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要纳的税是最高的。
但如果这些小家庭也跟商人缴纳的税一样,那么他们的盈利就会少到无法负担家庭开销。
那么他们的这一条路就断了。
最后还是会导致有家底的大商人才能做生意。
百姓连摆摊开店都支撑不了。
孟禾忽然说:“个人税!”
同僚奇怪的看了眼孟禾:“两者有何关联?”
孟禾双眼放光:“陛下曾修订个税,人若挣十分,税取其一分。”
“商税也可如此!”
同僚低头沉思,骤然抬头:“有道理!”
“待我修订这条,我们一同去找宋大人!”
宋濂忙得焦头烂额,他手里有近百人,这近百人当中也有些酒囊饭袋,他们一生所见不过头顶几寸天空,一生所学也不过是书中道理,不知道百姓如何过日子,也不知道百姓追求什么。
他们夸夸其谈,觉得自己能辅佐天子治国,但他又不能把这些人都打出去。
做事的也多,但做事的要么是真正的高门世家,要么是已经落魄的寒门世族。
这两种出身不会倾力合作。
民法典的编纂进度一直都很缓慢。
若是有人能帮他就好了。
宋濂长叹一口气。
他如今年纪也大了,心力不足,却又后继无人,就是想提携人上来,也找不到能服众的。
罗本如今在刑部,他跟宋濂一样忙得脚不沾地,他要主导编著的是《刑法》。
小偷小摸怎么定法?
侮辱女子怎么定法?
杀人怎么定法?杀人又分几种,故意杀人,过失杀人,防卫过度等等,每个怎么定法?
还有伤人定法,轻伤,中度伤人和重伤。
欺诈和抢夺等等。
罗本每天醒来脑子里就是一片浆糊。
他不知道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内容要修订,就拿杀人来说,以前那都是杀人偿命,有的官员会探查缘由,有的不会,不查缘由的也不会有人说错。
毕竟有人死了,杀人的应当偿命。
每到这个时候,罗本就会想到自己的老师,若是老师在,他就不必这么累了。
但陛下发了十多封召书,老师也没有应召前来。
今年老师……应该有七十了吧?
老师如今在兴化,兴化如今商业发达,百姓富庶,老师在那里应当能安享晚年,又何必叫他千里迢迢来京城呢?
罗本揉揉手腕,自从他们这边用上“铅笔”以后,手腕就不像以前那样容易痛了。
虽然总是会因为用力过大把笔头压断,但只要削过就能继续用。
若是需要改,只用拿软木轻轻擦拭,就能把原先的痕迹擦掉,倒是省了不少纸。
听说现在府学的学生们也是用的“铅笔”。
小孩子臂力小,用毛笔写不出什么正经字。
听说陛下还要造“钢笔”。
罗本呼出一口气。
很多东西都是忽然出现,但人们没有恐慌,反而是迅速接纳了。
人们都很聪明,知道什么是有利的,什么是无利的。
铅笔出来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反对,但自从知道只是给孩童们启蒙用的之后反对声就越来越小,直到消失。
这大约就是温水煮青蛙吧?
比起好看,陛下更想要的是“好用”。
写得一手好看的毛笔字是加分项,但写的不好也不会减分。
陛下要的,是有真才实学,能经世济民的人。
第166章 166
自从成了院使之后, 红袖有了自己的府邸,这里原本是一个小官的府邸, 虽然不大, 但里面却带着一个小型的庭院, 曾经的小官喜欢这些, 如今倒是便宜了她。
不过她搬到这里后, 递出了不少请柬, 却只有周秋娘和她的下属愿意前来。
男性官员没有一个应邀。
“因为他们觉得我操的是贱役,管的是最低贱的小民。”周秋娘与红袖对坐, 微笑着说, “你却不同, 你是可以上朝面圣,可以在百官面前进言的官。”
红袖看着周秋娘, 这个女人她都有些不认识了, 她记得以前周秋娘是个柔弱的女子,这个柔弱指的不止是她的外表, 还有她的心灵, 她天生就是需要被保护的人,可是如今再看,她已经看不出曾经那个人的影子了。
周秋娘改头换面, 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变得更好了。
红袖面无表情,这让她显得有些严肃:“我知道。”
圣上告诉过她,正是因为她能上朝,所以她才会被百官视而不见。
她只能靠自己, 就连圣上也不可能对她提供更多的帮助。
红袖扬起下巴:“我不怕。”
从她选择离开泰州前往安丰为间的时候,她就不知怕为何物。
周秋娘笑道:“叫他们上酒,再上些小菜。”
仆从们很快端来温酒和小菜,这些仆从都是红袖雇佣的,红袖雇佣的多是女子。
周秋娘问她:“都察院到底是做什么的?”
