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部族之间的矛盾跟利益,这个首领的位置不可能连续不断地在同一族中出现,也很难是前任首领的孩子,而是同样有能力的长者。
所以孟戚想到过这些,却又很快略过了,觉得不适宜。
那时的皇帝不是皇帝,朝堂也不是朝堂。
禅位制跟那个时代有关,并不是上古时代的制度更好,也不是那个制度出来的君王更加贤明。因为曾经做过部族首领远远不止那么几个人,只是这些受人崇敬的被后人称颂,甚至不断神化,这才成为“三皇五帝”,而且在后人编撰的典籍里,三皇五帝是等位为帝,一生就没有更改,直到死去,不存在撵走这么一说。
陆慜这个书读得糟糕,又对帝王毫无敬畏之心的人,反而提出了一条别人想都想不到的路。
孟戚看二皇子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大夫,你可能是对的。”
大智若愚,大愚若智,谁说傻子就没用了?
“老师曾经说过,即使是大字不识的百姓,也未必不能说出有道理的话,田地里的农人,可能比饱读诗书的大儒更懂得天时至理,乃至反省己身,通透处事。”
墨鲤说的话,陆慜没有听明白,不过大致也能猜到这是夸赞了。
二皇子摸着脑袋,不好意思地问:“那我能做那个揍皇帝揍大臣的人。”
“不行!”
孟戚面无表情地拒绝了。
“为什么?”
“你怎么判断一个皇帝或者一个臣子是好是坏呢,是听别人说吗?别人会不会蒙蔽你?是自己去看吗,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然而事实上连亲眼见到的都未必是实情。”孟戚兴致上来,开始滔滔不绝地跟陆慜说楚朝推行过的善政变成怨政的例子。
二皇子头昏眼花,只听懂了事是好事,小人作祟就不行了,还容易被人误解自己,当即义愤填膺,气得不行。
“百姓怎么能这样呢?楚朝难道就没有办法对付他们了吗?不能换一批知道好恶,不会人云亦云的百姓去帮吗?”
“……”
醒醒,皇帝不行能篡位,大臣不行能贬职,百姓你上哪儿去换一批?
二皇子沮丧地说:“看来我是揍不成皇帝跟大臣了,我连百姓都应付不来。”
墨鲤心有不忍,正要安慰几句,却听二皇子又道:“难怪我在朝臣之中的名声坏,孟国师的名声比我更坏,我原本以为像孟国师这样的人,应该人人敬仰青史留名才对,原来是小人当道啊!”
“等等你说什么?”孟戚惊讶。
齐朝现在的臣子根本没见过孟戚,知道的只是史书上的几行字,他们又不是锦衣卫,曾经被孟戚吓得魂不附体。
“哦,是这样。”二皇子认真地说,“太京的和尚道士特别多,每年都有一些所谓德高望重本领神通的想要做国师,这次那个青乌老祖好像也是这样打算的,我既然请他去弑君,自然要搞清楚国师是做什么的,毕竟不能胡乱许诺。于是我就去查了查,还问过翰林讲师跟学士,他们说从前西凉国的国师是装神弄鬼的,楚朝的国师身份神秘,又没有什么实打实的功绩,虽然是开国功臣,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封爵,后来无权无势,绝对是徒有虚名之辈。所以楚元帝杀害功臣的时候,根本没有把这个国师放在眼里,因为无关紧要。”
孟戚脸色发黑,二皇子声音越说越低,可他还是坚持补完了最后一句。
“……还说国师是无胆鼠辈,看到同僚皆死,就弃官跑了,所以不知所踪。”
陆慜表示他真的以为国师是个没什么用的虚衔,这才轻易地许诺出去。
那边孟戚已经怒上眉梢,陆慜被他身上浮动的内力威压冲得连连后退。
“谁说的,教你读书的那些翰林叫什么名字?”
墨大夫见势不妙,赶紧把人拽住,生怕孟戚病情复发。
“等等,这都是……”
这都是二皇子的一面之词,再说了,就算是真的,那些翰林也只是偏见罢了。看到史书没记载就按照他们那套做官理论胡乱揣测,可恶可厌,但是罪不至死。
陆慜也没有干脆利落地把那些人的名字报出来,反而战战兢兢地问:“孟国师……国师要做什么?”
“偷光他们家的吃食,只留下大白菜!”
“……”
“不行,戒严快要解除了,那就偷光他们的官袍官帽,外加内衣外衫鞋子,我看他们怎么上朝!”
