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的时光悄悄溜走,赵家村依旧是哪个偏远地方,没有什么变化,黎妈妈回来一趟带走了黎嘉泽,享受了第一批农转非的待遇。
黎家三伯父家的小子也开始上学,二妮成长为一个光彩照人的大姑娘,提亲的人快把门栏踏破了,前些年去城里帮福儿好几年,从最底层做起,现在管着两家美容院,那里还有村姑的模样。
福儿的生意越来越大,省城的生意彻底交出去,北京上海都有好几家高档会所,闲暇时间也上了夜大,知识面广黎嘉钰后来没有再插过手,那些经营之道都是她自己的想法。
赵涛还没有毕业就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负伤之后回到学校继续未完成的学业,成绩特优技术过硬,被委派成立特种大队,干得风生水起。
三胞胎,赵兴两口子,随着他驻扎在偏远的山区,张凤梅进入外交部成为一名翻译官,从刚开始的磕磕绊绊,到现在的如鱼得水,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汗水。
赵奎,宋秀娥毕业参加工作,把父母都接来首府,一来是奉养双亲,二来是照看孩子,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十里八乡都羡慕的很。
黎嘉志醉心于机械研究,毕业之后去了机械研究所,每日平平淡淡的上班下班,跟赵溪的忙碌恰恰相反,做了一个她背后默默支持的好后勤。
在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上,黎嘉志也做出了杰出贡献,只不过这个成绩不能公诸于世,今年又考了研究生,准备读到博士才善罢干休。
黎奶奶一直没有离开过赵家村,家里只剩下黎家二伯父两人,每年黎嘉志,黎嘉钰都会邮寄回来大批的好东西,从吃穿到用具,应有尽有,她满足而平和的生活着。
赵畅一家变化很大,赵三秋抓手好时机,翻身农奴把歌唱,也离开了赵家村来到省城打拼,村里的年轻人受不了外面世界的召唤,离开了不少人。
黎嘉钰再次踏上回家的路,心里激动万分,看着什么都觉得亲切,地里的庄稼,炊烟袅袅的村庄,还有那时不时响起的自行车铃声。
“这是谁家的闺女?长的这般模样?”
赵家村村口新开了一家小卖店,外面空地上聚集了不少的闲散人员,旁边放着吃完饭的空碗,聊天让他们的脚步迟迟不愿意回家。
“看着面生,那一身穿戴就知道是妥妥的城里人,啧啧,那头乌发真漂亮。”
“呃,咱村里还有哪个孩子在城里?”
“那多了去了,这些年到城里去的年轻人很多,不过看着她年纪不大,不会是她们的,再说去处城里的那些妮儿怎么变,都没有这样的一举一动啊。”
“就是,就是,你们看她走路都很有规矩,骨子里都是贵气,这到底是谁家的妮儿?”
“呵呵,你们看她往黎家的房头走,要我说,是黎家老六的丫头,你们忘了,五年前她跟着自己干爹离开,算算日子,那不是刚这么大吗?哎呀,不知道这些年,她的医术到了何种地步?”
“那还用说,小时候就能治病,更何况出外学医五年多,绝对不一般啊。”
“要说黎家也是咱村里的头一家,看看那房子修整的,羡慕死个人啊。”
“那也是人家后辈有出息,有钱不忘本还孝顺老人,每年就属黎家的包裹最多,吃穿用哪一样都是顶顶好的。”
“嗯嗯,就连黎富贵家都受益匪浅,妥妥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让你们早点送孩子去念书,你们就是舍不得那点银钱,现在知道后悔了?儿子们耽搁了,孙子们也不好耽搁了。”
“可不是,我现在一本心思等着我家孙子孙女有出息呢,不要求像黎家,赵奎,赵涛那样,最起码吃着公粮,不要x像我们这么辛苦过日子。”
众人都附和,以前也是太穷了,吃不饱穿不暖的,那里有闲钱让孩子们受教育,现在生活好了,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孩儿也能早早的受教育。
黎嘉钰站在黎家大门外,呵呵,二层小楼盖的不错,房顶上做成了水泥平台,可以晾晒谷物,不用去跟村里人争抢晾晒场。
宽敞明亮的玻璃窗户,阳光充足,黎奶奶依旧采用最传统的柴火灶台,黎嘉志还设计了巧妙的机关,冬天烧火的温度足够家里取暖用。
大门也重新刷漆,枣红色的双扇门,上面张贴着威武霸气的门神,跟以前一样没有关闭,但是也没有露多大缝隙,轻轻的推开。
院子里种植了两棵枣树,其他地方并不在是蔬菜,而是花花草草,开得正娇艳,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左右平房之间搭建架子,上面盘旋着葡萄,遮挡着阴凉。
黎奶奶最爱的织布机,就在角落里,还在辛勤的运转着,梭子声一下一下,温和而熟悉,黎嘉钰的眼睛一下子湿润起来,哽咽着叫了一声。
“奶奶,我回来了!”
