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桂坊有条街一溜的银楼跟金铺,这会儿都紧紧地锁着大门,街上空无一人。其他铺子也只挪开了一扇门板,门缝小得可怜,似乎一有不对就要关上。
店铺里的伙计不是回家,就是忙着买米买盐了,这时候也不会有人到月桂坊买东西,陆慜这个生面孔就显得十分扎眼。
第十五次被路过的人当贼一般警惕注视,二皇子终于憋不住了。
“到底在哪?”
孟戚悄无声息地踩过屋檐,把地图收了起来,对身后的墨鲤表示这里的路没变,他熟得很。然后传音安慰二皇子:
“快了,继续往前遇到第一个岔道往东走,第二个岔道往北,第三个岔道再往东,走到底转南边岔道就是了。”
“……国师能说左或者右吗?或者等我走到了再指示?”
一堆东西南北砸过来,坊间道路交叉,怎么分得清?
再说这走着走着就是一条巷子,有的根本不算路,有的是人们为了抄近路走的,这些岔道到底算不算?要不要拐弯?
孟戚闻言,无奈地停下了脚步。
“大夫看着二皇子,我先去那个地方探探路。”
墨鲤想了想,道:“还是我来吧。”
他在屋檐上,方才也看了地图,很容易把地形跟图上的对照起来,不会找错地方。
“毕竟是我去求针。”
一副上好的银针还是挺重要的。
墨鲤最初带出竹山县的银针,还是托麻县那位何大夫找匠人制的,用着很顺手。虽然比不上秦逯用的那套银针,可是好的匠人比优秀的铸剑师还难找。
一般郎中使用的银针,墨鲤不太喜欢。
孟戚冲墨鲤点了点头,认真道:“也可,你先拿出钱好声好气地相求,他要是不肯做,你再叫我。”
“……”
墨鲤欲言又止,买套银针而已,犯不着这样。
他只听说过铸剑师不肯铸剑,没听过匠人不愿造银针的,除非老年昏花,手脚不利索了。银针为杏林所用,是救人又不是杀人,能有什么顾忌?
用作暗器的银针,跟针灸用的针并不一样。
郎中需要软的、实心的针;暗器机簧里都是锋锐的、硬的,甚至空心藏有毒液的针。
墨鲤有心跟孟戚解释,可是他们躲在屋檐上,不能引人注意,再说这也不是什么非要讲明白以至于耽搁时间的大事,于是他默默地收下孟戚好意,先行一步。
孟戚看着墨鲤的背影,皱眉想大夫好像自从变成幼童跟他走密道之后,态度就变得古怪,这可不成。
***
且说墨鲤想着地图上的路径,越走越偏离那片银楼金铺。
最后竟然来到一片破败的房屋附近,进进出出的都是一些衣服打着补丁的穷书生,他们比百姓的胆子大多了,提着馒头边走边低声议论。
“……说是叛逆逼宫,昨日那打雷一般的动静,其实是火炮。”
“什么,叛逆是谁,可曾抓到?”
“这可难说。”
墨鲤绕过这些书生,半信半疑地继续沿着地图走。
他停在一栋还算完好的屋子前,试探着敲门。
门内没有动静,墨鲤再次扣门,忽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回头一看,只见一个中年书生警惕地看着他。
“你要找谁?”
墨鲤一眼就看出这正是屋子的主人。
因为这条狭窄的巷道是条死路,除了眼前这扇门,别的都是墙。
墨鲤礼数周到地拱手道:“在下从风行阁……风行书铺来,想上门求取……”
“什么?!”
中年书生大惊,继而怒道,“他们出尔反尔,竟敢把我的消息卖出去?”
那中年书生见墨鲤容貌清俊,举止从容,一看就知道从小受君子六艺的教导,通常这样的人只有权贵跟世家大族才能看到。
他便愈发反感,忍不住皱眉道:“公子神华内蕴,出身不凡,为何要来求这等不上台面的物件?”
墨鲤微怒,因为一些所谓的书香门第,确实认为家中子侄学医是不走正道,读书科举才是正理。如果仅仅是自己学了,为家人看个头痛脑热没有什么,要是执意出去行医救治百姓,那就要痛骂责打甚至逐出家门。
只因大夫要治的百姓,在他们看来都是恶形恶状,污浊不堪,风邪恶邪缠身,这样不顾身份自甘下贱的,如何能留在家中?
墨鲤的怒,还因为秦逯就是这样的出身,这样的经历。
“上不上得台面,阁下凭何判断?”