现在所有人都在探查,毕竟之前没有一点消息流出来。
这个新的机构拥有哪些职能,又拥有哪些权力,现在仍然是个谜。
官员们都觉得只有林渊和红袖知道。
红袖摇了摇头:“我并不知晓,恐怕只有等都察院真正立起来了,我们才知道。”
周秋娘微笑着看她:“同为女子,必然应当互为臂膀,吴妹妹何必藏着掖着?是小看我不过操行贱役?”
红袖无姓,她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姓,她记得幼时遇见的一个好心人姓吴,于是自己也姓了吴。
红袖笑道:“周大人如今已经不是管事了,想来应当知道什么能问,什么不能问。”
周秋娘嘴角微勾:“本官是想……吴院使初入朝堂,总需些助力吧?”
红袖冷面:“何为助力?”
周秋娘:“下官虽只管百姓小事,却也有不少……”
红袖:“大人慎言!”
周秋娘愣住了。
红袖冷笑道:“大人追随陛下日久,应当知道陛下最忌讳什么。”
最忌讳结党营私。
周秋娘也没了表情,两人对坐,周秋娘看着红袖:“吴大人就当下官今日没有来过吧。”
话毕周秋娘便站了起来。
红袖依旧坐着:“不送。”
周秋娘临走时转头看了眼红袖。
在安丰待了那么长时间,她伸出了手,红袖为何不握?
周秋娘大步离开,她已经看不透红袖了。
或者说,以前红袖还没有去安丰的时候,她也看不透这个人。
红袖有权欲吗?
周秋娘自嘲一笑。
答案毋庸置疑,没有权欲,又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韪接受陛下的授官呢?
以女子之身想在朝堂立足,何其难也?
既然她不愿接受自己的帮助,那自己就等着看她怎么立足吧。
红袖喝完了最后一杯温酒。
她靠在椅背上,抬头看去。
“最近的天可真好啊……”
很快,林渊又任命了郑清风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正二品。
这才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甚至超过了林渊任命红袖时。
郑清风倒是毫不推辞的接受了。
但是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会是正二品。
这叫他只能强行抑制自己的激动。
林渊坐在龙椅上,笑着说:“众卿私下打听许久,可打听出都察院是干什么的了?”
百官连忙下跪:“微臣不敢!”
林渊似笑非笑:“是不敢私下打听,还是不敢承认自己私下打听?”
百官不敢言语。
他们可都知道如今坐在龙椅上的陛下并不是仁善之君。
或许陛下真有仁善的一面,但这一面只对着百姓和不曾做错事的官员。
他杀起官来可从未手软过。
林渊又问:“怎么?竟无一人可答此问吗?”
还是宋石昭跪在地上说:“皇上息怒!”
百官跟道:“皇上息怒!”
林渊:“众卿平身吧,毕竟你们人多势众,朕可不敢与这一屋子的大臣为敌。”
百官更不敢动了。
他们刚刚一起进言,未必没有存着人多势众的念头。
这么多官员一起反对,陛下应当会重新考虑,再三思量。
这样他们就能打听出更多消息。
朝堂之上,官员和皇帝,本身就是互相牵制。
君臣之间,好比夫妻之间,哪怕利益共同,也要分出强弱来。
官员是妻子,皇帝是丈夫,丈夫更有力,但天下并不是没有妻子强于丈夫的例子。
同理,官员也可能压过皇帝。
之前的每个朝代不都如此吗?
最近的就是安丰的刘福通,或是刚刚弄死叔父的脱脱。
官员当不了皇帝,那就架空皇帝。
一次来谋取更大的权力和好处。
林渊明白这个道理。
就算把这些官全杀了,他也要提拔新的官员,依旧是无尽轮回。
这不怪官员,只能怪皇帝弱小。
林渊脸上的表情没有变化:“都察院可以监督六部,小事奏裁,大事立断。”
所有官员都傻了。
虽然这个都察院不管民生,但是它拥有监察六部……不,不止是六部……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