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艺时代 (睡觉会变白)


简单讲,就是从空镜一下子跳到了主观镜头,也就是:景→人。

这种拍摄手法在欧洲都很少见,更别提大陆了,也就是老姜敢玩。他用一种最冷漠的角度去观察孔青河、老七叔、厚眼镜这些懦弱且畸形的村民。通过他们夸张的表演与讲述,慢慢揭开了杀人者和被杀者的脉络关系。

这些技巧,使片子的前半部分显得很烦琐。其实很简单,就分成了两条线:一条是主观镜头,用来烘托和引出剧情;一条是正常拍摄,也就是天狗的内容。

幸好,欧洲人对电影的接受度非常高,没出现什么难听的议论。

而到七八分钟的时候,褚青才第一次出场,带着媳妇儿带着娃。村民们鼓锣喧天,热情欢庆。老板筋还唱了一支古怪的山歌,完全区别于之前的画风。

随后,便是天狗和桃花洗澡的镜头。

就见那扇木头窄门,死死圈住了褚青的赤裸身体,冒着热气的水珠,顺着背部流泻而下,每块肌肉,每根骨头,竟仿佛是活的,一寸寸的在扭动。

“Oh!”

女观众很兴奋,男观众很羡慕,不停地低声称赞:

“这太诱惑了!”

“哈,他就像火一样在燃烧!”

范小爷半懂不懂的听着,忍不住撇了撇嘴,若是别人搭戏,她肯定要吃醋,姐姐嘛,就算了。

不过呢,她还是得问一下,道:“姐,你真看见啦?”

王彤贴过去,附耳笑道:“嗯,差不多有两斤半呢。”

姐姐用了个很神奇的量词,范小爷貌似脑袋抽风,居然还应了句:“他确实挺大的。”

“……”

“……”

两个女人耍完流氓,才后知后觉的羞涩起来,扭头不语。

荧幕上,随着剧情发展,故事的矛盾冲突也一一显露。姜文不再炫技,改用一种很厚实的手法去展现。

村里人要盗木,天狗要守护,以至家里被断水断电,不得不花高价去买可乐,然后做成难吃的馒头。

他始终没有屈服,直到孩子的羊羔被宰,媳妇儿差点被强暴,才意识到了严重的威胁性,遂逼着家人离开。

而他自己,仍牢牢扎在山腰的护林点,好似一座困守的孤城。

西方观众不太理解“拼命保护国家财产”这种概念,他们更愿意把天狗看作一个为了证明自身价值和心中理想的独行者。

你想做个老实人,人家就欺侮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你想不与人争,就得维持实力准备抵抗。你要与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但是,当这些通通没用的时候,你便只剩下一条路:去战斗!

正由于这些人性的共同点,他们才看懂了天狗,看懂了那份坚持,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慷慨壮烈。

所以黑夜凄凄,村落荒冷,褚青满身血污的伏倒在地,从头到脚无一寸完好。

所以他喘着粗气,背着枪,一点点地爬行,拖出了一路血痕。

所以他痛苦,抽搐,但一直向前,向前……所有人一眨不眨地盯着荧幕,悲愤,激荡,都随着他一起向前,向前!

天狗不是被挂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他是去杀人,无人分出对与错,他只是为了自己的公理与对错。

终于,他爬到了孔家大宅,埋伏,架枪,瞄准,从胸窝子里吼出了一声:“你个狗杂种,给老子滚出来!”

“砰!”

“砰!”

“砰!”

大家已经忘了呼吸,只觉得压在心头的沉甸与悲重,就像被枪声捅破了一个豁口,黑暗疯狂奔涌,去迎接那丝染血的光亮。

第五百二十四章大热

“表现力不足,是中国大部分导演的通病,但姜文的问题是,他的表现力过于旺盛。我不清楚他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来拍摄一部挣扎的电影,那几段模仿《罗生门》的镜头简直糟透了!我希望看到一个比《鬼子来了》更进一步的姜文,而不是用那些花哨的技巧来掩饰叙事苍白的姜文。”

——《卫报》

“半部好电影+一群好演员!前半部分显得很夸张,导演或许为了彰显一下自己的镜头技巧,可惜只让人觉得烦琐。后半部分极其精彩,是本届电影节最充实的一次观影享受,而且里面的演员非常出色,是今年最棒的演员群戏之一。尤其是褚,他完全可以把‘之一’这两个字去掉。”

——《综艺》

“姜文试图将中国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的割裂,国家变革带来的集体利益冲突,个人价值受到的冲击与坚守等因素通通囊括进去。很显然,他没有完全成功,几处应该清晰刻画的地方,却拍得驳杂混乱,甚至一语带过。当然,褚用自己的表演挽救了这部电影,他比《盲井》的时候更具感染力和掌控度,特别是最后那5分42秒的长镜头,简直令人兴奋得发抖——这便是我向您诚意推荐《Murdere》的原因。”

