下周他们核算完谈判细节后,还有正式签约仪式。我们到时候再来提前蹲点好了,那个家伙要是敢违反边境管理偷渡入境,咱就合法招呼他。”
80年代温哥华的一线警长里,老粗还是比较多的,虽然有要求大学文凭,但谁都知道加拿大的大学文凭含金量相对比较低。
除了一所多伦多牛逼,其他跟美国主流私立大学不能比,很多是花钱就能买进去的野鸡。
因此,即使是警长,不太熟悉国际条约的也比较常见,他们只关心自己执行日常常见任务时用到的法律法条。
于是他们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
且不说顾骜放下鱼饵,让对方第一次扑了个空。
回到岛上后,顾骜就专心开始用这一周的时间,做房地产的布局。
毕竟电影发行和游戏代言的烟雾弹已经放出去了,这时候做点掩护下的工作最好不过了。
他在自己的岛上,接待了一位前几天特地秘密约来的香江来客。
顾骜把对方引到岛主行宫,分宾主坐定:“霍少,幸会,记得代我问霍爷好。”
来人三十来岁年纪,具体就不说是霍爷第几个儿子了,反正不是长子,不那么扎眼,但能量和代表性还是够的。
他很有教养地客气:“顾少客气了,家父说了,和顾少共事也是为国家做贡献。他相信顾少的眼光,这一定是合则两利的事情。”
顾骜:“这次的事儿,上面也是希望保密的。霍少赚了这个钱,可想过会在那些一心投布、不觉得自己是中国人的港商里,留下一个仇恨的骂名?”
霍少淡然一笑:“家父在那些卖国贼当中,担负的骂名和暗中仇恨,还少吗?不差这一件。听了顾少这样说,我倒是对赚钱的前景更有信心了呢,富贵险中求嘛。如果顾少不是需要保密,不是需要事后有人分摊仇恨,你何必把赚钱的机会分给我们?”
顾骜:“爽快!这话敞亮。那我就直说了,咱是合则两利的。相信你们也不希望泄漏、导致少赚钱。目前,我已经注册好了项目公司,并且把相当一部分资金洗过来了,还巧立项目名目,弄到了40%自有资金率的杠杆,因此我一共可以动用5亿美金。第一步,我希望跟你们暗中合作,你们也稍微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合股。咱也不谈无形资产估值,就严格按实际出资比例分。然后,希望在温哥华市区先慢慢以溢价20%左右的常规操作,大量循序渐进吸纳住宅地块……”
顾骜把前几步要做的事情,先跟霍少交代了一下。
霍少自然有带专门的财务和工程公司精英,分头会安排这些事儿。
顾骜之所以要与对方合作,也是因为顾骜自己毫无房地产开发经验,他只有钱、商机,以及撬动市场的大新闻制造能力。
而他需要一个钱相对较少、但房地产开发运作、炒作经验丰富的操作团队,乃至将来历史解密后扛仇恨的队友。
所以双方就一拍即合了。
顾骜没敢找李嘉成,当然是因为地产李如今还实力不足,加上地产李也喜欢脚踩两只船,爱国程度不够孤注一掷。
既然如此,80年代当然是找霍爷了。人家也是主营地产业务的,团队很扎实,就算此前没有合作过,高层也可以帮忙打招呼拉关系。
“这些前期准备都不难办。我觉得咱就可以从市中心治安不太好的、公共交通发达的地块开始收地。即使后续市场风声提前出现,布列塔尼亚人动手了,我们来不及推平了开发高层公寓楼,只是倒手重新卖出去,也能赚不少。”霍少听完顾骜的介绍后,如此大包大揽地说。
“那就先有劳霍兄了。”
第440章 一枪崩了你
有了专业地产团队参与,温哥华房地产市场的吸筹工作进度立刻快了起来。
顾骜也没跟霍少解释远期判断的原因。
有些东西,哪怕对方肯保密,解释多了也是没必要的。
对方之所以相信他,更多是因为相信他不会拿着自己真金白银的钱开玩笑——最后的合资比例,双方累计弄了8亿美元的资金,顾骜这边连自有资金带银行融资,一共5亿,霍家3亿。
霍少当然相信顾骜这5亿下去是真想赚一点回来的,所以只要顾骜的钱实打实进去了,他们就赌跟。
一周之内,温哥华两个原本房价比较低迷、但是公共交通最便利、最市中心的区块,列治文区和博纳比区,就各自有十片左右的单元街区接受了集体动迁。
