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暖和程思哲带着客人到事先准备好的会客室,程大夫见该来的都来了,就开口说:“感谢各位百忙中来参加我程茯苓诊所的开业。我程家在京都近百年,前前后后出了不少的御医,在京都也算是有些小名气。我从五岁开始认字就是学的草药的名字,十岁开始跟祖父真正学医,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重回京都开了这么个诊所,能得到各位前辈、朋友的支持,我感激涕零。”
程大夫说着朝大家微微拱了下身又道:“我来给大家介绍下,这是我大哥程川柏之子,程思哲。这孩子这些年一直跟着我大哥学医,算是有些小聪明,以后各位多多关照,这位是我的爱徒唐晓暖”程大夫拉着唐晓暖的手道:“这孩子有些小机灵,也算勤奋,现在在京都医学院读书。”
程大夫这一介绍,大家都能看出来,程大夫对这个徒弟的喜爱并不亚于亲侄子。
“没想到这小丫头是你的徒弟,茯苓你该好好教教了,小小年纪就目中无人。”下边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
大家朝声音的来源看去,就见那人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这人大都认识,卞州的胡老三。
唐一峰一听胡老大庭广众之下指责唐晓暖,就想站起来跟他对峙,但是被唐鸿礼拦下了。
这时就听程大夫说:“胡老三,我的徒弟还轮不到你来说三道四,论起辈分,她比你还高了一辈,你没资格,论年龄你比他大了四五十岁,一大把年纪了如此说一个小孩子,你还要不要脸。”
程大夫这话说的可谓是一点都不客气,胡老三被她说的面红耳赤,但是又找不到话辩驳,程大夫说的句句属实,句句在理。
“茯苓,老胡什么脾气大家都知道,你别跟他一般见识了,”梁成林开始打圆场,“不过,这几个孩子都是争气的,不但考上了大学,这开学没几天又都跳级了。”
京都的医学圈子本来就不大,梁美玲、李丰逸和程思哲都是各家关注的圈子里的后背,所以他们跳级的事情已经在京都的医学圈子里传开了。
梁成林在京都的医学圈子里算是领头人了,他的话一出在座的人都纷纷对他们几人进行夸赞,唐晓暖和程思哲硬着头皮应付,李丰逸温文尔雅回应,梁美玲则还是一脸的高傲。
“跳级了是吧,那我来考考,看看这些小辈们的功课如何。”胡老三冷哼一声看着唐晓暖说。
第224章 为难小孩子
胡老三一说要考考唐晓暖他们,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是冲着唐晓暖来的。大家都心说这胡老三也太小心眼儿了,一个小孩子就是得罪你了,你至于这样抓着不放吗?但是胡老三的医术在华夏的医学界还是有些地位的,一般的人都不敢说什么。
大家都看向了程大夫,说起来卞州的胡家和京都梁家在医术方面是同宗,两家的老祖宗都在鲁州的孔家学过医,不过按辈分讲,梁家的老祖宗是胡家老祖宗的师叔,所以才有程大夫说论起辈分唐晓暖比胡老三的辈分都要高。
“胡老三,你今天是来砸我场子的?”程大夫看着胡老三冷声说。
胡老三梗着脖子结结巴巴的说:“我....我....考考小孩子的功课不行啊?”
他这话说的明显气势不足,大家都在奇怪,胡老三虽然比程茯苓的辈分低,但是名气他是怎么都比隐居多年的程茯苓大,但一向小心眼儿又牛脾气的胡老三为何在程茯苓面前就软了?
“好啊,那你考!”程大夫说。这个时候要是拒绝,就好似她家的两个孩子没有真才实学一样,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让唐晓暖和程思哲在大家面前展示一番,不是要炫耀,而是要想站稳脚跟,就得用实力说话。
胡老三见程大夫答应了就看着唐晓暖说:“疟先寒而后热,作何解释?”
唐晓暖没有回答胡老三的话,扭头看程思哲,师父和师兄要把程家夺回来,师兄是关键,不能抢了他的风头。
程思哲接收到唐晓暖目光,知道她的意思,勾唇笑道:“这是夏天中暑大量出汗,腠理打开,后又受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到了秋季又受了风,故病形成。其实寒是阴气,风是阳气,病人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
在座的人听到程思哲的解释纷纷点头,胡老三这问题问的虽不能说刁钻,但对一个还在上学的年轻人来说也不容易了,而程思哲回答的有理有据,足见底子打的不错。
胡老三听到程思哲的回答满意,同时也来了兴致,他又问:“有的妇女怀孕九个月而不能说话,这是什么缘故?”
众人听了胡老三的问题,都看向了程思哲,要说前一个问题不算刁钻的话,这个问题就是真正的刁钻了。
就见程思哲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的说:“这是因为胞中的络脉被胎儿压迫,阻绝不通所致。”
胡老三:“为什么这样说呢?”
