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妙站在她背后,忍俊不禁。据她所知,吴敏正宗的城市出身,家里虽然不算特别有钱也算小康,大学就在微博上晒过旅游日记,是个很乐观开朗且没有负担的人。
原主身体不好,多走几步路就喘,更别说出去登山跳水了,对吴敏的生活非常艳羡,所以关注她很久。
就算是谎言,也是善意的谎言,还真是个有趣的人。
“去补习班的时候可以带上我吗?”苏妙问。
陈小月只当她是无聊,想体验生活二话没说同意了,“放假学校管的不严,只有吴老师在,应该可以进去。”
她忽然又想起什么,眼睛亮晶晶地看向苏妙:“姐,小弟说你考上了燕京大学,还是省状元,真的吗?”
苏妙一怔,想到应该是苏魄在信里写的,点了点头。
“真好!”陈小月擦了把汗,“我也想去燕京大学,可我们这儿连正经的大学生都出不了几个。”
基础设施差,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差,就算再聪明,接触到的知识有限,同样参加高考,跟那些教学条件好的学校比起来,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恶性循环,教育更不上,要不然说脱贫难呢。
厨房里也很破旧,但收拾的很干净,苏妙在旁边帮忙洗着菜,忽然有了个想法。
-
陈鹏涛领着苏魄到了坡底下的小河边,让他在一边呆着,自己下河摸螃蟹。
螃蟹不大,也就小学生掌心大小,陈鹏涛熟练,没一会儿就装了半矿泉水瓶螃蟹,炫耀地冲苏魄晃了晃,“待会儿回去烧了吃,可香呢!”
苏魄笑弯了眸子,看他捉的开心,脱掉凉鞋,也想下河。
陈鹏涛忙制止他:“苏魄,你别下来了,水里脏,还容易滑倒。”
“没关系。”苏魄还是下去了。
动物有着天生的警醒,他一下去,水凉了几度,石头底下的螃蟹们都跑了,连带着小鱼小虾们也不从这儿过。
陈鹏涛摸了摸脑门儿,有些奇怪,大中午的怎么忽然变凉快了,还有螃蟹,螃蟹呢?
苏魄摸不着螃蟹,在水里踩了一会儿,上岸,揪了岸边几根芦苇玩儿。
苏魄他们从那么远的地方过来,瓶子里没塞满,陈鹏涛是不好意思回去的,好在过了一会儿螃蟹们又出现,没多长时间他就摸足了满瓶。
两人慢悠悠往回走着,经过邻居家的小池塘,陈鹏涛下去摘了一朵上来。粉粉的花尖,好看极了,苏魄拿了花,心心念念想回去给苏妙。
到大路上的时候,两个小孩儿走着,迎面过来一个穿polo衫的黑瘦男人。
他看见两个小孩儿,眼神一亮,朝陈鹏涛挥了挥手,“鹏涛!”
“魏叔叔?”陈鹏涛看见他,顿了顿。
魏明智不是他们村的人,也不是附近的人,听说是从城里来的好心人,做公益相关,会给学校里提供一些奖学金。
他们学校没几个人,不过能叫出自己的名字,还是有点惊讶。
小孩子被特殊对待就会很开心,特别是这样的大好人,陈鹏涛冲他笑了笑,自来熟道:“您来这里干什么?”
“咱们小学六年级一毕业都去镇上上初中了,我来调查落实一下这一届的奖学金名额。”魏明智笑呵呵地说:“你姐在家吗?”
“在的在的!”陈鹏涛有些激动,他姐成绩好,总是班里第一名,要是能拿到奖学金,那就太好了。
“走,咱们去看看。”
魏明智跟他们一块走着,看了眼旁边的苏魄问:“这个小朋友是从哪里来的?好像有点眼生。”
“是我的朋友,从华中青市来的。”陈鹏涛掂着螃蟹瓶子,说得起劲儿,“我们总是互相写信,苏魄还送了我很多书。”
“那么远?”魏明智惊讶了,“是和爸妈一起来的吗?”
“是姐姐带我来的。”苏魄忽然开口了,白白净净的小圆脸上眸子出奇清澈,“我们两个。”
“你们两个跑这么远,你姐多大了,家里人也不担心?”
“刚刚高中毕业。”
说着很快就到了陈家,陈鹏涛把瓶子扔在一边,飞奔回屋大声喊:“姐,魏叔叔来了!”
陈小月听了立马到院子里,果然看见魏明智。家里贫困,学校里偶尔有人能拿到奖学金,她早就羡慕不已,没想到魏明智今天会来她家。
她有些手足无措:“魏叔叔,吃饭了吗,坐下一块儿吃吧。”
魏明智点头应了,打量着矮旧的瓦房,低头进了堂屋。
苏妙正帮着陈奶奶往外端饭菜,今天她们来,陈奶奶专门从外面弄来一只鸡杀了,苏妙也没有拒绝,准备走之前给她留些钱。
堂屋里本来就面积不大,多了个男人,一下子拥挤阴暗许多,苏妙瞧了一眼,听见他正问陈小月什么。
“爸妈在哪里工作,每个月大概能寄回来多少钱?”
