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客气,我们都是同班同学嘛,互相帮忙是应该的。”林薇薇笑了笑,抱着书往后退了一步,“那我就不耽误你了,你赶紧回宿舍吧,晚上看视频记得别太晚。”
“嗯,你也早点回去。”凌砚舟点点头,抱着头盔转身就走,脚步比刚才快了些——他怕再聊下去,林薇薇会再提出其他帮忙的想法,也怕不远处的陆泽走过来加入他们。刚才他就看到陆泽在楼梯口和同学说话,要是陆泽过来提议“三个人一起练”,拒绝起来会更麻烦。
走到楼梯口时,凌砚舟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林薇薇还站在原地,手里拿着那个淡绿色的笔记本,正看着他的方向,见他回头,还挥了挥手,脸上依旧带着笑。凌砚舟赶紧转回头,快步走下楼梯,心脏还在微微跳动——刚才拒绝的过程还算顺利,没有引起怀疑,林薇薇也没察觉到他的刻意疏远。
走出实训楼,午后的阳光更烈了,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却没让凌砚舟放松下来。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张便签,看着上面娟秀的字迹,心里默默想:林薇薇的善意很真诚,但对他来说,这份善意反而像“隐患”——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可能暴露自己的秘密,无论是赵磊的恶意,还是林薇薇的善意,他都需要保持距离,才能在“废柴”的伪装下安稳活下去。
回到宿舍,凌砚舟把头盔放在书桌上,拿出那张便签,没有输入通讯号,而是放进了书桌的抽屉里,和之前林薇薇递给他的医用凝胶空管放在一起——这些都是林薇薇善意的痕迹,但他只能暂时收起来,不能有过多的回应。
他坐在椅子上,打开智能手环,搜索“低级异星森林模拟教学视频”——他确实要看看视频,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记住视频里“新手常犯的错误”,比如误触按钮、忘记开扫描、规避时方向错,这样下次自己练习时,才能“精准地犯错”,进一步巩固“基础差”的人设。
手环屏幕上,教学视频开始播放,画面里的模拟场景和今天课上的一模一样。凌砚舟看着视频里新手笨拙的操作,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在这个星际时代,想要活下去,不仅要会“隐藏”,还要会“模仿”,模仿一个真正的E级废柴该有的样子,模仿他们的错误、他们的笨拙,才能不被任何人怀疑。
宿舍区的灯光在午夜时分渐渐熄灭。
只剩下走廊里每隔十米亮着一盏的淡白色夜灯,光线微弱得刚好照亮地面。
却照不进宿舍门底的缝隙,凌砚舟躺在床上,耳朵贴着枕头。
仔细听着对面陆泽均匀的呼吸声——陆泽睡眠沉,一旦睡熟就很少翻身。
这是凌砚舟观察了半个月得出的结论,也是他敢在深夜出门的底气。
他轻轻翻身坐起,动作轻得像一片羽毛。
没有带动身下的床垫发出丝毫声响,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
在地板上投下一道细长的银辉,凌砚舟借着这道微光。
慢慢摸索着穿上放在床边的深色外套——外套是他特意选的哑光面料。
吸光性极好,在夜里像融入暗影的墨,袖口和裤脚的收紧设计严丝合缝。
能最大程度避免勾到树枝发出声响。
走到宿舍门口,他停顿三秒,手指搭在冰凉的金属门把手上。
侧耳捕捉走廊动静:没有管理员巡夜的皮鞋声,没有其他宿舍门轴的转动声。
只有远处空调外机持续的低鸣,像末世里远处变异兽的模糊嘶吼。
他缓缓转动门把,将门板拉开一道仅容侧身的缝隙。
像猫一样挤出去,又用事先垫在门轴处的软布缓冲。
让门扣“咔嗒”的轻响弱得融进空气里。
走廊夜灯泛着冷调光晕,凌砚舟贴着墙壁快步移动。
鞋底蹭过防滑地砖,只留下极轻的“沙沙”声,他清楚宿舍区的监控规律。
