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国重工 (齐橙)


  冯啸辰用温柔的语气叙述着,他的日语发音不是特别准确,但听起来似乎有一些魔力,让米内隆吉开始动心了。
  冯啸辰说的合成塔,秋间会社过去也是分包给其他企业做的。承揽这项业务的,是日本的一家小企业,与秋间会社有着20多年的合作历史。可就在上个月,这家企业向秋间会社提出,希望能够把分包的价格上涨5%,以消除他们因为工人工资上升而增加的成本。
  米内隆吉正在纠结于此事,因为他知道对方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由于强大的日元升值预期,大量国际游资涌向日本,推高了日本的房价、股价,也带动了物价的上涨。工人是靠工资活命的,物价涨了,工人自然也就会要求工资提高,否则他们就没法活下去了。
  但是,米内隆吉却没法立即答应对方的要求,因为一旦分包设备的价格上升了,成套设备的价格也就被提高。而现在国外客商已经是在抱怨价格过高了,秋间会社只是迫于成本压力无法降价,哪里还敢涨价呢?
  冯啸辰的出现,可谓是在米内隆吉瞌睡的时候递上了一个松软芬芳的枕头,让他有一种扑上去酣然入睡的冲动。不过,作为一名资深的企业家,他不会表现得如此轻率,他微微地点点头,说道:“冯先生,你说的话的确有一些道理,不过,我们还是习惯于使用我们本国的分包商,因为这样在沟通以及质量方面,会有更多的便利。”
  “我可以理解。”冯啸辰淡淡地笑道,“不过,米内副总裁,你真的不需要考虑一个备用方案吗?据经济学家预测,日元在未来两年内还会保持升值的态势,会从目前的200日元兑换1美元,上升到150日元,甚至120日元。届时日本的出口贸易条件将会进一步恶化。当然,如果秋间会社的业务范围仅限于日本国内,倒的确是不用担忧的。”
  “这……”
  米内隆吉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关于日元进一步升值的预期,他是听人说起过的。关于日元会升到什么水平,众说纷纭,而冯啸辰说的数字,无疑是最可怕的一种情形。冯啸辰说如果秋间会社的业务仅限于日本国内,这仅仅是一个假设而已,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故意说出来恶心米内隆吉的假设。因为秋间会社的业务恰恰是绝大多数都在日本国外,日元升值对于秋间会社的影响,几乎是致命的。
  其实又岂止是秋间会社一家呢?日本是一个资源短缺、市场狭小的岛国,外向型经济是日本的立国之本。日本的大多数企业都是依靠海外市场发展的,如果因为日元升值而失去了海外市场,日本经济将会堕入深谷。
  “米内副总裁,有些事情恐怕还是事先早做准备为好,培养一个分包商也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情,而是需要有更长的时间去磨合。等事到临头的时候再想找分包商,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当然了,我刚才说的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建议而已,我和王处长这次到秋间会社来,主要是来向米内副总裁表示谢意的,现在谢意已经传达到了,我们也该告辞了。我们约了森茂铁工所的川端弘嗣董事长,我们现在要过去向他致谢。”
  冯啸辰说到此,拉着王根基站起身来,向米内隆吉鞠躬道别。米内隆吉心情复杂地陪着笑脸,亲自把他们送到了电梯口。看着电梯下行到了一楼,米内隆吉转过头,沉着脸向秘书吩咐道:
  “芳子,请你和总裁联系一下,看看他什么时候有空,我要和其他几位高管向他汇报一下公司未来的经营战略问题。”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冯啸辰一行穿梭般地走访了十几家化工设备厂商,又托熟人介绍,与一些其他行业的装备制造商进行了接洽。冯啸辰对于各行业的情况都颇为了解,对国内许多装备企业的技术状况也很熟悉,一遇到合适的机会,便会向日本企业进行推介。尽管大多数日本企业对于冯啸辰所谈的事情都给予了模棱两可的答复,但冯啸辰和王根基分明能够感觉出来,大家对他们的兴趣还是很足的。
  在冯啸辰拜访米内隆吉后的第四天,乾贵武志在化工设备协会的办公室里召开了一次联席会议,讨论有关请中国企业代工的问题。参会的企业包括了秋间会社、森茂铁工所、池谷制作所等一批化工设备企业。


第四百六十一章 让他们尝到甜头
  “情况就是如此,诸君都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乾贵武志做了一个综述性的介绍,然后便把发言权交给了各家企业派来的代表。化工产业协会是一个中介性质的机构,本身并没有什么权力,乾贵武志的地位全在于他在行业中所发挥的协调作用。
  “中国人的意图是很明显的,就是想要接我们的外包业务,这一点他们毫不掩饰。正如乾贵君刚才介绍过的,那两位中国官员这几天走访了数十家企业,在每家企业所谈的话题都是相同的。他们开出来的条件也非常直接,那就是他们的设备更便宜,便宜到让我们无法拒绝的程度。”米内隆吉说道。
  “这一点我们大家都清楚,不需要米内副总裁强调。”池谷制作所销售总监内田悠带着矜持的微笑说道,“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中国人除了这个表面上的意图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更深层次的想法?”
