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的夜宁静幽深,天空上繁星点点,没有城市的喧嚣,也没有城市的纷扰。间或有细语浅笑,那也是满怀的欢欣,而后逐渐地消失于夜色中。
第一百五十四章 捕鱼
黄音家的房子是村子里最大的一座,上下三层,除厕所厨房外,还有九个住房。这也是黄永新考虑到自己的孩子们长大了,结婚后会有一些小孩,所以预先备好住处,当然,这也与他们家的经济条件有了质的飞跃有关。
黄永新现在递补为镇里的副镇长,工资涨了不少。黄音基本每个月有钱回来,黄斐虽然还在硕博连读,但是他经常和导师做一些项目,也有收入,不但不需要家里给学费,还会经常寄钱回来。黄韵现在每个学期都能得到奖学金,而且他们大学的奖学金极为可观,所需家里的负担较少。
唯一需要用钱的就是黄馨,不过这个丫头极为节约,很有大姐黄音当年的风范,除了学杂费,基本不花费,而现在的学杂费对于他们家来说就如同九牛一毛,根本一点压力都没有。
他们房子四周的土地,有一些是别人的,但是黄永新用自己的地和别人换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愿意出卖的,则用钱买了下来,所以他们这个房子修建的就如同一座豪华别墅,不但有花园,还有很多空地,种满了各种果树,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改革开放二十年,全国各地人们的生活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个偏远的粤东小村庄黄家村,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相对于93年来说,村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甚至可以用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来形容。每家出行都用摩托车,自行车都已经不知道扔到哪个角落去了。
有了电视电话,外面的消息扑天盖地传来,大家的脑子也都活络了起来,知道做什么能挣钱,做什么更轻松。生活的来源也都靠做生意、外出务工为主,田地都由家中的老幼打理,真正的耕地、收割等劳作都请机器完成。
现在能看见村民劳作也都是轻松的活,拔个草,种点菜什么的。而且人们根本不用再像以前起早贪黑地摸爬滚打,现在出去劳作都是早上和傍晚没有太阳的时候去干干,平时都是东家串门,西家聊天地过日子。
每家的餐桌上都是有荤有素的,他们现在开始流行起养生,经常讨论是放红枣桂圆熬汤好,还是放些党参枸杞更佳。
当然,他们也开始了嫌弃某某品牌的电饭锅不好用,说某某打的床垫硌人、、、、、、似乎完全忘记了当初用一张席子下面垫着稻草睡觉,还有烧柴火用大铁锅煮饭的日子。
除了看电视,现在村子里还多了开麻将铺的人家,闲来无事的年轻人或者大爷大妈都会去摸几把。不同的是年轻人打5元、10元一局的,而大爷大妈打1元、2元一局。反正都是图个热闹,图个消遣。
早晨,大家在鸟语声中相继起来,黄音带着朋友们到村子里转了转,两个妹妹陪着母亲就把早餐做好了,赖床的黄斐出来叫的他们。
客家人的早餐和正餐没有什么区别,煮的都是饭和菜。
今天早上煮的是猪杂汤。黄永新一早就去市场买了刚宰杀猪的梅头肉、前排、粉肠、猪肝、猪心,然后放了些姜片和盐熬煮的,一点其他调料都没有,极为清甜鲜美。一大锅都被大家喝光,尚有余兴。
吃完早餐后,大家到客厅聊了会天,就随着黄永新去抓鱼。
客家人的渔网不是大家平看见的用手抛洒的那种,而是用双人牵着走的,需要两个人下到鱼塘中,牵着网,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
这次下去捕鱼的是黄永新和黄斐,两个人都穿着水裤,小小的鱼塘,很快就被他们绕了一圈,不少大大小小的鱼从渔网的上方飞过,引来大家的阵阵惊叫,等到他们把渔网收起来时,看见网里白花花的一片,更是哇哇大叫,像极了孩子,连几个男的都不例外。
谁让他们都长在城市里,没有见过“世面”呢?