午夜后主干道切换低灵敏度模式,而他选的侧路直通后勤通道。
唯一的监控被墙角半人高的龟背竹挡去大半镜头——这是他前几日借着“夜跑消食”摸清的路线。
每一步都精准踩在计划里。
从后勤通道的小门钻出,湿润的青草气息扑面而来。
夜风卷着叶片轻擦脸颊,凌砚舟下意识绷紧脊背——这风太干净了。
没有末世里挥之不去的尘土味与腐臭味,却仍让他想起废墟草丛里蛰伏的变异虫。
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对未知危险的预判,指尖不自觉蜷缩成拳。
他沿着绿化带边缘的石板路往后山走,脚步压得更轻。
后山在学院西侧,白日里都鲜少有人涉足,夜里只有巡逻机器人每隔半小时在山脚绕圈。
凌砚舟盯着手腕上静音的终端,算准两次巡逻的间隙。
刚好能在机器人转过拐角时,钻进山脚铁丝网的缺口——那是他上周发现的。
被藤蔓缠绕得严严实实,不凑近看根本察觉不到。
穿过铁丝网,就踏入了后山的暗影。
月光透过树冠织成斑驳的光网,落在铺满落叶的地面上。
踩上去软乎乎的,没有末世里碎石硌脚的触感,凌砚舟熟门熟路走向一处洼地。
三块一人多高的巨石呈三角状将洼地围在中央,正是他之前测试自愈能力的地方。
从任何角度都看不到洼地内部的动静。
他站在洼地中央,先顺时针环顾三周。
确认巨石后没有藏人,也没有微型监测设备的反光,才闭上眼睛调动精神力。
他刻意压制着深层能量,只让表层那部分压缩至8.5Hz的精神力缓缓流动。
像细流般触碰空间异能的“入口”——熟悉的触感瞬间浮现。
脑海里铺开的半透明空间界面,远比他对外显露的要庞大惊人。
内部被凌砚舟按功能划分为多个区域,藏着他从末世带出的全部家当。
绝非平日“露馅”时那点零散物资可比,武器堆旁的金属盒里。
还静静躺着他在末世找到的第一颗异能晶核,晶核在空间微光下泛着幽蓝。
是他异能觉醒的象征,药品区同样丰厚:急救包、消毒棉片、凡士林之外。
还有大量末世特有的抗生素和创伤药,数量足以应对大规模冲突。
甚至比星盟军事学院普通新生的战备储备还要充裕,靠近空间边缘的区域。
才堆放着星际采购的“伪装物资”——6盒营养剂、3包速溶粥、一套实训工具。
和末世的旧军装、工兵铲混在一起,乍看竟分不清哪些是星际新物,哪些是末世遗产。
“先试试武器的取出,顺便测测空间承载。”凌砚舟睁开眼。
没有碰地上的碎石,反而凝神盯着脑海里的武器区——他选中一把军用短刀。
用表层精神力裹住刀柄,默念“取”的瞬间,冰凉的金属触感就落在掌心。
刀身约20厘米,刀背带着锯齿,是末世砍杀变异兽的趁手利器。
他握了握刀柄,确认没有能量波动外泄,又默念“收”,短刀瞬间消失。
界面上武器区的数量依旧显示“10把”,没有丝毫异常。
确认武器存取顺畅,他才转向不远处那块篮球大小的深灰色石头——重量约5公斤。
和空间里的工兵铲差不多重,他深吸一口气,将表层精神力输出加倍。
让能量层像薄茧般完整裹住石头,刻意控制着不触碰深层精神力。
“收。”心念落下,石头在地面晃了晃就消失了。
界面临时物资区多了“深灰色石头1块”,而原本显示“23%”的空间占用率。
只微涨到23.2%——这半个足球场大的空间,此刻只利用了不到四分之一,远没到饱和。
为了试探极限,他又找了块半人高的粗壮大石,估摸着得有15公斤。
比空间里的激光枪还重,这次他调动了大半表层精神力,指尖微微泛白。
精神力裹住石头时明显感觉到滞涩,但还是咬牙将石头收进了空间。
界面占用率跳到25%,临时物资区新增“深灰色粗石1块”。
而武器区的激光枪、异能晶核依旧安稳待在角落,没有被挤压的迹象。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巡逻机器人的“滴滴”提示音——比他预估的时间早了5分钟。
大概是机器人路线临时微调了,凌砚舟瞬间绷紧神经。
右手再次摸向腰间(短刀已收回空间),脚步下意识往后退了半步。
躲到巨石后面,直到机器人的红光从洼地外扫过,渐渐远去。
他才松了口气,掌心的汗已经浸湿了外套袖口。
