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国重工 (齐橙)


  例如,长三角有一家企业,原本只是一家动力机厂的叶片车间,后来逐渐成长成为专业制造透平叶片的企业。2014年,这家企业拿下了发动机巨头英国罗-罗公司的高温合金低压涡轮盘锻件项目,而且一个合同便是长达10年时间。这个锻件号称是飞机发动机上重要等级排名第一的部件,这个订单意味着,中国虽然在发动机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些差距,但具体到叶片方面,已经有与西方企业同台竞技的资格了。
  这里还得再唠叨几句。中国制造的整机产品中如果使用了国外提供的配件,一般都会被指责为“关键部件不得不依赖进口”,而如果反过来,中国企业为国外的整机产品提供了配件,则会说是“不掌握核心技术,只能给别人打工”。反正在一些人心目中,不管你怎么做,中国制造四个字本身就是原罪,这种话听得多了,慢慢也就成为笑话了。
  不过,就目前来说,诸如新液压这样的企业走出去给别人做配件,还真有点为人打工的意思。因为此时的中国企业大多的确不掌握核心技术,只能是承接一些技术要求低、利润薄的业务。幸好,此时中国的公知群体还处于萌芽状态,到不了左右舆论的时候,新液压如果能够接到海外订单,那么得到的绝对不会是指责,而会是自上而下的褒奖。
  “哥们,你是说小韩的这个主意不错?”
  宁默一直在旁边紧张地听着韩江月与冯啸辰的对话,他既希望冯啸辰能够给韩江月出一些好主意,又希望韩江月能够在冯啸辰面前露上一小手,让冯啸辰也知道他宁默的女朋友是极其出色的。现在看到冯啸辰的表现,宁默喜出望外,连忙问道。
  冯啸辰笑道:“小韩的想法岂止是不错啊,这个想法能够解决整个国家装备制造业面临的难题,你想想,其意义有多大?”
  “不会吧?小冯,你可别跟我开玩笑。”韩江月虽然这样说,但脸上也绽出了笑容。她知道冯啸辰的身份,他是有资格提“整个国家装备制造业”这个概念的。看冯啸辰的意思,似乎并不是在开玩笑,莫非自己这个想法,真的有这么大的意义?
  冯啸辰摇摇头道:“绝对不是在开玩笑。大家也都知道的,现在国内很多装备企业,都面临着像新液压一样的困难,主要原因就是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传统装备市场出现了萎缩,而新兴装备方面,咱们又拿不下来,只能依赖进口。小韩的这个想法,是让这些传统装备企业走出去,哪怕是给国外品牌做辅机、做配件,起码也能有些业务。这个想法如果能够实现,倒是为许多传统装备企业找到了一条出路。”
  “言之有理。”徐新坤道,“我一个战友是在一家机床厂的,他们生产的机床型号太陈旧了,过去靠国家计划硬塞给下游企业,现在国家不搞行政命令式管理了,下游企业宁可从国外进口机床,也不愿意用他们的机床。现在他们也是处于停产状态,亏损的情况比我们新液压还严重。如果照刚才小冯的说法,让他们去给国外企业做点配件,我看是没问题的。毕竟是几十年的老厂,生产个齿轮、卡盘之类的,还能生产不出来吗?”
  “这个想法太好了,我会马上向重装办的领导汇报。如果领导同意,开春之后,我们就会组织国内企业到国外去开拓市场。如果这条路子能够走得通,小韩你可就是首功了。”冯啸辰笑呵呵地对韩江月说道。
  韩江月心里很是得意,脸上却装出不屑的样子,说道:“谁在乎什么首功不首功的。我可得提前说好,你们如果要出国去开拓市场,一定得给我们厂留一个名额,这才是最实惠的呢。”
  “一定一定。”冯啸辰连声说道。
  看看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宁默首先提出要请大家一起到塘阜县城去大吃一顿,一是庆祝韩江月竞选成功,二是感谢冯啸辰千里驰援,而且还带来了订单。
  这一会,宁默已经回忆起来了,冯啸辰说的辰宇公司的总经理杨海帆,不就是当初他在鹏城遇到过的那个人吗?考虑到杨海帆与冯啸辰的关系,宁默知道,这家辰宇工程机械公司,真正的幕后老板正是冯啸辰。既然如此,那么这个订单其实已经是没有什么悬念了,当然,这还得看新液压能不能保证质量,这就是韩江月他们要考虑的事情了。
  借着众人往外走的时候,宁默蹭到韩江月身边,小声地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诉了韩江月。韩江月错愕之下,自然也是满心感慨。不过,自己与冯啸辰已经是无缘无份的人了,反而是身边这个胖子才是自己能够抓住的幸福。念及此,她轻轻伸出手,搭在宁默的胳膊上,顿时把宁默又给激动得找不着北了。
  “这胖子,原来是小韩的对象?”
