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老娘和媳妇高兴的合不拢嘴,他老赵家也出了一个吃商品粮的人。
赵老娘喜不自胜,就道:“建军媳妇,快叫胜利去供销社酒,我这正好有半斤酒票,再让解放去割两斤肉,要肥多瘦少的,今儿是建国的好日子,我要亲自下厨给他做红烧肉吃!”
赵建军的两个儿子,一个叫解放,一个叫胜利,都是大小伙子了。
赵建军心里头高兴,又记着李保国在这事情上出的力,就道:“娘,多买点酒和肉,回头我上保国家喝两盅,一起高兴高兴!”
“你啥时候和保国关系这么好了?”赵老娘纳闷道,这老哥俩以前关系可没亲近成这样,现在咋这么粘糊。
“一直都好着哩莫,保国就是我亲兄弟。”
赵老娘的手艺不错,红烧肉更是拿手绝活,色泽油润鲜亮,味道甜而不腻,比得上国营饭店的大厨了。
赵建军让他老娘做了两份红烧肉,一份在家里自己人吃了,另一份带到李家当下酒菜了。
李保国赞不绝口,就连李梅梅这个不爱吃肥肉的人也忍不住夹了一块,这舍得放料的红烧肉就是不一样,一尝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
“真好吃,赵阿奶的手艺真好!”李梅梅甜甜道。
赵建军喝了一口酒,慢慢道:“你赵阿奶手艺那是这个。”他竖起大拇指。
“家里穷啊,这红烧肉我也好几年没吃过了。你赵阿奶会的多着哩,什么把子肉,咕噜肉,扣肉她全都会嘞。”赵建军语气自豪。
李保国哈哈笑了起来,指着李四妮道:“建军哥你再说我家闺女口水就流下来了。”
李四妮“哎呀”一声,撅嘴不乐意了,二妮嘻嘻笑着,往她碗里夹了快肉,催促道:“快吃快吃,看你那馋样儿,建军叔是给你画了个大饼哩,你看你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李梅梅也眯眼笑,又抽空问了问系统,这么一道红烧肉能卖多少钱。
得到的回答是五十系统币,顿时心塞了,物价的差距怎么这么大,怪不得人道东西便宜就是白菜价,看来她得考虑变种植为养殖了。
要不,在空间里喂鸡?
她越想越觉得这个法子可行,首先鸡和猪都是肉,其次,鸡好养,最后,鸡能下蛋,三全其美的事情啊。
看着家里那肥肥硕硕的母鸡和公鸡,李梅梅很想偷一两只放她空间里啊,但是心塞的是,她不敢。
以她老娘的脾气来说,冷不丁少了两只鸡,非的把整个大队都抬起来。河东狮吼要不得呦。
算了,还是去找她奶吧!
“你说,要啥?”
李梅梅眨巴着水灵灵大眼睛,一脸无辜的道:“曾奶奶她老人家给我托梦了,说想在底下养两只鸡逗逗闷儿。”
逗闷儿不养狗养猫,养鸡?疯了吧!
“哎呀,奶你不懂,猫呀狗呀的哪有鸡实惠,公鸡能打鸣母鸡能下蛋,多实惠啊,曾奶奶她老人家就喜欢这些实惠的东西。”李梅梅继续编瞎话。
李老头敲着烟锅,“行了,我娘要两只鸡,你就给她老人家两只,回头就说鸡走丢了,多大的事。”
李婆子撇嘴,咋成大人物了还是这么小家子气呢,大人物谁养鸡呀,以前村里的老地主养了老大一只猫,肥肥胖胖的,那才富态好看呢。
她虽腹诽,还是趁李爱国和李五妮都不在家的时候,亲自去鸡圈捉了两只最健壮的鸡,绑了腿和嘴扔到屋里那只破缸里。
空间传输器的遥控器在李梅梅手里掌握着,很快她就收到了两只鸡,飞快的把它们往空间里一扔,让它们自己觅食去了。
不久后,长原公社就传遍了,姚印忠被判了死刑,陈寡妇判了七年有期徒刑,死刑在五月份执行。
姚印忠的两个儿子给他收了尸后,就带着他们娘回乡下住去了,他们的父亲当着公社书记的时候,他们受了不少优待,一朝落败,心里落差不是没有,但是同时这心里也更踏实了,好像冥冥之中早就知道,这一天总会来的。
令人惋惜的是,姚家最小的女儿还是因为她爹的事情被夫家嫌弃了,和丈夫离了婚。
姚茜华人硬气,啥都不要,只要带着她儿子走,她儿子先天不足,是个智障儿,她要是走了,留下这娃在这家里怎么能好过。
她婆婆驴脸一拉,难听话说了一堆,扔垃圾一样迫不及待就把这母子俩扫地出门了,就害怕她们影响她儿子重新娶妻生子。
许是监狱里日子苦,许是想跟着情郎去了,反正姚印忠被枪毙后不久,陈寡妇也撞墙自杀了。
农村诅咒人,总是说,死了都没人给收尸,陈寡妇真应了这句诅咒,死了没人收尸,她兄嫂那是决计不会管的,更别说前头的公婆了。
这女人心狠,她兄嫂去监狱里看过她好几次次次都问她当年到底是不是把花花卖了,卖给谁了,卖到哪里去了,她愣是没开口,带着这个秘密走了。
最后,还是赵建军带人去给她收的尸。
生前风光,死后破席一裹,栖身孤坟之中,做个孤魂野鬼,因为她兄嫂是不同意她葬在陈家祖坟里的,这人的命运真是说不来。
徒增唏嘘罢了。
第43章 三叔要结婚了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同志, 我就要这些书。”
废品收购站头发花白的老大爷摇着蒲扇, 轻轻掀开眼皮子瞧了瞧, “为人民服务,一块钱。”
“同志, 今天不过秤吗?”
