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喊人帮忙拉玻璃罩回来,走到店铺门口,就被摇身一变的店铺给怔住了,他走之前明明只刷过墙壁漆,桌子凳子和灯具倒是买回来了,但都没有摆置妥当,乱七八糟堆在地上。
眼前的熟食店铺,蹭亮得能照出人影的玻璃门,走进去,一眼便看到小巧正方形,只容纳两个人坐的用油漆刷成乳白的桌子靠墙摆设,一张桌子搭配两把黑色油漆刷过的凳子,每张桌子都摆一小盆桂花,整个店铺都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原本白皙的墙壁,被她们用粉色的粉笔画了各种关于桂花酿肉这道美食的图案,有朵朵娇小的桂花,有好似成群的蜜蜂、蝴蝶,还有装桂花酿的大酒坛子,酒坛旁边画了一个老仙翁,喝得酩酊大醉,将手中的酒壶都弄翻了,王俊杰一看这些画便感觉这酒坛的桂花酿相当好喝,有一股想尝尝的想法。
店铺灯光是是垂吊式,鹅黄色的灯光让人有一种沉浸在温暖之中的感觉。
还有,长方形的柜台如果按照王俊杰被人意思肯定要摆置在门口,今天走之前还特意跟王红霞交代要这么摆,也觉得没有比摆在门口更合适了。
但是现在看到用黑油漆漆过的木制长形柜台摆在店铺最里面,并在柜台上摆了多瓶装了桂花酿的酒瓶,再有鹅黄扥光笼罩着,让人有一种迫不及待购买的念头,这么漂亮的颜色,味道肯定很醇,唇齿间飘出那份清香,那种感觉,应该是这辈子最难忘的美味。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装修店铺也是一个道理,王俊杰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个温暖又诱人的熟食店竟然也有自己的份。
王红霞按照李小琴交代的,把竹子用刀具削成片状,再用黑笔在竹片上写了桂花酿的价格,又找绳子系起来,挂在酒瓶上,做完后朝店铺门口走准备洗手,看王俊杰正在店铺门口站着发呆,她抬手在他面前晃了晃,喊一声,“俊杰?”
王俊杰没听见。
“俊杰?”
王俊杰回神儿,“红霞,这是你布置的?”
王红霞说:“我哪有这本事,是小琴,她一边指挥,一边跟我联合布置的,你怎么才回来?玻璃罩呢?”
“买了,在那边。”
王红霞看过去,两块玻璃罩正安然摆在店铺门口靠墙的位置。
王俊杰一边走进店铺,一边忍不住惊叹,“这也太舒服了吧,这档次,要坐在这里吃东西可比国营饭店还舒服。”
李小琴拿抹布从柜台底下钻出来,听到这话笑着道:“那是你没有见过沿海地区的熟食店铺装修,比这还舒服咧。”
“玻璃罩买回来了,就在外边,装上去这就可以开业了吧。”王红霞进来说。
李小琴摇摇头,“不,还差一样,必不可少的一样。”
第三百九十三章 冤家路窄
王红霞和王俊杰对视一眼,一脸茫然地望着李小琴,“是什么?”
李小琴说:“招牌。”
甭管开什么店铺,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店面门头,也就是招牌,好的招牌也是一种有效的广告形式,能让客人看到招牌,就知道店铺是做什么的,有什么样的美食。
而且招牌不能花里胡哨,得简洁,得让人一目了然。
李小琴把想法跟王红霞、王俊杰说,然后三个人拉凳子坐下来,拿笔和本子分别把自己觉得还行的招牌名字写下来,再一块儿商量以排除的方法去筛选,筛选来筛选去,都觉得桂花酿肉就这四个字就够了,末尾加老字号三个字。
王俊杰作为男人比两个女娃都耐劳,拿着敲定的画稿,匆匆赶往家具店去订做。
这年代的门头招牌很少有喷绘,发光字,霓虹灯,led炫彩屏等材料,材料是有,不过得跑到市区购买,李小琴想做这么一种门头招牌,但时间急迫,他们只能暂时用木头刻字再油漆的方式来完成。
王俊杰走了后,李小琴和王红霞又忙了一会儿,两个人把玻璃罩挪回店铺里,就在店铺门口靠墙的位置摆置,又拿抹布沾水将店铺门口的玻璃擦了又擦,卖熟食的店铺,敞亮的玻璃会给人一种视觉冲击力,干净的一尘不染的玻璃,能让客人从外面便看到里头的东西,吃得放心。
忙了好会儿,终于将店铺除了门头都收拾妥当了,本想着在明天开门大吉之前三个人去国营饭店吃一顿庆祝,可眼下没什么资金,一分一毫他们都省得花。
王红霞抬头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望了望外面天色,晚霞消退,天地间就变成了银灰色,她连忙说:“小琴,你还没有吃午饭呢。”
