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这是一种故意的行为?”
“是的,他们的高层对此事是完全知情的。”
“这怎么可能呢,我去考察过仙户制钢所,也与他们一些管理人员交谈过,他们给我的印象是做事非常严谨,比咱们国内企业要严谨得多。”
“只是表面严谨罢了。”冯啸辰道,“其实,不仅仅是仙户制钢所一家的情况,日本的许多大企业都存在着这种数据造假行为,只是没有人去揭露而已。我向您汇报这件事,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国家能够关注到这一点,对于从日本,不,对于从海外进口的所有重要产品,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抽检,千万不能有迷信外国货的心态。”
“这可不容易啊。”罗翔飞笑道,“现在全社会崇洋都崇得厉害,包括我家那个姑娘,买电器都要买进口的,说是人家的质量好,国内的不行。”
冯啸辰咧了咧嘴,说道:“电器方面嘛……至少到目前为止,倒的确是进口的质量更好,咱们的企业在质量控制方面还有些欠缺。我主要想说的是工业品,比如钢材、塑料、碳纤维这些东西,咱们的进口量很大,国外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也的确比国产的要强,但咱们要警惕他们虚报数据,以次充好,让咱们花金子的价钱买了白菜。”
“这倒是。”罗翔飞没有再开玩笑,他认真地问道:“你的意思是不是说,要把仙户制钢所的事情通报全国,让大家以此为鉴。”
“这个倒不必了。”冯啸辰道,“我们与仙户制钢所达成了协议,我们为他们保密,他们向我们转让一批特种钢材的冶炼技术,这笔交易还是很划算的。仙户制钢所还承诺,未来向中国出口的钢材绝对不会出现数据造假问题,此前出口的钢材如果因为性能达不到要求而出现问题,他们会全额赔偿。”
“那就是说,咱们要替他们保密?”
“为什么不呢,人家付了封口费的。”
“这总不太合适吧?这不是助纣为虐吗?”罗翔飞有些接受不了冯啸辰的价值观,哪有收了人家封口费就替人家保密的道理。
冯啸辰笑道:“罗总,你想想看,仙户是不是造假,关咱们啥事。只要他们向中国出口的钢材不造假,我们的利益就不会受到损失。至于说他们出口到其他国家去的钢材会不会有问题,那也是那些国家的质检部门该关心的事。说句诛心的话,仙户一年出口上百万吨钢材,你觉得那些西方国家都检查不出问题吗?人家不说出来,肯定是有人家的道理的。”
“……”罗翔飞无语了。他虽然觉得冯啸辰的道理属于歪门邪道,但又不得不承认,冯啸辰这样做的确是有利于国家的。在这件事情上保持沉默,损失的只是一点点良心上的不安,但换到的却是国内梦寐以求的技术专利,换成罗翔飞自己,恐怕也难免会心动。
“那么,小冯,你觉得仙户在这一次事件之后,还会继续造假吗?”罗翔飞又问道。
“当然会。”冯啸辰毫不犹豫地答道,“有利可图的事情,资本家怎么会拒绝呢?他们知道我们已经掌握了他们的秘密,估计是不敢对咱们造假了。但对其他国家,他们没有这个担忧,所以肯定还会继续造假的,直到撑不住为止。”
“真是难以想象。”罗翔飞摇着头感慨道。
冯啸辰选择不揭露仙户造假的秘密,除了有以此为筹码换取专利技术的考虑之外,还有一个不能为外人道的想法。日本企业造假的事情,此时已经开始,未来还会愈演愈烈,最后形成一个全社会造假的氛围。在这个时候揭穿日本人的行为,对日本的打击不够大,而且此时中国的技术水平还不够高,日本人一旦被打击下去,代之而起的只能是韩国或者其他新兴国家,中国从中占不到什么便宜。
而如果让日本人继续这样造假下去,等到新世纪,中国有了足够的实力,再来揭露日本人的行为,让“日本制造”陷入崩溃,“中国制造”就能取而代之,成为市场的赢家。
让子弹再飞一会,冯啸辰有这个耐心。
不过,这一点冯啸辰是不会向罗翔飞说起的,穿越者的预见,还是不要随便乱说为好。
“如果你不打算公开此事,那么在公司内部,也就不要说起这件事了。老吴和老薛两个人是比较有原则性的,你可以适当向他们透露一二,以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提起注意。至于其他人,就不必说了,你可以换一个理由来解释日方向我方转让技术的原因。”罗翔飞吩咐道。
“明白!”冯啸辰答应道,“我就说日本人先向我们的工人泼了脏水,被我们反驳之后,不得不拿出一些技术来赔礼道歉,这个理由,我相信大多数同志是会相信的。”
“哈哈,真有你的,说瞎话连草稿都不用打。”罗翔飞半褒半贬地开了句玩笑,然后又认真地问道:“对了,小冯,你这次换回来的技术,打算怎么处理?是让江城钢铁厂直接和仙户制钢所洽谈吗?”
