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中的万幸是小丰县草木不旺,山火没有绵延百里去,韩大人带着人赶到受害村子时,山火已经烧无可烧,火势小到几乎完全熄灭,整个村子有半数人幸存下来。
有些人家还好,房屋田地烧毁了但家里人还齐全;有些人家有一两个没救回来,沉浸在悲伤的氛围中;最惨的便是全家只剩了他一个的孤儿,哭都不知该从何哭起。
往常这般天灾下的孤儿,大多贱价把自己卖给人牙子,让人牙子搭线将他们转卖到富贵人家,好歹能有条生路。
只韩大人不忍看好好的孩子沦入奴籍,将人带回了衙门强自养着,解决了人吃喝问题,又为人生计头疼,愁了八九个月没愁出个结果来,倒把自个儿头发愁掉了不少。
“愁啊,这些孩子大点的还好说,找些轻省活儿勉强能养活自己。就是有些八九岁、十岁出头的……实在令人头痛。沉老板要是有什么门路,也向本官透露透露。”
说这话时韩大人本人也没抱什么希望,权当发发牢骚,谁知人还真点了点头。
沉川:“今年我们寨里是没空缺招给小孩了,但明年春天看看情况,兴许可以招几个小孩,能教人做做茶,只工钱是开不了多高的,而且……”
他话未说完,韩大人再次握住他手,情真意切:“沉老板,不,贤弟,只要你们肯教人手艺,别说工钱,倒贴钱我也要送人去学——不过也不能倒贴太多。”
沉川哭笑不得:“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能不能学成还要看他们自己。且要等到明年开春,还早着。”
梅寒也道:“韩大人给了我们寨子这么大便利,我们回报些许也是应当,哪里好意思再收学费?”
韩大人激动不已,一连叹了数个好,又命下人取来纸笔,挥毫书了“官民仁贾”几个大字,说是要着人刻了牌匾送给他们,实在感动得不像样,就差握泪眼涟涟握着人手无语凝噎了。
-----------------------
作者有话说:4000字,还欠6000[眼镜]
第93章 合作(修)
看了小丰县舆图, 几人才知小丰县的穷不完全归咎于地形,地势更为致命。
小丰县以西,一条大河奔流至小丰县后, 猝然被犹如石刃的小丰县劈开, 分为两条支流从小丰县两侧奔去;小丰县以东, 两条河又蜿蜒汇聚在一起,呼啸着向东流去。
这河枯水期还好,河床裸露出来,水深不过成人膝盖高, 百姓挽起裤脚就能渡河去其他城镇交易讨生活;主要是雨季河中涨水,水流奔腾犹如数百匹烈马,再擅水性的好手也不敢轻易涉足, 一个不小心容易成了水鬼。
而屹立其间、山石奇多的小丰县如一座孤岛, 与外界全然隔绝,唯有才建成不久的渡河桥这一座桥梁与外界连接,雨季时分小丰县居民亦能外出务工。由此可见, 难怪小丰县如此贫困, 韩居简也要举一县之力先筹钱修桥, 实为远视。
其实小丰县地界不全是河流围困的石灰岩,河对岸一圈错落有致的山,包括老鸦山群在内,都在小丰县辖区。只这些山山高林深, 常有毒虫害兽出没, 才没多少人敢踏足。
韩大人正心情激荡, 看了沉川指出来的几座山,大手一挥全划给了人,甚至有一座挨着邻县的山归属问题有争议, 还答应亲自到府城跑一趟,将山林争取到小丰县来。
双方相谈甚欢,说定过两日寨子收成时来招人,一行人才拿了文书、去县里孤儿所在的慈幼院接上几个年纪合适的小孩,告辞离去。
人走了好一会儿,韩大人还面带喜色,一下了却了几桩心事,心情尤为晴朗。
“沉老板他们送来的几样东西,大人可要亲自过目?”小厮前来请问。
有些贵重东西韩大人让人提回去了,只余些瓜果蔬菜茶。果蔬是自家地里长的,茶也是寨里自己人做的,几人一个劲儿说不贵重,只是些心意,韩大人才不再推辞收下了。
这厢打开来一瞧,果蔬是没见过的款式,茶叶品貌也极佳,一共六类,皆用精致的白瓷罐装好,打开了来便透出清幽茶香,各具特色。韩大人亦爱茶,于茶一道经验老到,一闻一看便晓得滋味绝对上乘。
“这菜蔬留一盘,其余的送到慈幼院吧。至于这茶……”韩大人万分纠结。
小厮适时道:“听闻尚品茗的茶一盏能卖到九十多个铜子,大人不妨留下来自家尝尝?”