没时间再测更重的东西,他开始快速恢复现场:先取出那两块石头。
按原样放在地上,用脚把压痕蹭平;又从空间日用品区取出一小块抹布。
擦了擦刚才握短刀时可能留下指纹的石头表面(末世养成的习惯,绝不留痕迹)。
最后把抹布收回空间,连地上的落叶都顺手拨了拨,盖住刚才站立的脚印。
做完这一切,凌砚舟最后扫了眼洼地,确认没有任何破绽。
才转身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夜风更急了,吹得树枝摇晃。
影子落在地上像张牙舞爪的变异兽,他脚步加快,却依旧保持着轻盈。
裤脚扫过草丛只发出极轻的“簌簌”声。
回到宿舍区时,巡逻机器人刚转过后勤通道的拐角。
他趁间隙钻进门,贴着墙壁溜回宿舍门口。
轻轻推门进去时,陆泽还在熟睡,连翻身都没有。
周三上午的理论课教室,阳光透过宽大的落地窗。
均匀地洒在每一张课桌上,教室里的全息投影设备已经启动。
讲台上的王老师手里拿着一支激光教鞭,正指着投影幕布上的“异星环境分布图”讲解。
淡蓝色的光束在幕布上划过,留下一道道清晰的痕迹。
“今天我们重点讲两种典型的异星环境——沙漠星和冻土星。”
王老师的声音清晰而沉稳,“这两种环境在星际任务中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出现生存危机的地方。”
幕布上的分布图瞬间切换成沙漠星的实景图:一望无际的黄色沙丘。
天空是淡红色的,远处有几处黑色的岩石凸起,地面上偶尔能看到被风沙侵蚀的金属残骸。
“沙漠星的特点是昼夜温差极大,白天温度最高可达50℃,夜间最低能到-10℃。”
王老师继续讲解,“而且每3小时会有一次小型沙暴,能见度不足5米,水源极其稀缺。”
凌砚舟坐在教室中间靠后的位置,手里拿着一本翻开的《异星生存手册》。
目光落在书页上,手指却无意识地在桌面轻轻敲击——王老师讲的这些。
让他瞬间想起了末世里的“死亡沙区”,那片沙区和沙漠星极其相似。
同样是昼夜温差大、沙暴频繁,唯一的区别是,死亡沙区里还有游荡的沙变异兽,比星际的环境危险百倍。
“应对沙漠星的沙暴,最关键的是提前预判。”
王老师的声音拉回了凌砚舟的思绪,激光教鞭指向幕布上的沙暴预警装置。
“每个任务小队都会配备‘沙暴探测器’,能提前15分钟预警,此时要立刻搭建临时避难所。”
“用携带的防沙布固定在岩石或金属残骸上,地面铺上隔热垫,避免夜间低温冻伤。”
凌砚舟在心里默默补充:“光有防沙布不够,末世里我们会找废弃的车辆外壳或厚金属板。”
“压在防沙布四周,防止沙暴把避难所掀翻;隔热垫下面还要铺一层干燥的沙土。”
“能减少热量流失,比单纯用隔热垫效果好30%。”
这些都是他在死亡沙区里用生命总结的经验,是课本上没有的“实用技巧”,但他不能说出来。
“水源方面,沙漠星的地表水源几乎没有,但地下1-2米处可能有浅层地下水。”
王老师又切换出“地下水探测仪”的图片,“用探测仪找到水源后,用便携钻井机打孔。”
“再用滤水器过滤,就能得到可饮用的水。如果没有探测仪,就找岩石背阴处的沙层。”
“那里湿度大,挖下去大概率能找到湿润沙土,用蒸馏器就能提取水分。”
“蒸馏器太麻烦了。”凌砚舟心里暗自摇头,“末世里没有蒸馏器,我们会用废弃的塑料瓶。”
“装满湿润沙土,瓶口套上塑料袋,放在太阳下暴晒,沙土里的水分蒸发后会凝结在塑料袋内壁。”
“2小时就能收集到50毫升水,足够应急。而且岩石背阴处的沙层里,可能有隐藏的‘沙虫洞’。”
“顺着洞挖下去,有时候能找到沙虫储存的水分,比蒸馏器快多了。”
他低头假装翻看课本,眼角的余光扫过旁边的陆泽——陆泽正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
把王老师说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记下来,连“滤水器的使用步骤”都标上了重点符号。
凌砚舟轻轻叹了口气,他羡慕陆泽这种“纯粹的学生状态”。
