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股养鹌鹑的热潮,从孙敖一直传到了别的村,于是,陆续就有别的村的老娘们挎着一篮子野菜或者是青菜,来孙敖屯的韩明秀家找韩明秀换鹌鹑。
韩明秀本着来者不拒的原则,只要她们的青菜和野菜过关,就把鹌鹑换给她们。要是她们的青菜和野菜质量不好,有参杂别的野草的问题,她也换,只不过换给她们的是老了,产蛋量低的鹌鹑……
十月份,韩明秀家的鹌鹑已经从五百多只锐减到几十只,,这股子换鹌鹑的热潮也渐渐地退了下去,因为已经开始秋收了,大家要忙着秋收,就没工夫折腾着换鹌鹑了。
韩明秀家的苞米早就收回来了,现在种的大白菜还能在地里长上一阵子,不急着收。那二分地的土豆也好收,都没用高广斌动手,韩明秀自己一个人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把土豆都抠完运回家了。
在农村呆得时间久了,韩明秀的劳动能力越来越强,体能也越来越强。现在扛个一百多斤的东西在屯子里走个来回,对她来说一点儿都不是事儿。
生产队也开始秋收了,韩明秀作为生产队内定的准劳模,当然不会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临阵逃脱,不也积极的参加了秋收劳动。
先是抠土豆抠地瓜。
男社员们体力好,负责拔土豆秧、地瓜秧,把土豆秧和地瓜秧拔出来后,土豆和地瓜也跟着被拔出来了。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不少土豆和地瓜在拔的过程中脱离了根系,被留在了地里。女社员们就拿着小刨镐跟在男社员的后面,等他们把土豆秧和地瓜秧拔出来,她们就在拔完地瓜秧、土豆秧的坑里刨挖一阵子,看看有没有遗漏下来土豆和地瓜,若是有,就把这些土豆和地瓜刨出来,再把男社员拔出来的土豆秧,地瓜秧子上的土豆和地瓜都摘下来,拢成堆。
把地瓜秧和土豆秧也都归敛在一起,拢成堆儿……
劳动的过程虽然辛苦,但是却很充实,韩明秀跟着社员们起早贪黑地忙碌了两三天,终于把生产队几百亩的土豆和地瓜都给收完了。
然后就是收高粱,谷子,糜子,水稻……
韩明秀被分配到了割高粱穗的一组,就是男社员把高粱放倒之后,她和其她几个女社员拿着镰刀头子,把高粱穗儿割下来,堆成一堆,等都割完了再装到马车上,拉回生产队去……
割高粱穗儿的这个活要比抠土豆累,因为高粱穗儿长在高粱杆儿上,高粱杆很结实,想用镰刀把它割下来就需要花费不小的力气。等收完这一大片高粱后,韩明秀的两只手都被磨起水泡了。
水灵灵的大水泡长在手心上,看起来触目惊心。不过韩明秀并没有叫苦,因为其他的社员也是如此,劳动惯了,这种小苦就习以为常了。
回家的时候,她用针把手心的水泡都挑破了,又擦了点碘伏,第二天上工的时候,就继续赶到地里去参加劳动去……
土豆、地瓜、高粱、谷子,糜子等粮食作物陆续收完后,就到收苞米的时候了。
孙敖屯生产队种了很多苞米,大约占种植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因为活多,男女社员都得参加,韩明秀也不能例外,跟大家一起参与到了掰苞米的行列里。
------题外话------
谢谢
送了1张月票
送了1张月票
送了1张月票
nbsbsg19815854】送了1张月票
nbsbxingzhi】送了1张月票
送了1张月票
送了1张月票
送了1张月票
送了1张月票
nbsbsbni1025】送了1张月票
送了2张月票
送了1张月票
nbsbsgrunpu】送了3张月票
送了1张评价票
nbsbsbs1009】送了1张月票
送了1张月票
送了1张月票
送了2张月票
第273章 介绍对象
掰苞米的时候,韩明秀又找出了去年那身装备——长袖衣服、长腿裤子,还有那条剪了两个孔的纱巾。
这身装备穿起来虽然有点怪异,但非常适用。在劳动的过程中,苞米叶子再也拉不到她的脸,瞎眼蒙也叮不到她的身体了,少遭了不少罪。
去年她穿这身行头参加劳动的时候,大家还在背后指手画脚地笑话她矫情,说她浪费,没想到今年她穿上这身装备后,竟有很多人模仿她,也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再也没人说她矫情,浪费了。
如今,家家户户都养了大肥猪,眼瞅着就能见着钱了,谁还会为了条几毛钱的纱巾让自己遭这么多天的罪呢?
于是,孙敖屯生产队的苞米地里,就出现了一大群蒙着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纱巾的妇女同志们,在金秋艳阳高照下,轰轰烈烈的进行秋收,乍一看上去,可显眼了!
