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西解释:“我答应让人把他奶奶接来了。”
乡里人都心地纯善,认为让人骨肉分离的事是很残忍的。早就想帮这孩子求情了。
但是知道何小西做出来的决定都有深意,就没人提这件事,只是对他偶尔跟着村里送货的车进城看奶奶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何小西虽然默认了接收徐家祖孙。但是还惦记着她的尾款没收,也记着被瞒骗的那笔账。
另外,修河道护坡的工钱,乡里也一直不提。
好容易忙完储冰销售闲下来,按理得去收账了。
但是何小西觉得这事不用这么着急。因为接到通知,有一个县里组织的考察团要来参观学习他们的水稻田。
何小西让陆爱国和钱春梅分别给陈丰年带话:“大哥(钱大姐)你跟陈乡长说一声,咱们村从来没有接待过这么高规格的考察团,就怕安排不周全,
万一有疏漏的地方,还请陈乡长看在咱们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的份上,多多包涵。”
让两人带话时候说的话,除了开头的称呼不一样,内容一字不差。
白天听陆爱国说的时候,陈丰年还没感觉怎么地。
晚上回到家,听他媳妇再说一遍一模一样的话,陈丰年差点没一跟头跪在他媳妇跟前。
他可不会单纯的认为,何小西就是找人来说情来了。何小西这是要挟绝,绝对是赤果果的要挟。
陈丰年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他欠何小西的那几笔帐。
陈丰年悔啊。
早知道这几笔账躲不过去,还不如早早结了呢。若是主动结帐还能讨价还价一番,至少能打个八折。
运气好的话遇到何小西心情不错,说不定还能给打个对折。
现在债主主动上门,再想打折估计不太容易。
陈丰年早晨对陆爱国的回答是,让水洞村尽力而为就好。
晚上听了钱春梅的话,只能叹口气回答:“让你们村长明天来一趟乡里。”
该结的账早点结了吧,万一给加个驴打滚的利就不好了。
第二天,何小西直到下午才悠哉悠哉的姗姗来迟。
她捏着陈丰年的七寸,她才不着急呢。
进了陈丰年的办公室,何小西看着他的那张能拧出水来的晚爷脸。一点都不害怕。
何小西不怕得了罪陈丰年后,陈丰年会给她小鞋穿。
他们跟陈丰年交情不一般,陈丰年不是为着一点小事就睚眦必报的人。
而且,陈丰年家婆娘还被押在水洞村做质子呢,给他添个胆他也不敢。
果然,看到何小西并不害怕,陈丰年拿指头虚指她几下,露出哭笑不得的无奈表情。
“你呀你,你要是真敢给我关键时刻掉链子,我撤了你的职。”
“我这不是怕辜负上级的信任,特意来听您指导来了嘛。”何小西矢口不提要收的几笔账。
陈丰年知道不给是不行了。何小西是狗咬刺猬,让人无处下嘴。
试着讨价还价:“乡里最近没有什么收入,能不能先少给一些。”
何小西今天好像特别好说话,马上点点头。
第775章 牙太紧
何小西一副万事好商量的模样,陈丰年反而不敢杀价了。
何小西这样,摆明了在告诉他:价钱好说,但是想降价就得有附加条件,不想赔款可以,割点地吧!