“奶奶身体健康吗,家里有没有什么额外支出?”
“在学校里成绩不错啊,学习吃力吗?”
陈小月有点紧张,答得规规矩矩,旁边陈鹏涛给陈奶奶解释了魏明智的身份,陈奶奶忙添置凳子,夸起自己孙女儿:“我们家小月可懂事了,在学校次次拿第一,回家了还帮着做家务。你说这才多大的姑娘呀,手上茧子磨的……”
陈小月想起苏妙白净的手,缩了缩自己的,脸上有点烫。
很快简单的对答完毕,几个人坐下一起吃饭。
苏妙和苏魄太白净了,坐在这里有点格格不入,魏明智对他们似乎很感兴趣:“学校里那个活动我知道的,没想到你们这么有心,还专门来看望。刚才鹏涛说你们寄来了不少书,这对我们山区的孩子来说,可是很重要的呀。”
“魄魄和鹏涛能成为好朋友是他们的缘分,小月也很好,能帮到他们,我很开心。”
魏明智举起了大拇指,“你年龄不大,却这么懂事,佩服佩服,要是现在年轻人都像你这样,那就好了。”
苏妙淡淡笑了,有一搭没一搭夹着菜。
魏明智深知某些套路,正常人被这么一夸,要么就害羞着摆手,要么也得得意一下,总会对他放松好感不少。
可看苏妙这样子,竟像不想搭理他似的。
压下心里的异样,魏明智问起旁边的苏魄一些话,苏魄话不多,慢慢答着。
“这里虽然穷,风景还是不错的,你们准备在这里呆多久?”
苏魄看了眼苏妙,见她没什么表示,眨了眨眼:“差不多半个月。”
“嗬,那可真挺久的。”魏明智夹了一筷子菜,苏妙瞟了眼,筷子从那盘菜里挪开,“这儿风景好是好,就是什么都缺,你们大城市来的,可能不习惯。过几天我带小月去镇上办手续,要不要跟我去添置点东西?”
苏妙问:“办手续?”
“对。”魏明智笑的很和善,“申请奖学金可能需要一些材料,让小月跟着也方便。”
苏妙嗯了一声,瞧一眼苏魄,“那就让魄魄跟着去吧,小孩子嘴馋,让他买点零食。”
魏明智没想到她这么随意,放心这么小的小孩儿跟他出去,“你不去?”
“我不去了,陈奶奶说要编箩筐,听着挺有意思的,我跟着学学。”苏妙浑不在意道。
-
第二天陈小月和陈鹏涛起早收拾了,准备去学校,苏妙和苏魄也跟着起来,踏上了山路。
一路走过去甚至没有一条沥青路,中间有一截还是淌着河水过去的,陈小月习以为常,还怕苏妙两个走不好,没想到他们走的稳稳当当,轻巧极了。
走过这么坎坷的山路,最后看到的学校,果然也很破旧,不仅破,还小。近旁几个村子拉拉杂杂过来的学生,加起来统共不过几十人。
学校老师没几个,有时候甚至要几个年级在一块儿上课,可想而知对他们来说好好学习有多难了。
据陈小月说,暑假期间在学校的老师只有吴敏一个,吴敏平时也是住在学校的。
陈小月姐弟俩来得早,正碰上吴敏蹲在外面刷牙,吴敏看见他们远远走过来,一愣,瞧着苏妙和苏魄问:“这是……”
陈小月一反之前的害羞,笑着同吴敏道:“那个手拉手的活动,小弟跟苏魄互相写信,他们趁暑假来看看。”
吴敏眼睛一亮,笑了,“挺好的,你们从那儿来的?应该不近吧。”
“青市。”
“青市?我也是青市人,太巧了!”
学生们还都没到齐,苏妙跟着她去教室,听她抱怨这里条件不好,连齐全的教学师资都没有,孩子们学习太困难了。
许是苏妙看着沉稳,虽然年龄差的大了点,吴敏跟她也没什么隔阂。她拿着一把用胶带缠起来的三角尺,颇有些心累:“都说不能填鸭式教育,要注重素质教育,可这里的条件,甚至连填鸭都做不到。”
她不拿苏妙当外人看,苏妙也就从善如流顺着她喊敏姐,“敏姐,我之前关注过你,工作挺顺利的,怎么忽然辞了来到这儿?”
吴敏笑的很自然:“当然是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孩子们这么艰苦,我希望能出一把力。”
苏妙挑了挑眉。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