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陆建华从来没有反对,反而鼓励她;唐思雅和苏月也没有因为张大华的到来而对她改变态度,她在意的人都不反对,那么她是不是可以勇敢一次?
这几个月的电话联系,让徐芳知道张大华为了她付出了很多努力。她怎么能只看着他付出却没有回应呢?
哪怕是石头都该被捂热了,她又不是铁石心肠,怎么可能一直拒绝呢?
“建华,我很高兴你这样说,妈妈真高兴这辈子能有你这个儿子!”徐芳红着眼睛对陆建华说。
她伸手去抚摸陆建华的脸颊,仔细看陆建华还是有两分像唐国良的。
虽然唐国良当初骗了她,害得她未婚先孕,怀着陆建华嫁给了陆胜利,甚至在跟苏月离婚后还来纠缠自己。
但是陆建华没有被他的基因影响,他成为一个有担当的军人,为她争气还孝顺她、处处为她着想,有这样的儿子她这辈子什么遗憾都没了!
“妈,你不用考虑任何人,跟着你自己的感觉去跟张叔叔相处。不管你们最后是分开还是结婚,我都支持你的决定!”
陆建华的话给了徐芳十足的勇气,她哽咽着点点头。
客厅里张大华显得焦躁不安,坐立不安的样子让唐思雅觉得好笑。
陆建华这么孝顺怎么会为难徐芳呢?唐思雅不知道他对张大华的印象如何,但是他绝对不会反对徐芳再婚的!
子女再好的照顾也比不上枕边人的陪伴,夫妻相互扶持、慢慢变老是最好的。
苏月和唐思雅都很淡定,唯独张大华一直盯着房门。门开那一瞬间,他立刻起身冲过去。
“阿芳!”张大华冲到门口就撞上陆建华了,他抓抓头发往后退,但是目光绕过陆建华往房间里看,想看看徐芳怎么样了。
“阿芳,你哭了?”徐芳低着头跟在陆建华后面走出来,张大华一眼就看出徐芳哭过。
“你喊什么喊?”徐芳红着脸说。
这里除了苏月和张大华,其他人都是她的晚辈。长辈当着晚辈的面说这些话,她当然会难为情!
“你哭了!眼睛都红了!”张大华想看看徐芳,可是她低着头不让他看。
“有什么话晚点说,建华赶回来也累了,先吃饭吧!”苏月的话给徐芳解了围。
陆建华没有管张大华,率先去厨房帮忙端菜。他妈以后会有人照顾,他难得回来当然要照顾自己媳妇儿了!
陆建华把唐思雅端菜的活儿抢了,唐思雅只好去盛饭。
“建华,你怎么有空回来?”自从学院里不允许陆建华请假后,他几乎没回来过,哪怕大家都在京都市,可是就是没办法见面。
唐思雅不想耽误他学院的事情,连电话都是一星期打一次的,他打回来唐思雅都不允许他讲太久。
“学院的考核通过了,我跟学院请了一天假,明天直接坐火车回去天市的部队。”
“那你以后还能回来京都市这边吗?”苏月追问。
“不清楚,”陆建华摇头,见他们一脸失望又安慰他们说:“我会努力的!升到一定的职位时就可以调到京都市来任职,等到年纪差不多了,职位会相对稳定不会再随意调任了。”
“你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听部队安排就好,”苏月怕他为了调到京都市而拼命努力。
他还年轻,能在京都市任职的人都是有一定年纪和职位的,他一个年纪轻轻的团长怎么跟人家比?
“过了年建华就20岁了,但是还差两岁才能领证。说不定两年后你就到京都市了,到时候你结了婚部队肯定会考虑这方面的,”徐芳说。
唐思雅和陆建华同岁,过了年两个人都20岁了。唐思雅是到了领证的年龄,但是陆建华还差两年,徐芳这样说是想安慰唐思雅。
“你别有太大压力,天市离京都市很近啊,我有空就坐火车去看你,”之前就去过天市的部队看他,只是那一次不是很愉快。
陆建华是军人不方便出来,她去看他是应该的。
“谢谢你,小雅!我一定会努力的,”早日让自己强大起来,保护好你们、照顾好你们!
陆建华握住了唐思雅放在桌子下的手,两个人情意绵绵地对视。
徐芳被他们感染了情绪,悄悄看了一眼旁边的张大华,没想到张大华也在看她。
第三百四十五章明天就去领证
“阿芳,”徐芳想当做没看到,但是张大华却叫了她一声。
“什么事?”徐芳低头应了一声。
“建华,趁着你也在,我要告诉大家一件事!”张大华忽然站起来,不仅是这样,他还强硬地拉过旁边徐芳的手。
徐芳慌了,想把手抽出来,可是张大华的力气那么大岂是她一个女人可以挣脱的?