黎奶奶带着老花镜回头,眼睛里迸发出耀眼的明亮,身体矫健的站起来,黎嘉钰也急忙往前赶,两人就在葡萄架的凳子跟前胜利会师。
“鱼儿,呵呵,你终于回来了,奶奶的宝贝疙瘩,让奶奶看看,呵呵,长高了,也瘦了,不过还是奶奶的心头肉。”
“奶奶,鱼儿特别想念您!看,这是鱼儿的毕业证,您的乖宝贝是大医生了,高不高兴!”
“呵呵,高兴,奶奶就知道我家鱼儿准能行,一定吃了不少苦吧,外面的日子可不如家里啊。”
“奶奶,学习哪里能轻轻松松呢,您不是常说,吃上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
“那是别人,奶奶的乖孙女吃苦,那里会不心疼啊!”
“奶奶,咱不说这些了,您身体健康就是鱼儿最大的幸福,二伯呢,怎么不在家?是不是又去地里了?”
“可不是,他还能去哪里?生产队解散之后,他一门心思就放在地里了,我的阿志,鱼儿都是有出息的,奶奶脸上有光,村里人也很和善的。”
“三伯呢,他身体还好吧,黎嘉靖调皮不调皮!二妮儿姐找下婆家了吗?”
“呵呵,都好,都好!看到我的鱼儿回来,奶奶这心里再也没有遗憾了。”
“看奶奶说的,有我在您一定能健健康康的活到一百岁。”
“呵呵,那不是成了老不死的了。”
“那有什么,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这些小的,还指望您给指指路呢,您可不许再说丧气的话!”
“嗯嗯,行行,别皱眉头,奶奶活到我们鱼儿出嫁,健健康康的给你带孩子。”
“奶奶,咱一言为定!”
第52章 .回来(二)
“呵呵, 好!”
祖孙两个聊了半天,被从地里回来的二伯打断, 又是一阵亲亲热热的问话,黎嘉钰的笑容一直都没有消退过,在外漂泊,亲人在的地方,始终最温暖。
中午三人并没有做什么山珍海味,简简单单的红薯稀饭,增添了几张白面烙馍, 凉拌荆棘(带着一种特种味道的野菜),盐鸭蛋, 拌黄瓜,牛肉酱。
牛肉酱是赵溪亲自熬制, 精选黄牛肉,切的细细的, 加上新鲜的香菇,葱姜蒜精心熬制而成,还有几种黎嘉钰邮寄过去加工过的草药混合, 增添味道的同时也加强了药用价值。
赵溪养了一儿一女, 君家的人找上门,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她一直很平淡, 反而对无权无势的赵兴两口子很亲近, 心里虽存有疑虑, 黎家赵家都没有人问出口。
刚吃完饭还没有收拾干净, 院门被哐当一声推开,进来一个小男孩,看到黎嘉钰楞了一下,呃,漂亮啊,这是谁?怎么在自家奶奶家呢?
“这是你鱼儿姐姐,阿靖,吃饭了吗?”
咦,鱼儿姐姐,那不就是那个很厉害很厉害的姐姐吗?听二姐说,这个姐姐出去上学了,好几年不见踪迹,没想到竟然这么漂亮,呵呵,呵呵。
“鱼儿姐姐好,奶奶,我还没有吃饭呢,我大姐又来吵闹,烦死了,要不是我跑的快,差点让她捉到,我娘在家,我爹还没有回来。”
“呀,又来闹事啊,唉,三天两头来闹,这是不让人过日子了啊,这次又是为了什么?”
“谁知道,无非是想要点钱,反正我娘没有,都是我爹保管着呢,她哪次得逞过?吵累了自然就走了,她不嫌磕碜,我们也无所谓。”
黎嘉钰对当年的大妮没有什么好感,不过就是自己生命的中过客,即使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她也不愿意费脑筋多管闲事。
两人说话当中,黎嘉钰已经把稀饭盛了一碗,其他东西还没有收拾,正好都在,不用另行拿出,小家伙仿佛是饿坏了,对着大家笑了笑,拿起来就吃。
黎家二伯父看到这里,眉头不由得皱了皱,大妮儿好几年前就回了梨花村,又是在她家嫡亲伯伯家出的嫁,三天两头来赵家村闹事是何道理?
“娘,我去老三家看看,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总不能让她这么赖着,不行就去梨花村说到说到,他们的姑娘总是来我们黎家闹得鸡犬不宁的算什么道理?
二妮儿眼看着要说亲,无论找城里的还是四里八乡的,一打听又多生是非,我们黎家可不欠她任何情分,没来由让她这么扒着糟蹋黎家的名声。”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