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国重工 (齐橙)


  “米内副总裁的这个观点,我赞成。”川端弘嗣点头附和道。
  化工设备的技术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最基础的是核心工艺,也就是一个化学过程在理论上如何实现,比如大化肥设备中的合成氨技术,就包括了以煤、渣油、天然气等原料的不同工艺,往下又可以细分为诸如Texaco工艺、Shell工艺、Kellogg工艺等等。
  有了核心工艺,才能够进行装置的设计。比如Shell煤气化工艺的流程是先对原煤进行球磨和干燥,然后在气化炉中进行气化,再对冷却气进行湿洗、脱硫等等,最终形成合成气。这些步骤需要有各式各样的设备、管道,还涉及到设备的布置,这都属于装置设计的范畴。
  再往下才是制造工艺,也就是如何把一台设备按照设计要求制造出来,这其中又涉及到了材料技术、加工技术等等。
  化工设备项目的分工,也是按照上述的层次。项目的主承包商是掌握核心工艺的企业,它们提出全套设备的设计,然后交给各家分包商去制造。由于核心工艺是最基础的,因此负责总承包的企业是利润最为丰厚的,分包商就相当于建设一座大楼时那些搬砖的民工,赚的只是一份辛苦钱而已。
  核心工艺不见得是非常复杂的技术,但那些最直接、最简单的技术都已经被先到者申请了专利,后来者要么是支付专利费,获得这些专利的授权,要么就只能独辟蹊径,而这就意味着大量时间和金钱的投入。当然,随着整体工业水平的进步,核心工艺也是在不断改进的,比如说,原来科学家就知道高压条件下的工艺比低压条件更优,但因为技术上无法制造出高压装置,基于高压的工艺就只能搁置了。一旦高压装置的技术得到突破,则核心工艺也会随之得到改良。
  工业上的竞争优势,其实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日本企业在化工设备方面拥有核心技术,但如果他们不能持续地进行技术研发,就会被后来者超越。越是先进的技术,研发难度就越大,这一点在场的各家企业高管都是清楚的。米内隆吉称中国企业很难迅速开发出自主的核心工艺,这个判断与大家的想法是相吻合的。
  那么,在中国企业不掌握自主核心工艺的情况下,让他们承揽一些分包业务,就算他们成了金牌分包商,又有何妨呢,还不是得给日本企业当廉价劳动力?
  此外,米内隆吉说让中国人在分包业务中尝到甜头,能够诱使他们放弃在核心工艺上的努力,这个说法听起来也是有一些道理的。如果你搬砖能够买得起水果机,你也就不会想当包工头了。反之,如果连搬砖的机会都不给你,谁知道你饿急了会创造出什么奇迹呢?
  内田悠也无话可说了,他并不特别赞同米内隆吉的观点,但他却知道,包括自己的老板在内,许多企业的高管都倾向于接受来自于中国的外包服务。原因是很简单的,那就是中国人的服务太便宜了。时下各家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急需有人来分担,中国人的出现,可谓是雪中送炭。大家就算想到中国企业未来会成为自己的威胁,可那也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谁会在乎呢?