不用像自己这样,每听到一个知识点,都要和末世的经验对比,还要隐藏这些“不该有的知识”。
“接下来讲冻土星。”王老师的声音再次响起。
幕布上的画面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地面覆盖着厚厚的冰层。
天空是灰白色的,远处的冰川像巨大的蓝色城堡,偶尔有冰裂的声音传来。
“冻土星的平均温度是-30℃,冰层下可能有液态水,但冰层厚度可达10米。”
“而且有大量‘冰缝’,宽度从10厘米到1米不等,一旦掉下去,5分钟内就会被冻伤,10分钟失去意识。”
凌砚舟的手指猛地顿了一下——冻土星让他想起了末世里的“极寒冰原”。
那片冰原比冻土星更可怕,冰层下不仅有冰缝,还有能破冰而出的冰变异兽。
而且极寒会让精神力都变得迟钝,但应对冰缝的方法,倒是和末世里的经验相通。
“应对冰缝,首先要穿‘防滑冰靴’,鞋底的冰爪能增加摩擦力,减少滑倒的概率。”
王老师指向幕布上的冰靴图片,“如果遇到冰缝,不要试图跨过去,要用便携冰镐固定在冰面。”
“然后用绳索搭建临时通道,或者绕路——冰缝的延伸方向通常是直线,绕路50米就能避开。”
“绕路不是最好的办法。”凌砚舟心里补充,“末世里冰原的冰缝太多,绕路会浪费大量时间。”
“我们会用冰镐在冰缝两侧各打一个固定点,然后把绳索拉紧,踩着绳索过去,比绕路快10倍。”
“而且防滑冰靴的冰爪要定期检查,冰原的冰面有‘暗冰’,冰爪钝了会打滑。”
“最好随身携带一块磨刀石,随时打磨。”他还想起,极寒冰原里呼出的热气会在睫毛上结冰,影响视线。
“有没有同学知道,冻土星的液态水怎么提取?”王老师突然提问。
目光扫过全场,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陆泽举起了手。
凌砚舟则低下头,假装在翻课本。
“用便携融冰器,把冰块放进融冰器里,通电就能融化,还能自动过滤杂质。”
陆泽的回答很标准,正是课本上的内容,王老师满意地点点头。
又补充了几句融冰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比如电量不足时要及时更换能量块。
凌砚舟在心里默默想:“融冰器需要通电,如果电量不足,就用最原始的方法。”
“找干燥的易燃物,比如冰原上的‘冰苔’,虽然难燃,但用放大镜聚焦阳光就能点燃。”
“把冰块放在金属容器里加热融化,比等融冰器充电快多了。”
这些都是末世里“没电没设备”时的无奈之举,却比课本上的方法更实用,可惜他永远不能在课堂上说出来。
理论课快结束时,王老师布置了课后作业:“每人写一篇‘沙漠星生存预案’。”
“要包含沙暴应对、水源获取、体温维持三个部分,下周一交,注意要结合今天讲的知识点,不要凭空想象。”
下课铃响起,学生们纷纷收拾东西,陆泽凑到凌砚舟身边,兴奋地说:“砚舟,刚才老师讲的冻土星冰缝应对方法,我觉得特别实用。”
“我还记了笔记,等会儿借你看?还有沙漠星的生存预案,我们可以一起讨论怎么写,肯定能拿高分!”
凌砚舟合上课本,轻轻摇了摇头,声音放得很轻:“不用了,谢谢你,我自己先看看课本,应该能写出来,就不麻烦你了。”
他不想和陆泽一起讨论——万一讨论时,不小心说出了末世里的经验。
比如“用塑料瓶收集水分”“用冰镐搭绳索过冰缝”,很容易引起陆泽的怀疑,毕竟这些都不是课本上的内容。
陆泽有些失望,但还是点了点头:“那好吧,如果你有不懂的,随时问我。”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山光有及(独山凡鸟) [古代架空] 《山光有及》作者:独山凡鸟【CP完结】长佩VIP2025-11-13完结25.55万字 7,858人阅读 350.65万人气...
- 肆意响彻(蝉饮) [近代现代] 《肆意响彻》作者:蝉饮【CP完结】长佩VIP2025.11.13完结19.12万字8.29万人气350海星文案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