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妖精坑附近捡到的那个发光的东西,还没有来得及仔细查看,夜深人静的时候,仿佛有生命一般,悄然无息的消失在她的额头里。
第二天起来的时候,黎嘉钰想起昨天的那颗珠子,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兜兜,除了摸出几根干枯的草,什么都没有发现,蒙圈的想。
呃,莫非自己捡麦穗的时候掉落了?好可惜啊,自己还没有来得及查看呢,不知道是不是白色的小石头,算了算了,没有就没有吧,缘分不够。
黎嘉钰想了想也没有太在意,本来就是乐观主义者,也不愿意自寻烦恼,随即把这件事抛在脑后。
忙忙碌碌好几天,总算结束了这次麦收劳动,大家都累的不行,看到晾晒场堆积如山的麦垛,疲惫转眼又消失不见,不饿肚子那是头等大事。
黎嘉钰这几天都在黎奶奶家住着,日子过的别提有多舒坦,黎妈妈接了好几次都被她拒绝,后来也就不再管她了,每天辛苦劳动,少照顾一个孩子还轻松些。
七月中旬大队组织人马去乡里交公粮,黎家三伯父,黎嘉志也在其中,好想看看过去的县城!黎嘉钰磨了好几天才让黎奶奶答应跟着走一趟。
天色蒙蒙亮,马车上装载着满满的麻袋,沿着乡间大道往乡里出发,马车轮子压着土地,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偶尔还有清脆的鞭子想起。
黎嘉钰迷迷糊糊被自家大堂哥抱在怀里,坐在车辕上,黎家三伯父是赶车的一把好手,年年都会被选派上来送公粮,那可是很高兴的事情。
乡间的路面并不是很平正,尤其中原地带下大雨的时候,土地松软,被压出深深浅浅的车辙,赶车技术稍微有些欠缺,特别容易颠簸。
送公粮对于那时候的村里人来说,很光荣,支援国家建设,为尽快实行社会主义添砖加瓦,车把式各个都高兴,有一种光宗耀祖的优越感,当然也是有工分的。
太阳慢慢升起来,凉意逐渐消失,黎嘉钰睁开眼睛,黎嘉志把她放在车辕上,拿出干粮和水让她填饱肚子。
那是中原特有的烙馍,小麦面擀成薄薄的圆形,放在铁鏊子上烙熟,很容易放,吃的时候里面放点黄豆酱,活着咸菜,卷起来可口耐饥饿。
黎嘉钰最喜欢卷着白砂糖吃,里面的甜味混合着,麦子特有的香甜,特别劲道,一般牙口不好的人,还没法子享受这种待遇呢。
“三伯,还有多久才能到啊。”
“呃,差不多中午就可以到城里,怎么了,鱼儿,累了吗?”
“不是的,鱼儿想看看城里什么样儿。”
“会看到的,放心吧,得喝,驾,驾驾!”
“嗯。”
周围的田地里已经翻好,又施了农家肥,有一股子淡淡的臭味,麦子收割完之后,有的种植了红薯,有的种植了玉米,豆子,谷子,芝麻等农作物。
小苗刚刚露头,黎嘉志兴致勃勃的跟自家堂妹,仔仔细细的解释,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时间过的很快。
进入乡里路面好了很多,毕竟经过了人工整修,并不像乡间大道那样,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组织人马修整,马车加快的速度,马蹄声吧嗒吧嗒的十分清晰。
硕大的标语首先映入眼帘,‘社会主义万岁!’‘知识越多越反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主席思想万岁!”
黎嘉钰看到萧条的街道,没有后世的那种小商小贩,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寥寥几家开门的商店,店名前面都是‘国营’‘供销社’之类的。
街道很干净,没有各种塑料袋,饮料瓶子,卫生纸什么的,偶尔有几辆自行车路过,衣服也是暗色调为主,胸前还别着*主席像章。
通往粮库的路排满了各村交公粮的车队,这一个月是工作人员最忙碌的时候,质检员拿着工具随意的抽查着麻袋里的粮食干燥情况。
领队态度热络的跟他们搭讪聊天,希望能尽快过关,过称拉进仓库里,还想着剩余点时间,到处走一走呢。
七十年代的人都很实在,偷奸耍滑的很少,再则这是支援工人老大哥的食物,各个都认真的对待。
一九七五年七月份的时候,□□气息已经不太浓郁,很少见到沿街□□的情况了,红卫兵打砸事件也慢慢平息,但是仍旧有牛棚这种东西存在。
黎嘉钰跟着黎嘉志下车,活动着僵硬的肢体,道路不平整坐车也是一种受罪,唉,柏油马路还有好些年才能实现呢,有时候发展就是为了人性当中的懒服务的。
黎家三伯父给了一毛钱,让黎嘉志带着她去不远处的供销社去玩,虽然黎嘉钰看不上那些东西,但是也好奇它的经营模式。
乡里的供销社并不大,青色的砖墙,青色的瓦片,门口挂着一个白底黑字的牌子,规规矩矩的写着,**乡供销社。
这里的级别并不是很高,木头的柜台,也许是常年累月人来人往的摩擦,很多地方都裸露出木头本来的颜色,商品排放在柜台后面的架子上。
里面的空间并不是很大,当然也不算小,商品囊括方方面面,大件有自行车,缝纫机等等,小件针头线脑,不过大部分都是需要票据的。
两人只有一毛钱,别说全国粮票了,就是地方粮票都没有见过,黎嘉志还真怕自家堂妹看上东西的时候,自家买不了。
第3章 .突如其来的暴雨
“大哥,那些丝线很漂亮!”
