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艺生活 (薪越)



再有就是林子轩提供的创意了。

无数的好创意碰上一流的制作团队,想要成功并不是难事。

作为《过把瘾》的导演,赵宝钢认为这些创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贴近时事,贴近生活,都是老百姓感兴趣的故事。

比如《京城人在纽约》就是社会上愈演愈烈的出国潮,《过把瘾》则是展现了这个时代青年男女的爱情观,只有贴近观众,才能获得观众的共鸣。

或者说是接地气,这就是成功的诀窍。

林子轩听到不少类似的说法,也有人问过他这个问题,他都说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团队合作才是成功的关键。

圈内人的这种看法对他有极大的好处,一旦他出去单干,至少信誉上会有保障。

林子轩和冯晓刚把《炊事班的故事》的前两集剧本递交给了空政电视艺术中心,从这两集剧本基本上就能看出这部剧的题材和风格。

冯晓刚在部队上干了好几年,有部队生活经验,不少段子都是真人真事。

作为新公司的第一个项目,他们自然要保证质量,精益求精。

空政电视艺术中心的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空军政治部文艺工作团话剧队,以话剧表演为主,后来成立了电视部门,拍摄了多部军旅题材的剧集。

林子轩是金牌制作人,冯晓刚是著名电视剧导演,他们送过来的剧本肯定会受到重视。

空政中心的领导组织了座谈会,对这部讲述部队炊事班生活的剧本进行民主讨论。

炊事班在部队上属于后勤部门,每天的任务就是做饭,不怎么受到重视。

这倒没什么,毕竟炊事员也是部队的一员,拍摄炊事班的故事没有问题,他们讨论的重点是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应不应该大众化。

以往军旅题材的剧集都是要弘扬革命精神,展现光辉正义的一面。

军人就应该有军人的样子,遵守纪律,冲锋陷阵,英勇无畏,这是电视荧屏上对于军人形象的塑造,基本上都是这种硬汉的模式。

这叫做主旋律。

这部《炊事班的故事》与众不同,它通过来自全国各地的六位炊事员来展现部队生活。

这些人物各有特点,也各有缺点,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他们互相斗嘴,会闹矛盾,争荣誉,偷懒,耍贫嘴等等。

和以前的军人形象有着很大的差别。

这样的军人形象能不能代表部队,让观众看见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或者说军旅题材的电视剧适不适合拍摄成情景喜剧。

有人觉得不错,通过这种喜剧的形式拉近军人和观众的距离,让观众看到军队的另一面。

况且炊事班没有政治任务,不需要严格的保密条例,是个很好的切入点,能更自由发挥。

有人觉得是瞎胡闹,这部电视剧会让观众觉得部队不团结,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没有集体荣誉感,影响军人的形象,也影响百姓对军人的信任。

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以后会不会连战争电视剧也进行娱乐化,这个后果谁来负责。

在空政中心,双方讨论的非常激烈。

讨论到了最后,主题成了在新的形势下,部队的宣传工作应该怎么展开,是坚持主旋律,还是尝试加入娱乐消遣的内容,向着大众靠拢。

八十年代,观众还喜欢看主旋律的影视剧,现在观众更倾向于娱乐性强的片子。

面对香江和宝岛的影视剧,面对武侠片和言情片,除了上了年纪的观众,没有人再喜欢看主旋律的电视剧。

这是空政电视艺术中心面临的困境,他们有国家拨款,拍摄出来的电视剧不愁销路,华国电视台肯定会播出,只是收视率令人堪忧。

怎么着也没办法和《京城人在纽约》相比,甚至比《过把瘾》这类言情剧也不如。

林子轩送来的这个剧本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是主旋律还是大众化,是塑造概念化的形象,还是塑造鲜活的人物。

