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组合解散,我爆红了!(远上天山)



第96章 096 拍摄
这一场戏,岳徽的存在感要更强一些,毕竟石信山是一个更鲜明的形象,“常青”则更模糊一些。
但也正是“常青”对外展现出的面貌,让游戏的其他参与者们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前期“常青”越是平凡,后期宴欢露出本来面目时,反差感才会越发明显。
这是岳徽邀请陆煦扮演宴欢的想法。
从揭秘的角度看,陆煦并非宴欢这个角色的绝佳人选——观众只要走进电影院、看到演员表,就会明白表面上平平无奇的“常青”绝对不是路人甲。
《诡诈》是陆煦的第一部电影,岳徽郑重其事地邀请他,不可能给个无聊角色打发他。
但从故事呈现效果的角度看,陆煦是合适的,毕竟他第一部主演剧就是《识骨之途》,俞一这个角色的反差也很鲜明。
人员就位之后,游戏正式开始。
第一个游戏是解谜。
参与者们坐在轮盘桌前,听毫无感情的机械音讲述一个欺骗孤女、进而将侵吞她庞大财产的故事,甚至孤女之所以成为孤女,都来自主人公蓄谋已久的谋杀。
凶手是谁,猜对的人可以分走轮盘所指的奖品,凶手本人会得到惩罚,猜错的人则会损失一部分道具。
如果凶手获得的投票不是最多,那么,获得最多投票的人将会代替凶手受到惩罚,这个人拯救自己的唯一方式就是投中凶手。
轮盘上有很多提示。
有真有假,显然,这是考验参与者智慧的一环。
桌前此刻有八个人。
光鲜亮丽的富豪、成名已久的明星、勤奋的书呆子、舞蹈家……有人惶惑,有人冷静,也有人全身上下写满了担忧。
担忧的自然是“常青”。
坐在桌前的所有人里,他和眼前的氛围最为格格不入。
自然地,他成为了这群参与者眼中的猎物。
在演绎“常青”这个角色时,陆煦添加了很多自己的思考。
“常青”虽表现得担忧,看起来是个不通人情的书呆子形象,可陆煦不想演成影视作品里常见的那种书呆子,眼镜厚厚的,头发油得好像半个月没洗,再顶着一个巨大的锅盖头,那样太刻板了。
“常青”只是对一件事更专注罢了。
在这段剧情里,他好似根本没有料到自己会成为获得票数最多的人。
当最终投票显示他获得了足足5票之后,“常青”眼神慌乱,他根本不知道该投谁,只能向旁边人寻求帮助。
他旁边坐着的,刚好是石信山。
对方选的是邹云。
“常青”便手忙脚乱填上了邹云的名字,好似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石信山似的。
这一下,恐慌的人变成了邹云。
他正欲强撑,指责石信山鼓动“常青”,就听机械音揭晓了这一环节的谜底——凶手正是邹云。
因为“常青”投给了邹云,受惩罚的就是邹云,投给邹云的三人将获得这一关的全部奖励。
而其余人虽然损失了道具,却依然能够分到一些奖励。
这是一笔庞大到吓人的金钱,即使猜中者拿到的更多,余者所获的依然不菲。
在《诡诈》剧本中,游戏的历史十分悠久,有人在此丧命,却也有人突破关卡获得了惊人的财富,进而返回人间过上国王般的生活。
这场游戏的参与者,尽管背景不同,有人似乎一直富贵光鲜,然而,既然选择来到这里,这些人必然有着巨大的金钱缺口。
邹云还在强撑,狂笑着说惩罚都是骗人的,但下一刻,他就失去了自己的双手。
喷溅而出的血和邹云狂笑变为尖叫的声音格外可怖,但在这张轮盘桌前,一切似乎只是寻常。
游戏参与者变为了七位,唯一的变化是邹云不见了,染血的轮盘桌换了一张新的。
拍这场戏之前,陆煦嘀咕了好一会儿:“我演的戏怎么一天到晚都在死人?”
岳徽盯着他看了片刻:“可能形象上比较贴近?”
陆煦:“……岳老师,能说点好的吗?”
他虽然不是邵耀那种一眼看过去就是好人的长相,至少长得不像死神吧?