“当然不是。”冯啸辰理直气壮地说道,“这个机会,算是晓迪创造出来的,属于咱们装备公司的财富,怎么能白白送给江钢?我早想好了,这些技术的转让事宜,可以请江钢和其他几家企业与我们一起去谈,谈回来的知识产权是属于装备公司的,江钢充其量有优先使用权,专利使用费那是一分钱也不能少的。”
“你不会是说,这些专利费应当交给小杜吧?”罗翔飞没好气地问道。对于冯啸辰给公司赚钱的本领,他一向是很欣赏的,但实在接受不了这种红果果的语言,这哪像个国家干部说出来的话?
“这倒不必了。”冯啸辰嘻嘻笑道,“就算是小杜为咱们装备公司做的贡献好了。他们的实验室每年都从装备公司承接好几个大型课题,为咱们做点贡献也是理所应当的。这些专利费,是要投入到后续研究中去的,咱们光是引进了专利,消化吸收还是一项大工程呢。对于这些技术,咱们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开发出更先进的技术,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说到后面的时候,他已经严肃起来了。
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搞工业真是一件烧钱的事情,冯啸辰现在是深深地体会到了。
前一世的冯啸辰不是没见过大钱,国家搞大飞机,一投就是1000多亿,搞集成电路,又是1000多亿。在那个时候,几十亿的金额对于国家来说只是一笔“小钱”,甚至有哪个城市搞个什么产业振兴计划,投入都是论百亿计算的。
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就没有这么富裕了。整个国家的GDP也就是2万多亿元人民币,财政收入3500亿,要像洒胡椒面一样洒在国防、教育、卫生、支农、扶贫、治安、行政等方面,最终落到科技上的投入还不到200亿元。而这200亿,也不是能够全部拿来做实验搞研究的,而是要支付整个科研系统的人头费、行政支出,可想而知,实际用来研发某项技术的钱还能剩下多少。
财政拿不出钱,于是只能鼓励各单位“创收”,学校开各种培训班赚钱,医院把科室承包出去赚钱,科研院所没啥赚钱的手段,就拿一幢办公楼出来租给外面的公司,收点租金改善一下职工的生活。后世有些批评家站在道德高处,指责当年的各级部门把各种民生事业都搞成了“产业化”。毫无疑问,这种指责的理由是非常高大上的,可惜缺乏了一点历史常识。1992年的中国,如果不搞产业化经营,恐怕学校里的老师、医院里的医生都已经下海谋生去了,哪还能留下什么人才。
装备工业公司面临的情况,也是如此。作为承担重大装备研发任务的机构,装备工业公司要组织全国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各种技术攻关,这些攻关无不需要海量的投入。而装备工业的研发,动辄就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周期才能看到成效,谁能够负担得起这样的长期投入?
冯啸辰在装备公司里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于他擅长赚钱。用吴仕灿他们开玩笑的话说,冯啸辰几乎是钻进钱眼里去了。以往重装办向科研单位下达研发课题,基本上是扔下钱就不管了,根本不会考虑什么成本收益之类的。自从冯啸辰倡议建立装备工业基金之后,科研在重装办以及后来的装备工业公司就成为一项需要计算利润的活动。冯啸辰要求技术处在发出每个课题的时候,都要强调课题研究必须能够转化为生产力,要形成专利技术。他还特别要求研究人员在突破一个理论难点之后,不得擅自发表学术论文,必须先将研究形成的专利提交申请之后,才能公开结论。
早些年,中国有很多科研成果都曾经犯过这类错误,那就是研究人员缺乏经济意识,有一点新发现就赶紧写文章发表,西方企业受这些文章的启发,开发出了实用技术,并申请专利。等中国人要使用这项技术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不是技术的所有者,不得不向国外支付高昂的专利费用。
出现这种情况,当然不能归结于中国的科研人员智商不够,低智商的人是不可能搞出创新成果的。中国的科研人员之所以不重视科研专利,在于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经济联系。科研人员不了解企业的需求,企业也不知道科研人员在搞什么研究。好不容易有一项成果能够在企业中得到应用,相关的科研人员非但拿不到报酬,还要承担去企业指导技术应用的工作,等于凭空添了一番麻烦。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