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西想的是让学校自谋发展。用勤工俭学的收益发展新建校舍。可以先把学校改建一下,装上窗户。
但是如今看来,陆金宇显然不满足于那样的发展速度。
陆金宇来找何小西,是因为他看中了何小西选中的保育班的地址。何小西在那里大兴土木,陆金宇感觉他要是再不说出来,就没有了以后建学校的地方。
何小西摇摇头,拒绝了陆金宇的要求。“学校暂时不搬,可以把学校重新修缮一下,装几个窗户改善一下采光条件,
另外,如果你想办中学的话,也没有问题,可以把大殿后头那几间塌了半边的禅房重新修整一下,添些桌椅板凳,
桌椅板凳村里可以给赞助一部分。”
何小西肯定不会让学校下山。至少短期之内不会让学校下山。庙宇在破四旧的时候,肯定要遭到破坏。如果改变了用途变成学校,就有可能被保留下来。
这里是百年古刹,曾经声名远扬香火鼎盛。何小西准备在情况允许之后,恢复成寺庙。把它作为一个景点一个卖点来使用。
第788章 猫哭耗子
现在就得让学校替寺庙做挡箭牌。
等学校完成他的使命以后,何小西会给学校找一块合适的地方大力发展。
何小西的承诺,对陆金宇来说虽然不是十分满意,但是也聊胜于无。
“村里现在需要用钱的地方非常多,就只能先委屈委屈孩子们了,这样吧,我让李琳瑾和大毛哥专门替你们去跑增设中学的事,这件事就不用你们管了,
修建校舍的钱也由村里出,桌椅板凳我刚刚说了,村里可以给提供一半的支持,以后凡是外村来上学的孩子可以免船费。”何小西给予学校大力扶持。
这样的让步已经很大了。陆金宇不能太过贪心,点点头同意何小西的方案。
这件事定下来了,何小西就得组织人手先替学校修缮校舍。争取在开学的时候能把增设中学的事情定下来。
何大春在集市上的剃头铺子生意兴隆。还招了一个小徒弟,就是何老实的儿子何大洪。
最近公私合营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已经有人多次找到何大春做工作,要求他们进行合营改革。
何小西最近正在跟陆爱国商议这件事情,考虑是把剃头铺归到乡里的工业办,还是由别人对何大春进行收编。
因为正确政策不明朗,没有一个确实的改革方案。所以陆爱国和何小西还没有拿定主意。准备再观望一阵。
最近就没让何大春去剃头铺。何大春在村里支摊子给人剃头。
只是让小徒弟何大洪在那看着。能拖一天是一天。
因为改革是全新的,没有前例。陆爱国为稳妥起见,不想太过激进。想等等看后头别人都是怎么执行的,顺大遛不挨揍。
不仅是剃头铺,何小西的几个蔬菜网点,蔬菜公司也在打他们的主意。现在还是扯皮阶段。
何小西当然不愿意把自家的产业划归到其他部门去。因为牵扯到以后允许私营化的时候产权怎么分。
只要划为乡里,到时候何小西就有把握再给拿回来。但是如果划归其他部位,变数就大了。
最好是能归到乡里,就看看陈丰年给不给力了。
如果陈丰年给力,就只靠着水洞村这些产业,一年就能给长平乡带来莫大的收益。
有钱好办事,相信陈丰年也知道该怎么选择。
相信当时陈丰年同意成立工业办,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就是为了今日争权夺利做的准备。
前头陈丰年为了更多的经济独立,在赤膊上阵冲锋陷阵。何小西也没有闲着,让何大毛跟蔬菜公司进行谈判。
水洞村的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靠着冰窖,就能实现长途运输。给周边的大城市供应蔬菜。这些对于蔬菜公司都是政绩。
只有你能给对方提供更多的帮助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话语权。水洞村现在就有一定的话语权。
最后谈判结果,蔬菜网店的产权归长平乡,但是必须归蔬菜公司管理。
何小西答应的挺痛快。人员都是水洞村的,蔬菜公司想管理就让他管好了。至于底下有没有阴奉阳违,谁也不好保证。
这个谈判结果陈丰年不愿意。乡里要做空产权有什么用?又不能变现。
何小西坐在陈丰年的办公桌对面,说了半天陈丰年还是不松口。这人牙齿咬的紧,不见兔子不撒鹰。
何小西并不想把前世长平乡捞钱的手段教给他。那个法子是调走的马步辉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阴毒的很。
整个长平乡千把口人被剥削了许多年。
现在何小西也不得不用那个法子了,只希望陈丰年做人厚道些,别把地皮刮的太多。
何小西两手支在陈丰年的办公桌上,站起来凑到陈丰年跟前轻声说:“谁说蔬菜网店归到蔬菜公司管理,乡里就没有收益了?
