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宋大婶没来,就宋大叔爷俩过来的。所以这亲事没法提。想提的话,得回头路过集市那里,跟宋大婶提。
干完活其他人要回去。招娣一家就不回去了,直接就在这边安顿。招娣娘拉着何小西的手:“艳明媳妇问过秦丫头了,她没意见,
这现成的鲤鱼我是吃不上了,你回头路过集头的时候,跟铁匠家的说说,说成了这鲤鱼就是你的了。”
如今的年月,讲究撮合亲事是在积德行善,人人都愿意做。何小西点点头:“那谁让你不回去的啊,合该着这鲤鱼该我吃。”
何小西得了便宜卖乖的话,引得一众婆婆妈妈假意抬手要打她。
何小西笑着躲开了。找到陆艳明:“多少给李琳瑾开点工资,一个姑娘家也不容易,也没什么挣钱的法子,只能坐吃山空。”
当日李琳瑾在他们这边做的小月子。按说她如果不是走投无路,不会再到这里来投宿。
能照顾就照顾点,举手之劳的事。再说人家也不是白白接受他们照顾,也能给干活。
“好吧,现在就每天管她三顿饭,回头我看着再给她开点钱。”陆艳明虽然心疼,但是何小西吩咐的事,还是照着去办。
路过集头铁匠铺,何小西没有下车去说这件事。反正当时栓子也见过人了。宋大叔也知道当时的情形,对姑娘也有印象。
何小西得等他们回去,三口人商议好这事,回头她再过来说一声,基本就可以定下来了。
要不说招娣娘怎么心疼这条鲤鱼呢?这条鲤鱼真是白捡的。
何小西忙着做媒呢,陆爱国也没闲着。国家政策变化,把各家各户的地,收归集体统一耕种。
村里的年轻人还好一些,一些老年人转不过这个弯来。不愿意把土地交到集体。对于老年人,村里不好强制推行,只能好言好语的劝说。
何小西记得前世的时候,何中槐两口子就不愿意把土地交到集体耕种。跟村里对峙了一年多。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才把土地交上去。
_土地交到集体,集体就得负责统一耕种采收。今年他们种的都是蔬菜。得提前做好统一销售,不然这几万斤蔬菜砸在手里,也对不起父老乡亲。
所以何小西就把这事委托给何大毛了。让他跟县里和市里的蔬菜公司,去协商这事。
何小西打定主意了,这事如果能成,他和陆爱国就不出面,如果不能成,就算是让何大毛去给他们打个头阵,他们再出马。
何大毛被何小西安排任务去做事。只要是有利可图的,他就没意见。
卖蔬菜这事,收上去的和卖掉的,中间总得有一部分损耗。只要不超标,损耗钱一般都是被卖东西的人领去了。
“咱们村夏天的蔬菜可以安排人去城里卖,但是秋天收的菜是一年中最大宗的,咱们得早些筹划销售,
你先跑跑看,有门路就先定下来……。”何小西交代何大毛。
有些秋季的蔬菜还没开始种呢,何小西就去找买家了。有事回来汇报的李振章,坐在旁边听了一耳朵何小西跟何大毛的对话。
汇报完了之后,就急匆匆的跑回他们村去了。跟他哥李振文说:“都说种菜麻烦,卖又不容易卖,但是怎么水洞村那边,
地都筹到公家了,下一季子他们还是准备种菜,哥,种菜是不是有什么道啊?”
李振文一直安排他盯着水洞村那边的动向。水洞村有什么异动都要汇报。
今天这件事情他就觉得挺不同寻常的。
按说,一家一户单干的时候,大家肯定更愿意种经济效益更大的作物。
但是,经济效益更大的作物就代表着种植的时候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不仅如此,后期销售也要跟上。不然一旦损失就是大损失。
全村上千亩土地,收获的蔬菜是个大问题。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如今的年月,不是后世,铁路公路网四通八达。本地卖不掉的作物,可以转运到其它地区销售。
现在不行,只能本地出产的作物在本地销售。所以有句俗语:当地不收当地穷。
意思就是说,当地当年的收获不行,不仅种地的农民会陷入困顿。靠跟他们买粮食吃的其他人也会因为粮价暴涨生活陷入困顿。
同样,出产的东西多了,积压在手里,也会造成农民陷入困顿。粮贱伤农,次年农民肯定会减少这种作物产出。造成价格波动太大。
所以水洞村这样承担这么大的风险种植蔬菜,李振章觉得不能理解。
第681章 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
李振文详细的询问了水洞村的情形。“他们村能加工出售榨菜,种出来的萝卜肯定不愁销售,剩下的白菜和其它蔬菜,
他们有自己的门市可以卖掉一部分,剩下的就没有多少了,稍微联系一些买家,压低点价格他们还是挣钱的。”李振文分析着。
李振文羡慕水洞村。水洞村做什么都得天独厚。以前他们比水洞村占着道路的便利。比人家富裕一些,现在好像有些比不上了。
“你不是说他们还搞了蔬菜大棚吗?”李振文问他弟弟。
李振章点点头,回答道:“是啊,他们的蔬菜大棚还在建着,就在河北岸那一大片都是,不用过河站在河对岸就能看到。”
问他哥:“哥,咱们怎么办?要不要跟着水洞村学?”