陈丰年的大脑极速运转,思考有什么是何小西想要的。
乡里最近事情很多,但是能跟水洞村扯上关系的就那么两三件。
一个是乡里有一些招工名额。这次主要是肉联厂和化工厂。市里马上还要上马一些新产业,后续还会招收工人。
二是水洞村的几个小实业,要归到乡里统一管理。
再有就是,李家庄村终于按耐不住了,想从水洞村的电线杆上扯电。
李家庄村当初跟李窝村说话的时候牙太紧了,现在想反口不容易。找到李窝村,李振文不仅没搭理他们,还把他们奚落了一番。
李社火没法了,找到乡里求助。
照着李社火的脾气,一辈子不用电灯他都不会低头求李窝村。可是耐不住因为电的问题,他在村里的威望直线下降。
其实李家庄村的人看到周围村庄比他们的日子都红火了,早就对村长的无能不满。电的事只是个导火索。
因为线路是三个村的,陈丰年正准备把他们三个村子的村长都招集过来,大家商讨一下这件事呢。
陈丰年想不出何小西是为哪一桩事,做这幅样子。
何小西为的是第二件。村里的实业挂靠到乡里是必然的,大趋势没法改变。何小西希望乡里只是挂个名,收点钱,不要插手经营。
水洞村的几个实业,已经上了正轨,正是经营红火顺利的时候。何小西不希望有什么意外。
但是何小西看着陈丰年的表情,似乎能拿来交易的事情还不少。就没有贸然说话。等着陈丰年先露底牌。
这三桩事情,陆爱国都跟何小西透露过了。但是陆爱国也不知道水洞村能争取到什么程度。
就如同工人名额的事情,毕竟是僧多粥少。各个村都拉开架势准备抢,虎视眈眈的盯着这块肥肉呢。
能给水洞村多少,估计陈丰年都不好做主。
至于电线的问题,主动权完全在三村这边。除非李家庄村硬气到底,不靠他们自己单拉一条线路,不然收多少钱还就得三村说了算。
何小西气定神闲,前世商战中累积的经验,已经成为一种本能,如同刻在骨血中。
饶是陈丰年再奸猾,也不是何小西的对手。
陈丰年看到何小西绕着圈子说话,就是不往正题上说,忍不住说:“乡里这次的招工名额,可以以水洞村工作突出为由,多给你们七个。”
何小西:“行。”
目前还没有区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工人的身份还没有成为香饽饽。农民有门路的自己也能去工厂上班。
一些不是热门的厂矿企业,因为干的体力活重,大门一直对农民敞开。
这个时代人工稀缺。全国才四、五亿人口,是后世的一个零头。农业和工业都没有实现现代化,什么活都得人工干,劳动力缺口很大。
何小西答应的痛快,因为多给七个名额不算是大人情。
陈丰年看何小西的态度,也知道这个条件重量不够。
“你们村需要什么帮扶?”陈丰年懒得绕弯子了,直接问道。
陈丰年如此上道,何小西当然不客气。把她的想法说了一下。
陈丰年听了,沉吟不语。
何小西来之前都帮着想好了。“陈乡长,你看这样行不行,乡里成立一个新单位,专门管理下面村子里的事务,
让我大哥兼任这个新单位的领导。”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
我大哥,兼任。何小西在这两个人词上加重了语气。
陆爱国是水洞村出来的,不会损害水洞村的利益。兼任,就只是挂个名,并不实际参与管理。
何小西的话,陈丰年领会了她的意思。
下面的实业收拢上来,乡里只是借鸡生蛋。陈丰年本来也没有夺权的计划。如果不用乡里管理,只收钱,陈丰年何乐而不为?
“行,成立一个工业办,让陆爱国同志劳累一些,负责这些工作。”陈丰年说。
何小西跟陈丰年议定这些事情,就该轮到陈丰年提乡里的条件了。
何小西十分善解人意:“乡里欠我们村的钱,就以后在工业办那边逐月扣除好了。”
陈丰年想想,还有李家庄村那边的事,就今天一起议定好了。
“何小西同志,你们水洞村跟李家庄村毗邻而居几百年了,要加强跟兄弟村的联系啊!”陈丰年先给何小西戴上一顶大帽子。
何小西知道李家庄村在李窝村那边碰了个钉子。之后找到乡里,意图让乡里压他们。
“我们也想跟人家加强联系,问题是人家看不上我们,之前拉电线的时候,我们三个村钱紧张,想着多拉一个村进来替我们分担点负担,
上门去求了两回,人家李家庄村都没搭理我们。”何小西说的是事实。所以这话说得理直气壮。
李家庄的村长李社火找到乡里,肯定不会说实话。只说他们想拉电线被拒绝了,却没跟乡里说前因后果。
陈乡长不知道还有前情。被何小西这么一说,后头的话就张不开嘴了。
“还有这事?”陈丰年说。在心里把李社火埋怨了一通。
不过这事终归还是得解决。对何小西说:“如今再让他们出这份钱也是一样的,同样还是能减轻你们的负担,
你们就发扬发扬风格吧,之前的事能翻过去就翻过去了,大家要团结。”
何小西当然不会跟钱过不去。但是如果是陈乡长出面跟他们谈这笔钱,他们还怎么了竖起刀子去宰李家庄村,给他们放血?
何小西眼神闪了闪,笑着说:“陈乡长应该知道,这扯上电线可不是只花这一笔钱以后就没事了,以后家家户户用的电都得缴钱。”
陈丰年以前在山区当乡长可能不了解这些,现在到了长平乡这边,这些自然都知道。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