韩大人拧着眉没说话,过了许久才艰难道:“罢了,不留了……先前从京城收了带来的锦盒,你去找出来,好生装了茶叶,回头我带去拜访府城的吴大人。”
说罢,眼不见心不烦地盖上白瓷盖,不看了,痛心地朝小厮摆摆手。
小厮应是,提了东西退下。才走到门口,又听吴大人声音:
“等会儿,先给我沏一盏再装……不,我自己来罢……”
沉川几人不知这头事,离了小丰县过了大牛村便分了路,邵元径自驾车回山寨,夫夫俩先送孔方金回店里,又把慈幼院的小孩一家店里分一两个,各交代店里的老人带小孩学做、给小孩安排住处,然后才去宋夫子家接小米和阿简。
到宋夫子家时,小米和阿简正在陪宋夫子夫妻二人吃饭。去小丰县办事竟去了这么久,只觉回来耽搁也没多久,一晃竟是到午饭时辰了。
一见二人,给小孩夹菜的宋夫人扬起笑,招呼:“还是你们夫夫俩会赶时辰,快坐下吃饭——苏嫂,快添两副碗筷,再去厨房加几个菜。”
夫夫俩很是不好意思,“我们在小丰县吃完才回来的,夫人别让苏嫂忙活了。”
宋夫子:“便是吃了也再吃点,走一路该消耗完了。”
人这样说,夫夫俩没好继续推辞,索性也在桌边坐下。
饭间,宋夫子问夫夫俩事情办得如何,夫夫俩将在小丰县的事儿一一道来。
“……等韩大人来一趟城里,若不出意外,也算定下来了。”
宋夫子点点头:“当年我去京城时,韩大人已入翰林,虽接触不多,但也晓得他办事还算牢靠,只性子有些不着调儿。韩大人既这般说了,那便是有把握的,你们无须过于担忧。”
“韩大人办事我们放心,有夫子这句话,那便再没有比这更放心的了。”
“你们做山庄的想法好,别看这人一副淡定模样,背着人可跟我感叹几回了!”宋夫人好笑地指了指宋夫子,“若韩大人那边办不下来,你们便来找他,让他去府衙找吴大人说说,指定也能成。”
宋夫子无奈地看一眼发妻,没恼,也道:“我虽身上无官无职,但也有几分薄面。”言下之意便是认同了宋夫人的话。
夫夫俩自是一阵道谢。
饭间又提到,八月秋闱的人员变动已确定下来,七月下旬宋夫子就要和另几个夫子一起,动身去阳州阅卷,约莫要八月底才能回来,顺道给小米和阿简把假日延长了一月。
两个小孩一听,又是开心又是舍不得宋夫子,一番童言稚语惹得几个大人一阵好笑。
吃完饭,夫夫俩便带着小孩告辞了。
回山寨的路上,望着被车轮压出的两道深而又深的车辙,望着这窄窄的、一步步一车车走出来的路,二人都止不住想象起新路修好的场景,不由相视一笑。
回到山寨,远远就见寨门口停了两辆不算华丽但做工精巧的马车,车前没有马匹和马夫,却见更远处山脚有几个生面孔在放马。
“寨里来了外人?”夫夫俩对视一眼,赶着马车往寨里走。
路过张石头家门口,忽而听人唤了一声。
“小川叔和梅阿叔回来了!”张石头从屋里出来,“小川叔梅阿叔快来,姚宝和他娘找你们,你们不在家,我跟我爹正招呼人呢!”
“姚宝他娘?姚娘子?”
