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酒妈妈也可以喝,到时可以带一些回去孝敬她。
女人年纪大了,果酒可以活血,对身体有好处。
聚会结束,温俊留下来,单独跟叶纤红聊了几句。
上次从深城回来前,爸妈招待了小红和胡向阳,提到了工作上的事。
这样做原本只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毕竟浙省离粤省太远,小红就算想帮忙,也未必够得着。
没想到半个月后,父亲就从接待科调出来,来到市府办,成为办公厅副主任,主要负责常务副市长的对接工作。
级别虽然没变,但是工作内容舒心多了。
天天跟副市长打交道,只要他满意,下一步还有提升的机会。
这肯定是叶纤红帮忙的结束,否则不可能这么巧。
于是打电话给儿子,要他代自己好好谢谢她。
温俊接到电话,就有些头疼。
如果是普通朋友之间,倒容易处理,送些值钱的东西就可以了。
但是跟叶纤红的关系又不同,如果处理得不好,反而会影响彼此之间的交情。
毕竟好朋友之间,怎么表达谢意,也是门很深的学问。
好在今天有机会聚在一起,他就带了些母亲从老家寄来的粤式老火汤料,送给叶妈妈,并再三表示感谢。
上次在自家时,小红似乎喜欢喝汤,而老火汤材料,虞城这边不容易买。
就算在深城,如果你不是本地人,也很难买到真正优质的食材。
所以它们尽管不值钱,却要花不少心思。
“我也就动了动嘴皮子,你不必客气。”叶纤红摆摆手,让他没必要放在心上。“这些老火汤的材料,倒是谢谢你了,上次去香江,我竟然忘记买了——”
马上就是夏天了,农场这边戴老卫老年纪都不小了,如果能每天煲些汤来喝,应该又美味又养生。
“那也是你的面子。”温俊猜测她找了戴老,也只有他这样的级别,才有本事帮忙。
既然小红喜欢喝汤,那就让家人多寄些材料过来。
两天后,肖东胜突然从肖山过来了。
胡向阳知道后,提前下班过来陪他。
“小红,我这次过来,是有些事想请教你。”肖东胜坐来后,来不及喝茶,直接对叶纤红说道。
上次他们聚会,听弟弟说,小红已经定下来,会在余杭读大学。
接下来几年,大家会把投资的重心,从虞城转向余杭。
所以今天抽了个空,他匆匆赶了过来,想听听她的打算。
小红每次的投资方向,都非常有前瞻性,作为肖山区的领导,从私心里讲,自然希望她们把目标放在自己管理的地方,为当地的百姓谋福利。
“这个肯定没问题。”叶纤红听了他的解释,笑道。“我们是一家人,只要适合你,一定说服他们去肖山投资。”
“表哥放心,我们都支持你!”胡向阳也在一边竖大拇指:“只是没想到大表哥工作起来这么拼命,我感觉自己太没上进心了。”
“这个没办法。”肖东胜摇摇头。“以前在科室处室上班,管好几人几十人就行了。现在到了地方,你成了他们的父母官,任何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区几十万人的幸福,肯定得全力以赴啊!”
以前在虞城时,因为刚到地方,没什么经验,所以压力不大。
跟林省长一段时间后,他的眼界彻底发生了变化,知道了一个主政官员,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力。
所以调到肖山后,一直如履薄冰,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和谨慎,就怕自己一个疏忽,影响老百姓的利益。
好在这段时间下来,获得了不错的口碑,这让他信心满满的同时,想进一步招商引资,发展当地的经济。
“大表哥确实是个好官。”叶纤红真心赞了一句。“如果每个人都有你这样的责任心,还怕搞不好国家?”
