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军嫂/农家奋斗史 (苏四公子)


  “教育学?”曹峰愣了一下,“没有关注过,要不我回去打听一下,你今后打算学教育学?”
  “这倒不是,是我过去的同事,他们也一直想要提升自己,但在我们那里勉强能找到孩子们看的书,如何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这一类的书籍却比较少,他们常常和我说,不知道该怎么让孩子们真心地信任他们,亲近他们,我答应他们到京城来找找有没有什么教育心理学之类的书籍,让他们能够学会和孩子们沟通,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了。”曹峰毫不犹豫地点头,“我一定会想办法帮你打听,你们那儿虽然是小地方,但是对教育这么重视,真是不容易,你们学校的学生真是幸运。”
  “说幸运还真算不上,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远远比不上城里的孩子,每年的辍学率都很高,幸好恢复了高考,又有一部分孩子能够重新回到校园,但是这些孩子背负了全家人的期望,全家节衣缩食能够让他们读上书就很不容易了,别提读这些课外书了。人家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们成天困在小山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了解外面世界最便捷的渠道就是读书,但是大部分的农村孩子根本买不起书,又不像城里有图书馆、少年宫,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一辈子所见到的就是家乡的天、家乡的山,根本就不知道工厂是什么样子的,火车是什么样子的……”
  “是啊,像你这样能够靠着自己的努力考出来的肯定是少数,”曹峰点点头,“咱们其实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了,书本的定价尽量往低了定,就是希望能让更多的孩子看得起书。”
  “是啊,这一点我们也知道,大家都在尽力,只不过农村的孩子连学都上不起,能拿出买课本的钱都很不容易了,何况是买课外书,而且就算他们想买也没地方买去啊。别说是乡镇了,就连县城都没有书店,买一本书得跋山涉水地到城市里买,进城一趟不容易,很多孩子长那么大了,都没有去过省城,更别说是去书店了。”
  “所以你才办了农家书屋,就是想让你们那儿的孩子读到书,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杨平慈爱地看着她笑,“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好好,我最欣赏的就是你这一点。”
  刘好好的笑容很勉强,“农家书屋只是一个尝试,这件事也是刚刚开始做,我现在又一直在京城,具体的操作都是由咱们小学的校长和老师,具体效果怎么样,短期内还不好说。说实在,这件事虽然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我不认为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段。”
  “农家书屋?”曹峰很感兴趣地追问,得到刘好好的简单解释后,更觉得好奇了,“我觉得这个主意挺好的啊,如果能在每一个乡镇村落推行,能够大大地节约教育成本啊。”
  “每个乡镇村落的情况都不一样,如果强行推行,就会沦为摆设,甚至是政绩工程,别说在现阶段是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就算放在几十年后,也未必能有什么好效果。”她批判起前世的自己也是毫不留情,“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人。”
  “怎么说?”
  “我在我们大目小学搞这个农家书屋,一来是平时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读书,让他们对书里的世界感兴趣,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二来是有两位负责任的好帮手,也是大目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他们真心地爱孩子,愿意提升自己的素质,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把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做好,这两者缺了其一,这个书屋都不可能办下去……”
  “你还漏了一点,其三是有你这么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就算不再教他们了,还时时刻刻关注着他们,为他们采购书籍,督促我们这些老骨头写书,如果没有你,这个农家书屋也不可能存在。”苏弘毅笑眯眯地补充道。
  刘好好想了想,毫不谦虚地点了点头,“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在这件事里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每个地方的状况都不一样,不可能要求所有地方的老师都能有这样的素质和爱心,所以就短期而言,农家书屋的经验不可复制。”