可以说,《诡诈》虽然围绕着赢钱这个游戏主题,但电影的真实主题还是玩命。
“常青”一开始是跟着石信山瞎选,而第二局游戏是“捉迷藏”式的设定,谁被找到的时间越短,谁就会送命,参与者必须找到这片区域中最适合躲藏的位置。
游戏设置了躲藏的期限——超过这个期限的,自动获得一笔奖金。
说起来似乎是骗人,可在参与者获得金钱的那一瞬,游戏内的一个屏幕会显示出他的亲人知己获得金钱后狂喜的画面,比如第一个故事里获得奖金的那位富翁,他的公司凭借奖金度过了难关,他的婚外情对象也带着儿子去国外潇洒了,而妻子默认了他们的存在,因为他重新拥有了财富。
如果不得到这笔钱,他的婚外情对象和儿子会被追债者威胁甚至杀死,妻子会和他离婚,他如今拥有的地位将不复存在。
游戏虽然残酷,却有它存在的意义。
这一轮游戏里,其他人都辛辛苦苦在躲藏,“常青”依然靠幸运度过了难关。
据他所说,这一轮被惩罚的倒霉蛋身边掉下了一个会发光的球,而拿到这个球之后,游戏方就默认他成功躲藏了。
后来揭示,这个球是游戏的道具之一,只是参与者们谁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常青”好运到爆棚,一不注意就把球握在了手中。
而在一开始,他明明是体力最弱的那个,旁人已经确定好了躲藏位置,他还辛辛苦苦地去找地方——这一幕其他参与者们都是看得到的。
之后第三轮、第四轮……自然有人察觉到了不对。
但这时候,“常青”已经逐渐露出了本来面目。
实话说,这几个游戏的设定就颇为烧脑变态,高行川偏偏要将顺序打乱,把游戏和人物的回忆进行混淆,加剧整部片子的复杂性。
但好在这些情节不是杂乱出现的,情节的排布都有其合理性。
当然,《诡诈》的演员们倒也不是光会背台词,在拍摄中,高行川和几位编剧会不断地对剧情内容进行修改,演员们同样也可以对剧本提出意见,只要能呈现出更刺激、更有趣的成片效果。
拍摄本身是干巴巴的,但成片中展现的游戏却很有趣。
作为剧中演员之一,陆煦也会经常和岳徽、和其他演员一起讨论剧本。
《诡诈》场景不多,空间很省,就是特效花钱多一些,不管是邹云被砍断双手鲜血四溅的画面,还是躲避失败者坑洞直接爆炸的场景,都是要借用特效来完成的。
不过高行川之前拍的那部电影也是低成本,在省钱这件事上,他很有经验。
《诡诈》不可能和《侠客》一样一帧帧画面慢慢磨,高行川对艺术的追求也和张治珍不同,他追求的是观众看到电影那一瞬的快感,而不是自己看到成片的刺激感。
《诡诈》节奏很快。
演员们围在一起讨论剧本的好处是,大家之前虽然没有合作拍过戏,不了解对方的表演风格,可在对剧本的理解日渐加深的情况下,演员们之间逐渐形成了默契。
岳徽很少NG,陆煦也基本不会NG,在两位主演的带动下,《诡诈》的拍摄非常顺畅。
尽管剧本中游戏的设置复杂了一些,看到当天剧本的一瞬,演员们一开始并不理解,可随着讨论的深入,游戏环节被完整地解剖开,自然地,演员们都可以更深层地解读剧本,做出不同的应对。
由于《诡诈》剧情相对复杂,陆煦每天画游戏环节图就要花不少时间,他压根没有空闲关注外界,除了吃了会《侠客》剧组的瓜之外,他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看国内外和《诡诈》类型相似的影视作品。
这一类型的电影国内拍的不多,国外却是有代表作的。
当然,陆煦也没有忘记为《18岁那年》宣传。
这部剧的热度走势稳到不可思议,从13000+到14000+,大结局这集则突破了16000+,几乎和《尸声》相当了。
“有件事大家好像都忘了,在《识骨之途》之前,剧集热度破13000+没那么容易。”
“……陆煦太火了,会让人以为剧集热度破万是常态,但是认真看每年的热度榜就知道,破万已经很难了。”
大结局那集,黄路宁匆匆跑回家的脚步和家中温暖昏黄的光线成为了这一年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画面。
大结局之前,《18岁那年》的关注度被《侠客》抢走了一点。
只是《侠客》是烂到举世瞩目,烂到热搜霸榜,一年里,能凭借一个“烂”字走天下的作品并不多,《侠客》恰好占据了一个位置。
因为陆煦,《18岁那年》和《侠客》产生了一点关联,不少观众都知道,陆煦推了《侠客》之后接的刚好是《18岁那年》。
一部是大导电影,另一部则是阵容平平的电视剧,陆煦究竟为什么那么选,在《18岁那年》大结局这天,热搜榜上的长图似乎可以窥见一二。
这天的热搜榜,有一个词条是“重来一次的意义”,还有一个词条是“黄路宁终于幸福啦”。
第一个词条里,很多观众发了落泪的表情。
而第二个词条里,有很多观众在恭喜只生活在电视剧里的黄路宁。
“那又怎样?黄路宁还是幸福啦!”