  “什么更深层次的想法?”米内隆吉对于内田悠的话有些不满,他沉着脸说道:“企业当然就是以赚钱为目的的,还需要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吗?内田君,你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内田悠道:“米内副总裁,你没有觉得中国人是在蚕食咱们的市场吗?在从前,他们根本就不具备大化肥制造的技术,只是通过从我们这里引进技术,才形成了一些生产能力。而现在,他们却开始要求做我们的分包商了。照这个趋势,再过几年,他们完全有可能在成套设备市场上,和我们一决高下。”
  米内隆吉冷笑道:“内田君,这些话我在几年前就已经说过。而当时恰恰是你内田君认为不需要担心中国人的竞争,你说即使我们转让了技术,他们也是不可能迅速掌握的。”
  “当时……我的确是这样说的。”内田悠有些窘了,因为几年前他的确说过这样的话。那时候中国人提出要进口五套大化肥设备,并把转让制造技术作为进口的条件。米内隆吉等一些企业高管担心中国人获得技术之后会对日本厂商形成竞争威胁,而内田悠出于一个营销人员的考虑,坚称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低,即便是获得了日方转让的技术,短期内也无法形成生产能力。
  谁曾想,中国与那些南亚、东南亚的国家完全不同,中国拥有一大批富于经验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而且有着消化引进技术的坚定决心。几年时间,中方已经充分地掌握了所引进的技术,具体表现就是在那五套大化肥设备的制造中,中国企业分包的部分达到了日方提出的技术要求,这也是他们敢于到日本来寻求新的分包业务的底气。
  “这一点,咱们都失算了。”森茂铁工所的董事长川端弘嗣打了个圆场,说道:“我们当时有些过于自负了,总觉得只有我们日本人才是勤奋和聪明的,中国人不可能像我们一样迅速地掌握外来技术。现在看来,中国人的学习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完全不逊色于我们日本人。”
  “这就是我担心的地方。”内田悠找到了台阶,赶紧接过话头,说道:“我们已经犯了一个错误,不应当再犯新的错误。目前中国企业还不具备在全球承揽化工项目的能力,而他们自己国内的建设项目又不足,他们从我们手里骗去的技术只能放在那里生锈。而如果我们接受他们作为分包商,就相当于给他们提供了练手的平台,这会让他们的技术迅速成熟起来。”
  “这只是你的想象而已。”米内隆吉道,“到目前为止,中国人的技术还仅限于我们所转让的那部分,而其中最核心的是化肥设备的工艺设计。这些工艺的专利是在我们手里的,他们如果要使用,必须征得我们的同意,并向我们交纳专利授权费。在我们转让技术的时候,曾经和他们约定,这些专利只能用于中国国内的化肥设备制造,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不能用于中国的海外市场。这就意味着他们无法独自承揽海外业务,只能充当我们的分包商。照他们提出的价格,分包的利润是微乎其微的,几乎就是在白白地帮我们干活,这样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接受呢?”
  “可是,如果万一他们开发出了自己的核心工艺呢?”内田悠反驳道:“他们通过做分包,掌握了制造工艺。如果他们再有了自主的核心工艺,那岂不就可以完全甩开我们了吗?”
  “这恰恰就是我想说的。”米内隆吉得意地说道,“我们接受中国人作为分包商,就可以把他们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做分包业务上。只要他们能够从分包中尝到甜头,就不会有兴趣去开发核心工艺了。内田君,你真的以为核心工艺是那么容易开发出来的吗?即使是我们日本的大化肥核心工艺,也是经历了几十年时间才搞出来的。而且进入时间越晚,能够创新的地方就越少,中国人现在才开始进入这个领域,他们怎么可能开发出新的核心工艺呢?”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