说完后,拿出纸笔,开始盘算如何帮他了。
自己的制衣厂,因为以批发为主,肯定要靠近四季青服装市场,所以暂时不会移地方。
除非将来网络销售兴起,不过那时候大表哥估计早调出那边了。
倒是铝合金门窗厂,以及跟它相关的系列产业,可以放在肖山。
反正接下来几年,中心城区的企业都会朝郊区搬迁,肖山也是个不错的地方。
至于房地产企业,也可以安在这边。
万一将来他调走了,在别的地方再建总公司好了,把这边定为分公司。
这个行业发展这么快,现在投资这点钱,看起来不少。
十年后,只怕扩张百倍都很正常。
肖东胜看着她在纸在写写画画,没有出声。
“这是我接下来会投资的项目,主要是房地产和建筑装饰这两块。”叶纤红把纸递给他,解释道。“它们在未来十几年,市场会大到不可想像,单是建筑装修这块,如果能成为浙省的龙头老大,年产值就有几十亿了。”
其实虞城前世的亚厦,规模比她说的还要大很多。
只是现在这样说,会给人吹牛的感觉,所以只能往小里说。
同样的,房地产也一样,这时候谁会相信,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余杭市区的面积会扩大几倍,房价也会涨二十几倍。
一家大型的房产企业,产值几百亿,真的很正常。
“除了这些,有没有其它项目,适合肖山的。”听完叶纤红的计划后,他又问道。
这时候全国到处都是下岗潮,传统的乡镇企业和国营企业,因为不适应市场经济,经营困难,亏损严重。
而私人企业,因为发展得还没那么快,无法消化这么多的职工。
如果能再多投资一些传统企业,那问题就能全部解决了。
这个情况跟前年的虞城一样,肖山历史上也是一个县,面临的问题都差不多。
只是那边底子好,私企发展得更快,所以情况比虞城好得多。
第一百零五章建一个市场
“如果是这样,那倒是可以考虑建一个小商品市场,以它来带动周边的民营企业发展。”听说肖东胜有这样的野心,叶纤红想了想,向他提了个建议。
这时候虞城周边,已经有了几大市场,只是跟前世比,还处于萌芽期。
比如虞城所在的越州市,有小商品市场,这跟前世的义坞小商品市场差不多,规模甚至比那边还大。
只是后来越州的发展出现了偏差,把重心放在面料上,最后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轻纺城。
于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就被义坞摘得了。
今年才九四年,两个地方的市场虽然初具规模,跟前世比,还是小儿科。
如果肖山想把它抢过来,只要花时间用心经营,应该不会太难。
“怎么搞?”看到叶纤红自信的样子,肖东胜惊喜地站起来。
在他的印象中,每当小红露出这样的神情,表示又有了好的主意。
像前年提出的伞城计划,去年年底的时候,虞城那边已经获得了这个称号。
于是柏厦的制伞业,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只怕几年后,会成为全是数一数二的伞制行业基地。
如果肖山也能获得这样的机遇,那将是他一辈子的正绩。
“很简单,就像建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一样,在肖山建一个小商品交易市场。”叶纤红说了自己的计划。“至于怎么搞,我的建议是先集中一些类别,再慢慢扩大经营范围,把产品做丰富。”
其实国内的小商品市场,能做大做强,最重要的原因,应该归功于国家加入WTO。
当网络开始显现威力,又能跟全世界的商人做生意,产品销售飞快增长,中国很快成了世界级的制造业加工中心。
可以这样说,义坞能发展得这么快,真的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
肖山如果想走到这一步,基础比义坞好得多,最起码交通比那边便利,制造业也比那边发达。
而这时候向世界推销产品的方式,主要靠位于粤省的广交会。
每年那段时间,都会吸引全世界的采购商过来看货和下订单,于是稍有点野心的加工厂,都会带着产品过去参展,拿国外的订单。
而小商品市场,在初创阶段,肯定得选择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产品。
比如毛绒绒的女生玩具,比如魔方、积木等儿童玩具,比如欧美国家需求量比较大的圣诞装饰品,比如第个女生都要用到的各种头饰和装饰品等等。
这些东西简单易加工,利润相对低,而欧美国家人工贵,一般不愿意生产。
只要这边有大量的企业在加工,外商就会找上门来,向这边下订单。
这就是规模经济的好处了,加工的厂家越多,技术更新越快,产量也越高,对采购商来说,采购成本越低,延期出货的风险也最低。
“这个主意不错。”肖东胜听了她的解释,兴趣大增。“不过这件事涉及到三个方面,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能力搞起来?”
跟叶纤红接触多了,对经济也越来越熟悉,很快看出这件事想做成,难度其实不小。
第一,建市场投资非常大,因为小红说得很明确,小市场小打小闹,全国到处都是,建一个没意义。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成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
就算分几期开发,第一期需要的土地和资金,就不是个小数目。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