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咱们的米晶莹剔透,本身质量上优,也没碎米,又要做精包装,五斤一袋的话,一斤如果卖四块钱,一袋米二十块钱,大城市的一些白领们想来会更喜欢!”李九山建议道。
李九山说:“珍珠米是煮粥的米,咱们的米好,但是不够明显,需要尝试了以后才知道,但是咱们的长粒香米可是一个特色,现在市面上卖长粒香米的可没有,我们微笑农场的香米不但新奇,口感上等,跟泰国香米相比有些类似,但是口感更有嚼劲,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刚刚产出的,更新鲜,所以价格贵是应当的!“
第八十五章 如何卖
李九山说:“……”
显然对于怎么处理这个米,李九山的心里很有想法。
三叶还真没有注意到这个,让李九山这么一说,想着回头超市看看米价,别的三叶记得不清楚,但是泰国香米的价格三叶记得很清楚,还记得前世三叶看到那个什么泰国香米很好奇,就买了一些回家煮,口感么,说实话三叶是觉得一般,但是那个米非常的香,而三叶的米不但香而且有较劲,比泰国香米不差。
不过这会儿长粒香确实是不大流行,也难怪李九山话语间隐隐有些后悔当初卖便宜了。
三叶沉吟了一下:“那照你的意思?”其实三叶何尝不知道李九山的意思,可是照李九山这么弄,工程浩大啊,三叶表示:她真不想这么折腾,本意不过是想种些自家可以吃的米,不让自己家以后想种田没地,想吃放心菜没地方种而已!
可反过来说了,难得的手底下的人有干劲,三叶怎么能不支持呢,所以三叶不但要支持,还要给点自己的想法,毕竟三叶虽然四六不懂的,但是后世的一些趋势还是知道的,利用好了,绝对的稳赚不赔。
比如说三叶知道企业需要转型,就要走品牌化的道路,所以三叶才会让李九山先去注册一个微笑农场的商标,不管以后怎么样,最起码先注册了准没错。
再比如说三叶知道未来的人吃的东西是越来越精致,而且买东西都是喜欢只买一点,够用就好,很少有人会像以前的人去屯着,因为以后的超市太多了,便利店也多,想要什么都有得卖,很便利,自然没有像以前的人有囤积的必要了。
再然后三叶根据自己曾经身为一个小白领的经历:有时候想要自己动手煮点东西吧,买的多了,不划算,因为只打算煮一两次,兴致没了就不煮了,回头如果不再煮就浪费了。买的少了,又有点不好意思,人家也会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你,而且还没有一个可以来装米用的瓶子,这样一来,就各种不方便了。
当初三叶是在小县城的小白领,说白了,也不过是大城市辐射到小城市的一个小缩影而已,所以这个经历也是可以做参考的。
然后三叶还听说过前世有人做米业做到精致,怎样做到精致呢?就是米都不用洗,直接就能放进锅里煮了。
这些就相当于提供一个很好的产品销售方向,也是很宝贵的。
所以既然员工想要大干一场,三叶不但要支持,还可以给提供一些大致的方向,再让员工自己去折腾。
李九山就道:“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把米做精致了,然后销往北方。”
三叶想了想,又根据前世里了解到的东西,就道:“我们的米确实是需要做精致了,我这里有个想法……”
三叶的意思是这一次的米要做精致了,而且要分档次跟级别,主要是分成是要送人的还是自家吃的,送人的就做得精致一些,每袋米五斤,真空包装,然后用礼盒包装,礼盒分为两个档次,十斤跟二十斤的,也就是说十斤是两袋,二十斤是四袋,价格还要定高一些。
还有一种做的也比较精致高档的就是属于可以送人也可以自家吃的,关键点在于小巧玲珑,适合偶尔单身的白领们,偶尔煮一下,或者是晚上只想自己吃的清淡一点的人群,而这种的包装是用精致的玻璃装好,里面会放上一根量勺,这样以后要吃多少米就心里有数了,而量勺的量则以一个成年女性的食量定的,如果是煮稀饭,一勺即可,煮干饭两勺,如果是男生则加倍,使用方便简单,这种包装的米,分为两斤跟五斤两种,当然了,价格也是最高的。
还有就是纯粹自家吃的,而且家里人口至少三个以上,这种包装是最简易的,米袋分为十斤、二十斤。