李振文没有回答他,而是问道:“大权呢?他们没跟你一起回来?”
“没有,那边忙,他没空回来。”李振章回答。
李大权心灵手巧,会一点简单的木工活。水洞村建蔬菜大棚,需要木工给打一些窗户格镶嵌玻璃。李大权和他们村的几个人去水洞村帮忙去了。
“你去跟大权他们说一声,帮忙别跟水洞村要工钱,他们那份工钱从咱们村账上支,让他们好好看着,看人家大棚怎么建的。”李振文交代。
沉吟半晌,李振章都忍不住提醒他自己还在旁边等着。“哥,还有什么事吗?没事我先回去了。”
李振文咬咬牙:“你去通知一下去水洞村帮忙的人,全都别跟他们要工钱,工钱全部回来村里账上支。”
这次是准备下血本了。拉着全部人过去给水洞村做白工。
李振章质疑:“这样能行吗?”
李振章知道他哥的意思:给水洞村免费干活,指望打动水洞村的人,有好处别忘记拉他们一把。
但是这件事做的太冒险了。水洞村认这份人情还行,万一人家不认,他们没办法跟村民交代。毕竟村里账上的钱粮也是大家的。
李振文好像铁了心,抬手阻止了弟弟的劝说。“照着我说的去办吧,出事我负责。”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先付出就想获益是不可能的。
O
李振章还想说什么。但是看看他大哥坚定的表情,知道再多说也无益。改变不了他大哥的决定。只得出去办他哥交代的事。
何小西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是各项工作快完成了,最后结账的时候。
何小西等人正在陪着上级领导视察改造好的水渠和灌溉系统。这些设施,是改水田的最重要也最必需部分。
“水渠已经基本修好了,就差勾缝了,等洋灰来了,勾上缝就能投入使用了。”陆爱国对上级领导汇报着。
为了节省水泥,水洞村的水渠是用石头砌起来的。从河工工地上拉来的石头,除了之前盖房子用了很少一部分,其余的都用来砌水渠。
而且,石头砌好的水渠,也不舍得全部用水泥涂抹表面。只用水泥把石头的缝隙处抹平。
林县长吩咐余干事:“水泥的事你跟进一下,到货优先给他们发过来。”实际不用林县长交代。
以余干事跟水洞村的交情,林县长不交代,余干事也会先紧着他们。
不过,林县长交代了,代表着县里对改水田的重视。
何小西混在陪同人员的队伍里,并不显眼。人怕出名猪怕壮,她无意在这种场合出风头。
但是闻讯过来蹭热度、混脸熟的人好像并不愿意看她蒙混过关。
李家庄村的村长就站在她旁边。本来他是想找机会给陆爱国下不来台的。但是陆爱国今天是东道主,要在队伍前头做解说。
李家庄的村子长够不上去,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找站在他旁边的何小西的茬。
“你们村太不讲究了,借着这次改水田欺压邻村。”看到有人闻声往他们这边看过来,李家庄的村长人来疯一样提高了声音。
“你们借着这次改水田,请邻村的人过来帮你们村干活,干了活还不给大家付工钱,让大家白替你们干活,李窝村的人都没有拿到工钱,
你们不给人家工钱早说,早说了愿意来干的就来干,不愿意白干活的就不来了,你们可好,骗人家说干活有钱赚,等干完活了又不给钱,坑骗老百姓。”
一席话说得,最前头的县领导都回头往这个方向看过来。
这个时代还讲究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老赖还没横行。帮政府干活还没流行打白条。这种骗人的行径是极为恶劣的事。
所有人看水洞村人的眼神都带着怀疑。有些人甚至目露鄙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