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母没想到金珠说翻脸就翻脸,有些挂不住了,刚要开口再跟金珠掰扯掰扯,孙小燕拉着她的手,摇摇头。
她太了解金珠了,这些年虽然跟金珠生活时间不长,可每次打交道她都没有从金珠手里占到便宜,所以见金珠翻脸,她便死心了,不想再激怒她把那件事翻出来。
这母女两个下楼后,金珠正疑惑周水仙怎么会未卜先知猜到孙小燕会来找她把孩子托付给她时,金杨进来了,也追问这件事。
“谁跟你说的?”
“金玉说的,说她妈妈养不起她,要把她送人。”
“你愿意吗?”金珠试探地问道。
“当然不愿意了,凭什么啊?愿意给谁就谁,她一个做妈的都不心疼我心疼什么?”
“好了,这件事你也别跟金柳和金牛说去,大姐心里有数,等这个官司打完,我们就不跟他们来往了,等我们搬到帝都去,以后也不用再见他们了。”
金珠担心的是金牛,金牛跟杨大山的感情最深,又曾经跟金玉在杨大山身边生活过一段时间,他如果知道了这件事虽然不一定会要收养金玉,但心里肯定会纠结会自责。
其实纠结的又何止金牛?
金珠虽不同意收养金玉,可每次想起金玉那双怯怯的眼睛以及手上新旧不一的伤痕,心里也颇不是滋味。
这都是什么烂事啊!
原本以为杨大山一死,自己可以带着弟弟妹妹过上安宁的日子,谁知还丢给了她这么一个烂摊子,没完没了的。
思索了一下,金珠给白律师打了个电话,下次开庭她不打算回来了,直接委托给白律师做她的代理人,她的原则第一是解除关系,第二是不接受调解。
说逃避也好说厌烦也罢,总之她不想去面对这些人和事了,也不想去操心那些她做不到的事情。
回到帝都后,金珠很快放下了这些事情,因为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她。
她要帮黎想缝制一件走红毯的礼服,要帮黎想完成一幅大型的山水画,这幅画是李睿钟要的,倒不是他喜欢,而是他预备拍一部民国时的电视剧,剧中的男主角是一位文弱的画家,经历了一系列的爱恨情仇和国恨家仇之后终于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黎想是李睿钟钦定的主演,因为需要很多画作作为道具,也需要一幅大型的山水画,李睿钟找到黎想,他的本意是出钱买,可黎想也知道他的画作现在卖不出高价,还不如先留着等自己什么时候出名了再说,反正给李睿钟做道具也不吃亏,在电视里露面也算是间接给他做广告了。
此外,金珠的小说已经写到了五十来万字,故事的脉络和走向都大致清楚,可看性也强多了,当然打赏和催更的也多了,编辑注意到了这个现象,给金珠这个新人做的广告也多了,这样一来,金珠更不能断更了。
所以这段时间她确实是忙,偏偏谢晋华找上她,说她做的那两期古镇两日游的介绍很不错,不管是文字和照片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尤其是那些文字,历史感很强,读起来就像走进了时空的隧道,让人忍不住也想去那里转一圈找点历史的回味。
因此这份工作金珠还不能放弃,谁知连出了三期之后,有人找上了金珠。(未完待续。)
ps:谢谢hxj千回西域、梦紫亭fairy、书友150616230639168、洒家不瞎四位亲的礼物,也谢谢小小人ㄦ的评价票和爱狗的kelly等几位亲的月票。祝各位女同胞节日愉快,么么哒。
☆、第二百八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关心
令金珠意外的是,找她的人居然是康氏企业的董事长秘书,换做话说,也就是康总的秘书。
原来康学熙读过下属给他推荐的金珠做的那两期古镇游的文字和照片,觉得金珠的文笔确实很不错,不管是对古镇的历史和人文景观还是对当地的风俗饮食习惯都有一个很翔实的描述,一看就是找了当地人做采访,把当地老人口口相传的故事用文字的形式叙述下来,读起来更具趣味性和真实性,再配上那些照片,确实起到了一个宣传的效果,有点类似于帝都电视台最近特别火的一档饮食类节目。
于是康学熙也打算找金珠在《帝都地理》杂志和网站上做一期北塘古镇的旅游介绍,这个项目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到现在还是有些不温不火的,跟他的预期差太多。
当然,这么小的事情他是不会亲自出面的,便吩咐他的秘书夏可渝跑一趟,而且彼时的康学熙并不清楚这位杨金珠就是他曾经见过的金珠。
金珠很痛快地答应了,不过她推掉了夏可渝递过来的一万块钱的支票,她以为康学熙知道了她是谁才打发秘书来找她的,人家帮金杨三个办着转户籍这么大的事情都没要钱,这么点小事金珠哪里好意思要对方的钱?