双方虽没有过交集,但夫夫俩在城里待了几个月,却是听过这姚娘子名号的。
姚娘子家业丰厚,她自己也是个能人。
姚家只她一个姑娘,她年轻时候不愿出嫁,父母便给她招了一个书生做上门婿。
那书生肚子里没二两墨水,只惯会装模作样,撑死了也没考上秀才,靠姚家在衙门捐了个小官做。
但姚娘子没嫌弃人,头十来年夫妻俩感情很不错,然而后来姚老爷姚夫人相继去世,那书生就暴露了真面目。
起先是要求让姚宝改跟他姓,言说要儿子认祖归宗,姚娘子自是不同意,强硬驳斥了人,那之后书生倒没再提过此事。本以为人是安生了,哪知人是在后头憋着坏心呢。
婚前姚家给那书生的爹娘老子在城里置办了一处宅子养老。书生要给姚宝改名换姓不成后,没几日,他爹娘便借口到姚家看望孙子孙女,向姚娘子哀叹说年纪大了,也不知还有几日好活,让姚娘子许书生时常回家陪伴二老。
子女侍奉爹娘是天经地义的,姚娘子又才经历了丧亲之痛,自然无有不可,让那书生多去看望、陪伴父母。
姚娘子接手了自家生意,没法与人一道去,但每回人去时带的许多钱财和滋补品都是她默许了的,也让人带姚宝和刚满周岁的姚贝去看望老人。
只那书生多“体贴”,言说怕姚娘子在府里思亲,不带姚宝姚贝,让兄妹俩在府中陪她。
姚娘子虽觉有些古怪,但更多是感动,却不知那书生是回家“传宗接代”的。
书生爹娘瞒着姚娘子的人,接了书生的乡下表哥儿养在宅子里,每回那书生去都要与人苟且,几月过去,书生表哥儿有了身孕,书生去爹娘的宅子便去得更勤了,十日里有九日不在姚府的。
姚娘子发现这腌臜事时,那表哥儿身子都有八个月了。
那是除夕日,姚娘子查完最后一笔账,回府后发现书生不在,一问知道人还在二老家没回,便想着成亲这么多年来都是在姚府过的年,如今这头没有长辈了,去他那头过年也好,便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姚家宅子。
不成想她去得突然,守门的又是姚家人,都没通报一声就恭敬请人进去了。
姚娘子进到内宅,一眼看到书生那挺着个大肚子的表哥儿。那表哥儿端了炸盒子,亲昵去喂书生,两人浓情蜜意好生恩爱。
姚娘子却看得恶心,忍不住背过身哕了出来。
二人发觉姚娘子和她带来的姚宝姚贝,惊慌失措地前来辩解,书生爹娘也闻声而来。
姚娘子恶心得不行,让下人拦住这蛆虫样的一家子,赶忙领着姚宝姚贝走了。
离开可不代表她会善罢甘休了。
第二日天一亮,姚管家大张旗鼓带着姚娘子写的休书上门,在大门口敲锣打鼓引来街坊邻居,将那书生一家的腌臜事公之于众,又抑扬顿挫念了休书,要收回姚府给置办的宅子和金银。
书生不敢出来丢人,指使他爹娘和表哥儿出来撒泼打滚,将脏水全往姚家泼。
但姚管家办事利落,不接人话茬,说完该说的便不再与人多费口舌,直接带人把一家子扔了出去,瓦都不准人带走一片。
这事儿闹得大,整个岭安府人尽皆知。
沉川和梅寒听店里茶客说谈时还问了几句,得知后来姚家没将人放在眼里了,那书生靠姚家捐的差事也没了,一家子狼狈回了村。没两月,那表哥儿倒是生下来一个儿子,不过听人说是个傻子,还是个天阉的傻子。
着实让人又看了一出热闹,都道是天道好轮回,这一家子也算心想事成了。
只听说是听说过,沉川和梅寒乍一见着姚娘子,还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们茶馆饭馆和姚家都没甚交集来着。
沉川先把车赶回家,梅寒留下,让小米和阿简带姚家小姑娘去耍玩,自请了姚娘子移步到家中说谈。
姚娘子与梅寒并肩而行,使了个眼色,姚宝会意,一溜烟跑去寨口停马车的地方,唤来家丁把给人送的礼全搬到沉家。
到了家,夫夫俩给人沏了一壶好茶,才坐下来与人交谈。