“嗯!”
黎嘉钰因为个头小,就在木头柜台夹缝里看,十里八乡最近都来交公粮,所以供销社并不冷清,黎嘉志压根没有往里面挤,满兜只有一毛钱啊。
有些愧疚的他听到自家小妹的话,走过去抱起来,高度超过陈旧的木头柜台,好让她看清楚陈列在货架上的商品,谁知道这个举动让售货员很不满。
兄妹两个衣服虽然干干净净的,可是也有不少补丁,黎奶奶特别会过日子,手里虽然有黎爸爸的工资,可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不会放开手脚乱花钱。
“一边去,一边去,这里不是你们来玩的地方。”
“婶子,我们就看一看。”
“看一看?你有票吗?你有钱吗?去去,看你的穷酸样,兜兜里恐怕一分钱都不会有吧。”
售货员的年纪并不大,也就三十多岁,长相最多算是清秀,可惜恶言恶语破坏了整体的温和,显得有些刻薄了些,周围的人都看过来。
“看什么看,不买别挡着,哼!”
无论什么时候,城里人都会有一种优越感,虽然不知道这种优越感怎么来的,七十年代能在供销社上班的,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门路。
打不烂的铁饭碗造就了她们并不温和的态度,语言上的伤害经常发生,没办法只此一家,你不来买东西也不行啊,大多数都会忍耐着性子不予计较。
村里虽然也有吵吵闹闹,甚至大打出手,可是黎嘉志那里经历过这种阵势,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脸红扑扑的,不知道是气的还是羞臊的。
黎嘉钰特别气愤,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能喷出来万丈火焰,你大爷的,什么态度,好想揍她一顿啊,嘴太贱了,可是看看自家小身板,只能憋屈。
以后一定要挣钱,挣很多很多的钱,不让自己在乎的人因为钱受到伤害。
黎嘉志灰溜溜的抱着自家小妹走出供销社,最后眼睛湿润的回头看了看那个白底黑字的招牌,想要出人头地心思从来没有那么强烈过。
“大哥,大哥,不要难过,以后鱼儿挣很多很多的钱,让你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黎嘉志眼泪一下子涌出来,仿佛又怕自家妹妹看到,急忙用袖子擦拭,嗓音有些沙哑的说到:
“嗯,大哥不难过,不难过。”
知了声一波接着一波,在这个夏天深深的印刻在黎嘉钰的脑海里,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了工资报答自家堂哥。
看到黎嘉志情绪不太好,她叹口气,唉,自家大堂哥是个苦命的娃,结婚之后连着生了两个女娃,后来不得不过继小姨子家的孩子。
中原的农村十分注重香火传承,生育女孩子会被村里人欺负,还会被人叫‘绝户头’的,那是一种带着侮辱性的外号。
少小离家的黎嘉钰,并不知道自家大堂哥是如何过来的,没有什么兄弟姐妹帮忙,更加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可以依靠,可怜的大堂哥,换个话题吧。
“大哥,我们回家去逮麻雀吧,鱼儿想吃烤麻雀了。”
黎嘉志一听来了兴趣,这可是自己的专长啊,一扫刚才的满头乌云,嘴里高兴的唠叨起来。
“嗯,鱼儿,大哥的工具都还在呢,到时候多弄几个,让你吃的饱饱的,解解馋。”
“好啊,大哥,鱼儿好久没有见荤腥了,还是大哥最厉害。”
说完还故意吸了吸哈喇子,表情特别滑稽,惹得黎嘉志瞬间大笑,伸手摸了摸她柔软的头发,黎嘉钰羞愤的捂着,
奶奶也真是的,不让她扎冲天揪揪,非要扎,说什么好看,我勒个去,这审美观我都要醉了。
黎嘉志看到自家妹妹这个举动,觉得十分好玩,故意往她头上摸,黎嘉钰不高兴的往前跑,他慢悠悠的在后面追,没过多一会儿到了粮库。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