“你干什么?松手啊!”徐芳不得不站起来,低声跟他说,希望他可以松手。
“我决定跟阿芳结婚!明天我们就去领证!”
张大华的决定仿佛在屋里投下一个炸弹,炸得大家都不说话了。
每个人都知道张大华想跟徐芳结婚,也知道他是认真不是开玩笑的,可是这是第一次听他说要去领证。
陆建华皱眉,他希望等徐芳自己做出决定,而不是被张大华催着做决定。
唐思雅知道早晚有这么一天,但是张大华忽然说去领证真的有点突然,她有点担心徐芳。
张大华不认为自己这个决定有问题,从他说要跟徐芳结婚开始,他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之前是因为张家不同意,现在好了,张家不会有人跳出来反对他和徐芳结婚。
陆建华也在这里,如果他想反对的话,自己一定会说服他的!
张大华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通知大家自己的决定,他从来没想过徐芳会拒绝嫁给他。
在他的世界里,徐芳就是他的,一定会嫁给他。
之前是因为徐芳在京都市他在南市,两个人隔得远,徐芳不同意是正常的。
现在他来京都市了,以后肯定会给她买房子住的,两个人先领证根本不是问题!
“阿芳,明天我们早点起床去领证,不过去哪里领证啊?”
张大华没有结过婚,但是自从他想跟徐芳结婚后,对这方面很是留意。
南市市场来往的都是家庭主妇为主,很快他就知道结婚是要领证的,当然人家还说了很多习俗,他这个脑子当然记不住那么多。
知道要领证却不知道去哪里领,更不知道领证需要什么资料手续,所以张大华非常虚心问徐芳。
毕竟徐芳可是结过婚的。
“我哪里知道?你闭嘴,胡说八道什么?”徐芳下意识回答了他的问题,然后才想起他在说什么,气得想打人。
她是结过婚,但是十几年前的偏僻的农村哪里会想到办结婚证啊?都是亲戚介绍见一面,觉得合适就挑个好日子摆酒席,这就算结婚了。
而且张大华这样问她是什么意思呢?提醒她是寡妇吗?
眼看张大华把徐芳越推越远,唐思雅赶紧出声。
“张叔叔,这也太突然了!您和伯母相处的时间不长,而且您刚来京都市,是不是应该想想自己以后该做什么?毕竟您如果跟伯母结婚的话,总不能让伯母养您吧?”
唐思雅这样说话换做其他男人早就羞愤离开了,但是张大华不一样,她不说的直白点他是不会明白的!
“当然是我养阿芳!”张大华从来没想过让徐芳养自己,“我会找工作赚钱的!”
张大华一下子就被唐思雅的话题带偏了,不停保证自己会找到工作赚钱,“阿芳,我会赚钱给你买房子的!”
张大华离开南市的时候把他这些年的积蓄都带上了,在京都市买个小房子不成问题。
难的是京都市能买的房子不多,而且大多数是四合院,这样一来张大华手里的钱就不够了。
1991年全国各地还没有流行买房子,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能从单位分一套房的。
自己买房可是要花钱的,按照现在大多数的人工资,掏几十万买房子还是很难的。
当然改革开放后有部分人已经借着机遇当上了万元户,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赚了不少钱。
但是放眼全国来看,买房还没有成为主流,起码要等到1995年国家推出了商品房的法律法规后,单位分房结束买房瞬间就会成为主流。
所以唐思雅还有四年时间赚钱买房,不管是买住的房子还是买商铺,只要地段不差将来都是稳赚不赔的。
唐思雅不着急把药膳堂开成连锁,因为她自己没有做生意的经验,一步一摸索地往前走还是要谨慎点的。
而且现在她被周岩抓着学习,想要把药膳堂拓展也没时间啊。还是等明年吧,到时候她学到不少东西,还可以用在药膳堂上!
话题扯远了,回到张大华身上!
“我在这里住得好好的,不用买房子!”徐芳说。
对徐芳来说,村里每家每户都会分田地,田地用来种庄稼,空地则是用来盖房子,所以徐芳没有买房子这种概念。
还是来到京都市后,他们作为外地人来到这里没有亲戚没有朋友自然没有落脚的地方,租房和买房是他们唯二的选择。
租房经济压力小很多,但是洗手间等是大家共用的,自然没有买房子自己住舒坦。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