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希望与图腾 (常兆)



听完了高孃孃念的哭嫁歌词,田理麦对蒋雯雯说道:“雯雯,这些哭嫁歌词,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我们要好好地整理整理,看怎么融入到我们的项目文化展示中去。”

“麦,我们今天晚上来这里没有白来,获益非浅。”蒋雯雯说道。

高孃孃听了田理麦和蒋雯雯的对话,说道:“还有母女对哭的,我也给你们念一首?”

“好啊,高孃孃。”田理麦说道。

高孃孃接着便念道:

“女:我的爹我的娘,

我是你的女儿,

父母养我万辛苦,

我难报父母半点恩。

我的爹我的娘,

咸腌萝卜淡操心。

我娘操的空头心,

我娘盘的空头人。

鸡母错抱鸭儿蛋,

画眉错抱阴雀生,

盘到长大各自飞,

娘在东来儿在西。

堂屋打伞二重天,

亲生父母丢一边。

我的爹我的娘,

你的冤家从今后,

我要头顶别人天,

我要脚踩别人地。

冤家脚踩是生地,

冤家眼看是生人。

人生要被别人欺,

马善要被别人骑。

十字街前杀独猪,

三沟两岔欺独人。

别人母子坐一排,

冤家一个当奴才,

服侍别人不到边,

冷言冷语骂几天。

娘:我的女,

三根芭茅不能容得藏身。

娘这阴沟的岩板,

不是你的龙行地。

人家的娘才是你的娘,

别人家才是你的家。

要顺人家老的心,

你莫给苦娘来加气,

你莫给苦娘来加愁。

为人要争一口气,

为佛要争一炷香。

女:我争得气来气又短,

冤家怎么得心甘?

生就蓝衫洗不白,

生就的脾气改不得。

娘:铜盆打水透底清,

十分性子改九分。

你离了我这苦命的娘,

脱了蓝衫换紫袍;

你离了我这苦命的娘,

拆了银桥换金桥。

你苦命的娘未给你置哪一宗,

你苦命的娘未给你买哪一样。

你勤耕苦做样样有,

你好吃懒做样样无。

女:我的爹我的娘,

你的这冤家出世来,

除了托肩无二层,

除了耳环无二根。

有穿有戴高处坐,

无穿无戴立黑处。

爹娘看我千斤重,

人家看我四两轻。

十字街前一把秤,

一样毫绳几样认。

他只认他亲生子,

媳妇是他外来人。

人家老的不开口,

冤家有脚不敢走;

人家老的不做声,

冤家有翅不敢飞。”

高孃孃虽然是用口念的《哭嫁歌》词,但由于大家都听得非常认真,还是被那念出来的歌词深深地感染了,气氛显得有些沉闷,罗思思见了说道:“我们每个人来讲一则笑话如何?”

蒋雯雯说道:“我刚才先给大家讲一则。一辆载满乘客的公共汽车,沿着下坡路快速前进着,有一个人在后面紧紧追赶着这辆车子。

一个乘客从车窗中伸出头来对追车子的人说:‘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

‘我必须追上它’,这人气喘吁吁地说:‘我是这辆车的司机。’

有些人必须非常认真努力,因为不这样的话,后果就十分悲惨了。然而也正因为必须全力以赴,潜在的本能和不为人知的特质终将充分展现出来。”

田理麦听了蒋雯雯的笑话,说道:“我来讲一个。这是则甲乙对话。

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

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

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罗思思笑着说道:“我来讲一个,都是一个风格的。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当然啦!’

‘电灯是谁发明的?’

‘爱迪生。’

‘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发明电灯?’”

罗叔叔笑了笑说道:“我来讲一个。妻子正在厨房炒菜。

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

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高孃孃说道:“你们讲的这些笑话,都不怎么好笑,但每个笑话里都有一定的哲理。”

田理麦看了看罗思思说道:“罗思思,今天晚上,你就象一个策划人一样,我们都在跟着你的思路走,下面我们就不闲聊了,关于女儿会,我们还想请罗叔叔给我们说一说。”

罗叔叔说道:“我们本来说的是土家女儿会,却一下子被《哭嫁歌》给扯远了!”