程思哲:“人的络脉系于肾脏,而足少陰肾脉贯肾上系于舌本,今胞宫的络脉受阻,肾脉亦不能上通于舌,舌本失养,故不能言语。”
胡老三又问:“如何治疗呢?”
程思哲沉稳的答:“不需要治疗,待至十月分娩之后,胞络通,声音就会自然恢复。《刺法》上说:正气不足的不可用泻法,邪气有余的不可用补法,以免因误治而造成疾病。所谓“无损不足”,就是怀孕九月而身体瘦弱的,不可再用针石治疗以伤其正气。所谓“无益有余”,就是说腹中已经怀孕而又妄用泄法,用泄法则精气耗伤,使病邪独据于中,正虚邪实,所以说疾病形成了。”
“哈哈哈....”程思哲回答完,胡老三哈哈大笑着说:“茯苓,有了这个孩子,你们程家又要兴旺起来了。”
程大夫听了他的话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小孩子,基础打得牢而已。”
众人听了都笑,要是这只是基础牢固,那他们家的孩子就是不学无术了。
梁美玲看程思哲已经看痴了。
“思哲这孩子不错,我再考考其他孩子。”胡老三又看着唐晓暖说。
唐家的人都有些气恼,这个胡老三是揪着唐晓暖不放了,唐鸿礼甚至都想出口说他几句,这时程大夫向他们投来安抚的眼神,她自己的徒弟她知道,别看晓暖学医学的晚,但是她勤奋努力,她的基本功并不比程思哲的差,更别说她还有唐家的传承。
“五脏六腑的寒热互相转移的情况是怎样的?”胡老三盯着唐晓暖问。
这个问题对唐晓暖来说很简单,她正想开口回答,就听一个青翠欲滴的声音响起,“肾移寒于脾,则病痈肿和少气。脾移寒于肝,则痈肿和筋挛。肝移寒于心,则病发狂和胸中隔塞。心移寒于肺,则为肺消........”
梁美玲洋洋洒洒的解释了胡老三的问题,眼睛还不时的看向程思哲。等她答完,众人又是一阵夸赞,梁美玲一张脸有傲娇也有羞涩,真是复杂的不得了。
梁成林也是一脸的骄傲,他哈哈笑着谦虚的说:“小孩子家家的,都是些小聪明。”
胡老三那个气,他两次都想为难唐晓暖,但是两次都被人给截胡了,他又问道:“五脏都能使人发生痿病,是什么道理?”
他觉得这次唐晓暖总该回答了吧,但是还没等唐晓暖张口,就听李丰逸道:“肺主全身皮毛,心主全身血脉,肝主全身筋膜,脾主全身肌肉,肾主全身骨髓。所以肺脏有热,灼伤津液,则枯焦.........”
程家和梁家的后辈都回答了问题,李家近几年虽然关门闭户,但该露脸的时候还是要露脸的,不然人家会说李家没人了。
李丰逸回答完,众人又是一阵的夸赞,胡老三也不生气了,他盯着唐晓暖说:“唐晓暖是吧,你来回答我的问题,风邪是许多疾病的起始原因,怎样用针法来治疗?”
在座的众人听到胡老三的问题都皱眉,中医学里,针灸是比较难的学科,针灸一般都是在其它学科都学的差不多了才会学,现在胡老三问唐晓暖针灸的问题明显是在为难小孩子。
唐晓暖听了他的问题则是想笑,针灸是她最拿手的。她先咧开嘴给大家一个甜甜的笑,然后气定神闲的说:“风邪从外侵入,使人寒战、出汗、头痛、身体发重、怕冷。治疗用府穴,以调和其陰陽。正气不足就用补法,邪气有余就用泻法......”
第225章 我有证据
唐晓暖一回答完,大家看程大夫的目光都不一样了,有两个这样优秀的后辈,程家不兴旺都难。想到程家,大家又想起了程家老宅的那些人,这程家估计马上就要易主了,或者说程家老宅那些人从来都不是主,正根在这儿呢。
胡老三听了唐晓暖的回答冷哼了一声,他并不知道唐晓暖擅长针灸,那天唐晓暖为叶正晴医治他没有见到。事后叶正勋又和叶正晴交代不要把唐晓暖给她治病的过程说出去。胡老三问了几次叶正晴唐晓暖给她治疗的经过,但都被叶正晴含糊过去了。
“气的盛衰,哪一种是逆?哪一种是顺?”胡老三又紧追着问。
唐晓暖依然不急不躁的准确回答,然后胡老三又问了几个刁钻非常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两个在座的老中医都不一定能答的上来,但是唐晓暖回答的气定神闲。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