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媒体来说,如果遇到不被看好的新人,最多也就是浪费一点点时间,可万一要是见证了一个天才的诞生呢?
对于新人来说,在媒体面前的第一次曝光后得到的评价,就极为重要。
万事开头难嘛,好的开始就算不见的能够成为成功的一半,也总比一开始就无人问津要好。
重要的时尚媒体,是力捧还是直接忽视,这里面的差别,说是云泥之别,一点也不为过。
作为新人,首先要做的事情,肯定是竭尽所能地讨好主要媒体,给媒体足够的礼遇,以期博得一些版面。
比较幸运的,会得到时尚界叱咤风云主编们的一些褒奖,比如首秀引起轰动,比如发现了天才设计师,再比如就好像看到了Alexander McQueen的接班人之类的评价。
这样一来,这个新面孔就不会只是“巴黎高定时装周”一日游的游客了。
当然了,轰动、天才、接班人这所有的元素加在一起,也没有卖得好来得重要。
吹捧到天上去,没人买的话,那就算能够被称为成功,也只是理论意义上的。
让波斯湾贵妇看得上,让俱乐部成员有购买的欲望,形成自己的“固定客户”群体,这才是对高定来说最为重要的实际意义上的成功。
新人想要讨好媒体和客户,顶奢的大牌也一样在做这件事情。
通过媒体来吸引买家,也是绝对奢侈大牌已经使用了很久的传统手段。
一个新人就算再怎么厉害,也厉害不过已经和媒体打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交道的顶奢大牌工作室。
那些大牌根基深厚,可以找顶级的国际巨星来助阵。
除了好莱坞的之外,想要哪个国家的市场就还可以请哪个国家最当红的明星。
颜滟看的第一场高定时装秀,范思哲除了请Pierce Brosnan (皮尔斯·布鲁斯南)这样的老牌巨星之外也请了咱范爷。
如果请明星,就要请到这么顶级的程度,才会砸出点浪花来。
不然的话,没名气的品牌请没名气的明星,请了就还不如不请。
而且,不知名的品牌想要请大牌明星,需要花更多的钱不说,还不一定能够请得到。
都到了巨星的程度了,人家自然也是不差那么点钱,肯定也是要找和自己的地位相匹配的品牌。
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Yan II工作室的核心团队,做出了一个让傲视新人的时尚媒体大佬们大跌眼镜的决定——Maison Yan II的首秀不对媒体开放。
不对媒体开放这样的事情,只有历史悠久的顶奢品牌,已经有相当数量固定客户的高定工作室才有胆子做。
新人敢这么做,简直就是耸人听闻。
不对媒体开放就意味着,只邀请高定客户和时尚买手入场。
时装周既然可以被称为周,就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看完的。
波斯湾贵妇那么金贵的存在,自然会有很多人觉得看秀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这样的人,偶尔会亲临高定发布会的现场,但但多数的时候是给自己找个“买手”。
买手负责帮忙看秀,帮忙抢衣服。
敢做到不对媒体开放,那是对自己的“市场反应”有信心。
顶奢大牌敢做这样的事情,那最多也就是偶尔为之。
Yan II团队不仅不知死活地有样学样,还做出了连大牌都不敢做的决定——谢绝买手入场。
这样一来,就除非是无比尊贵客户本人在百忙之中抽空过来,一般品牌求都求不过来的顶级买手都被拒之门外。
这简直就是一种自杀式的行为。
这样的行为,可以总结为三个字——不想卖。
也可以更为准确地总结为四个字——脑子进水。
颜滟做买家做客户的时候想要保持神秘,多半都会引人追逐。
可如果走上设计师的舞台,还继续来这一套就有点过了。
Maison Yan II还没有正式登上舞台,就开始被一些时尚媒体厌弃。
这样的事情很严重,任何事情做过了都不太好,除非你是真的脑子进水不想卖。
三个人的团队,一个人脑子进水还有得救,三个人同时脑子进水的话,就彻底没得救了。
神秘过度的颜滟是没有人能联系到了,和Allegro还算有些交情的买手还有媒体,就劝她再仔细想一想。
高定工作室可以神秘,设计师可以神秘,但是你卖出去多少衣服,拿到多少订单这样的讯息,怎么都是公开透明,完全没有办法捏造的。
有据可查的事情,不是你自己藏着掖着外加自说自话就可以解决的。
不按常理出牌可以,但也总应该有个度。
就算东施效颦,学人家大牌搞私人发布会,也没有必要把真正的买手拒之门外。
可Maison Yan II三人组卯足了劲儿想要“自杀”,别人再怎么好心劝诫,那也是徒劳无功的。
再多的劝诫也抵不过一个事实,Yan II的第一场秀,确实就不!想!卖!
