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天下为棋 (闭门造車)



史湘云在屋里胆战心惊了好半天,这才听见门口有动静。他还以为丈夫要进来了,却没有想到,公爹在前头喊了一声,丈夫把东西放进了隔壁的书房,转身就走了。

又过了好些时候,史湘云这才听到有人开锁的声音。

史湘云一下子站了起来。

看见丈夫站在门口,史湘云的眼睛一下子就模糊了。他觉得自己受了大委屈,他以为丈夫会跟贾宝玉一样,看到他流泪了,就会过来哄他。

实际上,胡三郎,不过是看了一眼史湘云,就在边上坐下了。

“娘子,他们说的可是真的?”

史湘云的脾气一下子上来了:“你既然尽相信他们,又何必来问我?”

胡家三郎立刻就不说话了。

老实说,如果不是史家拿恩情说话,胡三郎还真不想娶史湘云。齐大非偶这个典故,胡三郎还是知道的。哪怕史家偷偷地告诉他,这门亲事是史湘云自己决定的,也不能让胡三郎安心,反而更加让胡三郎的心里更加不安了。

他觉得,史湘云要嫁给他,绝对是有事情,而且还不是小事。

胡三郎是读书人,又是在书院里面的,甄家出事儿的时候,他还跟同窗们讨论过这些事情。胡三郎的看法跟村里人不一样,反而跟贾母的想法有些相近。在胡三郎看来,史家现在是败落了,可史家的人脉还在,史家的家产是没了,却不是一贫如洗、什么都没有了,甚至史家还是荣国侯府的正经亲戚。

从某些消息灵通或者说是脑洞巨大的同窗的嘴里,胡三郎知道了太上皇跟当今万岁争锋的事儿,胡三郎甚至还隐隐觉得,史家是故意借着这事儿躲开风头呢。

抱着这样的想法,胡三郎越发觉得自己配不上史湘云。哪怕史家现在是庶民了,可获罪的是史湘云的叔叔婶婶,不是史湘云的父亲,现在史家两位老爷成了平头百姓,可史湘云依旧是前保龄侯仅存的嫡女。

所以,家里要他拿主意、处置史湘云,胡三郎是不敢的。

胡三郎也知道自己的两个嫂子,大嫂仁厚,当不得二嫂嘴巴刻薄还带着一双红眼病的眼睛,看到父母体谅自己的妻子、让妻子吃白米饭。只怕这个二嫂心里是不服气的。

胡三郎曾经跟翠缕打听过妻子的喜好,从翠缕的口中,他得知了许多事情,比方说,史湘云不喜欢白米饭,在荣国侯府里,用来熬粥的米是碧粳米。当然。这也是用来熬粥的二十多中米中,史湘云比较喜欢的一种;而荣国侯府里用来煮饭的,则是胭脂米。

胡三郎知道碧粳米和胭脂米。碧粳米且不用说,这天底下吃得起胭脂米的人家屈指可数。因为到目前为止,整个大齐,也只有少数几个皇庄上种了胭脂米。可翠缕就告诉他。贾家的老太太多年来,每天都吃胭脂米。而一直跟着老太太住的史湘云在荣国侯府里的时候,吃的也是胭脂米。

胡三郎根本就不敢想象,妻子未出嫁前,过得是何种金尊玉贵的日子。又如何会要嫁给他。

胡三郎认为,自己从来没有跟史湘云见过,自己也没有这个魅力。能够让公侯小姐折腰。甚至在听家人说,史湘云是因为贾宝玉另娶才嫁给他的时候。心里甚至还有几分窃喜的。

直到他听说翠缕翻墙去找贾宝玉的事儿。

胡三郎这才想起来,贾宝玉的庄子距离这个村子并不是很远,也就十二里的样子。

胡三郎不敢问妻子,他的心中是不是还念着贾宝玉,也不敢责罚妻子,那会让自己的家人跟自己一起背负上忘恩负义的罪名。

胡三郎受了家里的大恩,是祖父将自己的棺材本拿出来,是父亲和兄弟们没日没夜地种地、打零工,是嫂子和妹妹们没日没夜地做活才供得起自己读书,才让自己考中了秀才之后,还能去书院读书。

胡三郎不能看着这样的家人因为自己而背负上忘恩负义的名声。

胡三郎忽然站了起来,道:“我会从书院退学,然后在村子里教小孩子读书识字。你,……”

胡三郎最后到底要说什么,史湘云已经不想听了,他一下子跳了起来,抓着丈夫的衣领尖叫道:“你说什么?!”