“说来不怕沉老板梅老板取笑,自打我全权接过家业,一直兢兢业业从未懈怠,但家里生意总不如双亲在世时……”
“姚娘子自谦了,我们夫夫俩先前不认识姚娘子,只道听途说了一些,却也觉姚娘子才干了得。”
姚家虽家大业大,但人丁单薄,自姚娘子双亲仙逝后,只余姚娘子一人挑担子,那姚家便成了同行眼中的肥肉。她能力再是出众,也极难从虎视眈眈的一干同行手里讨到好处,还处处被人联合算计为难,实在举步维艰。
“……只我也不肯将家业拱手让人。”姚娘子目光还算温和,语气十分坚定。
说完又放缓了语气道:“姚宝在你们寨里胡闹了几日,全望沉老板梅老板和寨里人包容,他回家还给带了许多东西,教人多过意不去。我带人来回些礼,都是些日用的东西,沉老板梅夫郎可千万别推辞。”
姚管家指挥着小厮把东西放在院子里,摆了好几箱,瞧着可不像不贵重的样子。
夫夫俩原先听了姚家的事儿,本就对姚娘子观感不错,觉得这人有能力有手腕,光她那赘夫的腌臜事儿就料理得半点不拖泥带水。这厢来回交谈一番,又觉人私底下的为人处世都挑不出错,生意、家常、农事都说得上话,双方好是对胃口。
寒暄好一会儿,姚娘子终于表明来意:想从山寨买瓜果蔬菜。
寨里要经营山庄,正是急需用钱的时候——山、地、路的事顺利解决了,韩大人也答应许他们寨子三年后再补足买山的钱,但以小丰县的穷样,是万万拿不出钱支持寨子修路或是别的什么的,这些便要全然靠他们自己。那建设山庄的进程就得拖慢了。
若这时能与姚家做生意,那自然能缓解几分。只有两点不好:
姚家体量大,产业遍及附近几个州府,寨里头茬菜蔬种得不多,开个菜行还能供应上,但若与姚家做生意,就很供不上了。
再者就是,他们本也打算开酒楼的,开饭馆便是为宣传和试水。现在还好,若以后他们开了酒楼,势必要与姚家形成竞争关系。听姚娘子意思是想买寨里菜蔬去做特色菜的,那到时自家酒楼再推出一样菜,不是打人脸吗?
说不得合作的生意便要打水漂,还平白竖了敌,得不偿失。
夫夫俩交换了一个眼神,心里都有些可惜。
沉川:“姚娘子好意与我们送来一桩生意,我们心领了。只我们也是打算着以后开酒楼的,恐怕……”
“沉老板且慢,先勿做决断!”姚娘子预感到沉川后话,忙出声打断人,不让人把话说死,脑中飞速运转起来。
“我自不会断二位财路,咱生意人嘛……”一瞬后,姚娘子心里有了取舍,道,“这样,只要沉老板梅老板与我家做生意,往后我家所有酒楼里,凡是用你们寨里菜蔬挣得的钱财……都给你们一成,不,两成利!”
夫夫俩惊了惊,姚娘子出手这么大方吗?
随即想到,姚娘子是个老到的商人,她肯让出两成利,那便是心里评估了利润,认为利润之高值得她让两成利。
见夫夫俩仍未有决断,姚娘子一咬牙:“日后二位开酒楼,我们双方的生意或是关系也绝不会因此受影响……实在不成,我姚家出钱给你们山寨修路!”
左右要是生意谈成了,修了路也便利他们姚家,修一条路的钱,姚家出得起!姚娘子心里滴血地想。
沉川梅寒:!
在小丰县时韩大人可跟他们说了,修一里路所需的人力物力加起来,少说也要一千两银子往上了。而韩大人叫人来估量了老鸦山地形,规划了一条最好的路线,从山寨到山脚足有三里路……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甲方,但前男友(札姬柳) [近代现代] 《甲方,但前男友》作者:札姬柳【完结】晋江VIP2025-11-22完结总书评数:99 当前被收藏数:1309 营养液...
- 朕真不想做皇帝(九月草莓) [穿越重生] 《朕真不想做皇帝》作者:九月草莓【完结+番外】晋江VIP2025-10-27完结总书评数:6343 当前被收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