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顺言认同的点头,行医需要勇气的,当中医更是如此,无法向西医那样,有固定的程序和模式,中医因人而异,一人一方,太考验大夫的个人综合素质。
不过好朋友温暖的肩膀和语重心长的话,像是一股动力,让谢顺言觉得斗志昂扬。
她道:“明天我还跟你去,然后回来我整理医案。”她也要成为少瑾那样厉害的大夫。
李少瑾点头;“嗯!”
昏暗的路灯下,两颗年轻的心,再也不感觉寂寞了。
……
……
高常在和梁红新很听话,给高阳煮了鲤鱼汤。
高阳晚上尿了两次很长很长的尿,上身的水肿也下去了。
第二天李少瑾再来的时候,高阳人已经清醒了,可以认识人,不过并没有跟李少瑾说话,看见她进入病房,甚至闭上眼。
不知道是还记仇,还是觉得无颜相见。
李少瑾当然也对高阳不感兴趣,爱说不说。
梁红新兴奋的对李少瑾讲述着病情:“李大夫,你看看,上身都消肿了,是不是好了?你那个鲤鱼汤,真是管用啊。”
李少瑾看了看高阳的下肢,又看了舌苔和脉象,病去了一半,但是舌苔并没有改观,还是有病。
她道:“鲤鱼汤能治水,但是风寒的病还在,你看着消肿,必须全身都消下去,才是痊愈,现在脚的水肿一直下不去,如果不调理好,还会再犯的。”
梁红新急了:“那怎么办?我儿子还会犯病?”
高常在那边道:“有李大夫在,就不用怕了,让李大夫再开个方子就是了。”
对啊,之前的两次用药,李少瑾都用药如神,高阳的病情下去的很快,高常在和梁红新对李少瑾很信任。
李少瑾也没多说什么,还是要发汗才行,但是之前用过麻黄,麻黄多了,脱汗很危险,高阳身体虚,怕是受不住。
李少瑾改成了桂枝合剂。
这是张仲景的房子,经方,但是不常用。
不知道为什么,千年以来积累下的经验,大家发现桂枝好像不怎么管用,还有人说桂枝就是没用的药,所以很少用。
但是不管什么版本的中药材,千古第一味都是麻黄,第二味永远都是桂枝。
李少瑾不相信桂枝是没用的,她给高阳下了很大的量,然后让高常在派人去买,高常在的人在给领导办事的时候,办事都很效率。
这样过了一上午,高阳的病情却没有得到好转。
李少瑾和谢顺言去吃饭了,正好穆晓鹏史畅和江询三个人来了。
穆晓鹏问了高阳的状况,然后进到病房里面去看高阳。
脚丫子还有点水肿。
史畅问道:“怎么,今天吃了药,却一点效果都没有妈?”
梁红新语气都是担心:“是啊,今天的一点效果都没有,早上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我都急死了。”
高常在道;“等一等,那是中药,要慢慢发挥作用,不能一下子就好。”
两个人的语气都很是无奈,但是已经没有了之前的颐指气使,分明是十分信任大夫的样子,只是等的心急。
高常在可是国企董事长,按照这个事态发展下去,高家不会跟李少瑾为敌,说不定还会给李少瑾带来很多利益呢。
史畅抠着手指,心下一动,抬起头道;“高伯伯,之前李少瑾用药,简直是药到病除的感觉,怎么今天过了一上午还没有任何反应?是不是,他要的诊金,您根本没有打过去,她在暗中报复啊?!”
第六百零一章 你的药不行
高常在和梁红新恍然之后,都互看一眼。
随后高常在竖起眉头道:“那她有条件就提,要钱我给她就是,在这上面做什么小动作呢?!没有医德!”
梁红新的表情,也没有方才那么和蔼了。
史畅放松的暗暗吐口气,李少瑾能治好高阳,是她不可能逆转的事实,但是李少瑾想要名声大噪,还想跟老总们打好关系,那就要看她答不答应了。
没有医德,要让李少瑾一辈子都摘不下这顶帽子。
李少瑾和谢顺言吃完饭回到病房。
在外面休息室,高常在看见她,直接到:“李大夫,之前你说要诊金,我也不知道你要多少,五万,应该够了吧?我至今还没有见过哪个大夫出诊费五万的,所以我给了你五万!
我已经让人打到你的账户上了,不知道你收到了没有?!”