相对而言,靠近美加边境的索里区、以及北郊靠近半山的富人区北温哥华,楼市受到的冲击波动相对较弱。至于弗雷泽河上游方向的郊镇如枫树岭这些,顾骜和霍家的资本更是碰都不会碰。
如前所述,温哥华的核心市区,是规划非常方正的,一个住宅街区豆腐块,就是200乘200米,10英亩、一两百幢独栋/联排建筑,500万美元就能推平这么一块街区。
列治文区和博纳比区各自十块街区被吞下,陆陆续续也花掉了合资公司大约1亿美元的资本金。
一个星期里在地产领域花掉这么多钱,也是非常吓人的了。如果不是资本雄厚、心理素质强大的人,说不定自己都会动摇。
短时间内拿到那么多房和地之后,整个温哥华的楼市终于有了明显的短期波动,再想收房就会导致房价整体上涨,比如至少比原先日常挂牌价溢价30%。
所以顾骜和霍少决定稍微缓一缓节奏。
这时,顾骜布局的另一个优势就体现出来了,那就是他们买的,都是原先市中心比较便宜的房子——你没有看错,就是市中心便宜的房子。
因为在香江逃民潮出现之前,加拿大人的传统地产价值观,是认为市中心房子便宜、近郊更贵。
比如,在80年代,温哥华市区的房子,是比弗雷泽河上游、离市中心20公里的近郊小镇枫树林便宜一些的。可是到了2010年代,市中心列治文这些地方,一套120方公寓能涨到80万加元,可枫树岭还是只要30万加元。
相对而言,那就是市中心房价涨幅比枫树岭要多三倍!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情况,也是加拿大人跟华人的价值观不同导致的。
华人觉得交通越便利房价应该越贵,比如国内后世宣传“地铁盘”,某些城市的楼盘如果刚好在地铁站附近,就会贵很多。
但加拿大人是觉得,公共交通越发达,说明这地方越不幽静,黑鬼也能随便来,不安全,逼格降低了。
所以在城市主导价值观从加式转向华式的过程中,提前抢占加式价值洼地、华式价值高低,就有很大赚头。
哪怕本时空因为顾骜的狙击,来温哥华的人数规模少掉一半,导致核心市区相对涨幅没有三倍那么夸张。那有个一倍,也足够赚了。
这一倍的利润差里,拿出个三四成作为拆旧盖新的施工和材料成本,其他的大头都是超额利润。
(注:这里的“相对涨幅”是指核心市区比近郊额外多涨的部分。还要再乘以整座城市未来的平均涨幅,才是“绝对涨幅”。)
霍氏地产本来出国开发经历不多,所以很多经理人刚来加拿大都没注意到中西方价值认定的文化差异。跟着顾骜的思路做着做着,才渐渐体味到其中猫腻,隐隐约约开始暗赞合作友商的眼光高明。
不过,等他们彻底觉出味儿来,怎么也得83年年初了吧。
另外,买够了一定地皮之后,霍少就请了家族的设计师,统一规划,开始计划推平某些整块区片都买到手了的市中心住宅区,准备拿来起高楼,搞高层豪华公寓。
因为区片规划很统一,所以设计工作非常快,可以直接套成熟模板,加上勘测和拆除,大约最快12月份就能动工开建新楼。
这些自然是暂时跟顾骜没关系,他只要负责按比例投钱、到时候分账就好。具体账目和开支有霍氏负责。
设计院、施工公司都用霍氏的名义解决,人家本来就是香江大地产商,来暂时还同属英联邦的加拿大开发一些项目,加拿大也是不会阻止的,甚至都没有多想。
这样的开发节奏,还有利于在消息彻底撕破之前,暂时稳定住温哥华的楼市,免得提前暴涨——
因为顾骜和霍氏的收购过剩住宅,如今溢价已经上去了。而“拆掉平房盖高楼”这种信息散布出去,是会增加人民对于“将来房子会多造很多,供大于求”的预期,从而把溢价打回来,继续用较低价格买房。
所以,一边收地皮一边拆了起高楼,是逐次吞噬城市楼市溢价空间的最稳妥做法。
……
顾骜和霍氏的资本暗流涌动吞噬温哥华楼市的过程中,他跟马里奥·凯撒的一周之约也到期了。
关于谋取《第一滴血》发行权和游戏代言的阶梯对赌协议细节,也在下面专业人士的艰苦谈判、锱铢必较后完成得差不多了。
顾骜甚至一个电话,把此前一直在洛杉矶忙活的哈维·韦恩斯坦喊到了西雅图,然后让哈维帮他进行后续的详细谈判。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