乡里可以把这部分人的工资给预支过来,不给这些人按实际发,给兑换成农民的工分,多余的部分就是乡里的收益。”
前世长平乡就是这样操作的。不管是之前被招走的工人,还是后期招走的工人,还是像蔬菜网点这样乡里本身的产业。
所有的工人,乡里都把他们的工资给支回去,然后兑换成工分发放。中间的差额就变成乡里的收益。
如果单单如此就罢了。乡里为了瞒住这部分收益,许多工人一直是作为农民工在厂子里上班。一直不予以转正,造成这些人工龄不足。
后期退休工人涨工资的时候,这些人的权益受到极大损害。大家没少咒骂出这个损主意的马步辉。
何小西虽然不得已出了这样的损招。但是不希望陈丰年太过贪心,压着大家不给转正。
若是能比前世克扣的比例更少一些就更好了。
陈丰年沉默了半晌。他在考虑何小西这个法子的可行性。他这人勤政爱民,并不似马步辉那样没有底线。
何小西就是因为这一点,才愿意说出那个法子。
“行,回头乡里开个会,看看这部分人员的工资该怎么给跟工分兑换。”陈丰年说。
何小西到底不落忍,说:“他们的工分,应该比农民的工分高一定的比例,大家在外头就太辛苦了。”
何小西感觉自己像是猫哭耗子假慈悲。
但是,为了水洞村几十年后的发展,为了后辈子孙长远的利益,何小西愿意背这个骂名。
陈丰年以前觉得何小西虽然是个女子,但是做事挺爷们。尤其不畏强权收拾他小舅子钱大串的时候。但是,今天他觉得何小西挺不是个玩意。
这损点子出的,为了一己私利不顾百姓死活,出卖大家的利益。
回到家,就跟他媳妇钱春梅说:“你还是回来吧,水洞村太远了,照顾家里不方便。”
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想把钱春梅从水洞村调回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不希望他媳妇跟着何小西那种人走的太近。
尤其钱春梅一根筋,一根肚肠,没有转弯心眼。别被何小西那种人给卖了,还帮她数钱。
钱春梅现在是何小西的迷妹。何小西的话被她奉为圣语纶音。她情愿每天辛苦点早起点,也不愿意从水洞村离开。
第789章 公私合营
钱春梅不愿意离开水洞村。她现在在水洞村干得很好。如鱼得水,滋润着呢。福利好,待遇好。最重要的,她认为能体现她人生的价值。
“我在水洞村干的好好的,不要换了吧?换了新工作还不一定比这好呢,再说也不怎么远,骑自行车也就二三十分钟就到了,我早起会什么都有了。”
见说服不了钱春梅,陈丰年只得换一个说法:“咱家陈晨马上考高中了,学习紧张,你不能总让他照顾弟弟妹妹,你得把家务活揽过来让他好好学习。”
拿孩子做借口,钱春梅就有点犹豫了。
陈家的大儿子陈晨,看看他爹娘,说:“没关系,家里也没什么活,大妹他们平常也帮忙干,不用让娘回来。”
几个孩子都附和着,赞同他们大哥的话。
自从他们娘去了水洞村,他们家家庭和睦多了。爹娘都能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说姥姥家的事了。兄妹几个都不想让他们娘换工作。
“让你换你就换,哪来那么多理由?”眼见得说服不了家里人,陈丰年十分专断的说道。
陈丰年在外头的领导做派又犯了,容不得家里人有不同的想法。
钱春梅要是能轻易听他话的人,以前也不会为着娘家那点破事,跟他整天吵过来吵过去了。
把碗往桌上一顿:“让我去水洞村的是你,现在我刚干出点头绪来又让我换工作,我就不换爱咋咋滴。”
眼看爹娘又要吵起来,几个孩子赶紧把碗里的饭吃完,躲进房间里去了。
钱春梅把盘子里的菜折起来就往厨房里送。愤愤的想着:这种独裁者,给他吃什么吃?饿着他。
陈丰年拿着筷子和半个吃到一半的馒头,看着空荡荡的饭桌:得,以前为着老丈人家的事,也没有不让他把饭吃饱的事,
现在可好,为着个何小西饭都不给他吃了,他现在在家里的地位都赶不上个外人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