李少瑾微愣,这时候手机响了,一条信息,果然她的银行账号多了五万块钱。
李少瑾道;“我的诊金因人而异,穷人少收,富人多收,高阳的病情很严重,三千块钱给他看病,我觉得很合理,没想要这么多啊,高董事长给多了。”
高常在挥着手道;“别说那个了,你赶紧给我儿子开药吧,对钱的态度,我跟你们不一样,我不在乎,你给我把人治好了就行。”
已经没有之前的礼貌和恭敬,颐指气使中,甚至有点鄙视。
谢顺言看的微微蹙眉,目光投过来。
李少瑾回味高常在最后一句话:“快点开方子吧,开药吧。”
她开过药了。
但是高阳没反应,她好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李少瑾道:“高董事长以为我因为钱,所以在开假方子吗?”
心中所想被人戳算,高常在脸上有些挂不住,毕竟他们企业里,说话是不能这么说的,他是一把手,也从来没人跟他这么说过话。
他问道:“那不然为什么你的药都那么管用,一个鲤鱼汤都能好转一半,现在却一点起色都没有了。”
李少瑾道:“开假方子,是违法的,我就为了一点钱,然后去违法?”
这个在高常在这里没有说服力,他们对钱的宗旨向来都是雁过拔毛。
他道;“你们学生,能有多少钱,那点钱?……”
“行了,不多说了,诊金我打给你了,你让我做的三件事,我都答应你了,现在是应该是你兑现诺言的时候,治好我儿子!”
最后这句话,命令语气十足。
谢顺言要说什么,李少瑾拦住他,她抬头看着高常在和梁红新所在的沙发之后,有史畅和江询。
高常在和梁洪新之前还对她很有耐心,突然间转变,可能跟出门这段时间有关,因为她不在,被小人挑唆了。
然而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她非常懂规矩的。
李少瑾收回目光,并没有发脾气,耐心道;“我的方子肯定是没问题的,我就算再开,也是在这些药材。”
想了想又道:“不然你把药材拿给我看看,是不是药材有什么问题?!”
这个大家到是没想到。
史畅那边小声嘀咕:“药材都是在药店买的好药材,还能有假的不是?!”
这就涉及到中医被人排斥,说中医不治病的第二个原因了,因为什么东西都商业化,商人在利益驱使下,有不法奸商为了钱,什么道德都不顾,会以次充好。
还有种植药材的人,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开始追肥用杀虫剂等,这样就改变了药性了。
李少瑾记得上辈子看过的一个药材案例,玉屏风是一个非常好的,防止汗脱不止的成药,古方,好几百年了,可以收敛虚弱的身体,但是因为其中用到一味药材,叫木桶。
古方用的是木通,商人用关木通。
关木通和木通差了一个字,但是其实不是一个科的,关木通含有细辛,能引起肾毒性,玉屏风这个流传了几百年的方子,就被禁止生产了。
说起来悲哀,商人不是中医,农民也不是中医,可是最后咂的是中医的招牌。
可是中医中药想规模化扩大化,这种弊端又不可避免。
好像是打不开的死结。
这可能也是叶淳说的,中医没办法发扬光大,就慢慢的传承吧。
有喜欢的人,慢慢传承修炼,成为一个好的大夫,全能的来避免这些弊端。
别指望做大,中医是大夫的自我修行。
话说回来,中医离不开中药,中药的现状就是如此,所以药材就算是在好的药店里进购的,也可能有问题。
李少瑾看向史畅:“你就这么确定,药材没问题,是我有问题?!”
史畅敷衍一笑;“我不是那个意思啊。”
李少瑾对高常在道;“药材拿来我看看吧,有没有问题,就会见分晓了。”
等药材拿来了,李少瑾看了看那个桂枝,用的是肉桂。
肉桂不说,是官桂,肉桂中,等级最差的。
以前官桂是进贡的,现在质量最差,估计高常在的下属,觉得沾了官字就高级了吧!
李少瑾抬起头道;“桂枝和肉桂虽然都是樟科肉桂树上的东西,但是一个是树皮,一个是树枝。”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药效不一样,所以还是要用桂枝。”
高常在愣了愣,史畅的目光开始闪烁起来。
随后高常在问道:“你的意思,是他们买错药了?”
李少瑾想了想道;“算了,你这个药,不见得能买到好的,我打个电话。”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