问这话的小姑娘十二三岁左右,梳着两条乌黑的辫子,皮肤白皙, 双颊带着些许婴儿肥,一双眼睛宛如山间最清冽的泉水,灵气四溢。
老大爷又揺晃蒲扇, “不过不过,赶紧拿着书走吧。”以废纸价来算,收一块钱确实贵了, 以书价来算,收一块肉又确实少了。
他是信口胡诌了一个价。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大爷再见!”
等小姑娘走远, 老于头放下蒲扇叹了口气,现在这世道呦, 那么多的好书一车一车的往废品收购站送, 真是糟蹋好东西。好在还有那么一个人偷偷的来淘换, 要不然他早就辞职不干了, 看着好书被糟蹋, 闹心。
去废品收购站淘书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李梅梅。
走出废品收购站,李梅梅爱惜的弹拨了下书皮上的灰尘, 这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可是恢复高考第一年时的宝典,多少人靠着自学这个考上了大学,她找了好长时间才找齐了这么一套。
现在不找,等以后要用的时候再找,那就晚喽。
她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偷偷把书塞进空间里放好,这才整了整自己军绿色的挎包,小心的拍了拍里面的□□语录,神气的蹬着自行车往纺织厂的方向走。
“李大娘早啊!”
“方叔又出去买菜?”
“刘爷爷你又偷着抽烟,小心万奶奶又揪你耳朵。”
筒子楼面积狭窄,住的人却多,李梅梅一路上碰到不少熟人。
她今年刚刚十二岁,已经开始上初中了,还是红旗生产队第一个被县城初中录取的学生呢。
老李家人特别高兴,再加上李梅梅的二叔和姑姑都在县城,住的地方也不用愁了。
纺织厂是县里的大单位,福利好着呢,去年还新盖了房子,盖房子的钱是问工人借的,最后是用房子还的,李卫国找李保国和李红英借钱,一次性就给厂子里借了九百块钱,分了个小二室,面积算下来有六十平方。
这可是大房子了,比起一家子十几口子人都挤在四十平米的房子里,那可是好太多了。
李梅梅考上县城初中后,李保国就和李卫国商量好了,让她借住在他家里,也不白住,每个月给粮票和钱。
李卫国死活不要,亲侄女跟亲闺女也差不了多少,要啥钱和粮票,这不是打他的脸吗?
还是方翠莲想的周道,把李卫国骂了一顿,他才收下他大哥给的钱和粮票,她是这么说的,“卫国,这个钱和粮票咱一定要拿,你先别和我急,我是那种眼皮子浅的人吗,就看上大哥大嫂那点东西了?”
“小妮儿要上三年初中呢,咱养她一两个月行,养三年就算咱们乐意,你以为大哥大嫂能放心?咱们就把这钱和粮票一拿,大哥大嫂才能放心的把闺女放在咱家呢,将心比心,咱们当初把三妮放在老家不也给钱了吗,为的是啥,不就是图娃在家里能好过点,图自己个心安吗,大哥大嫂也是一样的想法。那些东西都用到小妮儿身上,咱就不亏心,娃也能过的自在。”
就这样,李梅梅就在她二叔李卫国家住下了。
一推门,方翠莲正把饭菜往桌上摆呢,见李梅梅回来了,面上带上一丝笑,招手道:“怎么一大早又出去了,我说吃饭怎么见不到你人呢,快去洗手,顺便把你姐和你弟叫起来,这都几点了还在睡呢。”
“唉,这就去!”
李梅梅推开卧室门,她和李三妮还有李家成在一个卧室里住着,卧室不大,只能放的下一张床和一个书桌,一个简易的衣柜。
两个娃住不开,李卫国就让他大哥李保国给打了张架子床,李家成睡上面,李三妮睡下面,李梅梅来了后,也跟着睡在下铺。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