  “我怎么觉得小韩原来和小冯有点意思啊?”
  “小冯是京城的干部,身份上还是有点差距吧。”
  “这胖子看着倒是挺实诚的,长得……呃,也算是挺憨厚的,是个靠得住的人。”
  徐新坤一行窃窃私语,不由得悄悄加快了脚步,把两个年轻人甩到了后面。冯啸辰扭头看看跟在自己身边的赵阳,笑着说道:“小赵,看样子,胖子是打算在明州过年了,你怎么办?”
  “当然是回临河去,我还能留下来当灯泡吗?再说,我媳妇还在家里等着我呢,我如果不回去过年,她还不剁了我。”赵阳撇着嘴说道。
  “那好,咱们俩吃过饭就开车回京城,我让京城的人给你订回临河的火车票。”
  “还开车啊!昨天这一路,没把我累趴下。冯处长,你还是现在就剁了我吧!”
  赵阳杀猪也似地嚎了起来。


第四百五十八章 广场协议
  日本广岛,秋间化工机株式会社的副总裁办公室,米内隆吉正在向自己的属下大发雷霆:
  “怎么回事,厄瓜多尔的化工厂项目,为什么被荷兰人抢走了?去年我去厄瓜多尔访问的时候,已经和他们的工业部长谈好了,你们需要做的只是落实合同条款而已,居然还能把项目给弄丢了,你们到底做了什么?”
  销售总监森重士垂着头,听着上司的咆哮,不敢插嘴。秋间会社是一家家族企业,总裁是个不管事的老头,会社的日常事务都是由副总裁米内隆吉负责的。米内隆吉今年已经奔60了,身体依然很健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脾气日长,手下都害怕他。
  好不容易等到米内隆吉嚷完了,森重士这才怯生生地抬起头来,说道:“副总裁,你听我解释。这个化工厂项目,目前厄瓜多尔方面还没有最终确定交给谁做,只是倾向于交给荷兰人。出现这个变故的主要原因,是日元在过去半年中的持续升值,厄瓜多尔方面觉得价格上难以承受,所以转向了荷兰人。”
  “日元升值?”米内隆吉脸色阴沉,“又是因为日元升值,我也不知道政府那些人都在想什么,日元再这样升下去,我们这些做实业的都要完蛋了。”
  日元升值是从去年9月的广场协议开始的,而广场协议的缘由,则要追述到更早的时期。
  上世纪50年代,日本还是一个刚刚从战败之中爬起来的弱国,工业水平低下,产品缺乏竞争力。当时,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是300比1,这个汇率水平还是比较符合实际购买力状况的。
  60年代至70年代,日本经济经历了20年的高速增长,日本企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逐渐拥有了竞争力,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而与此同时,日元的汇率并没有明显提高,与购买力相比,日元的币值就显得严重低估了。日元低估的结果,是日本商品相比欧美商品,尤其是相比美国商品,有了明显的价格优势,这一点与后世中国商品的情况颇为相似。
  与日本类似,二战的另一个战败国联邦德国在此时也表现出了咄咄逼人的态势,大量德国制造的商品行销全球,侵占着英美等国家的既得利益。
  与日本、德国的高速增长相对应,英美等国经济陷入了长期的滞胀,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经济刺激手段,却仍然无法让国家走向振兴。英美的大财团经过研究,认为本国经济的萧条主要来自于日、德的竞争,而日、德的竞争优势,又在于它们“操纵汇率”,低估币值,实行变相的倾销。
  上述的指责,又与新世纪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指责如出一辙,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这也是一个证明吧。
  为了打击日、德的出口,1985年9月,美、日、西德、法、英五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召开会议,达成了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协议,俗称“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的核心内容,是要求日元、马克对美元实施升值,从而改善美国的外贸条件,遏制日本、德国商品的竞争力。这个协议对于日、德的经济是不利的,但他们却无法反对,尤其是日本,作为在政治上完全依附于美国的一个附庸,只能眼睁睁地等着别人剪自己的羊毛。
  广场协议之前,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为250比1,在三个月时间里,汇率便上升到了200比1。至1986年年底,更进一步上升至152比1。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