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其实非常害怕,两岸统一之后,老夫人会失去对生活的热情。人是靠内心的追求支撑着生活的,尤其年纪越大,身体越不舒服的时候,假如没有精神支撑,生活就变得极为苦闷。
现在好了,老夫人又恢复了活力,她找到了更永恒的事业,或者说她又重新开始自己最为关心的妇女儿童事业。
王老太太在旁边笑:“就是呀,您做的贡献,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您不仅仅是夫人,也是我们的副主席,我们妇女儿童事业的开拓者守护者。刚才您说的少年宫的问题,我们都觉得很有道理。我们要尽快恢复少年宫跟儿童剧院的正常工作。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工作做不好,未来就危险了。”
她笑着招呼余秋,“正好,你也过来帮忙看看,我们选了一批剧目,准备后面在儿童剧院重点上演。”
余秋赶紧走上前,仔细看看这些剧目,什么《飞向星星世界》、《马兰花》、《双双和老虎》,顿时满脸大窘。
这些剧目,她一个都没听说过。要是什么《阿凡提的故事》或者《大闹天宫》之类的,她还能跟着掰扯两句。
王老太太流露出失望的神色:“看样子,你们不记得了。早10年前,这些剧经常演的。”
老夫人也叹了口气:“好多年了,到现在差不多有9年了,孩子们忘光了也是正常的。”
胡二姐倒是兴奋起来,立刻比划给老人看:“记得,怎么不记得?那时候我们一块儿去少年剧院看。还有《同志们和你在一起》、《雪女王》。”
说完之后她后之后觉得想要咬舌头,她怎么能讲酥连的剧呢。那可是苏修,是要犯大错误的。
王老太太却鼓励道:“好东西还是好东西,酥连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我们要加以甄别,吸收发扬优秀的外来文化。”
既然还有人记得,那就代表应该还是有观众的。他们的想法是文化一代代传承。当年的小观众们现在已经长大成人,孩子差不多就是他们当年的年纪。
假如父母跟孩子一块儿看剧目,肯定能够勾起很多关于往事的回忆。
胡二姐不好意思起来,扭扭捏捏的:“我没孩子,我还没对象呢。”
王老太太高兴得直点头:“很好,响应国家号召,晚婚晚育,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社会生产建设中去。”
老夫人笑了,还抓着胡二姐的手,仔仔细细地看:“你就是胡二姐吧。”
胡二姐有点儿尴尬,她有名字的,她叫胡洁。
每次余秋叫她胡二姐的时候,她总觉得这人有别的含义。
王老太太也笑着看胡二姐,点头夸奖道:“很好,这次抗震抢险救灾,你们做的都很好。苔弯同胞看到了也很受感动,我们革命同志的后代不是阔少爷娇小姐,而是时刻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者奉献者。”
胡二姐叫这一顿夸搞得有点儿找不到北。
她脸涨得通红,倒是难得谦虚起来:“哪里有,没有的事,我也没做什么。”
她从头到尾就给人打下手,洗衣服,收拾屋子。真说要为人民服务的话,也就是给个大肚子接生了。最后她还不知道该怎么断脐带,被余秋狠狠地训了一顿。
老夫人却在笑:“你怎么就没做事呢?人家都拍了照片,给你上报纸了。”
胡二姐心中警铃大作,拍照片,拍的什么照片呀?