再说原本她也打算做一期北塘古镇的介绍,只是上次去游玩的时候出了那次意外,她的相机被砸坏了,照片也被毁了,故事也没有听成,她只好把这件事搁了下来。
这次答应了对方。金珠打算这个周末和黎想刘晟他们再去一趟北塘古镇。
可谁知周五那天黎想接到苏总的电话,急急忙忙飞去了杭州。
更不巧的是,黎想这边刚走,西岳的父亲和潘晓玮的父亲都来了,说是来帝都参加一个什么招商会,西岳和潘晓玮肯定是要过去陪同的。
于是,金珠只好取消了这个计划。她总不能和刘晟两人单独去吧?
偏偏这天晚上金珠又接了白律师的电话。杨大山的死亡赔偿一案已经开庭,原本律师初步协议的赔偿金额是周水仙六万块钱,孙小燕二十万。金杨二万,金柳四万,金牛八万。可那几人根本拿不出这笔钱来,他们的钱多半也交了罚没款。家庭也确实不富裕,所以白律师让金珠做好拉锯战的准备。
放下电话。金珠心情有些不好,可巧又听邹恒和杜若说次日一早要去什么地方看樱花,金珠便想起北塘古镇的那一片灿烂的梨花,便动了心思自己一个人去一趟。散散心,顺便听听故事。
上次去那里的时候她注意到城里有直达北塘古镇的班车和小火车,于是次日一早金珠收拾了下东西背着个大书包出门了。这次她带的行李不多,除了换洗的床单被套和相机电脑便没有别的东西了。
二个小时后。金珠在北塘古镇找到一家客栈安顿好之后便背着个包拿着个相机出了门。
今天的天气不错,阳光明媚,古镇外的那片梨花虽然谢了,可古镇里家家户户门前的月季和木槿却开得正艳,有几家的门前甚至摆了一张矮几和几个矮凳,四五个耄耋老人悠闲地坐在一起一边品茶一边说古,金珠凑了过去。
收集了几个小故事,金珠正对着几位老人拍照时,身边忽然站了一个人,抬头一看,竟然是康学熙。
“你一个人来的?”康学熙问。
金珠不知对方是什么意思,点了点头。
“你男友呢?不是听说你有未婚夫?他就这么放任你一个人在外面转悠?”
金珠这才听出了对方语气里的关切,这怎么可能呢?
虽说跟他只打过那么一次交道,可两人见面的次数有五次了,尤其是有两次还是黎想带着去见他的,可金珠听康总话里的意思分明是不知道金珠的未婚夫是谁,这就是说他并没有认出金珠来,也就是说他从不曾留意过她。
这样一个视女人为无物的人怎么可能会突然关心起她来呢?
不过金珠很快想到了康馨,应该是康馨出事让他对金珠生出了几分同感,所以破例关心一下。
“多谢康总关心,我未婚夫临时有事出门了。康总有事先忙去吧,我也就白天出来转转,晚上不会出门的。”金珠看见康总身边站了不少人,猜测他也是陪别人来的,见那些人狐疑的眼光,金珠忙不迭地想撇清自己和他的关系。
真是不巧,怎么偏偏遇到他。
好在这位康总也是真有事,回头看了那些人一眼,走过去对夏可渝说了句什么,夏可渝点点头,待那些人走后,她向金珠走来。
“杨小姐,我们康总让我陪着你转转,今天我就做你的跟班了。”夏可渝笑着说。
“别,我也没什么正事,就在这街里转转。”金珠不想领情,她只想安静地散散心。
夏可渝笑了笑,也不解释,而是选择了离金珠三二米的距离跟着她。
转了两条街,金珠见夏可渝还不肯离去,看了看手表,也快十二点了,便邀请对方去吃饭,夏可渝也不推辞,大大方方地跟着金珠进了一家当地类似客栈性质的小餐馆。
金珠之所以选这家餐馆是因为见这家的房子是那种典型的飞檐式南方民居,大门上有一副木刻的楹联,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心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看到这幅楹联,金珠猜想这户人家的祖上应该是一位读书人,就是不知是祖居此地的还是后来隐居在此,不管是哪一种,应该都是一位有故事的人,所以她跨进了这家的门槛。
进去之后,房子已经重新装修了。女主人是一位六十来岁的乡下女子,慈眉善目的,很健谈,她丈夫做得一手地道的徽菜,她说是祖上的手艺。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