——《银幕》

第二天,戛纳的两大场刊及主流媒体都对《Murdere》做出了评价。

观点比较一致,认为片子还好,但姜文肯定有失水准。国内的媒体更直接,觉得老姜被憋了五年,一觉醒来发现大清亡了,有点懵逼的感觉。

不是说这片子烂,而是他的主观意识太强烈,当导演想认认真真讲一个故事时,必须要服从影片整体,所谓的个性风格只能作为辅助,或者是灵光一现。

比如《辛德勒名单》里那个红衣服的小女孩,比如《鬼子来了》里马大三被砍头的那一幕,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而老姜失误就失误在,他把自己的作者情绪塞进了电影,提前玩了一把《一步之遥》。

欧美观众喜欢玩风格的导演,但首先你得达到开宗立派的水准,人家有伯格曼,有费里尼,有特吕弗,有《两杆大烟枪》,有《罗拉快跑》,有《黑店狂想曲》,那简直玩出了一种新的结构模式。

至于姜文的脑洞嘛,还差了点,如何控制自己过盛的表现欲,这也是他能否成为大师的制约因素。

最终,《Murdere》的媒体评分为2.5,与《光荣岁月》和《绝代艳后》并列第六。排在首位是《回归》,评分3.4,唯一一部过3的作品。

不过与电影的评价相反,由褚青领衔的内地天团,却受到了一致称赞。老外们很惊讶,极少在一部华语电影中看到如此牛逼的演员群,这多多少少长了点脸面。

冯小刚、娄烨、章子怡等人,接连对他表示祝贺,又拍了一部代表作。当然,在这样微妙的气氛下,大家难免会滋生些想法,好像激灵灵的一颤,却不便明言。

……

在现场的人保持克制,在国内的就屁事不管,压根没用公司造势,那些记者传回去的一篇篇稿件,妥妥点燃了影迷们的热情。纸媒也没闲着,反正不花钱,读者爱看就使劲炒呗。有节操的还挺谨慎,用了“或许”“机会”这些保守形容。没节操的就不管不顾了,言辞凿凿,似乎褚青已经内定。

而王姐一瞧,势头有点忒大,赶紧联系媒体往下压一压,免得到时候丢脸。议论声有所缓解,略去了无端嘈杂,却又往专业上靠。

一大堆莫名其妙的人冒出来,开始分析评委的口味,竞争作品的质量,戛纳的选片习惯等等,忽悠得像模像样。其中,就以影评人毕成功的文章最受关注:

“按照王家卫的口味,貌似欧系作品容易获得较高评价,但闷骚的墨镜老王,八成也会奉献出人意料的结果。

我觉得与其作风甚远,但暗藏一致性的黑马作品《快餐国家》,明显呈金棕榈的卖相。虽然预测的出发点基于本人的主观期待,可我愿意相信几乎从未失手的林柯莱特。

一旦《快餐帝国》上位,评委会大奖和最佳导演奖分配给大师的机会便相应增加,肯·洛奇和阿莫多瓦均有望胜出。个人观点是,肯洛奇拿最佳导演奖,阿莫多瓦拿评委会大奖。

至于影帝、影后,老实说,并无太出挑的演员。个人倾向于凯特·布兰切特和佩内洛普·克鲁兹摘下后冠,男主角就比较复杂,迈奇梅尔、比格·锡兰、布阿吉亚,甚至布拉德·彼特都有机会问鼎,当然,这一切在《Murdere》出现之后被彻底搅乱。

出于对真理和同胞的支持,我还是觉得褚青的表现比他们要高出那么一点点。

综上所述,我的预测结果,量化如下:

金棕榈大奖:

《快餐国家》,五颗星。《回归》,五颗星。《巴别塔》,四星半。

影后人选:

凯特·布兰切特,五颗星。佩内洛普·克鲁兹,四星半。托尼·卡兰,四星。

影帝人选:

褚青,五颗星。迈奇梅尔,五颗星。比格·锡兰,四星半。布阿吉亚,四星。”

……

做爱之后,睡觉之前。

折腾了俩小时,范小爷依然像只小豹子一样劲头十足。没办法,她一想起首映结束时,全场观众对着自己老公欢呼的情景,就忍不住全身发热。

此时,她正枕着褚青的胳膊,小手在那坚实的胸脯上轻轻画圈。

其实她也不知道为毛要画圈,不过很多小说的女主角都热衷于这个动作,于是就尝试一下。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