谁都知道最好吃的米是新米,新鲜二字就是其他的比不了的,所以三叶要做的也是新鲜,就是所谓的一锤子买卖,限量什么的,她的米本来就不多,尽管看着产量不小,但如果是卖出去就不够了,产量小既然要做大,那自然只能做新鲜了,反正三叶也不指着这个挣钱。
所以,三叶还有一个要求,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卖出,所以包装的事情要抓紧,弄好了以后就开始销售,人手不够的话,她可以招一些人过去帮忙,务必要保质保量完成。
而销路的话,三叶很看好京都市,而且三叶有个想法,除了自己家里留点销路,剩下的就全部销往大城市,特别是那简易包装的米,不往大城市卖,肯定要照成滞销的,所以还要有一个专门销售的人来帮忙。
好在三叶还可以假公济私一下,直接让禾阅的人各个大城市打开营销点,或者是直接自己开营销点,也省得让三叶自己去跑了,三叶自己知道自家事,她压根不适合做讲价的生意,让她砍价行,让她作为销售员去推广,三叶还真不行,要不崔明浩当初怎么那么羡慕三叶呢?能做大生意的没有一个不是口才好,费尽心力才能经营出一份大事业,而三叶呢,轻轻松松的就整出了一份大事业,虽然耗费了一些心神,但是却没怎么耗费脑子,甚至开疆拓土都有人主动代劳,怎么让人不嫉妒呢。
不过一时间要在各大城市打开销路并不容易,并且还要保证在最短的时间销售出去,因为一旦过了这个时间,米就不新鲜了,三叶也要给人塑造一种假象:微笑农场只卖新米!
有了三叶的话,李九山就展开了行动,如果要新鲜,卖米的时间就很宝贵,丝毫不容浪费,所以花费了一天时间定下了包装,让人去弄了商标,然后在仓库里,当场把米装好,抽成真空的封袋,为此现购进设备来不及了,毕竟这不是后世什么机械都很普及的时代,三叶想了一圈,才找到人解决,就是康子琦,康子琦是做茶叶生意的,规模又不小,真空机是现成的,两个市又挨着,只要把那真空机拉来急用就可以了,等事后他们再自己购进。
第八十六章 忙起来
所以花了一天的时间就搞定了,而包装的问题,袋子之类的比较好办,箱子也还好,就是玻璃瓶跟量勺不好定,好在还有时间可以先把米分重量装好,压成真空。
其实也是幸好,这会儿的茶叶抽成真空不像是后世的那种小包的茶叶,而是大包的那种,不然就不适用了。
至于专门的销售人员三叶想了一圈,找到了一个就是王曦,说起来王曦现在应该大三了,之前又跟着崔明浩锻炼过,事情交给他办,她很放心。
王曦接到三叶的电话自然亦不容辞了,而且这个是有抽成的,到时候做的好,挣的比书卡还多,现在在福凤省书卡泛滥,王曦的父母要不是还帮着王曦管理那一摊子活,早就另谋生路了。
而王曦也一直在禾阅里做,现在接到三叶的任务,乐意之至。
有了王曦,三叶也放心多了,很快王曦就展开了行动,微笑农场这边负责打包,王曦则趁着包装未好的时候,先联系各地的管理者或者销售员,还提供了一些销售计划,王曦的意思是第一可以去跟一些公司、机关单位接触,对于管理者们来说这些单位肯定是熟悉的,因为之前卖书卡肯定有接触过,所以对他们来说不难,还可以到每个公司里去走一下,给那些白领们宣传一下他们的米。
还可以联系超市,如果超市肯给个专柜,那自然是最好的,而且限时一个月,如果卖不出去的话,那些米就要撤回了,如果超市谈不妥,那就想办法自己开个专营店,最次的办法是禾阅的管理者们自己租个三轮车叫卖,还有除了这些以外,可以去联系一些公司,机关单位,对于这个禾阅的管理者们肯定很熟悉,如果他们愿意。
如果有愿意单独承担销售计划的,成为一个地方的微笑农场的负责人的,他的销售计划可以自己定,但是王曦这里要客户名单,如果不愿意懂成为一个地方的微笑农场的销售负责人的,也可以,销售计划可以由王曦制定,对方去执行,那好坏也由王曦承担,只是对方拿的提成会比较少,底薪也比较低,而地方总揽的人需要预设他可以卖多少,一旦有存货,就是一个月为期限,超过太多的话,是要扣钱的,销售计划由王曦制定的则没有这个烦恼。
最终大家都选择了总揽,因为这样的话,能挣的实在是太多了,底薪高,提成高,底薪一千,提成的话,则要根据他们卖米的价格算了,王曦这边会根据对方的市场以及运输成本给个最低价,他们能讲下来价格高,则挣的多,讲下来的价格低则挣得少。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