  “这么说,诸君都认为应当接受中国人的请求了?”乾贵武志看众人都不吭声了,便开口问道。
  “时下,我们必须与中国人合作,这是提高我们日本产品竞争力的关键。事实上,即使中国人不来找我们,我们也应当主动上门去商谈合作事宜的。”川端弘嗣说道。
  “这都怪那该死的广场协议!”米内隆吉恨恨地说道。
  川端弘嗣摇摇头,说道:“米内君,你这样说是不公平的。即使没有广场协议,日本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即使是你米内君,现在的薪水不也比10年前要翻了好几番了吗?我们必须找到新的便宜的劳动力来源,而中国恰好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第四百六十二章 再来一场生丝大战
  全球的产业转移,不是由谁脑子里灵机一动就发生的,而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在欧洲爆发,但当欧洲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的时候,产业就转移到了大洋彼岸的美洲。为了获得更多的廉价劳动力,美国资本家甚至不惜打了一场南北战争,以便把被束缚在南方种植园里有大量黑奴解救出来,投入工厂。
  等到美国人也开始富裕起来之后,产业又开始向南美洲和亚洲的RB转移。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正是得益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RB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创造出了一个东亚奇迹。
  但经济发展的结果就是原来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复存在,原来靠着一个饭团加几片咸鱼就能够干上一整天活的RB工人,现在也需要开小汽车、穿西服,吃高级精美的食物,企业里再想维持微薄的薪资标准已经完全不可能了。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并不仅仅体现在蓝领工人方面,白领的成本也同样值得关注。原来派一个技术员去国外做设备维修,给点基本生活补贴就可以了。而现在他们却会要求住五星级酒店,给钱少了就不愿意干活。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没有广场协议,RB的竞争力也是会逐渐下降的,广场协议的签署只是加快了这个进程而已。
  川端弘嗣是个老企业家,对这一切看得非常清楚。他知道,不管中国人是带着什么样的阴谋来与他们谈外包业务的,他们都只能接受,因为RB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已经大到让他们别无选择了。
  “现在我们公司里的电焊工,清一色都是昭和十年以前出生的,现在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了,年轻人不愿意干这种辛苦的工作。一旦这些老人退休了,我们上哪去找那么多的电焊工来完成那些大型容器的制造?与其等到没有退路的时候再去与中国人合作,还不如现在就建立起合作关系,让中国人成为我们的外包商。”川端弘嗣用幽怨的语气说道。
  “可是,鉴于诸君提出的担心,难道我们不可以从东南亚或者印度去寻找这方面的代工吗?”乾贵武志询问道。
  米内隆吉大摇其头:“东南亚的那些工人根本就没法用,技术完全无法与中国工人相比。至于印度人,技术水平如何还另当别论,关键是他们实在太懒散了。一个中国工人的工作效率能够抵得上六个印度工人,如果我们到印度去寻求代工,那么最终就只能看着工期一次又一次地延误。”
  “这么说,咱们除了和中国人合作之外,没有其他的选择了?”乾贵武志道。
  “没有!”米内隆吉坚定地说道。
  那一天冯啸辰与王根基去拜访过米内隆吉之后,米内隆吉便在会社里召开了高管会议,讨论冯啸辰提出的方案。高管们几乎是全票通过了与中国人合作的建议,尤其是销售总监森重士,更是扬言如果有中国人帮忙,能够把成本降低20%,他有把握拿下目前正在谈的五个海外项目,为公司创造几亿美元的产值。
  在会上,负责供应链管理的高管倒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秋间会社把配套业务分包给了中国企业,那么目前承揽分包业务的那些RB供应商怎么办呢?
  对于这个问题,参会的高管们在历数了供应商的种种不堪表现之后,一致表示,己方中断与对方的合作,完全是因为对方咎由自取,与己方无关。
  大家没有说出来的一句话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供应商的死活,关秋间会社啥事呢?
  这个想法,也是今天这个会上各企业高管的想法,大家都很聪明地没有提出来。其实,那些配套商也是化工设备协会的会员,乾贵武志没有邀请他们来参会,用意也是很明显的。
  “中国的那两位官员,目前就在广岛,等着和我们签约呢,大家想想看,我们是分别和他们洽谈,还是以协会的名义与他们洽谈?”乾贵武志又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内田悠抢答道:“乾贵会长,我的意见是,咱们不要和这两位官员谈,咱们应当直接和中国企业去谈。”
  “这又是为什么?”米内隆吉有些不明白,“内田君,你不觉得统一谈判比较省事吗?”
  “但是,统一谈判的价格更高啊。”内田悠阴笑着说道。
  “我明白了。”川端弘嗣拍了拍巴掌,说道:“内田君不愧是营销高手,考虑问题的确是很全面的。中国人主动上门来找咱们合作,如果咱们直接接受了,他们肯定会开出一个很高的合作价格。而如果我们能够分别去和各家中国企业谈,利用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就能够把价格压低。”
  “可是,中国是一个国有制为主的国家,这些装备企业都是属于国家的,尤其是都听命于那个重装办。我们即便是分别去谈,也无法保证他们不会串通起来,形成一个价格联盟。”米内隆吉道。
  内田悠道:“这就需要我们的技巧了,如果我们能够破坏他们的联盟,他们就会互相压价。这一点,纺织协会那边做得非常成功,我想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学习。”
  “好的,我这就去给他们答复,咱们下个月组织一个考察团,到中国去考察合作企业的生产条件,同时分别洽谈合作的具体事宜。”乾贵武志说道。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