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拍完照片,上次负责化妆的工作人员和徐香娟闲聊了一句,“没想到你们家孩子都那么大了,看不出来,还以为是新婚夫妻。”
徐香娟:“岁月不饶人,大女儿都五岁了,我也快30,长得不着急而已。”
“的确是不着急了,看着明明是小年轻。”
徐香娟:“孩子转眼都要大了,等再过几年,孩子长得快,我们俩也老得快了。”
徐香娟和人家聊了几句,带着一大两小离开了。
出去照相馆,周程宁一手抱着牛牛,一手牵着爱人的手,对爱人刚才聊天的内容感触颇深。
虽然他已经30岁,但他的人生真的很圆满,他不敢想象没有遇到爱人,他的30岁会怎么样……这种还是不要想象了,他有爱人,儿女双全,日子幸福,这些都非常好。
徐香娟另外一只手则是牵着瓜瓜,她站在全家的中心位置了。
瓜瓜离开照相馆才开始叽叽喳喳起来,问妈妈这个那个,看到许多照片,又知道照相是什么意思之后,决定回去和小伙伴好好吹一顿。
今天电影还是一部武打电影,和上次的不一样了,为了防止牛牛大喊大叫,牛牛被徐香娟抱在腿上坐好。
徐香娟给瓜瓜买了票的,瓜瓜有自己的位置,此时正坐在位置上专注看着电影。
瓜瓜并不懂上面播放的是什么,但不妨碍她觉得新奇,今天一直在见识新事物。
徐香娟没办法控制牛牛不叫,只能控制牛牛不叫那么久,当牛牛开始叫了,她就马上去阻止。
电影她看不下去,时时关注着牛牛,怕牛牛叫起来影响别人。
今天休息日,小情侣来看电影的比较多,他们一家算是比较另类了,夫妻还带俩小孩过来。
看完一场电影,除了徐香娟,一大两小都在回味,牛牛一出电影院,又大喊大叫表达自己的兴奋。
出去电影院了,徐香娟就不大管牛牛,他高兴多喊几句也没事。
反正大街上小娃娃叫大家也见怪不怪。
中午还是在那家老字号饭馆吃饭,同样是等了好一会儿才等到。
今天点了红烧鱼、酱烧茄子、平菇炒肉、一碗小米粥、四碗米饭,这次看电影没有吃东西,徐香娟正饿着,可以吃一碗米饭,瓜瓜慢慢吃也能吃掉一碗,两碗给阿宁,小米粥则是给牛牛的。
牛牛一上午都处于兴奋状态,到了吃饭时间倒是累了,被爸爸带去把尿之后,坐在爸爸腿上没有动。
就小脑袋在动,看看周围人挤人的热闹场景。
“小徐?”
“赵姐,你也在这里吃饭?”徐香娟转身望向声源,果然是赵慧竹。
赵慧竹和她先生还有孩子一起过来吃饭的,见到坐在位置上的一家人,又不太确定是不是小徐一家,现在确定了。
赵慧竹:“对,这里味道还行,我们一家偶尔会在休息日过来。”
两家人邻桌坐的,刚来的时候人太多,赵慧竹也没发现徐香娟一家人,等有位置坐下来,才注意到邻桌。
和赵慧竹聊话,徐香娟这桌的菜先上来了,赵慧竹就让她先去吃饭。
今天带牛牛出来,徐香娟给牛牛套了件小罩衣,小罩衣还不够,围嘴也给他戴上了,中午吃饭就能放心喂。
比起小米粥,牛牛更感兴趣桌面上的菜,徐香娟就把茄子喂给牛牛吃,喂牛牛吃饭的时候也给瓜瓜夹菜,要瓜瓜专心吃饭,不要四处看。
周程宁时不时往爱人碗里夹肉,让爱人多吃几口饭,别光顾着喂牛牛。
徐香娟应好,但还是先喂牛牛,等牛牛喂饱了,她才开始吃饭。
现在已经四月份,天气转热,饭菜没那么容易冷下来,吃着味道还是好的。
和赵慧竹聊天,徐香娟知道她之前几个月都外出学习去了,领导班子学习,基本是去学习经验,因地制宜,借鉴地方管理的好办法,毕竟别的地方作为示范,作为优秀,管理办法都是有可取之处的。
赵慧竹还说毛董村还是县里的重点村,之后会去毛董村,可能跟着领导,可能跟着同事,到时候还能去她家吃个饭。
徐香娟趁机宣传了一下自家的城乡小饭馆。
副县长的领导,等级肯定更高,虽然不指望人家过来吃饭,但宣传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
没准以后她家小饭馆还能当个德早镇“标志”。
今天大半天下来,两个小孩回家路上就睡着了,徐香娟和周程宁两个大人没有小孩子们累,但也没多轻松。
徐香娟:“下次我们俩去县城,不带小孩了。”
“嗯,娟,就我们俩。”
因为孩子睡了,徐香娟也没折腾去爷爷家里,直接回了自家。
现在并不晚,虽然下车之后牛牛和瓜瓜都醒了,但到家里,徐香娟还是让他们去睡觉了。
“娟,好美。”周程宁看着照片,顿时被惊艳了。
“嗯,真人就在你眼前呢。”徐香娟也准备要先睡会儿,她也有点困的。
爱人已经躺好,周程宁把和爱人的结婚照小心夹在他的日记本里,关上门,拉上帘子,跟着躺在床上,“娟,你这辈子是不是来报恩的,我是书生,你是被我救起来的……”
徐香娟:“你想什么呢?我是妖吗?怎么就不能你是妖,我是人,你刚好救了我,我来报恩。”
她应该是做了好事才能回来。
周程宁:“也有可能,我本来是下凡历劫,但遇到救过的人,也就是娟,娟要报答我……娟,我不喜欢报答,报答听起来不太有感情。”
徐香娟无奈:“你是妖哪来的下凡历劫?好吧,不是报答,就当做我爱上你,要以身相许好不好?”
