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妈一时之间没想好是继续帮人做保姆还是去做其他工作,林晓玲也没催她。小七上幼儿园还有段时间,刘妈还有时间慢慢想。她觉得刘妈手艺好,其实自己去做点小生意倒更合适,也不用卖别的,每天就卖牛肉粉就是个不错的主意,在大学城附近卖,从早到晚都有生意。
林晓玲只是建议,最终做决定的还是要刘妈自己,她手艺好,卖牛肉粉再配上别的小吃,生意肯定差不了,学校食堂的东西几年如一日,一点都没有进步,现在外面各种私人小餐馆也冒出头,食堂不仅没有进步还退步,想留住学生的脚步是越来越难。
刘妈这几年也存了一些钱,跟在林晓玲见识也增加不少,不是以前那个在老家一辈子没出门的农村妇女,她每天出门买菜也能看到外面的变化。她知道林晓玲说的都对,可是这个决定却不好下,再好做的生意也有人亏损,是好是坏也要看个人,这么大的事她一个人做不下决定,必须要写信回家里问问,一家人商量之后才能有结果。
装修工人的速度很快,这还不是后世那个装修师傅上班只上七个小时,比白领还白领的年代,他们都吃苦耐劳,干活认真,老实的干完活之后往往很多人结资还难。林晓玲在检查完装修成果之后,马上就把工资给结清。林晓玲她也不怕有问题找不到人,包工头还想要接业务,就不会不负责。哪个单位没有这类脏活杂活要人干,林建业虽然不管这块,但是他想要坏事却也只是一句话的事。
房子装修好,就该买家俱,还有院子里也该种点花草和果树。对了,小院子里林晓玲还特意让装修师傅们做了一个秋千,用来给小七玩。家俱市场的上家俱样式在林晓玲眼里都是过时的存在,她喜欢的没人卖她也没有能力画个设计图纸让人做,她要真能随手就画出几套家俱稿纸,拿去直接买给家俱工厂多好,顺便还能要个样品,何必找人订做家俱。
林晓玲把家俱市场都跑完之后,只能接受现实,买了一套她看起来最顺眼的木制家俱。新家这边是什么都要买,林晓玲搬家没打算动旧房子里的东西,除了衣服什么都不带走,不,还有一台冰箱,这个不带走不行,想买暂时都买不到。
林晓玲以一个月瘦五斤的速度迅速瘦身成功,身上的裤子原本刚刚好,现在腰身都大了一圈。赵红军笑她是操心的命,永远有操不完的心,不过赵红军自己也用很多事,工作的事,还有一些老战友的事。当年在部队的很多老战友,退伍的早回家也没有什么安排,很多都在农村种田,现在生活困难,家里万一有人生病,吃饭都是问题。
赵红军最近就在忙这个,其实这么些年他一直都有出钱出力帮忙,但是杯水车薪,需要帮忙的人太多,赵红军再有能力也没用,帮的了一个帮不了一群人。赵红军的苦恼林晓玲理解,可是这个问题谁也解决不了,除了国家出现,私人再多钱都不好解决,这个难题太大,她也只能劝解赵红军想开点。
赵红军想没想开林晓玲不知道,但是在小七三岁生日之际,林晓玲从讲师升到副教授,为了这次评称职,她写论文脑细胞都死了好多。辛苦写论文还要公开发表,林晓玲觉得这次评称职,让她熄了再进一步的心思,太麻烦!她原本都没想过这么快再进一步,是谭教授快要退休,逼着她去参加。老爷子是一片好心,想在退休前帮林晓玲把职称安排好,等他退休说话就不像今天这么有用,人走茶凉,林晓玲在学校里顶着老爷子门生的招牌,在系主任都要尊重老爷子的情况下,一般人也不会没长眼睛的去为难林晓玲。
林晓玲觉得她挺对不起老爷子,完全没有往学术路上走的精神,多读几本书也没有什么成本,连论文都是在老爷子的催促下才会提笔,她这几年更多的精力都放在小七身上,剩余的时间都用在备课和学生上课,并没有做专业研究。
小七的三岁生日正值暑假,老家正是忙着双抢,可赵大海还是打电话催他们回去给小七过生日。老家风俗小孩子过生日“三六九”这三个生日很重要,林晓玲也不懂这是什么原理。她猜测最大可能是以前小孩子不容易存活,这三个日子比较重要是因为都是一道坎,过了这三个生日想夭折就比较难。
赵大海的意思是小七回家过三岁生日,还要请上一些亲戚朋友热闹一下。赵红军原本还想满足老爷子的想法,但是听到要请亲戚朋友,他立即就决定不要小七回老家过生日。亲戚朋友请上门,又免不得要有各种人求办事,上次回家四爷爷家的孙子想到省城工作,还想拖他帮忙找事做。