“你……”
中年书生手里的馒头差点摔了,身体控制不住地哆嗦。
正僵持间,孟戚到了。
孟戚立刻出现在那书生面前,冷声问:“怎么,他不肯做?”
压力又大了一倍,这个不懂武功的书生撑不住靠在了墙上,眼中尽是惊恐。
孟戚眯起眼睛,一字一句地说:“……能惹大夫生怒,你倒是好本事。”
“等……等?”
中年书生抱着手臂,忍着哆嗦问墨鲤,“你,你是大夫?”
墨鲤看到他的表情,忽然意识到自己可能误会了什么。
“大夫……你们,你们到底要求取什么?”
“银针。”
墨鲤开始怀疑是不是找错了人。
中年书生闻声松了口气,嘀咕道:“不早说,还以为是来求画的。”
他说话的声音很低,可是瞒不住孟戚与墨鲤。
两人面面相觑,墨鲤更是觉得好像错漏了什么,他开始回忆方才与这书生的对话。
“还有两副银针没卖出去,你们可以先看看,进来罢。”书生开始在衣兜里摸索钥匙。
墨鲤想了想,试探着喊了一声:“锦水先生?”
书生手一抖,额头直接撞在了门上。
作者有话要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鼠胖于群,猫必……捕之?
第145章 齐式微
“你, 你不是说来买银针的吗?”书生脸涨得通红, 羞恼不已。
孟戚一掸袖子,抢在墨鲤前面说:“大夫来买银针,在下恰好在风行阁买了几幅扇面,方才听到先生的自言自语,不由得脱口而出, 若有冒犯先生之处, 还请见谅。”
那书生想要把人拒之门外, 却因为之前的遭遇, 不敢发怒。
再看墨鲤, 见对方神态并无一丝鄙薄不屑之意,心里勉强好受了一些。
“你们……算了,进来罢。”书生懊恼地说。
不管如何,总不能在家门外嚷嚷, 被人听到了麻烦更大。
这是一个非常简陋的院子,朝向不好, 院子不是一个规规整整的四方形, 而是一个狭窄的长条状,进门就需要侧着身体走。
墙壁生满青苔,墙面斑驳不堪。
正屋旁边架着梯子,旁边摞着一叠瓦片。
“前几日下雨, 屋子还没有修好。”
书生迈过院中低洼处的积水, 语气不善地说,“家里没有颜料, 春日里淅淅沥沥的落雨,屋子不修好,我没有心情做画。”
“先生勿恼,吾等并非上门求画。”
墨鲤见这书生十分在意,只能出声解释。
——读书人写话本都不敢用本名,更别说画春宫图了。
方才也不知怎么的,居然唤了出来,墨鲤有些懊恼,这不是君子所为。既然别人不愿承认,放在世间也不是可以光明正大谈论的事,就不该说出。
至于他们其实是欣赏画法的独到,笔触的灵气,根本不在意画中人在做什么的事就不用解释了,因为可能越描越错。
墨鲤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调安抚人,也知道怎样让别人相信他的话。
这点孟戚做不到。
或者说,孟戚没办法在一两句话间,就让对方打消戒心。
书生的脸色稍微好转了一些,他想了想,觉得都是风行阁的错。那群见钱眼开,什么消息都能标价卖钱的家伙,压根不可靠。
书生进屋里取银针了。
墨鲤没有跟进去,因为在礼节上,即使别人把你带进了家门,如果对方没有伸手示意做“请”的姿势,那么就应该站在门外石阶下等候。
——上门找麻烦不算。
故而不管这是一栋破败得没什么可看的屋子,还是一栋几进几出的富庶院落,都应该非请莫入。
孟戚原本打算陪着墨鲤在院子里等,想到到巷口的陆慜,只能出去看了,防止这位二皇子在这片旧屋破房子中间迷路。
于是书生走出屋子时,只看到墨鲤等在外面。
他也没有兴趣多问,就想着赶紧把生意做完,将人送走。
书生拿出了两个粗糙的木匣子,匣子有布包,打开可以看到里面规整地插着两排银针,合起来就是四排,数量十分可观。
且长短不一,粗细不同。
银针上端有柄,形状略圆,色泽跟针尖不同。
除此之外,匣子里还有六枚打磨光滑的石针跟骨针。
墨鲤一见便知道这铸针者手艺了得,针身光滑,最细的一根针跟头发差不多。
大夫郎中用于针灸的针统称为银针,但不是每套针都是银制的,只是它看起来尖而亮,旁人就以为是银。实际上金针与银针都不能做得过细,因为太软了,容易折断。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