“忙完再吃。”
“基本都忙完了,你赶紧去买吃的,身体健康最重要。”
李小琴想了想这辈子这具身体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点了点头说:“那行,你和俊杰哥想吃点什么?回头我带来。”
“馒头就成。”
“好。”李小琴听从王红霞的话,快速地解开系在腰围的围裙,搭在旁边凳子上,走到店铺门口拧水龙头洗手,便揣着今儿没花完的钱朝县城小吃街的方向赶。
陈志国忙完这几天耽搁的所有事,迎着黄昏走出大院,朝李小琴店铺的方向赶,这几天她为自己忧心挂肚的事梁红旗都如实告知了,又是找胡彩霞,又是跑玉山县找胡家人的证据写举报信,又是一日三餐准时送饭,李小琴的用心和体贴,令陈志国心里头暖暖的。
陈志国正准备拐弯往梁红旗说的店铺地址走,可是想了想,最终还是掉头往旁边另外马路走,听梁红旗说,小丫头这几天忙店铺装修又为他的事奔波,累坏了肯定,兴许这会还没吃晚饭。
陈志国朝县城小吃街走,昏黄散去,夜幕来临,家家户户都点亮灯,有煤油灯,有灯泡,街道上那些挑扁担卖小吃的商贩这会胆大的从小巷子里钻出来,在各个小道穿梭小声吆喝。
“卖饵块粑粑,油辣椒,定卤腐,香得很。”饵块粑粑是西南地区大街小巷最常见的小吃,用大米舂制而成的粑粑,撕了摊开在炭火上烤两面微黄,再涂抹上卤腐,油辣椒,卷起来即可食用,能当主食也能当小吃。
“豌豆粉,香脆的豌豆粉。”这是一种杂粮制品,凉拌吃,拌的时候里面放点罗松(花生米)非常香脆,在西南地区随处都能找到卖豌豆粉的摊位,价格放在十几年后也非常便宜。
各种小声的吆喝叫卖,光听着就让人觉得食欲满满,不少吃饱饭出来溜达的小孩子都闹着让大人去买,还有小孩子在地上打滚,李小琴在小吃街里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捂嘴巴偷乐。
这些美食她也想吃,然手上也确实没多少钱了,只能朝卖馒头的小贩走过去,笑着说道:“同志,我要三个馒头。”
“好咧。”
李小琴正在掏钱准备一手交钱一手交馒头时,听到背后传来两个熟悉的声音,胖干部和胡彩霞。
李小琴没立刻回头去望,也不想跟胡彩霞碰个正面,首先这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其次店铺里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活儿等着他们处理,处理完了还得抹黑回芭蕉村一趟,明天开业,桂花酿肉没有,但桂花酿得马上上市。
天黑了卖馒头的大爷没有把手电筒往李小琴身上照,所以胡彩霞也没看到她。
“走嘛,那边有酸角糕,拿珍果酸角制作的,口感非常好,达人小孩子都喜欢。”胖干部哄着胡彩霞。
“不去不去。”胡彩霞不为所动。
胖干部急急向前面扫了一眼,灵机一动,便轻拽着胡彩霞手臂诱哄说:“建水豆腐!你肯定喜欢吧?外面被烤的非常酥脆,但是里面还是跟嫩豆腐一样非常鲜嫩,再加上蘸料,那滋味简直人间美味呀!”
胖干部这次上玉山县提亲,多了一个心眼问胡家爹妈胡彩霞都爱吃些什么,没想到这会派上用场了。
“那就去吧。”胡彩霞态度冷漠,但眼神里都了一抹馋,边走边说:“我告诉你,我今天虽然跟你出来吃东西,但不代表我就愿意嫁给你。”
“是是是。”胖干部说道。
李小琴偷偷了瞥了两个人一眼,就见胖干部一边走着一边拽着胡彩霞,眉眼含笑,好听话不断,简直拿她当小孩子哄开心。
“还有盐饼子呢,外表金黄色,吃起来外酥里嫩,没得很!跟你说,我们现场的盐饼子肯定比玉山县的好吃。”胖干部说。
胡彩霞撇了撇嘴,哼了一声说:“不信。”
“不信?等会你尝尝就知道了。”
这时候,李小琴拿着买好的馒头往回走,身后的大爷输了数钱,忙放下扁担扒开人群就开始小跑,嘴里喊,“小女娃,钱多给了一毛。”
李小琴闻言,掉回头,卖馒头的大爷小跑到跟前,将多给的一毛钱塞她手里,说道:“这天黑,买啥都行都得看仔细咯,挣个钱不容易。”
“谢谢大爷。”李小琴说。
“客气了。”大爷褶皱的老脸露出老实巴交的笑,朝扁担的位置走过去。
胡彩霞这时候停下步子,眉头皱了起来,李小琴的声音怎么在这里听到,她扫了附近一眼,看到了李小琴,她立刻扒开人群疾步走上去。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