周程宁:“好,以身相许。”
“大白天呢。”徐香娟还是嘴上说,但身体并没有抗拒。
“牛牛睡了,娟你不用担心的。”
“…嗯,随便你。”
...
城乡小饭馆开业第一天,徐香娟大早上点了鞭炮,是小鞭炮,有动静,但动静没那么大。
也是有人才点的,如果大家都还在睡觉,那是扰民了。
第一天依旧要搞活动,搞包子馒头的,卖的大小是家里以前做的大小,价格也一样,今天是买一对送一个小馒头。
包子馒头都是五毛钱一对,意思就是花五毛钱能送个小馒头。
小馒头也有徐香娟的拳头大小了。
早上买包子馒头的人还是有的,徐香娟跟自己妈在外面卖,自己爸在厨房间里头盯着火。
蒸笼都搬过来了,包子馒头可不会停卖。
丁丽知道今天城乡小饭馆营业,特意过来捧场,正好单位派她出来,她早上有任务去上班早,早饭都来不及吃,“婶子,给我来俩豆腐菜包子,娟,再给我烫碗青菜粉丝汤,在这里吃。”
门口放着菜单,早上供应,中午供应,下午供应。
包子馒头早上有,另外备注了如需大量馒头请提前预订,早上还有青菜/酸菜粉丝、青菜/酸菜米线、青菜/酸菜手擀面,都是两毛钱一碗。
丁丽还是第一位在里头吃的客人,吴彩凤拿盘子装了俩包子过去,徐香娟去厨房间里头烫青菜粉丝。
青菜粉丝早饭的量自然没有午饭晚饭这种足,但配上包子馒头完全能吃饱。
早上的汤料清淡但不至于无味,毕竟汤也是专门熬出来的,适合早上的胃口。
因为小饭馆里头有人坐着,有几个不急的客人也相继进去吃早饭。
进去桌子上可有醋和辣椒酱还有纸。
也有客人不买包子馒头,就过来吃两角钱的面。
不管吃什么,只要不是闹事,真的想吃,徐香娟都会好好招待。
镇上饭馆不多,但也不止她一家,她种类和味道上取胜还不行,服务态度还得好些。
麻辣烫搬到新地方会再做一个月,等五月份就换成凉皮凉面,凉皮应该是目前除了包子外的“销售”王了。
麻辣烫生意虽然也还行,但明显没有凉皮好。
这里没有冰橱冰柜,菜很难存住,麻辣烫又是需要菜的,每天买那么多不现实。
招待完一波客人,暂时没有新客人了,徐香娟去看厨房间的菜。
为了透气,厨房间的两个门都开了,两个门都开了,早上倒是比家里厨房间要舒服,平时散热也比家里快点。
今年是能通电的,到时候家里店里都得装上风扇。
牛牛在厨房间坐自己椅子上,出于安全考虑,牛牛的椅子放小门边了,那里没什么锅碗瓢盆,不怕小娃娃磕着碰着。
牛牛想下去的话,如果妈妈不在里面,就要外公把他抱下去。
他能走路,可以去找妈妈,只是平时被爸爸抱习惯了,不太记得走路是怎么走。
早上一家子都起很早,周程宁和瓜瓜也是早早跟过来,在这里吃早饭,吃完早饭被赶回学校/幼儿园。
阿宁想帮忙,徐香娟不许,让他赶紧回学校,学校工作才是他的本职工作,家里的他休息日可以过来帮忙。
瓜瓜则是因为见到家里小饭馆完工后的模样,不舍得走,甚至不想去幼儿园了,早上还是徐香娟亲自送瓜瓜去幼儿园的。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