墨鲤面无表情地松开了手。
作者有话要说:
孟戚已经痊愈了,不会犯病了,真犯病的时候是想要杀人的
现在是正常状态正常反应(住嘴)墨大夫将通过这一次彻底了解这二者之间的区别。
以及
怒点不是【徒有虚名】,而是【无胆鼠辈】啊,胖鼠的愤怒了解一下
第143章 拒之而走
翌日, 禁卫军陆续离开, 牡丹坊的门终于敞开。
那些因为寻欢作乐困在这里的人,忙不迭地往家赶。
期间又发生了数场闹剧,有人拒付这三日的缠头。
因为青楼里的偎红倚翠,不仅是过夜,还有陪客饮酒。牡丹坊里除了权贵子弟, 还混迹着大量的文人墨客, 牡丹坊也是这等人宴请、交流唱合的场所, 当真一步都不踏入的人, 倒算是异类了, 在圈子里少不得有个乖张怪癖的名声。
宴请唱合,便是有歌伎舞伎,以及有才名艳名的女子陪坐。
请来的客人喝得酩酊大醉,就陆续散去了, 若是不小心过了宵禁,花楼里有房间可住, 多收个房钱, 比客栈贵一些。
这等地方都是看菜下碟,真穷的就丢在残羹遍布的桌上,只要不耍酒疯,也无人搭理。觑着有几分家底的, 就送到屋子里, 小厮过来帮着擦一擦喂点解酒的浓茶。真正有钱的那些,一觉醒来身上干干净净, 还有年轻女子给打了一夜扇子。
并没有话本里那样,穷书生受同窗好友邀请,喝得大醉什么都不知道,被急于从良的名妓看中或者有陪客的女子走错房间,于是颠鸾倒凤一宿的好事。
牡丹坊不是下九流的地方,要做入幕之宾,总要见个四五次面,陪坐聊天饮酒个七八回,才算认识。并不是她们身价高,活得自在,而是不花足了钱,连妓子的手别想碰着一下。
城中戒严,那些应邀而来混饭听曲长见识囊中羞涩的人,就都被困住了。要是请客的不肯付他们这三天的茶盘钱、房钱、饭钱,他们就只能争吵赖账。
有些醉生梦死的,看到外面情形不好,索性大醉了三日甚至仗着点歪才趁着花楼人心惶惶之际做了入幕之宾,现在傻眼了。
到处都在吵闹,各家都争执不休,还有拉着没来得及撤走的太京府衙巡城司小吏说理的。
一方振振有词地说本来就不该在这里多待三日的,他们想走也走不了,这份钱怎么能由他们出呢?另一方跳脚说酒也喝了,饭也吃了,姑娘都陪了整日,现在不给钱,怎么当初不躺在屋子里睡三天呢,那样的话不收房钱也成。
骂着骂着就不可收场,各种俚语乱飞,最后竟打了起来。
二皇子站在书铺所在的巷子口,瞠目结舌地看着外面的乱象。
“太京……都这样吗?”陆慜忍不住问。
“我第一次来太京。”
墨鲤也没见过这样的情形。
烂菜叶子、桌椅、灯笼、鞋子七零八落地到处飞。
还有衣裳挂在了屋檐上,半截袖子在空中飘飘荡荡。
于是刚刚解除封锁的牡丹坊,再次被闻讯赶来的太京府衙巡城司派人围得水泄不通,厉声喝止了还在斗殴的人。
那位有狼形胎记,同样住在风行阁的老者沙千乘气得快要昏过去了。
这叫什么事?
因着谨慎,他们没有做第一批离开牡丹坊的人,担心禁卫军盘查严格惹来麻烦,又想打听城门什么时候能开,于是不紧不慢地混在牡丹坊的人群里准备离开。
结果被各家打成一片的闹剧波及到了。
好在武功高,没被抓个正着,狼狈地赶在巡城卫到来之前钻进巷子。
沙千乘看到墨鲤,不知道他是恼羞成怒还是起了什么心思,眼看就要擦身而过却忽然反手一掌,要把陆慜打出巷子。
墨鲤抬手拦住了他这一击。
不等沙千乘反应过来,墨鲤以内力反震,老者闷哼一声,噔噔地连退十几步。
“那边还有一个。”
巡城卫看到巷子里跌出来一个人,就像是跑昏了头撞到什么东西,身体左右摇晃。
沙千乘大惊,抬头再看,墨鲤已经提着陆慜退到了书铺之内,而自己的下属也横七竖八地倒了一地。就跟昨日遇到孟戚那样,稀里糊涂就躺了。
“让开!”沙千乘怒喝一声,击倒了好几个巡城卫,飞快地钻进了另外一条巷子。
牡丹坊的花楼之间,因为悬挂着各种灯笼跟纱幔,导致视野受阻,沙千乘心知自己的容貌必定惹来怀疑,看着也不似寻常百姓,所以跑得飞快,转眼就不见了。
只要出了牡丹坊,到了外面自然无事。
他捞了一件飘到墙边的衣服,改了装扮,正准备翻墙,忽然看到一道人影掠了进来。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