十几岁的孩子,没有学历又没有的技术,什么都不会,他能找到什么工作,家里人还对他抱的期望大,想让他找个轻松又不累的工作,舒服舒服做办公室最好。赵红军让他们去南方打工,还不愿意,嫌弃南方太远,太危险,赚的钱虽然多,可是听说在工厂里至少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这怎么能行。
赵红军也没多说,只是之后再有人想求他找工作,他一律先说好,钱少活还累,没有休息什么都没有,愿意来他就去帮忙找,不愿意更好,他帮忙介绍工作也是要去求人帮忙,他还不想开这口。
赵大海得知赵红军不同意小七回老家,在电话里把赵红军臭骂一顿。老爷子最后一咬牙,决定亲自上省城给小七过生日,张金凤也跟着一起来。林家那边林富保知道后,也吵起要给小七过生日,林建业知道后,二话不说让林建军请假带着父母一起到省城来往几天。
林富保和刘冬梅还没有到过林建业在省城的家,这次来给小七过生日,也顺便能在家里住几天,林建业三房一厅的房子,完全能住得下。
林建业这事还没和林晓玲说,他早就想把老人接到省城玩几天,偏偏林家俩老都不愿意,这次能得借着小七生日的机会,他高兴之余就忘记通知林晓玲一声,害得林晓玲事到临头才知道。
赵大海说是要去省城,张金凤嘴里也喊着一起去,可家里还要双抢,他们俩老没有种田,但是两个儿子有种,想去省城也只能抽空去一天,张金凤更是抽不开身。他们年纪大下田不行,但是做饭看着谷场上的谷不被鸡鸭偷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是没问题。
赵大海也不好给儿子们添乱,最后决定他一个人去省城,张金凤留下帮忙做饭,顺便晒谷子,孙子们大了都要跟着下田干活,赵嘉红都要跟着下田。赵嘉红的成绩比起两个弟弟要强一些,但是也好不到哪去,考上高中都有运气成分,原本蔡德美还不想送她去上学,是林晓玲多嘴说过之后才给钱让她去学校报名。
赵家这边只有赵大海一个只身上省城,张金凤虽然留在家里,心里却不高兴,留在家里干活都不痛快,边干活边骂骂咧咧。林家这边就不同,家里没有田不需要双抢,除了李霞留在家里看家,一家人都要去省城。三个大人再加一个半大的孩子,完全算得上大部队出行,为了省几个车费钱,这年头的人走亲戚都是只身出门。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帮主人家省几把米,怕人多主人家没法招待,都不富裕,割肉都要数着日子割。
第一百六十六章
林晓玲是林建业家里见到的父母,林建军到了之后林建业才打电话给赵红军。一家人才带着小七匆匆赶来,然后林建业原本觉得还不小的客厅站满人之后就变得拥挤。
家里空间小,陈青青要上班,林建业更忙,都没空做饭,林建业只能带着大家去外面饭店吃。刘冬梅觉得浪费钱,但是她刚进门也不好当儿子媳妇的家,只是点菜的时候都捡便宜的点。
一大家子坐下来,一张桌子坐着都有点挤。菜是林建业早就点安排好的,他们刚坐下就开始上菜,菜的味道先不说,服务水平确实要好过国营饭店。林建业是经常来这吃饭,老板都是用的好食材,不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
人多一人说一句都吵的很,更不用说三个孩子们大半年没见,凑到一起热闹的很。小七也很想往哥哥姐姐那边凑,可惜太小的他却不受欢迎。对林菲菲他们三个来说,带着小七这个奶娃娃,太不方便,小家伙动不动就哭,还要抱,就是个麻烦精。
刘冬梅见孙子不带小七玩,只得逼林菲菲抱着小七一起玩,不能让小受委屈。林晓玲却拦着不让,小七就是故事装出可怜的样子惹人同情,他能玩什么?林家栋和林家梁都上高中的半大小伙子,怎么可能带小七一起玩。
吃完饭,林建军给小七送了个玩具,算是提前给小家伙过生日,他还要赶去上班,不能久留,明天就得赶回去上班。林家梁则留下陪爷爷奶奶在省城玩几天。
林晓玲刚见到父母,转头又接到公公,赵红军要上班,她时间自由点,由她去车站接的赵大海。
赵大海穿着一身旧军装,脚上穿着解放鞋,裤腰带还是直接扯的一根绳子系住,背后还背着两个装尿素的蛇皮袋。林晓玲也不知道装了什么,和公公也不熟,她只能尴尬的打个招呼,然后带着赵大海坐公交车,先回家再说。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