“罗叔叔,这《哭嫁歌》我们也需要,没有扯远。”田理麦说道。

罗叔叔笑着说道:“每到‘女儿会’当天的早上,土家族姑娘们起得格外的早,她们叽叽喳喳的邀约声打破了山寨的寂静。姑娘们精心梳妆打扮,把最漂亮的衣裳穿在身上,其穿法是里长外短,让一层层镶边衣裳翻成笋壳状,这叫‘节节高’。
------------

第四六0章 女儿会(二)

罗叔叔继续说道:“土家姑娘们衣裳的布料通常是土家姑娘自己用老式的织布机亲手纺织的土布,然后一针一线的缝成精美的衣服,为的是在‘女儿会’上让青年小伙子们赞赏自己的心灵手巧。她们还要佩戴最好、最珍贵的首饰,穿上轻巧的绣花鞋。

“‘女儿会’实际上是土家风采的展示会,姑娘们打扮漂漂亮亮,在集会上选一个如意郎君,是未婚姑娘们的最大的心愿。

“土家姑娘头缠印花折叠帕,身着红绿花边衣,腰围黑色金丝绒绣花巾,首饰在晨光下闪闪发亮。她们背上还背一精致的细腰花背篓,在街场上,姑娘们将背来的土产山货、丝织锦帛摆在街道两旁,自己则稳坐一旁,等待意中人来‘买东西’。有时,嫂嫂会在姑娘边帮忙‘参谋’。土家男青年也来赶‘女儿会’,他们在肩膀上斜挎一只空背篓,看似漫不经心各处游荡,到了相中的姑娘面前就装作买东西搭话。卖东西和买东西的人,心其实都不在意货物,青年男女双方在货物交易的同时,在进行感情的对话。如果彼此觉得合意,就到街外的净林或阳坡上‘边边会’。”

“‘边边会’?罗叔叔,先前你提到时,我没有好意思问你。什么是‘边边会’?”蒋雯雯问道。

罗叔叔说道:“这‘边边会’就是青年男女的对歌会。在山坡丛林中对歌问答,一般是女问男答,内容包括上至星星月亮,下至峻岭深潭,大到商贾务农,小到个人爱好,对歌要随机应变,脱口而出,互诉衷情,彼此加深了解,最后约定终身。”

听了罗叔叔的再次重复介绍,田理麦对蒋雯雯说道:“雯雯,假如我们在晨溪大寨内固定设置一个‘女儿会’的节日,那样是不是会吸引天下游客来此参加‘会儿会’?”

田理麦说这话的时候他的头脑里展现出的是“女儿会”已经成为晨溪大寨一次的旅游节庆盛会,唢呐队、花锣鼓队、摆手舞队、板凳龙队震得山响,还有老艺人演出的被窝戏、猴把戏,有几十号人演出的傩戏,有扳手劲、抵下巴、举重、踢毽球等传统的体育比赛,女儿们再也不必担心家人的跟踪,踏歌而来,大大方方和小伙子们跳起了规模宏大的摆手舞,戏台上,看谁的歌唱得最多,唱得最甜……女儿会这天,晨溪大寨是满寨的歌舞,满寨的欢庆。

……那时晨溪大寨的“女儿会”不仅是旅游节庆盛会,还是文化与物质的交流会了。背花背篓的、牵着马儿、骡儿,驮着山货特产,嘻嘻哈哈、叮叮当当,源源不断地涌进山寨来。岂止是火龙坪本乡本土的人,湖广的,川渝的,荆襄的,乃至江浙沿海和海外一带的客商也都络绎不绝地涌来。摆摊设点,就地张罗生意,街头巷尾,街心路旁,货挨货,人挤人,熙熙攘攘、花花绿绿,满寨的繁华与生机。戏台上,竹莲舞苍健有力,摆手舞节奏明快,傩戏古色古香,采茶舞歌颂着时代的新风,山寨的变化,土家儿女的自由幸福和爱情,记者扛着录相机,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捕捉着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摄下这土家风情,摄下这古老山寨的现代文明和土家妹子的欢声笑语。

……“女儿会”如一首壮丽的史诗,诉说着昔日土家儿女痴痴怨怨的情愫,沉淀着历史的腐朽,抒写着时代的变迁!

“麦,你的这个想法非常好,不过我与你有不同的看法,设置‘女儿会’固定的节日没问题,可是地点我认为要放在你们上四台去,因为,我感觉,晨溪大寨那里面按照规划已经有许多的内容了,而上四台我们只考虑了百家竹林至上四台的旅游廊道建设,而上四台作为一个小山寨却考虑得不是很多。”蒋雯雯说道。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