天啦!这些天她灰头土脸的,都顾不上梳妆打扮,怎么能让她这样的形象上报纸呢。
待到她看见王老太太拿出的报纸时,可怜的胡二姐嘴巴一撇了,又要当场嚎啕了。
太过分了,怎么弄这么丑的照片。当时她哭得太过于厉害,连眼睛肿着,一张脸也跟发面馒头似的,完全不上相。
王老太太跟老夫人却都高兴得很:“你很好。你父母把你们姐弟教育的都很好,都是非常出色的年轻人。你弟弟在杨树湾做的很不错,你这个姐姐也是有样子的。”
余秋扫了一眼报纸,发现上面是繁体字,再看报道的内容,她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二小姐真是送了胡二姐一份大礼。在文章当中将她夸得天花乱坠。
什么系出名门却艰苦朴素,主动要求去最艰苦的乡村参加建设。意外碰上灾难明明人已经后撤,却因为担忧灾区群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又毅然决然地重新投入到灾区抢险救灾工作中去。路遇受灾群众,她主动救助,还将自己的棉袄给孩子当包被,并且拒绝军人送给她的衣服,理由是军人还要继续在外头抢险。
虽然事情好像是那么个事情,可是叫二小姐笔墨春秋一番之后,余秋总觉得有哪儿不对劲。
她简直要不认识自己身边的胡二姐了,她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居然跟一个雷锋式的好同志朝夕相处了。
老夫人笑着点头:“一直夸你呢,说你这样的才是真正的革命后代。也许身上有点儿娇气,但是碰上大事,你立刻就能立起来。”
胡二姐才不承认自己娇气呢。她举起两只手认真地强调:“我也劳动的,看我的手上都有老茧的。”
老夫人跟王老太太都笑了起来。
王老太太轻轻拍她的手:“你要好好保护这双手,跟着小秋大夫好好学,将来肯定能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多学习多做事,后面的妇幼保健工作你也要好好参与,争取多做出点儿成绩来。”
何东胜进了屋之后,一直没有插上话的机会。
此刻看见王老太太跟老夫人都在夸奖胡二姐,他心里头有些不是滋味。
要说起奉献辛苦,小秋比谁都辛苦,结果受表扬的人却只有胡二姐。
何东胜替余秋委屈,又不好开口说什么,只能目光柔柔地看着自己的女友。就算没有领导的肯定也没什么,他知道小秋很好。
王老太太却像是终于注意到了何东胜,朝他点点头,示意钱同志过来领人:“你去那边吧,你的朋友小林大夫也在呢。你们可以一块儿说说话。”
她拉着余秋的手,笑道,“小秋要跟我们一块儿讨论灾区妇女儿童生活保障的问题。”
这一次政府虽然没有直接呼吁国际社会援助。但是妇女儿童保护协会却看得出来,请求国际社会帮助受灾的妇女儿童。
从灾情发生开始,海外华人团体以及港澳台同胞都伸出了手,为灾民募集了大量物资。因为临近春节,大家共同的口号就是中华儿女过大年。
何东胜这才心里头舒服些,看样子夸小孩子是一回事,做事是另一回事。
他朝两位老夫人点头,笑道:“那我先过去了。”
钱同志领着何东胜直接往旁边的屋子走。还没有进门,何东胜就听到了林斌满怀忧愁的声音,就算还没见到人,何东胜也能想象他整张脸皱成一团的样子。
“他让我转告您,这句话可以公开说,上报纸也可以的。中苏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并肩合作的亲密战友,现在中国也不曾关闭双方的大门。”
何东胜愣住了,完全想象不能。前头小秋还开玩笑说要在黑河设立经济特区,好与酥连加强贸易往来,结果老人家居然更进一步,直接释放信号,表示双方可以缓和改善关系。
谁都知道当年酥连威胁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所以中央才提出深挖洞广积粮。
为什么国家在粮食总产量并不高的情况下,每年都要收那么多粮食入粮库,很多甚至白白放坏了?
因为那都是储备粮,他们要做好随时打仗的准备。
虽然从1969年过后,双方没有再传出交火的消息,但是大家伙儿都清楚北方有一头恶狼,随时可能狠狠地咬他们一口。
现在,又要恢复到中苏友好的时代了吗?
王老先生似乎笑了起来,因为林斌正在抱怨:“您也笑了,我都满头雾水呢。”
钱同志轻轻敲了门,将何东胜带了进去。
王老先生果然脸上带着笑容。
他的对面除了林斌以外,还有位穿着灰色列宁装的中年男人,这人是是生面孔,面上也是笑。
王老先生抬头见到了何东胜,立刻示意他过去,笑着问道:“你辛苦了,坐下来歇歇。”
然后他又示意林斌的方向,“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何东胜只听了只言片语,哪里敢胡乱猜测。他放下了手里头端着的茶杯,赶紧应对:“对这情况,我不太了解,只能胡说两句。我以为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是在敲山震虎。”
王老先生笑得愈发厉害,心情可以说是颇为愉悦。
虽然他们刚刚遭受了地震,两个县城几乎被夷为平地,人民遭受了很大的灾难。但是,经过政府跟群众的共同努力,他们已经将损失减少到了最低点。
现在说起主席的奇思妙想,他也是笑容满面。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这其实是个阳谋,就是在告诫美国,自从1972年双方接触之后,随着那位总统的下台,美国新政府同中国建交关系步伐实在太缓慢了。
这种缓慢已经引起了中方的不满,他们必须得让对方知道,在目前的局势下,中国并非只有美国一个选择。
毕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同酥连是亲密的战友关系。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双方虽然存在边界矛盾,但这个矛盾也是在意识形态发生冲突,双方关系恶化之后矛盾才被强化起来的。在此之前,两国人民在边界都是自由来往的,并没有产生剧烈的冲突。
现在,苔弯已经绕过美国,干净利落地完成了双方的和谈统一问题。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