无所谓,因为黄路宁幸福就很好。

第97章 097 大结局反响
《尸声》和《识骨之途》两部剧多少带些刺激和惊悚,《18岁那年》则一路平平淡淡,以至于剧集最终热度破16000的时候,不少业内人士都坐不住了。
没追过《18岁那年》的特意把这部剧找出来研究了一遍,分析它能火爆的原因。
“……温馨是《18岁那年》的主题,剧集篇幅虽然不长,却写尽了平凡人生活中的点滴。在看这部剧的过程中,我的视线始终被黄路宁牵引着,希望他的改变能有意义,希望爱他和他爱的人能够幸福。”
“电视剧未必要轰轰烈烈,但一定要有打动人心的点,大结局已经过了好几个小时,可我脑海中依然在回味黄路宁一家人相处的日常。”
“结局太温馨了,让我在这个冰冷的世界里体会到了一点暖。”
多数网友的点评虽然不够专业,却给人一种感觉——黄路宁就是生活在他们身边的某一个人,这个人回到过去,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细细说来,那也不是什么巨大的改变,没让地球停止转动,没让科技一日千里,可在看到这个人故事的日子里,心总是暖洋洋的。
“我爱陆小狗演的每一部剧!”
“现在《18岁那年》是我心里的top1了!”
“对比《18岁那年》和《旭日初升》,选对演员真的不一样。”
《旭日初升》惨败后,剧组忙着甩锅给金木,谁都不想为剧集的失利负责。
客观来说,《旭日初升》的剧本绝对不比《18岁那年》差,甚至金木为前者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比后者更多。
可结局却截然相反。
不止如此,就算《18岁那年》大爆了,剧组上下也没有人抢功。
穆迁在微博里感谢金木的创作,感谢陆煦、韩霄和周琳等演员的努力。
金木则感恩演员们把文字转化为深刻的故事。
正在《诡诈》剧组拍摄的陆煦则写了一篇关于黄路宁的长文,他说自己先被《18岁那年》的故事打动,之后才发现这个剧本是金木创作的。
“平凡角色演绎的难点在于距离感,我一直设想,黄路宁是生活在我身边的某个人,某天我下楼吃饭,会遇到在隔壁饭桌狼吞虎咽的他,会遇到他地铁角落打盹的他,也会遇到因亲人的离世而泪流满面的他……”
陆煦很少写出这么感性的文字,这条微博发出来之后,立刻被《18岁那年》剧组其他人转发了。
“我超爱黄路宁的!”
“作为观众,喜欢的角色被演员如此珍惜,这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再想想隔壁《旭日初升》,我都不想说……”
《旭日初升》都是很久之前的剧了,可就是因为和《18岁那年》的几位主创都有关联,剧集又被拉出来批了一顿。
某家营销号甚至还取了“同一编剧、不同演绎”这个标题,把陆煦和顾思年的演技进行对比。
可以说,对比相当之惨烈。
顾思年气到摔碎了几个杯子:“到底有完没完!”
他也就《守望者》和《旭日初升》两部剧扑了而已,好像他这辈子都被打上耻辱柱了似的。
“我再扑,也没有《侠客》扑吧?”顾思年发起了牢骚,“这热搜会不会是野海经纪买的?”