第241章 古董面料
教颜滟的版型大师,出自苏绣世家。
当然这个世家也就是族谱意义上的,经历过民国和后面的动荡,真正的世家早就不复存在。
大师家的族谱和家史关于苏绣的记载,至少都可以追述到嘉靖年间,家族的技艺经过400年的传承,家族的技艺在清朝末年达到了鼎盛时期。
因为动荡,能够展现家族荣耀的很多“文物古迹”都已经荡然无存。
勉勉强强保留下来的就剩下一块嘉靖年间的双面绣的绢帕,和一张清末民初仿真绣的被面。
如果家史的记载准确的话,这块绢帕就是全世界现存最早的双面绣绣品。
不要说现存,就算是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面的绣品都起死回生的话,也要算是最早的作品之一。
说是文物,一点都不为过。
关于仿真绣被面的记载,因为年代并不算久远,所以是可以追溯到确切的年份的。
清朝和民国交界的时期,从1908年开始绣到1913年绣完。
那个年代的苏绣受到西洋画的影响,开始出现仿真绣。
仿真绣顾名思义,就是要绣得惟妙惟肖。
大师家里仅存的这张古董被面,在动荡的年代,保存有些不善,边角出现了一些瑕疵。
但边角不是这张被面的重点。
重点是紫罗兰色缎面上绣了一只栩栩如生的俄罗斯蓝猫。
这张有瑕疵的古董被面,被颜滟改造成了一件晚装。
这件完妆的设计,颜滟是本着尽量利用好每一寸被面的原则。
背面上的俄罗斯蓝猫被设计在了裙摆上,成了这件晚装的点睛之笔。
走起路来,这只活灵活现的俄罗斯蓝猫简直就感觉要从裙子上面跳下来,跳到穿衣服的人的怀里。
真要说到技艺的传承这样的事情,那些被吹捧地神乎其神的,号称有几百年历史传承的“稀世珍宝”巴黎工作坊肯定是有些盛名之其实难副的。
比如让Dior高定特别自豪地宣布收入麾下的Vermont刺绣工作坊,是1956才成立的。
Chanel的高定,因为收购多家手工作坊而名扬四海。
就算是被香奈儿收购的,公认历史最为悠久的Lesage刺绣坊,也只是在1858年才成立的。
Chanel高定买下的外一家刺绣坊Lanel的历史就只到1949年。
而且这两家刺绣坊还都是香奈儿在新千年之后收购的。
这么点历史,和苏绣两千多年的历史要怎么比,就算大师家的家族传承,那也已经有了四五百年。
真要说刺绣技艺的话,你让这些工坊试试“颜滟家”大师的家传绝技双面三异绣看看。
双面刺绣,正反两面异色、异样、异针法。
单论绣猫的话,大师的技艺和绣古董蓝猫背面的先辈可能还有一点小小的区别。
可大师的“神技”可以做到正面是猫,反面是狗。
从民国开始,大师的太奶奶那一辈就开始研究把祖传的苏绣技艺运用到旗袍的面料上。
只能说,巴黎的这些刺绣工坊都是因为巴黎高定而成立并发展起来的,专属于高定圈的商业作坊,而苏绣大师的绣技则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的。
这样的技艺,单单用在自家的旗袍上面,单单只让国人知道,那也绝对是暴殄天物。
在被颜凌折腾来法国之前,颜滟的版型师傅也确实没有什么“国际视角”。
在被诱拐到巴黎走了一圈之后,大师的想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她的女儿更是受到“感化”选择留在巴黎和颜家兄妹一起让中国绣技走向世界舞台。
如果不是因为这样,大师家那张家传的古董被面也不可能到了颜滟的手上。
古董晚装的设计稿几经修改,一针一线,都是大师亲自操刀。
被面上的那只俄罗斯蓝猫,是按一比一的比例绣的。
这件晚装,在还处于布料阶段的时候,就被Allegro拿去展示给了一位俄罗斯新贵。
Allegro的营销极为精准,这位新贵不仅是巴黎高定俱乐部里面的“壕客”,还养了一只俄罗斯蓝猫。
颜滟的第一场秀是2013年,这块古董面料绣完的年份是1913年,整整一百年。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