这是开放和保守的争论。

空政中心的讨论没有结果,他们把林子轩找了来,想听听林子轩的想法,怎么会想拍这么一部军旅题材的电视剧。

林子轩听到这件事,发现自己有点想当然了。

《炊事班的故事》是个好本子,只是出现的早了点,这时候华国的情景喜剧刚刚发展起来,军旅题材相对敏感一些,只能说整个社会的开放程度还不够。

不过他还想尽力的争取一下。

“上面不是提倡摸着石头过河么?这是新事物,咱们先拍出来试试,看看观众的意见和社会上的评价,要是反响好的话就继续,不行的话就停掉好了。”林子轩提议道。



------------

第一百八十五章 说服

林子轩赞同军旅题材的电视剧不能过度娱乐化,他同样不想看到各种战争神剧的出现,不过适当的增添生活化的元素有助于获得观众的认同感。

实际上,《炊事班的故事》也属于主旋律,主题还是宣传正能量,只是多了喜剧的成分。

“一部电视剧面对的是观众,最终还是要观众来评判,咱们拍出来后邀请部队上的军人和普通观众先看,要是他们觉得有损军人的形象,那就不播了,至于造成的损失,咱们双方各占一半。”林子轩建议道。

他这么说是为了说服空政中心的领导,把投资定下来。

在他提交的制作计划里,《炊事班的故事》投资120万,拍摄30集,合4万一集。

以目前的市场行情,这算是良心价了,91年的时候一集情景喜剧最多2万块,这不是市场放开了嘛,民营资本的进入拉高了电视剧整体的制作费用。

演员和幕后人员的薪酬涨的最快,京城的物价也在上涨,过两年估计制作费用还会翻倍。

想要制作一部精良的电视剧,只能是这个价位。

也就是说,如果这部剧拍出来播不了,林子轩需要赔偿空政中心60万元。

这是为了给空政中心信心,他觉得这部剧能够成功。

观众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战争戏,人物脸谱化,猛然看到这种生活化的剧集一定会感兴趣。

当然,如果真的因为各种原因播不了,他也认了,大不了拍其他电视剧还债呗。

林子轩表现出了诚意,降低了空政中心的风险,让这件事有了转机。

空政中心的领导层经过商议,决定试试水,尝试转型,投资这种新型的军旅题材电视剧,不过他们有几个要求。

一个是把成本降低到100万以内,并使用空政中心自己的演员和幕后人员。

空政中心本身就有电视剧的制作班底,只是没拍过情景喜剧,经验不足,有了林子轩和冯晓刚的加入,可以让他们积累拍情景喜剧的经验。

他们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一旦这部剧得到了观众的认可,社会反响不错,空政中心就能自己干了,他们不会一直依靠林子轩,要自力更生,这是部队上的优良传统。

林子轩不担心这个,他拍情景喜剧只是为了赚取第一桶金,不会一直拍这种类型。

再说,空政中心愿意提供演员和幕后人员可以节省一大笔资金,他们的薪酬由部队内部结算,和这部电视剧没有关系。

谈妥初步的意向后,林子轩要提供30集的完整剧本。

空政中心要进行审查,不能有故意丑化军人形象的情节,要保证剧集积极正面,具有教育意义,宣扬军队的新风尚。

为此,林子轩要花时间到空军的基层炊事班进行走访,深入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不能闭门造车,不能生搬硬套,很多段子都具有时代性,只有这个时代的故事才能真正的引起共鸣。

当然,这种工作不是他一个人来做,空政中心有不少编剧,比他更了解部队的日常生活。

和在京城电视艺术中心一样,林子轩提供大纲,每一集大概讲什么样的故事,那些编剧来填充内容,他做最后的修改和审查。

空政中心的人员想学习情景喜剧的创作方式,非常配合他的安排。

虽然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不过这第一个项目就算是谈成了,总要冒一点风险才能有所收获,也能让他们更认真的拍这部电视剧。

“要是卖得好,这个戏咱们至少能赚五十万。”冯晓刚估摸道。

按照谈好的协议,《炊事班的故事》他们占纯利润的百分之二十,举个例子,如果这部戏卖了300万,去掉100万的投资,剩下200万是纯利润,他们能拿40万。

只要这部戏和《过把瘾》一样火爆,肯定能卖到这个价钱。

当然,这是粗略的算法,公司还要交税,还要给员工发工资,能拿到手的没这么多。

华国电视剧的市场逐步繁荣起来,赚钱的机会很多,赔钱的也不少,要是播出不了,他们就背负着50万的债务。

“冯哥你辛苦点,一年多拍两部戏,咱们就是百万富翁了。”林子轩说笑道。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