为了让他们有更好的体验,黄永新和黄斐把渔网拉到岸边,让郑西蒙等五人亲自挑选合适的鱼抓起来,放到已经装好水的桶里去。
战恺和盛鼎源索性挽起裤腿下到鱼塘中去,扒拉着那一堆鱼,笑的如同孩子般灿烂。看着盛鼎源的样子,黄音有刹那间的恍惚,赶紧把目光转向其他地方。
钟叔说盛鼎源不善于结交他人,没几个朋友,但是来到黄家村后,黄音发觉他完全就没有这方面的缺点,不但和郑西蒙、战恺、宋姐聊的来,与自己的父母和几个弟妹也有很多话说。在自己的几个朋友中,黄斐、黄韵和黄馨最喜欢的好像就是他,也不知道盛鼎源是怎么做到的。
最后,一共抓起来10条鱼,一条大鲤鱼,一条大头鱼,剩下的八条都是皖鱼,也就是“刮鱼生”要用到的鱼。
刮鱼生的鱼要放在清水里静置一段时间才好,这样可以让鱼把体内的脏东西吐出来。不过,这个静置也是需要一些方法的,最好的就是把养鱼的大盘放到水龙头下面,放小水到盘中,让水流动,有个说法,叫活水养鱼。
黄永新用的是一个很大水缸,八条鱼放进去也不觉得拥挤,活水进去后,它们就游得更欢了。
因为鱼要养一会才能做,所以一行人又来到房前屋后摘水果吃,尽管盛鼎源和顾浩尘都带了水果过来,但是他们最爱的还是树上现摘的。吃着新鲜,自己摘的还很有成就感。
黄音是极爱吃荔枝的,每年都会买很多荔枝吃,而且没有别人说的吃了就上火的现象。如今回到自己家,面对着满树的果子,更是控制不住馋虫,进出都摘点吃吃。昨天到现在,这么多人摘,树下面的基本都摘光了,按着黄音的身高,要继续摘已是不太可能了,现在只好看着树发愁。
“我说过以后高处的东西我会帮你拿的。”盛鼎源从树上摘了一串荔枝下来,递给她,轻声说道。
“谢谢你!我不记得了。”黄音接过荔枝,有些窘,不敢去看他的眼神。听他的话语,黄音就知道他会露出什么样的表情,根本就不想去面对这样的他。“战恺,快点过来,帮我摘荔枝。”
盛鼎源听见她叫战恺,便轻叹一声,转到其他果树那里去了。
很快的,战恺和顾浩尘就走了过来,都问黄音要吃那一串,他们帮忙摘,黄音胡乱指了指,然后就抓着一大捧荔枝在吃,看见宋姐在三华李树下也是吃着没停,便过去结伴。还把郑西蒙他们四个男的交给了黄斐,让他带着他们出去放风。
第一百五十五章 吃鱼
“刮鱼生”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有很多,剥大蒜,剁蒜茸、切姜丝、切鱼腥草丝,还要炸花生米,炸粉丝。黄音他们在外面摘水果吃的时候,黄永新夫妇带着两个女儿就做这些准备工作。
一切都准备的差不多时,也快要到中午十二点了,于是准备正式“刮鱼生”。“阿韵,去把姐姐他们叫回来,她那些朋友都想看是怎么做的。”
正在外面逗玩东家狗戏弄西家猫的一群人听见可以见识“刮鱼生”,一窝蜂地往回走。
“刮鱼生”的第一步是给活鱼放血,从鱼头上砍一刀,把鱼拿着倒立,血放完时,就开始取出两个半边的鱼肉,接着把鱼肉上面粘连的鱼皮剥掉。取出的鱼肉先放在干净的筛子上,接着又杀二条鱼,接着又是取肉。如此连续取了五条鱼的鱼肉后,黄永新才停下。
而后,他换了一个新的干净砧板,把剥下来的鱼肉去刺,用专用纸巾拭去鱼肉里渗出来的残血,再用刀轻轻地切下薄如蝉翼的一片又一片。
黄韵和黄馨用筷子把切好的鱼肉片,一片一片地排放在干爽的碟子里,这就是装盘。她们小心细致地摆放,不一会好几碟鱼片就整齐美观地呈现在大家面前,盘中的鱼片就犹如一个个冰玉蝴蝶展翅欲飞。
陈凯丽往每一碟中都倒入了一点山茶油,然后摆放到桌上叫大家趁新鲜赶紧吃。
大圆桌上早就摆好了一应配料,鱼片上桌后,也就齐了黄音家的地方特色美食“八宝鱼生”。
“我们都用匙羹吃,看着,先放炸粉丝,夹几片鱼片,放上点大蒜茸、姜丝、盐、鱼腥草丝、炸花生米。然后,一口吃下去。嗯嗯,对,就这样。”
大家一个个学着黄音的样子,把食材依次放到匙羹中,然后一口吃下去。
“好吃。鲜、香、辣、脆,各种口味都混合在一起,但是各种口味都不突兀,反而更显出鱼肉的鲜甜脆爽。”盛鼎源是最先吃完的一个,他看黄音动作的时候就跟着学了,基本和黄音差不多的速度把鱼肉吃下去。吃完,一副很享受的样子。
“是,好吃。真的好吃。”战恺和顾浩尘也附和道。
唯一的是宋姐,看见是生的东西,不敢入口,在那里尴尬地看着大家吃。
“加丽,真的很不错,一点都吃不出生的来,你试一口,尝尝。”郑西蒙坐在她的旁边,一个劲地鼓励她试吃。
见黄音父母还有其他人都看着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闭着眼睛往嘴巴里塞了一口下去。开始,她畏畏缩缩地嚼着,到后来就动作就加快了,吞下去后,马上就开始了新的一轮夹鱼片动作。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