胡三郎不得不弯下腰,深深地看着史湘云的双眼道:“我会一边教书一边攻读。”

史湘云高声道:“可是,可是你读书的天分很好,你在书院里的功课也很好。来年,来年你说不得就是举人了。”

胡三郎道:“我是你的丈夫,本来就应该养你。可是,我不但不能养活自己的妻子,连自己也需要父母家人辛苦劳作才得以进书院读书。如今,又因为我的婚事,闹得阖家不宁,我又有什么脸面拿着家人用血汗换来的银钱去书院?”

史湘云又是心慌又是害怕,居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丈夫。

果然,过了不久,胡三郎就从书院退了学,因为胡家村已经有了蒙学堂,胡三郎还是在这个蒙学堂里面的启蒙的,当然不可能跟自己的蒙师抢饭碗。所以,胡三郎去了二十里地外的隔壁村子教书,一个月只回家一回。

胡家没有分家,胡三郎的收入自然是交给父母的,一年二十两银子的束脩,史湘云一点儿都摸不到,心里难免有些不平衡,脸上自然也带了些出来。

胡三郎在蒙学堂里教书,除了束脩之外,村子里的人还经常送些鸡蛋、腌肉、米面之类的东西给他,胡三郎知道妻子吃不惯家里的伙食,这些好东西,他都一样不落地送了回来,一半交给家里,一半给妻子改善伙食,自己又接了抄书的活计,得了银钱,交给史湘云,让史湘云买花儿戴。

乡下的孩子都知道读书不易,家里能供得起自己读书,都是花了大代价的。因此胡三郎在教书上并不需要十分费心。可是他把好东西给了家里,自己吃到嘴里的自然就少了,加上他又接了抄书的活计,未免经常熬夜,虽然年轻看不出来,可这底子却是一点一点地上来了。

史湘云嫁过去的第三年的农忙时节,胡三郎回家帮忙,不想晚上吹了风,当晚就发起烧来。

那年翠缕本来是要被卖掉的,最后还是应史湘云的恳求,送回了史家,为此,史湘云跟婆家人彻底离了心,可是在史湘云的心中,丈夫还是好的。可是史湘云到底不会照顾人,最后还是只能把婆婆请过来。

经过大夫的诊断,胡三郎是气血两亏,日后竟然是受不得劳累,需要仔细调养,甚至连子孙都会有碍。

这下子,史湘云可真是懵了。

史湘云的婆婆何氏更是对史湘云厌恶到了骨子里,认为这个儿媳妇好吃懒做,平日里一点活计都不干也就算了,连丈夫都照顾不好。

因为胡三郎这个病,受不了劳累,自然不能继续坐馆,自然也不可能继续教授学童,这一年二十两银子的进项自然是没了,还要家里花费大量的钱财给他调养身子。史湘云的公公婆婆是心疼儿子的,可他们又不是只有胡三郎一个儿子,他们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待嫁的女儿呢。更何况,这两年史湘云不会做人,跟两个嫂子素有嫌隙,跟小姑子也不和,这可是村子里众所周知的事儿。

因此,胡老爹请了中人来,分了家。房子、地等家业一共分成五分,他们两个老人一人一份,三个儿子也是一人一份,至于银钱什么的,等两个老人百年之后再分。

胡家二嫂虽然对此颇有异议,可是一想到胡三郎以后就是痨病鬼、药罐子了,也乐意不用背这个负担。

史湘云这才知道他坚决不认错是多么要命的事儿。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后悔也是迟了。

史湘云到底是正经的古代闺秀,不可能抛下自己的丈夫一走了之。他盘算了两天,又跟丈夫商量之后,用自己陪嫁的银子另外起了大屋,买了四个十岁左右的女孩子在家里做活,又将自己的陪嫁清理了一回,那些压箱底的银钱,他直接换成了田地,然后租给村子里的人。

因为村子里有两家人租赁了史湘云的地,在人前倒是不说史湘云的坏话,也不许别人说史湘云的坏话,史湘云的丈夫在史湘云的照顾下,气色也一点一点地好起来,直到史湘云二十五岁的时候给丈夫生了儿子,史湘云才得到婆母的原谅。

只是这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正文 第十五章第七十节 贵客

</script> 就在史湘云定下婚事还没有正式出门子的那段日子里,商氏为贾琏生了一个儿子。抱着新生儿,商氏着实松连累一口气。

他生了儿子,就有理由堵住外面的嘴,也不需要跟别的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了。

就连贾赦和贾琏都十分高兴。

贾赦高兴的是后继有人。这些年来,为了贾琏的婚事,他是千挑万选,看谁家的女儿都觉得不合适,结果把儿子拖到二十六七岁上。好在这些年的等待是值得的,至少,无论是处世还是为人,商氏都十分出挑,却又正好不会压着贾琏的风头,也不会让家里的几个女孩子觉得拘束。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