  “那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曹峰有些失望,现在的人都有强烈的家国情怀,都想为国家做一些贡献,没有听刘好好提起那些农村的情况还好,既然听说了这么大的城乡差别,却又找不到缩小的办法,是一件很让人沮丧的事情,他相信这个聪明的小姑娘一定能想出办法的。
  

第四百一十五章 钱
  “仓禀实而知礼节,换句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在的当务之急,恐怕还是发展经济,等大家全都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手里有余钱了,才会回过头思考精神层面的缺失,才会有更多的人关注读书的问题,城乡之间的差距才能逐渐缩小。”
  “可惜了这一代的孩子。”曹峰惋惜地说。
  “这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必然,事有轻重缓急,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她曾经也着急过,是徐华一言点醒了她,有舍才有得,必须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你这种观点倒是和我的一个朋友很相似,他也认为目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发展,一切都必须为了这个中心服务。”曹峰笑道。
  “你说的是小余吧?”杨平微微摇头,“我倒觉得他的观点有失偏颇,照他的说法,上上下下都得围着钱转,这会出问题的。”
  “挺多人反对他的,上回陈老师还当面和他吵了起来,骂他一身铜臭味,灵魂已经腐朽了……”曹峰笑了起来,但神情颇为无奈,似乎在他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很赞同那位“小余”的观点的。
  刘好好并不觉得这个观点有多么大逆不道,反倒挺赞许的,自她前世参加工作开始,就一直被灌输经济发展是中心工作的思想,对她来说这个论调太稀松平常了,为了争取一个项目落地,为了各自辖区内的经济指标,他们没少花费心思,甚至还互相掐起架来,如果没有那么长的一段时间以经济为中心地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也得不到稳步上升。
  曹峰看着淡定的刘好好,看出了她对发展经济的赞同,觉得到底是年轻人,思想就是先锋,有机会一定要把她介绍给小余认识,他们俩肯定能谈得来。
  虽然杨平对围着钱转颇为不屑,但现在的刘好好却是真心地希望能够以经济为中心的步子能迈得再大一些,她才有更多的赚钱机会。
  她看着手上刚刚拿到的十块钱酬劳摇头苦笑,在学校赚钱实在太不容易了,这十块钱是她加入徐华的翻译小组,每个月固定得到的勤工俭学补助。
  对一般的学生来说,这十块钱足够他们在校的花销了,但她想到家乡的弟妹,又不禁犯起愁来,不是没有偷偷摸摸赚钱的路子,但是一来不想让关心自己的人觉得自己缺钱,特别是庄立军和那些关心自己的长辈们要是知道自己为了钱而犯愁,肯定又要塞钱给自己了,人情债比金钱的负担还要重;二来现在很多赚钱的手段处在灰色地带,于自己的名声有碍,像她这样有政治追求的人,做事格外小心谨慎,生怕落人话柄。
  她看着十块钱发呆,之前给杨平写的那套历史书提了修改意见,照曹峰的说法,他们采纳了不少修改意见,可以把她的修改认定为再创作的过程,在最后的作者栏中也会署上她的名字,所以到时候她也能分到一笔稿酬,但这毕竟是杯水车薪。
  这四年注定是十分拮据的了,刘学习读高中的学费和生活费,现在还要再加上一笔学画的费用,她手里的积蓄只出不进,恐怕撑不了太久,想起刘天天那忧心忡忡的样子,她心里很不好受,虽说刘天天读高中的时候,她应该已经工作了,工资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但日子一定还是会过得紧巴巴的。
  她小心翼翼地将钱收好,现在已经不能再像过去赚工资的时候,花钱花得随心所欲了,好在大学毕业之后,她的工资会得到大幅度的增长,她只希望能够顺利熬过这几年。
  “刘好好,邮局那儿好像有你的汇款单,应该是你家里给你寄钱了,记得去拿啊。”赵艳红手里拿着信兴高采烈地走了进来,她刚刚收到了家里寄来的生活费,虽然不多,但足够她日常花费了。
  刘好好一脸茫然,家里给她寄钱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以刘长生和程招娣那悭吝的性格,不逼着自己往家里寄钱就算不错了,怎么可能会寄钱给她。
  她满腹疑惑地去了学校里的小邮局,对方汇给了她六十块钱,这可是一笔实实在在的巨款,她顿时懵了,再仔细一看,汇款人竟然是庄立军。
  刘好好更懵了,完全不知道他唱的这是哪一出,好在随着汇款单过来的,还有他的一封短信。
  “今后每个月的工资,扣去必要的生活花费,统统上交给媳妇儿。”
  刘好好手里攥着钱,看着信,彻彻底底傻眼了,庄立军这是要养她?
  身为一个新时代的独立女性,她从来就没有在金钱上依附男人的想法,更没有尝过花男人钱,被男人养的滋味。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