韩明秀今年劳动的时候,特意挨着村里的年轻姑娘们,因为她没有忘记之前答应过张赫和马立军要帮他们介绍对象的事。
这事儿本来她都已经托付给大舅妈了,只是大舅妈那边一直没什么消息。这会难得有机会接触到村里的姑娘们,她想借机多接触接触,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她要亲自把关,给这两个哥们儿介绍个称心的媳妇儿。
“秀儿啊,你今年过了年就得跟你对象结婚了吧?”
一个叫孙桂荣的姑娘挨着韩明秀干活,可能是这两天跟韩明秀熟悉了,就问了韩明秀这个比较私密的问题。
韩明秀没有像别的姑娘那么容易羞涩,听到孙桂荣问她后,就大大方方地说:“是呀,他说今年过年能回来,等回来时就把喜事办了。”
“哎呦,这么说你要当新娘子了。”孙桂荣打趣地说道。
韩明秀说,“这有什么的?你们早晚也有这一天儿。”
孙桂荣撅了撅嘴,叹气说,“虽说都有这一天,可不是谁都是像你这么好运气,你看你,嫁了个军官,男人月月都有工资,将来还能随军去,哪像我们,将来就得嫁个老农民,一辈子土里刨食儿……哎……”
韩明秀乍听到她说羡慕自己嫁了个军人时,还在心中暗喜了一下,以为找到了一个愿意嫁给军人,愿意为军人默默付出的好女人。
可是听到后半句,听到她嫁给军人也是为了男人能有固定工资,她能去随军过好日子才羡慕她的,顿时打消了把她介绍给张赫或马立军的念头。
这个人,思想落后,觉悟太低,不适合当军嫂……
“你结婚后是不是也得随军去呀?”孙桂荣不知道韩明秀已经在心里给她打了个大叉,并且还把它定性为思想落后、觉悟低的落后分子,还兀自絮絮叨叨的八卦着。
韩明秀说:“我还没想好呢,他的意思是叫我过去随军,可我还想趁着有孩子前在家多劳动几年,攒点钱和物,省得将来有孩子后生活紧吧。”
其实,她是想趁着现在有机会,多攒点无农药无化肥的粮食,纯绿色的肉类和蛋类,最好攒够一辈子吃的,省得将来一家老小吃那些有问题的粮食。
孙桂荣说:“你真傻,男人叫你享福去你还不去,换做是我呀,指定不像你这么想,指定头一天结婚第二天就跟他去……”
韩明秀抽了抽嘴角,心说:换了是你,霍建峰也不能要呀……
“那,你结婚时你对象家给你多少彩礼?”孙桂荣继续八卦道。
韩明秀摇摇头:“没有彩礼,他平时的工资都寄给我了,钱都在我这儿,所以也没有彩礼。”
“那他给你买手表了没有?咱们屯儿孙茂得家的大凤儿前段时间结婚,男方给买了三转一响呢,你对象也给你买了没有?”
韩明秀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感觉跟这个虚荣物质的姑娘真得没法谈下去了。她淡淡地说:“我都说了,他挣的钱都在我这儿,他手里没钱,搁啥买呀?”
“那他大爷大娘呢?还有他亲娘,他奶奶?他们就啥也不出,想白得个儿媳妇孙媳妇啊?我跟你说,你可不能心眼儿这么实,让他们给糊弄过去……”
“唉哟,我得上趟厕所,待会再跟你聊哈。”韩明秀打断了孙桂荣的挑唆,真心没法跟这种俗气市侩的人聊下去了,就借口尿道儿躲出去一会儿。
等再回来时,孙桂荣干的那根垄已经跟她干的这根垄拉开了一段距离,想聊天啥的也够不着了。
好歹是摆脱这个市侩的女子了,韩明秀舒了口气,又把眼光转向了别人……
一连干了五六天,终于把苞米都掰完了。
这期间,韩明秀还真看好一个姑娘,是屯南头孙茂文家的大闺女,名叫孙英梅。
孙英梅今年十八了,长得挺俊儿,人也朴实,唯一的缺点就是家里要的彩礼太多,一下子要三百块钱和二百斤粮食,这个价格放在这个年代,可以堪称为天价了,让一些中意她的小伙子不得不望而却步。
孙英梅家之所以要这么多彩礼,是有原因的。
因为她爹娘重男轻女。她家里除了她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按理说,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应该格外受到重视才是,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她爹娘非但一点儿都不重视她,还从她出生起就把她当成赔钱货看待,家里的脏活累活都叫她干,还动辄就呼喝打骂的。
她一个女孩子家,从小就被她爹娘当成劳力使,现在长大了就更过分了。因为她哥点脚,有点残疾,娶不上媳妇,她爹娘就寻思着多给点儿彩礼,备不住就有人愿意嫁到他们家来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