以顾思年对陆煦的了解,陆煦基本不会干这种事,他的经纪公司飞扬演艺则未必,不过眼下《18岁那年》正火,剧集自身的热度就足够了,没必要通过踩《旭日初升》提升影响力。
《旭日初升》好歹也是金木的剧。
顾思年左思右想,感觉《旭日初升》的黑热搜很可能是野海经纪买的,毕竟《侠客》扑出了一个惊天大坑,野海经纪在通过这种方式转移大众的关注度。
经纪人也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因为过了一晚,不仅《旭日初升》重新上了热搜,连#顾思年陆煦 演技对比#这个tag都出现在了热搜榜上。
顾思年:“……有这钱怎么不去给《侠客》补票房呢?”
顾思年这人原本就有些暗搓搓的,在Verse的时候如此,Verse解散后依然是如此。
他默默晒出了《侠客》同日上映的喜剧片和悬疑片的票根:“都是我喜欢的故事!”
顾思年的用意,野海经纪自然体会到了。
章澈不喜欢的人由Verse的陆煦增加到了Verse全员。
虽说谢青扬和孟钦没有惹他,但在他心里,Verse没有一个好东西。
《18岁那年》是在8月下旬播出,刚好踩在了第二年星辰奖评比的时间节点上,剧组第一时间给陆煦报名了最佳男主。
《尸声》同样给陆煦和邵耀报名了男主,但相对来说,两位主角在剧中的存在感远不如黄路宁。
从星辰奖开放报名开始,电视剧论坛上就陆陆续续有人发预测帖。
【押一个陆煦这次拿最佳男主。】
【黄路宁一出,陆煦离星辰视帝还远吗?】
放在以往,一讨论到奖项的话题,年轻演员都被排除在名单中,之前章澈几次冲星辰奖,论坛网友大多也持不看好的态度。
但自从陆煦提名《天子》,网友们的态度在逐渐发生转变。
就算陆煦没能靠俞一一角拿下最佳男主,可在网友们心目中,他在《识骨之途》中的演绎并不比岳徽逊色太多。
——话题自然而然从星辰奖最佳男主预测转移了到对《诡诈》的期待。
看好陆煦拿星辰视帝的论坛网友有很多。
首先,这一年间,比《18岁那年》影响力大的剧集几乎没有。
其次,陆煦去年没拿奖的两块短板已经补齐了——一是年龄,今年他依旧年轻,却已经入围过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各一次,资历足够了,二则黄路宁是一个又温暖又正能量的角色,剧集上线之后,各官方平台就多次分析过这部剧。
某位网友更是把自己的昵称改成了“今天陆煦拿星辰奖了吗”,宣称陆煦不拿奖他就不改名。
《诡诈》还在拍摄中,可因为最近关于陆煦能不能拿星辰奖的讨论十分热烈,高行川和岳徽已经考虑好电影上映的时间了——就定在星辰奖颁奖典礼前后。
陆煦能拿奖,《诡诈》就是星辰奖视帝的第一部电影。
陆煦如果拿不了奖——至少会有提名,也一定会有很多观众替他抱不平,对《诡诈》剧组而言,这无疑是吸引观众的一种方式。
陆煦:“……能不能别把利用我说得那么冠冕堂皇?”
“这叫利用吗?”岳徽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脸正气浩然,“这是咱们身为演员的义务。”
陆煦在《诡诈》剧组签的不是固定片酬,而是分成合同。
虽然陆煦是第一次拍电影,可他的知名度摆在那里,剧组不可能只给他普通影坛新人的片酬。
但实话说,《诡诈》剧组没有很多钱。
投资都是岳徽拉来的,众所周知,拍电影非常烧钱,哪怕《诡诈》已经很节省了,剧组依然负担不起两位主演高昂的片酬。
所以岳徽和陆煦签的都是分成合同,电影票房越高,演员分红越多,用岳徽的话说,他和陆煦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陆煦:“……我没准备。”
这种上了贼船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对陆煦而言,《诡诈》比《侠客》好的点是,剧组拍摄期间相当低调,没有一早急哄哄放出各种宣传爆料,也没有宣称自己要拯救某个式微的题材。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